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284节

面对敌人的进攻,马鸿逵决定集中全部兵力一点突击,先消灭其中的一路罗刹军。在分析了对方的兵力结构与威胁性之后,他决定先消灭敌人机动能力最强的第十六哥萨克骑兵旅。

外匈奴骑兵师四面派出侦骑,在牧民们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摸清了对方的行进方向和兵力部署。罗刹军对驻守唐努乌梁海的西特军编制毫无所知,从一开始罗刹军就处于情况不明的状态。

哥萨克骑兵旅的行进速度最快,这些没有经历过大挫折的骑兵部队非常骄傲,在他们看来根本不需要陆军的配合。只依靠哥萨克骑兵,他们就能犹如祖先征服北利亚那般,利用手中雪亮的马刀,消灭一切罗刹国的敌人。

在翻越萨彦岭之后,自认为能够横扫一切的哥萨克骑兵旅放开了马速。他们以战斗队形向着库苏古尔泊方向疾驰而去,将速度慢的罗刹军步兵远远甩在后面,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一场灭顶之灾就在眼前。

马鸿逵率领着外匈奴骑兵师巧妙避过哥萨克骑兵旅的游骑,全军一路向北,插到了哥萨克人的后方,随后他们转而向东,尾随着哥萨克骑兵旅而来。哥萨克骑兵旅的旅长赫麦尔尼茨基少将催动着马匹,冲在哥萨克骑兵旅进攻箭头的最前方。身后传来的急促马蹄声,让赫麦尔尼茨基心头一惊,他转过头来,发现是负责殿后的营长鲍洛特尼科夫少校。

鲍洛特尼科夫少校努力加快着速度,很快来到了赫麦尔尼茨基少将的身边急促报告道:“将军,后面有马蹄声,似乎有人在追赶我们?”

“追赶我们?”赫麦尔尼茨基少将眼珠一转当即道:“一定是当地部落的匈奴骑兵,那些家伙武器落后的很,根本不堪一击。全军立刻停止前进,调转方向迎敌,咱们要给那些匈奴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在赫麦尔尼茨基少将的吆喝下,骑兵队伍中发出阵阵的呼喝声,那是哥萨克骑兵特有的相互传递消息的方式。很快骑兵旅慢慢减速,他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来了个左转弯,将楔形阵的头部对准了来路。

所有哥萨克骑兵整齐的站好队形,齐刷刷的撩开大氅,伸手拔出了哥萨克骑兵刀,所有的动作行云流水,显然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

“全军停止前进。”见到远处的哥萨克骑兵停止前进,马鸿逵也发出了命令。这些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匈奴汉子,对于骑马的技巧比走路还要娴熟,他以极短的距离为缓冲,很快停了下来。

见到匈奴骑兵如此快速的停止前进,赫麦尔尼茨基少将的双眼微微一眯,他知道自己碰上对手了。对方的控马能力绝不不输于哥萨克骑兵,而看对方的人数似乎还要多上一些。

“准备出击。”赫麦尔尼茨基少将不敢怠慢,立刻命令所有骑兵准备,然而对方似乎并不打算来一场传统的骑兵对憾。

马鸿逵一声令下,师属炮兵营的十二门山炮被推到了前面。将挽马解下送到一边,骑兵师的炮兵们一通忙活,仅仅用了两分钟就布置好了简易的炮兵阵地。

哥萨克骑兵们一阵疑惑,他们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当那些挽马被牵走,露出后面黑洞洞的炮口,所有哥萨克军官皆大惊失色。“冲锋。”赫麦尔尼茨基少将知道不能任由对方开炮,否则他们将万劫不复。

哥萨克骑兵开始催动马匹,希望能够尽快提升到足够的高速度,而此时的炮兵营营长已经发出了命令。骑兵师炮手们熟练得将榴霰弹装入炮管中的,对准了前面密集的哥萨克骑兵。

第六百一十一章 骑兵对决

随着开炮的命令传来,十二门山炮的炮口几乎是同是火光一闪,哥萨克骑兵们耳中隐隐传来闷雷声,紧接着炮弹已经打入了骑兵群。榴霰弹的空炸引信威力十足,尤其是对付无防护的骑兵更是如此。

每一枚炮弹炸开,都会清空周围十数米的范围,哥萨克骑兵犹如遭到了屠杀,连人带马被撕碎的不计其数,鲜血顿时染红了草原。

骑兵师炮兵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以娴熟的动作装入炮弹发射,再装炮弹再发射。哥萨克旅冲锋的短短一分钟内,他们已经进行了六轮齐射。见到哥萨克骑兵距离本阵只有不足三公里远了,马鸿逵一声令下,骑兵们撒开缰绳,战马缓缓提速。

骑术精熟的匈奴骑兵们仅仅用了不足二十秒时间,就将马速提了上来。两支全世界最著名的骑兵群体,向着彼此急速飞奔。马刀在阳光的照射下荧荧生辉,照亮了双方整齐的进攻队形,也照亮了每一个骑兵战士的面庞。

