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488节

将鸠山一郎送走,张作霖冷笑着坐回了自己的太师椅内。一直在里屋静听的一种文武官员鱼贯而出,来到了大厅之中。

“大帅,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出兵。”张作霖的结义兄弟张作相最明白盟兄的想法,他问的不是何时出兵,而是是否出兵。

张作霖老神在在的饮了一口茶道:“作相你认为如何?”他并未直接说,而是反问了回去。

看了看旁边的那些文武官员,张作相道:“我认为需要谨慎行事,倭人摆明了想拿我们当炮灰。如果我们出兵从后面打西特军,倭军或者可以解围,但事后记恨我们的西特军必然剿灭奉军。而且我们出兵就是华奸,西特军围攻我们的时候,不但不会有人为我们喊冤,反而会一直声讨。”

“不错,我们需要谨慎,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张作霖最为看重的大儿子张学良也表示支持。

“我认为不对,出兵是必然的。”亲倭派的杨宇霆反对道:“我们不对西特军用兵,只不过是坐以待毙而已。从大势可以看得出来,曹锟、孙传芳等人都已经被迫下野,冯玉祥和阎老西举手投降,蒋瑞元只剩下苟延残喘了。遍观国内诸方势力,幸存的只剩下了我们。难道方守宏没有野心?他不想一统华兰吗?如果让西部特区内外敌患皆平,下一个目标是谁?”

杨宇霆的话触动了张作霖内心的担忧,当初北域军阀傲视群雄,天下之大谁与争锋。可是分裂为直皖奉三派之后,他们互相攻伐越来越弱,结果让别人占了便宜。赵守宏利用他们内讧的时机,努力发展自身,如今已经成了连诸多列强也不敢轻视的庞然大物,到了现在连蒋瑞元这样的后辈都能打的他们节节败退,实在令人汗颜。

张作霖的心中隐隐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他不与直皖两系争雄,一门心思的发展冥北三省,或许也能够变得那般强大。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西部特区势力已成,奉系就算拍马也赶不上了。

是协助倭国打败西部特区,做遗臭万年的华奸,毁国的大罪人。还是屈服于西部特区,做华兰统一的功臣,顺便在倭国的背后捅上一刀子。在大义与私利之间,张作霖感觉到十分难以抉择。

“大帅不能再犹豫了,如果倭国战败,下一个倒霉的就是我们。”与杨宇霆最为交好的姜登选又问了一句。

“大帅不可做遗臭万年的华奸啊,将来百年之后,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郭松龄看得着急,连忙规劝道。

“大帅,与倭国人合作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说不定我们还有一统华兰的机会。”同为亲倭派的石友三支持与倭国联手。

“倭国人不是傻子,没有了西部特区,奉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炮兵司令邹作华的头脑非常清醒。

“没错,倭国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从没把我们当人看,只是把我们作为搅乱华兰的工具而已。”手握重兵的王以哲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身边的左膀右臂各抒己见,谁都有一番道理,说的张作霖头大如斗,他只好摆摆手道:“大家都先回去吧,让我再想想。”见到张作霖赶人,他们只好知趣的离开了。

对于是战是和,张作霖也感到难以把握,要不然他也不会借口监视西特军动向,从冥京跑到山海关来,实际上他就是躲倭国人的。可惜他小看了倭国人的决心,竟然追到山海关来了。

现在倭国人已经将情况挑明了,如果继续与倭国合作,就要一心一意的当华奸,与西部特区作对。如果张作霖不出兵,双方也就撕破脸了,他不但再也得不到任何倭国的支援,反而自己投靠倭国人的事情会被捅出去,让奉系遭到全国人的唾骂。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两全之策

张作霖以前与倭国人合作,实际上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与对方虚与委蛇,他每次都是能推就推,从未真正出卖过自己的国家,要不然倭国人也不会曾经想要刺杀他。张作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游走于倭国人与北华城政府之间,即壮大了自身又不落下华奸的名声,否则北域军阀中并非袁隗亲信的他,也不会后来居上成为三大派系之一了。

现在这样走钢丝式的左右逢源越来越难了,尤其是西部特区异军突起,打得倭人毫无还手之力以后,倭国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他兑现诺言了。张作霖打心底里不想当华奸,可是一旦他与倭国人撕破脸,自己半辈子苦心经营的基业,就算是彻底打了水漂,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反复思量着得失,这是他一辈子之中最难以抉择的一次。张作霖背着手在屋子里转悠,长吁短叹却始终无法决断。就在这时候敲门声响起,张作相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大哥,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张作霖坐回座位里,他左右摸着自己光溜溜的头顶,右手端起了盖碗茶。

