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96节

  遇到偷袭时,如果小股的士兵出击,却又成为这些战士饕餮盛宴,不但补充了枪支弹药食物,连衣服鞋子都会扒个精光。可派大股部队出击,往往连人影都看不到。

  越来越多的枪声出现在在山脊上、山谷对面的密林中,让日军的机枪扫射没有多少效果,掷弹筒的效果也不好,两天时间里,所有战果加起来才找到了十个出头游击员来不及带走的遗体。战损比达到了10:1,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随着战士们的经验增长而快速的上升中。

  一字长蛇状的日军大部队前头已经进了霸王岭,这个后世的风景区里,现在还是黑乎乎的原始森林状。

  从原始森林里飞出的子弹更加的随意,蜿蜒在山道上的日军成了群鸡围上的小菜蛇,追出来意义不大,不追就掉肉渣,随时倒下一个的感觉很不好,可无法躲藏的日军又只能硬着头顶等着子弹的到来。

  王南和二丫抢到了日军的步枪后,开始使用日制步枪,从头到尾的寻视日军长蛇一般的部队,不时的给队列里面添上几个伤员。

  他们发现中间有一部分部队的装备很先进,就盯上了这股部队。打死几个人之后,却不见这队士兵冲出来,他们只是拿着九九式轻机枪对着远处扫射。

  王南和二丫相视而笑,他们以为这股日军肯定是海南日军里的精锐了,就开始找地形伏击抢武器。

  事实上这股日军只是从后勤方面截到了一批供南洋部队换装的一批武器,也就一个中队的人换上了九九式步枪和九九式轻机枪,多数时候也只做为海南岛日军的形象代表出现。

  这个中队走到这里已经送下去了几个伤员,其他人都心中揣揣不安的看向四周,手中先进过周边日军的武器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安全感。

  二丫的枪声响了起来,她快速的把山脚凹弯处的前方还没走过去的士兵打倒了几个,马上就换了个地方隐藏起来。

  日军前后的部队立刻收缩起来开始防范,轻机枪与步枪已经向二丫原先射击位置的一带覆盖过去。

  等日军疑神疑鬼的停火时,一些日军开始准备收拾死伤的士兵。

  二丫又向这个凹弯后处正要进入的日军开枪,几发子弹把要进入这个弯道的日军打的退了回去。

  这时,拿着新装备的这个中队就被集中在了山路的凹弯内。

  二丫把射击位置移动了山脊处,躲在山石的后面,这里的射界不大,却正好控制了整个凹弯。距离勉强都在瞄准镜的有效范围内。她纠正了侧风带来的偏差,就躲在山石后,一点一点的清理射界内的日军。

  王南这个时候从凹谷下方开始往上潜入,在二丫的配合下,很快他就潜到了一堆死伤的日军中间,用短刀一个一个快速清理这些人。随后在二丫远程的压制下,他开始扒日军的装备和子弹。

  日军换装的部队都是按标准配置下发武器和装备的,特别是转向南洋和太平洋战场的士兵。按要求一个中队会有15只狙击步枪,每个小队5只。王南从这一圈尸体里扒到了3只,和一挺99式轻机枪。等他把翻到的77弹放进两个日军背包里,这才又收拢了一大堆食物,拖着三个背包又钻进了草丛中。

  这时已经有重机枪开始向二丫所在的位置开枪压制起来。二丫看到王南拿到了东西,转身就跑,她再不跑,一会日军就会调过来火炮覆盖炮击了。

  等两人汇合时,二丫又是先扒出食物开始挑吃起来,边吃边说,这几天一顿好饭都没吃上。王南看着她无语,这女人,嘴从来没亏过,另的战士们扒东西时都紧着枪弹抢,她从来都是先抓吃的往嘴里塞。

  王南留下一只狙击步枪,余下两只找到了其他战士,简单的教了下就送给了他们。而轻机枪太吃子弹,王南和二丫配合一下,堵住了一群炮兵士兵,用机枪把多余的子弹扫射完,这才丢掉。