骑兵对决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是一场力量与意志的交锋,是一场不允许后退的战争。当双方战士刀枪并举,顿河马与匈奴马迎头相撞,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只有奋勇向前才有一线生机。

猛烈的冲击力将双方最前排的大部分骑士掼下马去,随后又被铁蹄踏死。带血得马刀挥舞,骑士交错而过瞬间分出生死,战斗进入了白热化。双方的骑兵阵型冲击到一起,当马匹的冲击力被厚实的阵型削减,剩下的就是一场混战了。

混战是西特军的各骑兵师最拿手的战斗,待到马速降低之后,官兵们纷纷抽出怀中的朗宁手枪,对着哥萨克骑兵就是一顿乱射。良好的射击精度与适中的威力,让这样的射击误伤率极低,不会产生跳弹或击穿。而依然凭借着一腔血勇,企图用马刀解决问题的哥萨克,用自己的鲜血交了学费。

双方的战斗很快就分出了胜负,当哥萨克残兵不得不选择后退的时候,八千人的骑兵旅已经只剩下不足一千人了。在他们面前的,是损失轻微的外匈奴骑兵师。见到哥萨克骑兵撤退,匈奴骑兵们再次挥舞起马刀,对着敌人冲了上去。

哥萨克骑兵所用的顿河马虽然耐力较匈奴马差上许多,但在瞬间加速度上却有不小的优势。凭借着这些优势,哥萨克骑兵得以在最初的一分钟内,就与匈奴骑兵拉开了上百米的距离。

“射击。”将血染的马刀还鞘,马鸿逵抽出自己枪袋里的马枪大声喊道。听到马鸿逵的命令,战士们纷纷马刀还鞘,拿出了各自的枪械。一三式马枪是中川兵工厂在零八式步枪的基础上,缩短了枪管的作品。枪的长度变短,有利于骑兵单手使用,同时经过重新配重,枪支的重心后移,让单手持枪变得更加顺手,也增加了射击精度。

此刻马鸿逵的手中,就是这样一支步枪。他冷静的用双脚控马,腾出两只手来平端起步枪。努力感受着马背上的起伏,马鸿逵调匀呼吸瞄准了前方的哥萨克人。

有人说骑兵在马上射击准,到了平地上却不会打枪了,这说的就是骑兵射击时会将马匹起伏的提前量也计算在内。因为学会了计算这种提前量,让匈奴骑兵们即使在激烈奔跑的马背上也同样射击准确,就像数百年前,他们那些征服西大陆的前辈一般。

马鸿逵的手首先扣下了扳机,随着枪声响起一名哥萨克骑兵应声落马。枪声就是信号,很快处于最前排的骑兵们纷纷开始射击,其中甚至夹杂着轻机枪的声音,断后的哥萨克骑兵开始陆续落马。

“这群该死的鞑靼人。”赫麦尔尼茨基少将感受着背后越来越少的士兵,忍不住怒骂出声。鞑靼人是罗刹国人对远东黄皮肤民族的统称,只不过赫麦尔尼茨基少将似乎忘记了,他们这些哥萨克人在白皮肤的罗刹国人眼中同样是鞑靼人。

马上的射击难度很高,即使精度很高也容易误伤自己人,所以追击的骑兵师只有第一排的骑兵才可以进行射击。后面追击的人干着急,却难以帮上忙。哥萨克人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实际上罗刹国人的骑兵有一种特色装备,他们将装了护盾的马克式机枪安置在拉草料的大车上。这些驷马拉动的草料大车在撤退的途中就充当了掩护的火力点。那些机枪手开始使用马克式机枪对着后面的西特军猛烈射击。

与御手背对而作的机枪手在这个时候成了最好的殿后武装,密集的机枪子弹迎面射来,西特军骑兵纷纷被击落,前锋部队顿时出现了一些混乱。哥萨克骑兵更加崇尚马刀,他们正面对决是不用这种武器的。之前与哥萨克骑兵作战,从未出现过骑兵之间的追击战,因此这种战术也并未显露出威力来。

这次西特军骑兵展开追击,让哥萨克人第一次有了使用机枪的条件,结果骤然遇上,西特军骑兵损失惨重。

哥萨克骑兵的机枪犀利,西特军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见到前面出现了混乱,那些携带掷弹筒的后队战士找到了用武之地。

骑兵们把掷弹筒的底托顶在特制的马鞍上,伸手将榴弹放了进去。随着士兵按动扳机,一枚榴弹划过长长的曲线,落在了哥萨克骑兵的队伍之中,刚好将一辆马车的轮子炸毁了。

原本平衡的四轮马车被炸毁一个轮子,车子当即倒扣过来,将正打得起劲的机枪手扔了下去。接二连三的榴弹投掷过来,炸得那些殿后马车纷纷报销,对方的火力很快被压制了下去。

爆炸将赫麦尔尼茨基少将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想不通,行进中的骑兵是如何开炮的。不过现在可不是研究问题的时候,因为每时每刻都有可能丢了性命,哥萨克骑兵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可能,为了躲避子弹和榴弹,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马速。

