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97节

  王南就把盟军战俘营的事务正式授权给阿尔杰。

  纵队长拉着王南到了一边,口述了个地址和联系方法,只是请王南多加保密,不要告诉重庆方面。

  一家三口开始做去香港的准备,身上的子弹除了.45其他都做了补充,只是海上吃的食物他没从山里带。

  纵队长特意给王南配了一个排的士兵,用做掩护或者配合他们三人上船。

  这些人除了阿林和跟他在山上学过战术的一些战士,考虑到王南还有两个夫人,特别配了一个娘子军班。另外也考虑到海南的人文的复杂性,熟悉各地情况和各种方言的人也都配齐了。

  其实纵队长等人想的方案是派个人跟王南一起去,可看过王南三人作战的支队长和阿林都不支持。

  两个人都详细描述了王南三人与日军的战斗场面,特别是说起三人营救劳工时,正面冲进兵营的样子,都唏嘘不止。

  以那次的战斗能力和战术水平,他们两个一致认为三人可以正面冲击日军一个中队甚至更多人。如果到香港下船时也跟在三人在八所港下船杀出去那样,那么派的人只会牵累到王南三人。

  纵队长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王南一行人告别了山里的人,横穿过山脉,从白沙的边上穿出日军的堵截。

  他发现日军放了很多伪军守在路上,战斗力很差。

  就让这个排的人开始使用各种战术一路以战代训,提高作战能力。

  他们三个人倒是只在边上指点着,要是他们出手,日本人马上就会认出来。

  王南教的都是偷袭打法,他手把手的教怎么进行地势利用,如何分工分配战斗岗位和任务,如果知道对方可能出现的反应。

  头几场战斗就取得了很大战果,抢到了足够的食物和枪弹,并且还保持了零伤亡。

  特别是这个娘子军班,人又瘦又小,弱不禁风的样子,战斗起来却勇敢坚决,韧劲十足。

  王南不由的教这些女战士更细腻些的战术,并且还让她们这个班独立完成了两次战斗。

  李秀看着直撇嘴。王南知道,这女人又有点吃醋了,就让她跟二丫教这些女战士们练习枪法,然后就闪到男兵那里。

  海南女人瘦、小,肤色有些偏黑,但身材非常好,婀娜多姿袅袅婷婷,为人持家又吃苦耐劳,很多地区甚至就是柔弱的女人养家。

  在一次战斗中,战士们把日军打死后,把一个排的伪军缴了械,王南就让阿林他们问话。从伪军嘴里知道,几条去海口的大路都被日军的主力堵上了。

  王南通过阿林的问话,这才知道了伪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每月能领些粮食给家里,其他的就是拿些日本人发的军票充钱。做战时,他们要冲在前面做炮灰,回到军营里,这些人就是劳役,什么活都要干。

  这些伪军这样一说,王南反倒不好做什么,好在琼崖纵队的人自有一套处理伪军的流程,就拿走了粮食,对武器稍做下处理就撤离了这里。

  大家撤出来后,阿林便和战士们七嘴八舌的计划了个路线。

  由阿林带路,三十来个人急行军赶到白马井。

  这个地名传说是伏波将军在这里行军找不到水,他的白马就一蹄子踏出个泉眼来,后来修了个井,就叫白马井。

  日军台湾混成旅团的一个联队攻击了这里后,便留下了60多人在这里守着,他们在海边上建了个碉楼,还装备了汽车。

  后来他们撤走了,海军就接手了这里,也在这里留了几十个日军,又配上一些伪军,监视着海湾和白马井的动静。

  在这里,阿林开始联系人找船过几百米远海湾的海峡,到对岸再沿海边向海口绕行,这是不与日军主力纠缠,能快速移动到海口的捷径。

  对面的渔村叫洋浦村,后世是个巨大的开发区,与白马井也建了一座跨海大桥相连。

  夜里过了海峡后,一行人从洋浦村这里开始了快速的移动。

  路上,阿林讲述了这一带地方的风俗景观。

  这一带儋州人叫北岸,是比较贫穷的地方。这里受黎族风俗的影响,有着对山歌的风俗,更有青年屋的习惯。

  简单说起来,就是黎族三月三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改进版。

  青年屋,是在村边盖的公共房屋,分为男女,本村未婚男女适龄青年集体分住在那里,与其他村同龄人谈情说爱时使用。

  时常有一对对男女青年对歌后携手入房。

  王南听他们介绍着洋浦村的海港条件如何的好,三都镇那里还有古代儋州县城的废墟,峨蔓镇的海边有个龙门激浪十分壮观。等走到松林岭时,有个战士对王南三人讲,这座百余米高的小山是道教名山,山上有个天然形成的石洞据说是仙人白玉蟾的证道处。

  这时海南岛的汉民多信奉道教,岛上有很多地方都有与仙人相关的传说。象黎母山(五指山古称)中有神霄雷法,儋耳山(就是这松林岭的别名)可以证道,文笔峰留有仙人升天的脚印等等。

  这座八脚伏地的小山到后世也是处于自然状态,很少有外人知晓。苏东坡倒是留下首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说的很是形象。