  两人开始一路打着黑枪,向着日军的后队转去。他这种战术在战士间传播开后,就成了大家集中起来补充子弹和食物的专用战术。

  日军为了更好的追击,在几支部队中间动用了不少兵力扩建这条小路,以便辎重部队可以跟的更近一些。

  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最前方的部队已经开始跟琼崖纵队的阻击部队接上了火。

  阻击部队知道了前面王南带着这些人的打法,也灵活起来,用树木、石头甚至土地雷破坏山路后,就利用地形地势逐梯次退后的打着阻击。

  复杂的地形让日军无法展开,前锋的日军很难应对各个方向打来的子弹,人员物资弹药的消耗越来越大,只能不断的催促着后方送来重火力。

  可日军还是越来越接近劳工安置的地带。

  纵队长光是应付大量人员的吃住就已经没了脾气,这段时间只要天气允许日军飞机就不间断的过来轰炸,后面追击的日军又不断的逼进中,所有人紧张的透不过气来,很多人开始了悲观失落。

  纵队长没说什么,只是批评了一些抱怨的人,表面平静的安排各项工作,内心却紧张的等着后面的消息。

  这时王南和二丫搞了个大事件,让日军一下子傻了眼。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丫把车玩坏了(二更)

  王南和二丫躲在树林里,正看着山路上停着的六七辆圆筒车嘀咕着。

  这是日军的炊事车,王南有些印象,却不知道日军怎么把这东西也开到山里了。

  他不知道日本海军对伙食的要求很高,虽然这些部队是海军中的陆军,几乎是日本海军中最底层的存在,却也有着伙食上的骄傲。

  这三天没有打出什么战果,军队中伙食却没下降过一丝的标准。

  只是道路不行,尽管有几队士兵专门在前面修整道路,这些炊事车也没开进山里太远。

  王南和二丫身上也没携带手雷,两个人就没急着开枪,四处找着能炸掉这些车的东西,可周边的士兵都是些干活的,身上没挂着太多武器,掷弹筒手也没看到。

  左右都没找到手雷,二丫就烦了,就轻轻拉住王南:“把做饭的打死,下次再说炸掉这些车吧”。王南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两人商量了下就分开寻找开枪的位置。

