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拽媳 第1277节

  说着,撩开锦袍,双膝一弯。

  新郎都表态了,新娘自然有样学样。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若狩成帝还是当着众宾客的面,有意为难,那么第二天新帝刻薄寡恩的消息就会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大街小巷。

  在刚吞并了大耀,即将出征黎国的紧要关头,势必导致臣民惶恐,一旦后方不稳,前线也会受其牵连。

  更何况,他还打算在出征期间,令卫綦监国。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此时都不宜刁难。

  不过是个女人,还是见都没见过真容的女人,又何必为了满足心头那点好奇,而伤及君臣情分?

  萧季承暗骂自己糊涂,“和泉,将赵国前些时候送来的那柄玉如意赐予卫将军夫妇。”

  和泉满心不解,但很快便收敛情绪,恭敬应是。

  “末将叩谢!”

  狩成帝目露动容:“在朝堂,孤为君,汝为臣;今良辰吉日,孤为父,汝为子。何意如此大礼?起来说话。”

  “末将遵命!”

  赞礼人收到新郎递来的眼色,清了清嗓,高声唱道——

  “三拜君上!”

  卫綦和宜安朝狩成帝鞠躬,一个动作粗蛮,一个盈盈袅娜。

  却有种说不出的和谐与默契。

  萧季承心头闪过一抹憋闷,来得快,去得也快。

  赞礼人:“夫妻交拜——”

  礼成!

  萧季承没有多待,新娘被送入洞房之后,他与卫綦喝了一杯,便带着和泉回宫。

  宾客跪地恭送,直至看不见背影,才纷纷松了口气。

  席间,复又热闹起来。

  宜安被丫鬟扶到新房,很快,卫綦也跟进来。

  挥了挥手,屏退左右。

  待房门合上,大步行至床边,迫不及待揭开盖头——

  粉面红唇,肤白若瓷,一双含情目,犹如天上星子,璀璨耀眼。

  遗世独立,倾国倾城。

  卫綦不由看呆,竟傻愣在原地。

  直至——

  “又不是没见过,至于这么夸张?”宜安掩唇,眉眼半弯。

  “安安,你是从月宫来的仙子吗?”

  卫綦幼时,看过不少话本。

  传说明月之上,有座广寒仙宫,里面住着一位美貌仙子,时常抱着白兔,凝望窗外的月桂默默垂泪。

  宜安抱住他的腰,侧脸贴在男人腹部,轻蹭了几下。

  她说,“我不是仙子,而是你的妻子。”

  卫綦浑身一震。

  月上中天,宾客散尽。

  新房之内,旖旎才将将拉开序幕。

  夜,还很长……

  皇城,帝王寝宫。

  萧季承没有招嫔妃侍寝,陪同侧身的仅和泉一人。

  突然——

  “你确定青玄执意要娶的女人是当日在青楼献舞卖身的瑶姝?”

  和泉陡然一个激灵,瞌睡醒了大半,扑通一声跪地。

  “奴才不敢有半句虚言,这二位的身形确实一模一样!”

  “此女,相貌如何?”

  “倾国倾城。”

  “这么说,那日在怡红院劫走瑶姝的黑袍人便是青玄,孤竟不知他除了排兵布阵,还会奇门遁甲之术……”

  和泉嗅到危险的意味,却不敢深究,忙不迭将身体趴得更低。

  ……

  据史书载:悯帝元年冬,帝亲率十万大军出征黎国,留大将军卫綦行监国之权。

  与黎国一战,整整持续了18个月。

  最终以黎国大败、君王被虏告终,太子绩率大臣,着素服,于狩成帝马前呈递降书。

  至此,天下四分——

  周,宋,秦,赵。

  其中又以周国实力最强。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狩成帝率大军回京,卫綦归还监国之权。

  四月,宜安有孕。

  五月,曾经的黎国,如今的渊州境内,滁河决堤,大批难民北上,涌入湛都。

  卫綦上奏灾情,狩成帝命其前往赈灾。

  次日便率军携粮出发。

  六月,堤坝重建,水患尽除,大将军卫綦却在回京途中遭遇暗杀,命悬一线。

  好不容易从阎王手里抢回一条命,手却废了,再也无法拔剑。

  帝念其功勋,封镇国公,赐黄金千两,却以身体不便为由收回兵符,并免其上朝之累。

  曾经威风凛凛的骠骑大将军,如今成了空有花架子的闲臣。

  连上朝资格也被剥夺。

  同僚皆为其可惜,卫綦本人却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追问原因——

  “身有恙,不敢擅专,恰逢吾妻有孕,正当相伴。”

  七月,狩成帝重整军队,处置了十二名大将,抄家灭族,无一幸免。

  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腊月三十,宫中设宴,被遗忘已久的镇国公卫綦携妻入席。

  此间,狩成帝频频失态。

  正月二十,宜安产子,取名卫献,小名阿显。

  仅仅过了两月,曾经的将军府,如今的国公府走水,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直至将偌大的宅院烧为炭灰。

  卫綦夫妇,连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皆遇难身故。

  次日,狩成帝上朝,听完奏报大感悲痛,命六部彻查,甚至不惜调动亲兵。

  这一查,就查了三个月,最终归咎于下人大意引燃了柴房,当日风势太大,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扑灭。

  众人也轻松容易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就在镇国公的死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淡出视线的时候,海陵关传来兵变的消息。

  而起兵的反贼不是别人,正是“死去”的镇国公——卫綦!

  ------题外话------

  明天结束安安和将军

  

第14章 开国帝后10

  

  第14章开国帝后10

  消息传回湛都,群臣哗然。

  “这镇国公不是葬身火海?缘何成了反贼?”

  别说众人难以置信,就连狩成帝也一度失态。

  和泉更是冷如雨下,两腿发软。

  这事儿,是他办的,原本美人殒命就已经令陛下极为不满,仅剩的安慰便是除掉卫綦这个心腹大患,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该死的不死,苦心筹谋的大火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追究起来,和泉第一个跑不掉,甚至还可能被当成替罪羊推出去,为保陛下龙颜,以平将军怒火。

  七月初八,卫綦发布《告天下书》——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然,今帝专行胁迁,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此为公。

  鄙幼时承荫蔽,少时蒙其重,率三军以战南北,灭耀而兴周。勿奢官高权重,所求不过善终,是以交兵权,释金鳞,弃长剑,但求慰主心。

  然,帝纵宦臣亲信烈火烹宅,觊觎吾妻,欲引铜雀之专,所蒙大耻日夜熬心。此为私。

  ……不伐乃无天理之秩,丧人伦之序,是以起兵诛周,愿换天下以太平。

  协请诸洲郡之郎将,助吾一臂之力!

  披着《告天下书》的皮,实乃伐周檄文。

  狩成帝得到消息的时候,海陵关及其以北的渊州已经成了卫綦的囊中物。

  关内驻兵欢庆相迎,百姓夹道欢呼。

  卫綦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大周境内最险要的一道关口,进可攻,退可守。

  “好!好一个卫青玄!不愧是孤亲手带出来的战将!终日养鹰,却反被鹰啄了眼!”

  和泉像尊雕像站立其后,从头发丝到脚趾都僵硬得厉害。

  大气不敢喘一声。

  “为什么偏偏是渊州?”萧季承轻声低喃。

首节上一节1277/12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