  走到光村时,有个战士对王南说,日军占领海南后,为了给震慑本地老百姓,特意在这一带的村子里抓出个孕妇,剖开给众人看。

  进了临高地界时,有个本地的战士说,这一带的汉奸多,好多村民和抗日家属都被汉奸出卖遭到杀害。

  王南问他知不知道这汉奸在哪里?这战士说应该跟日本人在一起。王南说那就在这里打几个漂亮仗,让临高人们见识下日本人是怎么死的。

  随后战士们把日军在临高的几个据点都指了出来,日军在临高主要是县城、加来、南宝这几个地方有驻军。

  于是,王南带着战士们夜里埋伏在临高县日军军营的不远处,等天亮后用枪声把这些日军引出来,由战士们远远的狙击。李秀和二丫也与战士们一样开枪,只是她们用与战士们样的日制装备,又不敢打的太准,只能对着有威胁的日军随意找个位置打,半个小时后,王南看差不多了,才带着人撤了出去。

  这时追出来的日本人已经伤亡了一大半,他们想不通怎么就中了埋伏,怎么就损失了那么多,更不知道是谁干的,从此收敛了很多。

  把县城里的日军杀了个横尸遍野后,王南按着战士们安排的路线,飞快的扑向美台,这个村子里也有一股日军。

  这回王南让战士们自行安排战术。就见战士们讨论了半天,就开始布置。

  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一个战士化装成老百姓,拿着把步枪在山路的正面,对着两百米外的日军哨兵方向乱开了一枪,等日军拿着武器跑出来的时候,又对半空开了一枪,这才假装慌慌张张的往山林里跑。

  日军见是个不懂开枪的老百姓,放松了些警惕,没有展开队形就往前追。

  在日军追到水田一带时,周围的枪声响了起来。这次三人也拿起枪来,很快倒在水田地梗间的日军都没有活动的了。

  军营里的日军拿着机枪冲过来时,一行人早就跑到山岭后面不见踪影,看着天色,这些日军只能无奈的收拾残局。

  临高县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加来镇,这里的日军比较活跃,人数又多,经常主动往四周搜索扫荡。

  到了加来已经是夜里,从木桥过了小河后,就进到了镇子外边,王南对着日军军营看了又看,就让大家退回小桥外。

  这一回是几个战士假装成小股的抗日武装,在看到桥头处有日军时,开上一排枪,然后就跑。

  日军看到有抗日武装敢在军营这里打排枪,立刻伪军在前日军在后冲过来上百号人。

  等这些人多数都过了木桥时,枪声立刻成片响了起来。

  王南给大家安排的位置是200米外小河边上的杂树密林里。从那里开枪正好横向打在日伪军的侧肋。

  战士经过这段时间不限子弹的实战,在这个距离上的枪法早已不弱于日军,打的又精,加上有三人掺在其中,日伪军站在桥头空旷的位置上,只能被动的挨着子弹,一时间被打的无法回击,凡是迅速反应想还击的日伪士兵被三人压制着,其他人又被战士们打着,日伪军一下子被打的傻掉了。

  战斗进行不到十分钟就停止了。

  后面增援的日军拿着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跑过来时,对手的枪声已经消失,只留下这桥头一片腥红,几十个日伪军永远的倒在了地上。

  这一串的战斗让日军损失了近百人,被震慑的很长一段时间不敢随意出击。

第一百八十章 灭碉楼(二更)

  战士们走在大路上,开始按着王南教的正三角倒三角两种队型组合起来练习向前突击或突破穿透,只是一路上缴获到的连发武器太少了,多数战士们只能拿着长枪练习。

  娘子军班的女战士还不知道这战术的厉害,可阿林他们多数人是亲眼看到王南一家三口用个倒三角平趟了日军军营的,一个个精神百倍的反复练习揣摩着。

  阿林看到王南带着两个女人给他们演示,心里一热,也拉着两个女战士模仿了一下,结果被没多久就被一个战士喊到一边聊天,很快就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王南不由的多看了那个战士几眼,那个战士看到了,只是对王南笑笑。这一切也看在李秀眼里,她拉了王南一把,小声说:“人家可不要你这样娶几个老婆的”。

  在战士们基本熟悉这个小组队型变化后,王南把所知道的分批前进的班组进攻方式又大概的说了下,这块他只是知道一些,就由着战士们自己完善,战士们都做过类似的训练,开始把组班排的战术结合起来。

  军队的战术有很多种,后世网络上常见的是多人排成一队的,但那种战术在正面战场上永远看不到。

  战场上一个作战小组最少是2人,最多也不过四五个人,想从战场中生存下来,这几个人不是突击突破时,也都是分散隐蔽的。不是完成特定的任务时,比如现在王南教他们的三角型用于突击突破战术,绝对不允许三个人跑到能被一炮弹全灭的区域内。

  想想三三战术一个排9组27个作战兵力展开时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就知道战场与影视是有多么的不同。

  这条路边的村子不多,一行人连训练带赶路的,走出了十几里地时,才遇到一队日伪军。几个日军带着队伪军迎面走过来,三四百米外几乎同时都看到了对方。

  日伪军们就地做出攻击的姿态,可战士们已经打活了,一个个的转身就跑,却没多远又从路边的草丛树林里折回来前潜行。日伪军看不见战士们在草丛树林后的动作,就开始向前冲锋。