  这时炊事兵们已经启动了发电机,正把各种食品放进车里开始加工。

  日本人的炊事车是在车尾的位置上操作,几辆车后面都有一两个炊事兵。

  两人约好了二丫那边开枪,把人往王南的射界里赶。

  可王南在这里左等她不开枪,右等她还不开枪。

  原来这二丫突然冒出来个恶作剧般的想法,她要等到车里的食物熟了,这些炊事员要开锅的时候再开枪。

  不到半个小时,这些炊事员就开始取食品出来。二丫在才开枪,几枪下去,把日军的炊事员都赶到车后面躲着,正好都进入了王南这个方向的射界里。

  王南借助瞄准镜,把这些炊事员全都打死在车侧。

  两人这一波子弹打完,就换了个射击阵地,继续看着这些炊事车。

  见炊事员都被打倒了,周围干活的日军士兵赶紧把工具丢掉拿上了步枪,惊魂不定的对着两人刚才射击的方向开枪射击。

  半天后才想起来派兵去拖出那些炊事员出来,看能不能抢救一下。他们又是开枪又是想救人的,也没人顾得上车里正在做的米饭、烧的开水、煮的菜汤和已经烤好的面包和饼干。

  不一会每辆炊事车里都冒出了黑烟,一股饭糊面焦的味道传了过来,二丫开心的捂着嘴笑着,王南也忍不住笑了,这是战场是很少见能玩出花样的时候,也确实好笑。

  日军士兵也发现这种情况,就有人在喊着懂操作的人过来关电关火。

  可他们忘了这打黑枪的始作俑者还在边上偷窥着。几个貌似懂操作的人从后面的队伍里弯着腰躲躲藏藏的跑了过来。

  可刚走到第一个炊事车边上,二丫就感觉到他们是要关掉炊事车上的设备,不等这些人有动作,瞄上枪就响了起来。

  几枪下去,炊事车前后没有一个活物,就算是活的也都倒在地上装死,一个个任凭炊事车冒着黑烟开始爆响起来,却再也不敢站起来关掉电闸。

  不多时,这些炊事车的电路开始乱爆起来,一阵乱响之后,发电机一个个的停止了工作。

  二丫跑到王南身边趴着继续看热闹,看到这个样子,笑得把头埋在王南身上。

  日军对着周围象藏人的地方覆盖了半天的火力,等过了很长时间,才在附近匆匆搜索了一圈。

  等不见再有人开枪时,他们这才开始打扫起炊事车来。这时炊事车里电路和电器早已经废掉了,打开后入眼的是焦糊的黑烟、四散的蒸汽,简单的清理已经不行了,只能做专门的更换和维修。

  一个佐官带着一队人快步流星的走了过来,对着几个上前汇报的人一个劲的抽着嘴巴。二丫忍住笑,就在王南在身边架起枪来,一枪把这个佐官的脑袋打出来血花来。

  王南对着佐官带来的几个军官打了几枪,不等日军的火力压过来,两人顺着看好的退路跑掉了。

  炊事车坏了,这让日军的炊食一下子断了顿,临时下发的食品让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抱怨连天,更重要的是安全饮水也没有了,以后喝水还要自己找水源烧水喝。

  军官们一下子恼怒了起来了。

  四周随时会响起的枪声已经让他们日夜不安了。

  前锋部队更是不顺利,他们不时的要清理横在路上的树木石块、偶尔还会有士兵踩到了土地雷、或者被打了个伏击,不说是步履维艰,却也慢如蜗牛。

  长蛇般的行军队伍,绝大多数部队只能被动的站在原地挨黑枪,却看着周围的原始森林什么也做不了。

  直到炊事车被二丫玩坏了,要等榆林那里找到配件才能过来人修,而这期间,他们这些军官也要跟士兵们一样要吃临时下发的行军干粮。

  军官们忍不住暴发起来,要求开会解决这些问题,不行就撤军。

  现在的最高长官是警备府的司令,掌管后勤的军官已经死在王南的枪下,他连个出气的地方都没有,有火也不知道向谁发,只能黑着脸听各个部队的军官在那里抱怨。

  支援过来的各路日军大都提出了撤兵。

  日军驻海南岛的部队有四支海军特别陆战队和两支警备部队。除了海南东线的两只部队没有过来外,其他的部队都留下少量的日军带着伪军维持基本的治安,主力都派过来参与了这个大行动。

  并不是每个日军部队都有很坚决的作战意志。有一个部队就胆小到赶跑了村民和抗日队伍后也不敢到村子里去;还有一个部队在做战时只有保持人数优势后才会出击。

  他们对这诡异的伤亡都感觉到了恐惧。军官和士兵一样的被黑枪威胁着,死的人不多,可随时都会发生,这就人心惶惶了,因为谁也不知道打黑枪的那人把枪口对准了谁。

  不习惯雨林的生物和水土,伤患又造成了很多非战减员。

  没仗打又只能挨打,这让普通士兵的士气低到了极点。现在伙食又降到了最低点,谁也不想自己的军中出现差错,就都张罗着撤出去。

  现在给所有军官的感觉就是大炮打蚊子一样的徒劳,再往前走更是原始森森的深处,更是个枪架在路边打都看不见人的地方。

  除了一个人,其他的军官都向司令提出撤出山区,封锁四周山口,改由空军轰炸为主的战术。

  只有横四特的司令极度不满,这是他唯一的活命机会,如果不能拿回来些战绩、抢回劳工,他不死都不行。

  可他只是集合起来的四支部队主官之一。平时他管辖的区域最大、兵力最多,经济地位最重要。眼睛就抬的高高的,对同僚也不搭理,这时有求于大家才开始做出勉强低头的样子,四周看过来的眼神自然不会太友善,可以说没幸灾乐祸就不错了。

  横四特这回被王南和琼崖纵队搞的无比凄惨。矿山里重要人物被杀就已经让他这个主官几近停职,手中五个劳工营地丢了最大的那个,港口被抄,老窝也被砸了手雷抢了一圈,这就给他判了死刑。