张作相侧身而入,看到张作霖行礼道:“盟兄,我看你今天似乎难以决断。”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张作霖虽然知道对方是主张抛弃倭人的,他还是想要听听这位向来遇事冷静的盟弟怎么说。

张作相叹气道:“盟兄明鉴,现在该是我们选择民族大义的时候了。倭国人心里想什么,你我都很清楚,如果我们真的帮助倭人打败了西特军,让华兰国内再无可以抵抗他的力量,恐怕奉系也不会长久。倭国人显然就是想占据大陆,将我们华兰人赶尽杀绝,让倭人能够到大陆上休养生息。如果没有了西部特区,他的目的很容易就会实现,到时候恐怕亡族灭种的灾祸啊。”

“也不至于吧,盟弟不要危言耸听。”张作霖喝了口茶回答道。

张作相叹气道:“我知道盟兄这些年来费劲心血,与倭人虚与委蛇,这才能创下奉系这片家业。可是这样的家业是不稳定的,如果后来人没有这份手腕,这份家业转瞬就会失去。小六子(张学良的小名)虽然聪慧机敏,在政治方面却没有多少圆滑手腕,让他继承你的家业,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张作相的最后一句话,让张作霖愣住了。张学良是什么样的人,张作霖自然非常清楚。虽然他有识人之明,能够依靠郭松龄等有才能的人,将军队搞得有声有色,但是他也很清楚张学良厌恶政治,讨厌对倭国人的虚与委蛇。如果自己将来有什么好歹,张学良的耿直会害了他,恐怕到时候倭国人和西部特区都会对奉系开刀,他这片看似强盛的家业,转瞬就会化为乌有。

想到这里,张作霖不禁有些感慨,如果自己的儿子能有赵守宏一半的能力,何愁奉系大业不成。人家的孩子都是怎么养活的,怎么能有如此能耐,短短的十几年白手起家,创下了那么一大片家业。每每都能谋定而后动,其布局之长远,眼光之深沉是如此可怕,让他怎么研究都感觉不可思议,仿佛这些事情他老早就知道一般。

见到张作霖不说话,张作相继续说道:“如今听说冯玉祥入了军队,不再分管地方,能够一门心思的搞军事了。而阎老西却是当了河东省的省长,根本没有离开本乡本土,也算是衣锦荣归了。”

“或许我们也不应该太执着,我的能力不足以成就霸业,倒不如归隐,让年轻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张作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让说着话的张作相呆住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通电下野,让小六子自己去选择去留?”张作相问道。

张作霖点了点头:“不错,我可以背负华奸的名号,但我不能让自己的后代抬不起头来,被人家戳脊梁骨。秦桧被人骂了千年,现在的跪像来摆在岳飞墓前,我可不想这样。”

“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让小六子宣布归顺西部特区,即能够给他的形象加分,还可以不受制于倭国人。”张作相听得心头一喜,两人商量了细节这才各自归去。

第二天张作霖正式的召集所有在山海关的官员,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召集所有人。有的人则猜测或许与出兵对付西特军有关,亲倭派人人喜形于色,认为可以与倭国联手,对付西特军进而掌控全国了。

看到大家都到齐了,坐在上座的张作霖清了清嗓子道:“这次召集大家来,是因为我有事情要宣布。”

看了看喜上眉梢的杨宇霆和姜登选等人,张作霖道:“我年纪大了,最近记性越来越不好,精力也差多了。所以我想要将自己的位子让出来,找个清幽所在颐养天年。今天召集诸位兄弟来,就是打算商量一下,咱们奉系的帅位应该由何人当选。”

“我认为杨宇霆兄弟才思敏捷足智多谋,可堪大任啊。如果在杨兄弟的率领下,奉系必然会更加强大。”姜登选急不可耐的推荐杨宇霆,他知道杨宇霆如果能够爬上高位,他自热也会水涨船高,连带着亲倭派都会大有发展。