  在潜行中战士们开始习惯了组成三人小组活动,在距离100多米的时候,小组间互相掩护着开始前向突击。

  这种班组战术放在大广场上就如同大型活动的表演一样,一个平线上,随时会出现两三个小组在射击,同时又有两三个小组向前面跃进着,还有几个小组正在看情况是射击还是跃进,让日伪军们眼花缭乱的不知道该瞄准那一个。

  几个日军士兵在第一波射击中就被击倒在地,后面的伪军吓的乱成一团,有的准备架枪射击,有的已经丢下枪转身就跑。

  等战士们冲到近前对日军补枪后,能动的伪军们已经全都跪在地上等着被俘虏了。

  这场突然发生的战斗,仿佛专门为战士们训练战术而产生的一样,让战士们一下子对战术的使用有了直观的感受。待打扫战场后再次前进时,一个个练习的更加有针对性。

  顺着路再往前走的大镇子是福山,里面的日军从跑回来的伪军嘴里知道了前面路上发生的事情,任由战士们在军营外如何挑衅,都只管躲在军营里不出来。战士们没有攻坚武器,只能在军营边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打死了几个露出身形的日伪军士兵后才好悻悻离去。

  福山日军龟缩不出的样子,让战士们信心大增,在走到金江镇的时候,就推出阿林跟王南讲了下,一行人就拐进了去金江的路。

  小路顺山走了几公里就到了金江镇的边缘,本地战士带着大家从山丘边绕着小镇边的村庄向南渡江的江边转,日军的军营就在那一带。

  这个日军据点比较大,有100多个日军士兵,军营孤立在江边。

  当一行人赶到这里时正是上午,日军刚派出了几十个日伪军沿着江边向镇外走去。

  战士们正在荒地中向日军军营急行着,正好与这些人迎了个照面。

  枪声骤然响起,双方都在寻找隐蔽地点的同时向对方开枪,一个女战士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王南三人见状没敢藏私,快速的开着枪,在战士们还没打出几枪的时候,两把狙击步枪一把步枪一口气狙杀掉了三十多个日军士兵,又把几个敢向他们开枪的伪军打死。

  战士们知道三人的枪法又快又准,打的都是要害位置,立刻把手中的枪对准地上那些活的死的身上打去,隐藏王南三人的枪法踪迹。

  等对面的枪声停下来,战士开始交替掩护着冲上去时,李秀这才跑到了那个倒下的女战士身边。

  年青的女战士已经不行了,她眼神四处扫视着,等看到阿林跑过来时,勉强的对他笑了下,便停止了呼吸。

  谁都有青春迷恋,谁都期望拥有爱情,女战士对未来刚刚产生的那一丝美好,就被一发子弹无情的掐断了。

  李秀让阿林背上这个女战士先撤到山丘脚下掩埋,她拿起步枪就冲了上去。

  等据点里的日军组织了近百个兵力冲过来时,先是在三百米外看到了满地的尸体,等走到近前时,却发现都是伪军的。

  他们迷惑的在四周找了半天,才在江边看到一个还没被冲走的日军尸体。

  这伙日军气的哇哇大叫。

  这时枪声响起,李秀组织枪法好的人手躲在小山丘半山腰处,开始在300多米外远程狙击。

  有二丫的精准射击,其他人也多少能打到人的身上,这队日军被控制在河岸边上,冲不上来,又退不下去,不是躲到不挡子弹的草丛里,就是趴在河岸边上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到江里的位置上。

  也不知道打死了多少人,直到日军这边都安静下来没有还击的枪声时,李秀才出了心里这口恶气,让大家撤走。

  一众人沉默的绕过金江镇,向东北方向行军。

  在二十多公里外,姊妹塔(美榔双塔)那里,才扎了营休息。

  两个石塔千百年来静静的立在那里,众人无心看周边美丽的景色,只是安静休整。

  阿林沉稳了很多,他开始组织战士们认真的总结战斗的经验和教训,那个跟阿林谈过话的士兵站到了前面。

  他与战士们说话的时候,王南一家三口有意识的转到了远处看风景。直到再出发时,王南看到战士们已经都振作了起来。

  从姊妹塔这里向东走了八九公里的路,众人就转向到了海口去屯昌的公路上。有对这一带熟悉的战士开始脱离队伍到路边的村子里打听情况。

  回来跟王南前,前方40里处永兴镇是日军的大据点,修有碉楼。路上每10里地左右都有日伪军搞的路卡。永兴镇距离海口大概也有40多里路远,这个镇子卡在海口周围,守着通向屯昌的公路上。

  王南和李秀对视了一眼,就决定小关卡一路打过去,大据点看看再说。

  战士们没有用王南出手,他们抢着一个班一个的打掉这几个小关卡。

  离永兴镇还有一段距离时,娘子班的女战士就指着日军建的碉楼说,这碉楼里的日本人无恶不作,是这一带人极其痛恨的地方。

首节上一节97/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