喜上眉头 第430节

宋福琪叹了口气,道:“若说这个……我怕是没有法子可想的。”

他之前也想过这个原因,可他家就在苏州,固然也不是他能改变的——他便是力气再大,却也不能将苏州城般到京城边儿上来吧!

“如何没有法子可想?”张眉寿反问他。

宋福琪对上女孩子含着笑意的一双眼睛,呼吸微微一窒,道:“表妹……你该不是想要我倒插门吧!”

“这可不行!”

少年立马警惕起来,语气坚决地道:“我倒不看重什么面子,只是父亲和姨母这些年来着实辛劳无比,我好不容易能担些事了,怎能做倒插门呢?”

宋家培养他到今日,他说什么也不能做没良心的白眼狼。

尤其是在京中这几年,表妹的影响对他委实极大——许多做人的道理和担当,还是表妹教给他的。

娶媳妇固然重要,可他也不能为了娶媳妇,就连家都不顾了……

“你想什么呢?你便是想做倒插门,我们张家只怕还养不起。”张眉寿无奈看他一眼,道:“是叫你好好想想,可有什么两全之策——你若将诚意摆够了,还怕他们不同意吗?”

当然,具体怎么说,还得靠表哥自己琢磨。

她不是表哥,自然不知表哥心中的两全之策是什么。

宋福琪皱眉思索起来。

……

当日,张敬自一桐书院回到家中,便见妻子坐在房中窗前蹙眉出神。

张敬叹了口气,走近扶住纪氏肩膀,问道:“可是还在为了箐儿的事情烦心?”

纪氏转过身来,看向他,问道:“今日让你去问我父亲的意思,你可问过了?”

“问了。”张敬在一旁坐下来,道:“岳父大人并不反对,只道让你我好生思虑——对了,你可同箐儿说了?”

夫妻俩想了好几日,还是决定听一听女儿的意思。

但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悬念……

纪氏轻轻点头。

“今日清早你刚走,我便与她说了……”

“那她如何讲?”

“她起先问了我她大伯娘那里如何说——”

显是很有些顾忌蓁蓁的感受。

待听她这个母亲说清楚了,她二姐与那宋家表哥之间仅是兄妹之义,她大伯娘与大伯也从未动过想与宋家再结亲的打算,女儿才往下讲——

“后来便说了句任凭父母做主……”说到这里,纪氏笑叹了口气,无奈地道:“可离去时,已是高兴得没边儿了,险些撞到门框上——方才我同丫鬟问了她今日饮食,道是中午吃了肘子,晚食又加了烧鸡。”

这还须再明说什么吗?

前些日子,她刚提起要给这丫头议亲,那小模样可是愁坏了。

“真是女大不中留。”张敬重重叹气,心里忽然有些发酸。

也不知那宋家小子究竟有什么好……

嫁那么远,被欺负了,怕都无人做主。

然而,说曹操曹操到。

“老爷,太太,宋表公子过来了。”丫鬟进来禀道。

张敬眉头一动。

天都要黑了,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

且他前脚刚回到院子里来,这小子后脚就到了,要说不是故意的,他可不信。

“让人进来吧。”纪氏开口说道。

夫妻二人便一同去了外堂。

宋福琪刚踏进堂中,张敬就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肉香味。

吴记烤鸭?

“听说张二叔刚从书院回来,怕还没用晚饭,晚辈便带了只烤鸭过来——”宋福琪规规矩矩行礼罢,笑着将手中的油纸包,交到了丫鬟手中。

张敬淡淡“嗯”了一声。

一只烤鸭就想将他收买,这小子未免想得太简单。

“坐吧。”纪氏看着对方,心情有些复杂。

宋福琪笑着应下,坐下后便道:“实则晚辈今日前来,是有些心里话想说。”

张敬和纪氏互看一眼,便将丫鬟屏退去了外面守着。

宋福琪未急着多说什么,反而是从袖中取出了几张契纸,恭敬地递到张敬手中。

“请张二叔过目。”

纪氏心下疑惑,也看向丈夫手中之物。

588 点头

“地契房契?”

张敬微微皱眉,当下只道:“宋二公子家中富庶,我向来知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契纸,还请宋二公子收回吧。”

往难听了说,他张敬即便不是什么视钱财为粪土的高尚之人,却也绝不可能会为了这些东西就同意女儿的终身大事——如此一来,同卖女儿又有什么区别?

