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眉头 第24节

“请赵姑姑转达母亲,此番我行事不谨,还望母亲不要生气。”他当时觉得退亲是必然之事,打一拳给三妹出气也无可厚非,其余的并未多想。

生气?

赵姑姑轻咳一声,上前将一只荷包塞到张秋池手中。

“这是?”张秋池一愣。

“太太赏罚分明,既罚过了,也该赏。”

张秋池讶然。

手里宝蓝色绣文竹的荷包沉甸甸地,只怕是他平时一年的月银也不止。

少年人有着久久的茫然。

……

邓誉在张家挨了张秋池一拳,这一拳打得不单只是邓誉,还有邓家的脸,以及邓太太一颗爱子之心。

她的爱子之心充分体现在当晚她一气之下,就让人送了信给张峦。

信上简单明了——要五千两来退亲!

张峦将信纸往桌上重重一拍。

他不由想到大哥大嫂事到如今仍想将女儿嫁去邓家的想法——大房不认错之余,试图让他们一起瞒下妍儿和邓誉私会之事不说,还想要踩着他女儿去成全他们,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情吗?

而这般费尽周折,竟就为了让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这和将女儿推进火坑有什么区别?

不光算计别人的女儿,连自己的女儿也这般坑害,做人做到这个地步,当真又狠又蠢,让人无法理解。

跟邓家彻底撕破脸,就当是他为挽救大房而做的最后一件好事吧。

赵姑姑捧着一张刚写好的单子走了进来,跟宋氏核对。

“仔细查查还有没有漏掉的。”

坐在宋氏身前的张眉寿看着单子上一连串的字迹,只有一个想法——她家母亲可真阔绰。

宋氏则觉得自己往前脑子里可能真是进了水了,或是被驴踢了。

赵姑姑再次下去核对,张峦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称赞道:“蓁蓁提醒得好,这法子既解气又不会落人口舌。”

一旁趴在桌边临摹课业的张鹤龄觉得不公平。

为何三姐做什么都是好的?

为何三姐可以坐在母亲怀里?

为何三姐不用做课业啊?

小五张延龄咬着笔杆子没想这么多,他此刻魂游天外,心思早飘到十万八千里开外了。

眼见母亲还给三姐剥橘子吃,张鹤龄终于忍不住对父亲控诉道:“我不想做课业,我也想跟三姐一样要母亲抱。”

想被抱是真的,想借机逃避写课业也是真的。

“不行。”张峦义正言辞地拒绝。

“为什么啊?”张鹤龄瘪着小嘴问。

“因为你三姐是女孩子,你是男孩子。”

“男孩子这么可怜吗?”张鹤龄一脸不甘地道:“那我也做女孩子好了。”

他尚且只有五岁,稀里糊涂地觉得做男做女好像可以自己选。

“没出息。”张峦嘴上说着,却仍伸手将儿子抱了过来,坐在自己腿上,教导道:“男孩子顶天立地,将来还能保护母亲和姐姐,多威风!”

“可我还没有姐姐长得高呢。”要拿什么保护?

张峦笑着道:“你很快就会赶上姐姐了。”

“真的?”张鹤龄不大相信。

他追了这么多年,都没追上呢!

每年他好不容易长了一岁,自觉有希望追上,有朝一日可以做上哥哥的位置,可谁知道姐姐竟也偷偷长了一岁!

年龄追不上,个子当然也追不上。

张峦肯定地点头。

张鹤龄眼睛一亮,看着父亲,又满含希冀地问:“那我能赶上父亲吗?”

“当然能!”

张鹤龄便雀跃起来,仿佛十分期待那一日的到来。

张延龄也丢下笔杆子,跑了过来,仰脸扯着张峦的衣袍问:“父亲,父亲,那我呢?”

他是弟弟,也可以吗?

“未必。”张峦装模作样地摇摇头,道:“我看你成日不思进取,只知道玩蛐蛐儿,恐怕日后不及你哥哥长得高。”

此言一出,自认为被表扬了的张鹤龄得意地挺了挺胸,张延龄却着急起来。

036 问起

“那……我少玩一些,还来得及吗?”他没敢保证‘不玩’。

“自然来得及,勤能补拙,你得加倍努力才能赶上,明白吗?”

张延龄一脸紧张,拼命地点头。

“鹤龄也不能松懈,若不然被弟弟追上了,你做兄长的岂不丢人?”