  他看到其他人那种若有若无的嘲弄眼神,无可奈何的只能低声哀求,如果能打下去,起码也有个死缓的机会。

  警备府的司令也在头痛怎么做,今年的扫荡行动没什么成果,他现在的位子已经很不稳定了,只是比横四特这位强了些,出了这些事儿,他这个司令的转职已成定局。

  这时他拿到了南洋方面发来的电报。内容很长,都是与王南作战的总结。他想了又想,就把这份电报给现场的人传看。

  等大家都浏览过电报,他开始做总结:由于对热带原始森林作战准备不补充,在部队的给养不能保障期间,部队暂时撤出,先封锁山区出口,出动空军轰炸。其他待海军总部战术指导下来再执行。

  战士们在掌握战术过程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手,现在已经熟练了,一见日军撤退,他们就象疯子一样扑了上去,围着日军一口一口的撕咬。

  可日军的大部队终究还是退到了山口处,建立起个军营卡在了那里。

  王南见不能再占到什么便宜,就留下了些战士警戒日军的行动,他回到了山里。

  现在要解决怎么与外界联系了。

  纵队长已经理好了劳工们的情况。他介绍说:从广东福建香港甚至南洋等地各种手段送过来约50000人,并且还在送来中,本地抓来的劳工也有30000多人,每天发4两饭团,住茅草房,穿麻布袋,病了就偷懒挨打,有病便烧死,逃跑抓回来就枪毙。战俘们因为都是正式军人,情况只是稍好点。

  日军把劳工分散在各个工地上施工,这次只解救出11000多人。

  王南看到纵队长为安置好劳工已经愁到了满嘴的水泡。有关所有人的自救命令已经下达了,部队与劳工已经分散在山区中,开始种木薯地瓜,采摘野果野菜,可还是缺口太多,甚至连盐都缺的不是一点半点。

  王南叫来琼崖纵队的通讯人员,也叫来阿尔杰和通讯军官,问他们海口能否找到远距离联系的电台,可所有通讯人员都直摇头,他们用更专业的语言告诉王南,现在谁手里的密码和频率都失效了,都得先通过明码联系上,还要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等对方想办法送来密码本,这才能用电报传递各种事情,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王南不明白如果手里有电台了会怎么样?他就提了出来:如果把电台拆解回来哪?

  可他们也同样摆头。山里最缺的是手摇发电机,还得搞25米以上的天线,野外军用的和市区里用的不一样,不是拆回来就能用的,还得改造。

  象琼崖纵队里就有两个缺配件的电台,如果能抢到日军军营里的野战电台,有可能修出一台,但也可能只能用日本人的。在这深山里用,还得保证不能再坏掉,缺一个小配件都没办法找。

  王南急了,就说:你们现在就跟我下山,看日军的电台能不能使用。能,咱们就想办法抢回来。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临高启明(一更)

  几个人拉住了王南。纵队长这时才说:“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次了,想请你去趟香港直接去联系”。

  纵队长解释道:就算是有电台,也得通过明码呼叫联系上对方,再经过很复杂的确认,等送来密码本时用上半时间都正常,现在这情况有点等不及了。

  他这边希望得到授权和干部的援助。而盟军这边的要求就多了,至少空投下来全套装备再加上半年的伙食什么的。

  琼崖纵队这两年派出很多人出岛联系电台,可惜都牺牲了。

  他们都觉得王南一家三口能从泰国坐日本船到这里,就想能不能请王南再搭一次日本人的船去香港、澳门那边,找那边的人接头,直接联系延安或者找到重庆方面的人,这样比有电台在手还要快上几个月的时间。

  王南无奈,把李秀和二丫叫了过来。

  两个女人正在教这些盟军士兵们怎么种植和采摘食物。王南把要去香港澳门的事情说了一下,两女人立刻把手上的事儿甩手给了几个华侨,开始收拾东西。

  阿尔杰给王南的线索很模糊,去找香港的一些外国商行,由他们转发电报。只是心细的又约定了以他们的驻所为空投地点,他们会在半个月后,每天晚上都点上特定的火堆供空中搜索。

首节上一节96/1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