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91节

张锐的意图是,如果鬼子在城内外和肖瑶的主力部队胶着了,鬼子占据部分城墙顽抗,他根据时机出击,如果鬼子逃跑了,他的部队就再来一场痛快的伏击,如果鬼子还有其他花招,他的部队正好发挥作用。

如果他作为鬼子进攻部队的指挥官,肯定不会一窝蜂全上,全进城的,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那脑袋真是被驴子踢了。

“司令,东边,东边有敌人。”一个有望远镜的班长大声喊。

张锐掉头朝东面看过去,望远镜里看得很清楚,一溜儿卡车来了!

大约十几辆卡车,用篷布覆盖,一字长蛇阵,不知道车里面拉的是辎重还是兵员。

张锐略微踌躇,再看看西面没有敌人溃兵,决定试探一下。

他派遣五名骑兵,换掉鬼子衣裳,恢复原来的模样,一挺轻机枪,朝着东面迎接过去。

他的部队,则隐蔽到一片坟地的松柏树和桑树之后。

那时候,北方人还有规模地种植桑树养蚕的,一些平原地带上,常见大小不等的桑园,在初夏季节,桑叶很茂密,尤其是一些刚刚培植起来的新桑园,遮蔽性很强。

张锐部队尽量避开村庄,身穿鬼子军装,容易遭到村庄里自卫武装村民的误会和袭击。

很快,东面传来了枪声。

张锐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那些战士正朝鬼子射击,五个骑兵分散得很开。

那挺机枪在马背上朝敌人射击,重创了一辆敌人卡车,估计打爆了轮胎,最前面的鬼子卡车停下来。

鬼子立刻反击,从卡车上跳下大量的鬼子士兵,纷纷匍匐地面,或者依托卡车,对这边射击。

转眼之间,五个骑兵就被打倒两个,剩余的急忙逃跑,路上,又被鬼子打倒了一个。

这次试探,张锐部队损失惨重。

不过,张锐没有丝毫沮丧。

战斗就是这样,拿人命往里面填,死人不是很正常吗?

他曾经交代小分队的五个人,袭击鬼子以后,立刻下马,在地面战斗,没想到,这些人操之过急,在马上一直朝鬼子开枪,那不是活靶子?

张锐的战术目标也实现了,看清了敌人的情况。

一个快速反应部队,至少有一百多人,完全的战斗部队,车上有多挺轻重机枪,其中两挺重机枪的扫射,将张锐的试探小分队的一名骑兵连人带马都切割成了两半!

鬼子的重机枪威力还不是很大,7.7毫米口径,主要是弹雨密集,形成了恐怖的金属射流。

张锐下令,剩余的部队隐蔽不动,放鬼子过去。

鬼子卡车部队看见偷袭者消失,马上回到卡车上,继续前进,从张锐部队隐藏的桑园三百多米的地方之外,另一条道路上经过了。

等鬼子完全通过,走远,超过五百米,张锐的人才出来。

“快,把道路给我挖断!”张锐带领骑兵到了鬼子卡车经过的道路上,马上下令。

部队下马,用钢钎迅速挖断道路,一丈宽,五尺深,浮土堆积到东边,然后,埋地雷。

地雷这东西并非高大上,也绝非只有八路军新四军才有,国军系统也有很多,日军中也有很多,主要用于阵地防御,阻断对手的偷袭。

张锐这边在浮土里埋设了地雷,又在挖断道路的两侧埋设了一些地雷。

为了恐吓敌人,制造混乱,他故意让人设置一些木牌木棍,上面写着:此处有地雷,莫走。

木棍木牌是军刀随便砍树枝削皮做成,写字是刀刻,用树枝蘸路边沟里黑泥水。

木棍下面有的埋地雷,有的是空的。

随即,张锐待定部队离开,继续顺着鬼子来的部队,隔一段距离,就挖掘一条断壕,埋设一些地雷,树立一些标识。

前两个断路的地点,都有真地雷,后面的好多,全部是假的。

乡间道路纵横交错,可以随便更改方向,这是张锐头疼的。

怎么办? 有办法。

派遣骑兵分散行动,在相邻的路段上,也插了一些标识,埋设一些地雷。

地雷太少,又沉重,根本不够埋设。

没关系,制造一个虚虚实实的陷阱假象,就能困扰敌人,让敌人无所适从。

随后,张锐带领骑兵,拐回来,隐蔽到道路两侧。

怎样隐蔽,怎样伏击,都是很讲究的,张锐作了妥善安排。

现在,张锐等人学习的日语还不够精熟,对鬼子的旗语什么的还不完全掌握,否则,张锐早就伪装鬼子,上前欺诈了。

埋伏以后,安心等待。

张锐预料得不错,鬼子西进以后,那边很快就响起了枪炮声。

第83章 节节截杀

张锐的估计是,凌晨时分,孟城战斗激烈,在寂静的夜晚,传播得很远,几十里外的司马城鬼子据点一定能听清楚,所以,鬼子拼命电台联络,然而,岸谷中佐已经被击毙,电台什么的也被炸毁,鬼子无法联系,所以,新乡一带的鬼子指挥部就派遣一个卡车中队,快速前来接应。

他知道,鬼子很快就会逃回来的。

孟城,肖瑶和全部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因为张锐派遣五个骑兵的试探行动,突然袭击的枪声,鬼子的还击声音,也是向城里的部队报警。

城里的部队稍微听到鬼子还击的时候那么密集的步枪和机枪的声音,就能揣测对手的兵力。

鬼子卡车部队抵近孟城以后,步兵营长已经带领部队返回到城外三道战壕中。

聪明的做法,应该是放开道路,让鬼子前进,进入孟城城墙附近,再突然袭击,城外潜伏在战壕交通壕里的部队,迂回到侧后和背后,将敌人包围,可以一举歼灭。

但是,无论肖瑶还是步兵营长,连长们,都缺乏这种临机决断的能力,只能是依托阵地,向日军射击。

日军一百五十余人纷纷从卡车上跳下来参战,双方进行了激烈地战斗。

日军气势汹汹,猛烈射击,想碾压对手,没想到肖瑶的部队,源源不断地从城内出来,顺着交通壕和战壕,向敌人迂回,包围。

首节上一节91/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