张作相听得皱了皱眉,这个姜登选还真是不会看眼色。张作霖如此说,自然是等着别人推选他的儿子,没想到这个家伙却扯到了杨宇霆那里。张作霖脸色变了变,他还是点头道:“宇霆的确是个人才,让他出任大元帅一职也不错。”

“杨宇霆只是个书呆子,让他舞文弄墨还行,打仗还要靠军人。”不等张作相和支持张学良的那些人出言反驳,独立骑兵旅的旅长王永庆先不干了。这位号称天下好的骑兵旅长原来就是个马匪,奉系创立初期曾经立下汗马功劳,是张作霖的真正铁杆。这个思想传统的人向来认同父业子承,他认为张学良继承大帅职位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当姜登选提议让杨宇霆接任的时候,他立刻出来阻止。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宣布下野

“杨宇霆身无寸功,难以服众。何况他太过亲近倭人,在军中名声不好,如果让他承继大元帅,军中恐怕会有波动。”王以哲与王永庆的想法差不多,也认为不应该立杨宇霆这样一个文人。

本来志得意满的杨宇霆脸色数变,但他很快就平复了心情。皮笑肉不笑的对着两人微微颌首,随后杨宇霆对着张作霖道:“两位说的不错,杨宇霆身无寸功,不敢窃据高位,我看张作相是最适合的。他早年就跟随大帅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大帅的盟弟,他来最适合。”

张作相多年来劳苦功高,也着实有不少支持者,杨宇霆如此提议,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张作相摆手道:“我只是一介武夫,没有这样的大能耐。我看大少爷的思维灵活,带兵的手段也有目共睹,让他来当这个大元帅最好。”

杨宇霆本来想要挑拨一下,让那些不支持自己等人先内讧。没想到张作相如此识大体,立刻就提出让张学良接任。听到这个提议,不少人都表示同意,有的是赞成父业子承,有的是张作相的拥趸,更多的则是爱戴张学良的年轻军官,也不乏郭松龄这样的高级军官。他们认为张学良更有朝气,更能接受新鲜事物,给他们大展拳脚提供了机会。

听到张作相的提议,杨宇霆的脸色垮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趁乱取利的想法已经不现实了,现在只能任由张学良坐上那个位子了。果然在大家的拥护下,张作霖喜笑颜开的答应下来,让张作良坐上了大元帅的宝座,而他自己则宣布下野。

张作霖的这一招很绝,当初接受倭国援助的人是他,倭国来邀请他难以驳回。但是如今不同了,张学良可没有受过倭国的恩惠,就算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算是忘恩负义,而张学良真就是这么做的。

在张学良登上大元帅之职以后,立刻暂停了一切与倭国的合作项目,同时派出郭松龄前往蜀都城,与赵守宏接洽归顺的事宜。几天之内奉系走马换将,张作霖下野张学良上位,紧接着就是奉系的风向全面西转,大有加入西部特区的架势。

听说这个消息,倭国人慌了,他们没想到张作霖这样放他们的鸽子,将倭国之前的努力一笔勾销,这如何不让他们恼火。

愤怒的倭国驻旅顺司令官永野凭治气的暴跳如雷,他立刻派出精锐的部队,想要弥补倭国的损失。松平中佐率领着三百人的精干小队穿着便衣,只带上手枪和炸弹就上路了。

精锐倭兵个个都会华兰语,一路上这些人装作是逃荒的难民,顺利潜入了奉天省的境内。这些在山海关扑了个空的倭兵没有气馁,他们沿着铁路线北方,向着冥京城前进。

张作霖先出发了半天,本应该早早抵达冥京城的。他是去接走家眷,准备带上足够的盘缠找个地方隐居的。没想到火车出现了故障,他们在锦州城停了一整天时间维修火车,这就给了倭国人赶上的机会。

经验丰富的倭国人并未在锦州城停留,他们知道如今大战将起,这样的战略要地均戒备森严,不是轻易可以得手的,所以他们继续北上,选择最好的伏击地点。

皇姑屯距离冥京城只有五公里,是靠近冥京城的最后一个火车站。按照倭国人的计划,在这个地方华兰人的警戒和哨兵会相应松懈许多,正是偷袭的绝佳地域。

为了不被车站的守军发现,倭国人没有敢靠近火车站行动,他们在距离皇姑屯车站三里外的荒野中停了下来。在松平中佐的指挥下,倭兵们冒雪在铁路上挖掘了一个深坑,将几包炸药埋入其中。

首节上一节488/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