张鹤龄觉出危机感来,从张峦身上滑下来,便要去写字。

张延龄紧随其后。

宋氏本想道“夜晚写字伤眼睛”,可难得见两个猴儿愿意学,便忍住了没开口。

此情此景,宋氏看向张峦,眼中就多了几分温柔。

张峦笑着朝妻子走了过去,在她身边坐下,关切地道:“头可还疼了?我给你揉一揉。”

说着,亲手取下了宋氏头顶的金玉钗,动作轻柔地替她揉捏着太阳穴和脑后的位置。

宋氏脸红着要推拒,却拗不过他的坚持,且他单按还不够,嘴里头还念叨着什么:“疼在芩娘头上,痛在为夫身上……”

“??”张眉寿讶然地看着父亲。

这酸到极致的话……看来父亲已经将伯安哥送来的那本书用心研习过了?

她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却见母亲垂着头,嘴上嗔怪不已地说:“当着孩子的面儿你瞎说什么呢!”

话说得像模像样,可请问母亲您那只在拧父亲耳朵的手……当真不比父亲的话还要不正经吗!

“是是是,芩娘说得都对,为夫该罚。”张峦被拧了耳朵,反而更加得意,心里长叹一声——王翰林有这等好秘诀,竟都不曾拿出来分享过,真是不够意思!

那书上所写,女子贯爱口是心非,他原本还不信呢!

往常他也不是没主动向妻子示好过,也试着想给她捏捏肩,揉揉头,好让她消气,可妻子每每都说不必,还说想一个人呆着——于是他就乖乖听话,让她一个人呆着了!

因为他觉得他若是不听,妻子定会更加生气。

可今日所见,他不顾妻子反对,执意要给她揉头,妻子反倒高兴了。

张峦觉得摸到了一点窍门儿之余,又深觉女人的心思是一门大学问,他如今尚且只是入门而已,若想大成,必得继续加以研习。

看着父母难得如此和睦恩爱的模样,张眉寿欣喜之余,却无比费解。

那书上的那些话,她看一眼都觉得浑身不适,设想一下,若有人敢这般跟她说,她只怕会恶寒不止!

可母亲为何会如此受用啊?

她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明日咱们去邓家退亲,当真不用跟老太太商议吗?毕竟这是大事。”宋氏心情虽好,却仍有顾虑。

经过商议,她虽也觉得这做法解气之极,可她还是担心丈夫的决定,只是一时气愤,事后会后悔。

“你别担心。”张峦手上的动作未停,与妻子仔细解释道:“我不跟母亲商议,并非出于赌气。大哥他们的算计,母亲虽然明面上未有反对,却也并非真的赞同他们的做法,母亲向来看重颜面二字,可她心中也有一杆秤……此事必会触怒于她,也必会对我失望,可这份怒气迟早是能化解的……”

比起触怒母亲,他有更在意的事情。

他并非不孝,他只是不想成为一个愚孝之人。

此事从理字上来说,他的蓁蓁没有错。

从情字上来说,他是儿子,更是丈夫和父亲。甚至相比于母亲,他的女儿和妻子更加需要他。

等他将父亲必须做的事情做好了,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去做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

张眉寿似乎察觉到他毫不犹豫的抉择,不知该说什么,只挪到他身后,默默地替他按肩。

父亲的肩膀很宽厚,让她很安心。

可父亲却一本正经地换了位置,坐到母亲另一侧,并道:“胡闹,这肩你岂能想按就按,父亲的肩只有你母亲才能按!”

张眉寿:“……我还不想按呢。”

父亲大人看书看魔怔了吧!

宋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拳捶在了背对着她等她按肩的丈夫后背上。

虽是笑闹着,可宋氏仍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竟从不知道日子还能过得这般开怀。

或许,她真的应该换一种方式和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人和事。

比如今日,她嘉奖了张秋池,事后越想越觉得心里舒服自在,颇有一种手有余香之感。

日子没有她想象的那般煎熬……

过去的那些隔阂,既然无法劝着自己释怀,那就当是放过自己也好。

说不出原谅,且试着说一句“算了吧”,兴许时日一久,真的能看淡呢?

……

次日清晨,张眉寿早早便出了门。

她昨日让人分别给王守仁和苍鹿送了口信,约他们一起出门去看热闹。

苍鹿随叫随到,王守仁今日也不必进宫伴读,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本不愿出门,可听说有热闹可看,不免也兴致勃勃地跟了出来。

三个孩子共乘一辆马车,几个小厮挤在后面一辆马车里打牌,一起朝着东四牌楼南街而去。

“咱们到底是去瞧什么热闹?”苍鹿忍不住问。

王守仁也看着张眉寿等她回答。

“等到了你们就知道了。”张眉寿神秘兮兮,不愿多讲,转而问起王守仁话来。

“伯安哥,那日在沽春楼外,跟你一起的公子究竟是谁?”

王守仁一听就觉得头大。

他本以为拖个两日,张眉寿便忘了,可谁成想她还惦记着呢。

首节上一节24/6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