第六百一十二章 进攻计划

在唐努乌梁海广袤的草原上,出现了一副奇怪的景色,一群身穿黑色大氅的骑兵队伍,被一群更大规模的绿色骑兵队伍追着。追击之间,黑色骑兵队伍不断的有人掉落马下,却无人敢回头救援。

马鸿逵追得兴起,却没注意到远处隐隐出现的黑线。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在匈奴骑兵中间爆炸,立刻有三四个骑兵被炸飞,他们的马匹也不支倒地。爆炸声让马鸿逵从兴奋中清醒了过来,他猛然发现在遥远的天际线上,有着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

“是罗刹军步兵。”马鸿逵眼神一冷,他知道消灭哥萨克骑兵旅已经不可能了。罗刹军步兵显然不敢与骑兵正面对决,他们早早的就摆开了炮兵,企图利用炮兵火力阻止匈奴骑兵的冲击。

罗刹军的火炮虽然为数不少,但炮弹却比较原始,只有一种普通的榴弹。这样的炮弹爆炸威力不大,对付骑兵这样的软目标远远不如榴霰弹。不过现在马鸿逵的目的是拖住罗刹军的进攻,等到援军的到来,他没有必要与对方正面硬憾。

唿哨一声,马鸿逵带领骑兵来了个阵前转向,他们冒着罗刹军不断射来的炮弹改变了路线,向着来路奔驰而去。殿后的匈奴骑兵中好手,纷纷放开缰绳倒挂金钟,将同伴的尸体或伤员扯上自己的马背。战场上很快就平静了下来,除了伤残的战马,再也见不到一点草绿色的军装了。

赫麦尔尼茨基少将逃得了性命,可是当他带着自己的部下站稳脚跟,清点人数的时候,这才发现活下来的哥萨克骑兵已经不足三百人了。受到这样的惨重失败,让罗刹军小心了许多,他们立刻通过无线电与集团军总部进行联络。

接到哥萨克骑兵旅惨败的消息之后,北利亚集团军的高层吓了一跳,他不敢相信这才几年的工夫,匈奴骑兵的战力怎么变得如此强大。此时的罗刹军高层再也不敢如开始时那般傲慢,他们命令全军集结起来稳步推进,宁可减慢前进速度,也不许再冒进了。

罗刹军的前进速度被拖慢,马鸿逵却再也无法打歼灭战了,他只好以罗刹军的后勤补给线为目标,频频进行袭扰。因为失去了哥萨克骑兵这样的机动力量,罗刹军对付袭扰的匈奴骑兵非常被动,他的进展也变得满如蜗牛。

马鸿逵成功减缓了罗刹军的进军速度,而此时的参谋本部内确是灯火辉煌,这里在进行了军力部署的讨论。“我认为罗刹军此次进攻有备而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战争初期我们以防守为上,等到摸清罗刹军的情况,我们再进行反击。”副总参谋长庞炳勋提议道。

蒋方震始终看着华罗边境地区的敌我形势图,在这张地图上不但有西特军的布防情况,还有不少罗刹军的兵力数据和装备情况,可见西部特区的情报部门是多么厉害。当然不论情报部门多么厉害,也不可能将对方的情况完全掌握,何况罗刹国有北利亚大铁路的支撑,随时可以从西大陆支援兵力。

“我们不能太过畏首畏尾,根据上次的实战可以得知,同等数量的罗刹军已经不是我军的对手。或许我们的战术可以再大胆些,毕竟罗刹国的主力被牵制在西大陆,他们是抽调不出多少力量关注我们的。”蒋方震说出了自己的论点。

“可是值此华兰多事之秋,我们不宜太过冒险。何况就算我们打赢了,如果损伤太过惨重,我想倭国不会介意咬我们一口的。所以我们必须随时保持一支能战的预备队,即防倭国也防袁隗狗急跳墙。”庞炳勋的担心绝对很有道理,如今西部特区的周边形势并不乐观,西特军根本无法全力对付任何一个敌人。

“我有个提议。”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但在参谋本部里没有人敢轻视这个声音。出声的人正是刘伯昭,自从兰芳共和国的局势稳定之后,张云峰留在那里继续担任军队总指挥,而刘伯昭则被抽调回来,担任了参谋本部的作战处长。

赵守宏的意思非常明显,对于这位立下大功的年轻军官,他是着意提拔的。刘伯昭来参谋本部只是镀镀金而已,等到合适的时候,他很可能去担任某个军或师的主官。

蒋方震对于这位目光卓越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他饶有兴趣的问道:“说说你的看法。”

刘伯昭点点头走到地图桌前道:“可以吗?”蒋方震点了点头让出位置,随后刘伯昭拿起木杆在详细的军用地图上比划道:“如今的敌我形势非常微妙,我军总兵力不超过五十万,其中至少有十五万必须留在内线以备不测。根据情报估计,罗刹军在远东、北利亚和中大陆地区,总兵力应该有一百五十万左右。但是他们也有必须要保障的地区,例如海参葳、伯力、赤塔,以及长春以北的北金地区。我估计这些地方大约能牵制罗刹军三十万左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三十五万兵力,对抗罗刹军大约一百二十万大军。”

首节上一节284/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