宋福琪连忙解释道:“张二叔误会了!这些房屋田产,是晚辈打算日后在京城安身之用。”

张敬愣了愣:“……”

竟不是……送他的吗?

那为什么递给他看!

“恰值宋家商号近年来有意在京城附近十余城中扩业建铺,晚辈这数年来,也于京中四下留意此事——今日同家中商议罢,祖父已经点头同意日后将由晚辈负责主持宋家京城分号事宜。”

原本祖父和父亲还有些犹豫,任由他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肯松口。

直到他搬出一件事情来——他若长留京中,日后表妹出嫁,他这个做表哥的也能就近给表妹撑腰,若表妹受了欺负,他也好方便替表妹出气。

毕竟当初姨母和父亲想将表妹拐回宋家的意图之一,便是怕表妹嫁到别家受欺负。

果不其然,祖父和父亲听罢这话之后,稍想了想,便先后点了头。

还称赞他——算你小子有点脑子。

不得不说,表妹这张底牌,随时随处都极好用。

张敬夫妻听得颇为意外。

宋福琪又笑着讲道:“也就是说,到时晚辈一年之中,少说也有大半时间会留在京城。”

张敬心下微松,脸色不自觉和缓了许多。

这孩子的心意,他已然感受到了。

只是,他也不是能心安理得接受别人太多付出的人。

于是,忍不住问道:“如此一来,你与家人能团聚的日子,怕就不多了。”

这与背井离乡,又有什么区别呢?

纪氏回过味来,再看面前少年一脸笑意,心中不禁也添了一份心疼和不忍。

却听少年说道:“张二叔怕是对我们这些商贾人家所知不多——便是我家父亲身为大东家,亦是常年走南闯北,或商谈生意,或于各地巡看铺子,多是年尾才能归家。”

“至于我那些得用的堂叔伯们,因要掌管各地分号,更是家中妻眷随行,常年在外安家。”宋福琪不以为意地笑着说道:“此乃常事,并无甚值得一提的。”

张敬听得此言,心中愧疚稍减。

可心中到底也还是清楚,促使这孩子做出这般决定来的原因,还是在为他们思虑。

远嫁女儿的比比皆是,可女婿这般体贴退让的,却是少之又少。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方虽是在让步,却也在认真规划自己的将来,而不是为了男女之事便昏了头,不管不顾就豁出所有。

做人,唯有先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她人负责。

张敬在心底欣慰地叹了口气,眼眶却是微湿。

……

一夜商谈之下,次日一早,张敬夫妻便去了松鹤堂。

再隔一日,宋成明便得了准信儿——

“父亲,如何?”

见宋老爷子回到院中,宋聚忙上前问道。

宋老爷子笑了一声,负着手道:“还能如何,找媒人吧!”

宋聚闻言,脸上也有了喜色:“我先给家中去一封信——”

婚娶之事,最是繁琐,自然少不得要妻子来张罗。

宋老爷子心情大好。

今日他回来时,恰巧遇到了那箐箐丫头,竟是越看越顺眼。

但令他觉得有些过分巧合的是,接连两个定下的孙媳妇,似乎都不怎么苗条……

罢了,可能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姻缘,正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

……

待亲事商定下来之后,宋聚便打算要动身回苏州了。

宋福琪也要跟着回去——既然日后要掌管京城分号,自然不能是嘴上说说。便是有得力的大掌柜坐镇相助,自身也须得好生磨砺一番。无论是行商之道,还是用人之道,这些皆要用心去学。

临走前这一日,他去见了张眉箐。

“……箐妹妹,你且等我两年。”宋福琪语气认真地叮嘱道:“这两年中,你在京中,切记要好生照料自己。”

张眉箐与张眉寿同岁,只小了张眉寿十余日,再有一月余便要年满十三。

只因张敬夫妻想多留女儿两年,便与宋家约定待女儿满了十四五岁后,再商定婚期。

宋家答应了。

张眉箐红着脸点头:“好,我会的,你也一样……”

实话说,她到现下,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般。

原来不敢想的姻缘,忽然就砸到了她头上,且家中长辈也点了头,一切顺当。

她知道,这是宋家表哥用心对待的结果。

“我留给了你一样东西。”宋福琪忽然神秘兮兮地说道:“你猜是什么?”

张眉箐摇头。

首节上一节430/6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