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041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曹操早已经跟他原来的旧部大将交待清楚了。

当中,自然有一些曹操的旧将不太愿意与曹操分开的,他们更希望可以继续追随曹操。但是,这些曹操早已经与刘易有协定,早商量好了,自然不能让他们继续追随他到澳大利亚去的。所以,他们纵使是不太愿意,也不得不留下来,听从刘易的号令。

但是,也有一大部份的曹操旧将,是非常乐意为大汉效力的。像徐晃,张合等将。

他们之所以还追随在曹操的身边,主要是因为他们本来跟刘易或者是汉军中的一部份大将有着比较深的恩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刘易会不会善待他们,并且,曹操的确待他们不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也难以主动向刘易投效。

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在关注在汉军的动态,在得知汉军一直都在开疆拓土,扬大汉声威,一场场的胜利,让他们心底里极为羡慕。大丈夫当征战沙场,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这些,都是为将者所想要的结果。

现在,刘易愿接纳他们,并且能够很好的处理好他们与曹操之间的关系,由曹操出面劝说他们为大汉效力。这样,他们就是求之不得,顺理成章的答应了下来。

如此,除了夏侯兄弟之外,曹操帐下旧部的五子良将,亦全都尽归刘易所用。

刘易一起邀请曹操的那些大将及诸多曹操的旧臣,让他们齐聚一堂。刘易率现在在洛阳的一众朝臣及军将,一起出面接待了他们,欢迎他们从此为大汉朝廷效力。

并且,跟他们一一谈了对他们的任用问题。

先,刘易都要求他们,先到西山军校去,先系统的认识学习一下如今大汉的基本国法。因为这个,将会是他们在为大汉效力的人生当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的东西,也将会成为他们为官为将的行为准则。

现在的大汉朝廷,跟他们原来在曹操帐下为官为将的情况大相径庭,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官职军职的职能要求,更是他们前所未见的闻所未闻的,如果不经过系统的了解,哪怕他们道听途说,也不能知道当中的详细情况。

对于曹操旧部的谋臣,刘易让他们先熟释了解了大汉朝廷现在的运作情况,然后会分别任命他们为朝中各部门的官位中担当要职,能让他们尽展他们所学所长。而一部份人,刘易会任命他们地方官员,让他们去地方,代替原来的官员出任地方某官职。一部份,会被刘易直接任命为军师,进入军中,到时候会随大军一起远征。

这一次虽然以驱赶匈奴人为目的,但是,驱赶走匈奴人之后,会留下那一大片广阔的真空地带,这些地区,大汉自然也得要占领怕,也要派出文官到当地去成为统治地方的大汉官府。所以,那部份被曹操旧部替换来的地方官员,将会成为去西伯利亚地区建立大汉官府的主要文官。

不过,这部份文官,却不用急着前往,可以等到远征军走后一段时间之后再前往也不晚。到时候,也会与曹操的一部份熟悉了大汉为官准则的旧臣一起前往。

军将方面,刘易是直接任命他们某某将军,由他们担任军中要职。当然,他们也得先到西山军校去学习一段时间。因为,汉军的作战方式,跟他们原来所了解的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必须要先去了解清楚。如此方可以出任某军的统军大将。

不过,这方面的问题不会太大,因为,就目前的这支汉军而言,原来汉军的一些作战方式,这支新建起来的汉军,也未必能够执行得了那样的作战方式。

因为,无论是弓兵或是骑兵,都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整训及协同练训。

拿弓兵来说,现在大汉朝廷,的确可以装备出大批的弓箭兵,让他们也同样的拥有那些精良的强弓及弓矢。可是,他们却难以做得到原来的那一批精锐汉军中的弓箭兵那样,可以如臂所指的对某一个方向的区域之内迅齐射。

或者,齐射是可以做到,但难以做得到一片箭雨笼罩在一片区域,做到对这一片区域之内的敌人进行有效的大量杀伤。

这个,其实真的是很讲究的,要那些弓箭兵经常在一起,日夜不停的进行协同作战训练。如此才有可能做得到。

要不然,可以想象,一轮弓箭齐射过去,哪怕勉强可以笼罩在一片区域当中,但是,却有些地方,箭矢相当的密集,而有些地方,却没有弓箭落下,如此就形成了一片真空地带。处于这片地带的敌兵,可能就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极有可能会让这片区域之内的敌兵迅的杀近自己的军阵当中来。万一敌人是骑兵呢?骑兵的冲锋更快,眨眼就能冲进他们的弓箭大阵。这样,他们这些弓箭兵,恐怕就只有被人家冲杀,损失惨重的份。也有可能,如此就造成自己汉军的大败。

而要知道,北匈奴人,他们最厉害的,就是骑兵。

所以,现在统军的大将,他们要灵活统军,不能再一成不变的按照原来的那一套来战斗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六章 情绪复杂

这一次参与远征的骑军,基本都是小数部族的骑兵,人数多达百万以上,也算是大汉有史以来,汉军骑兵集结人马最多的一次了。

但是,人数多,并不表示其实力就很强大,相比较汉军当中精锐的骑兵,他们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的。

不过,这些骑兵,也如步军的将士一般,如果论单打独斗,他们的战斗力估计不会太差,人人都可称得上是弓马娴熟。但毕竟,这些小数部族人的骑兵,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汉军正式的操练,对于汉军常规的作战方式及战阵都不太熟悉,所以,这骑军的人马虽然众多,但怕也难以起到大军冲锋时候的威力加成。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刘易就是考虑到这一次远征,是在广阔的区域当中作战,如果是按照汉军骑军的作战方式,恐怕也不太合适了。相反,那些小数民族的骑军,他们来去如风的游击作战方式,更适合在那些大草原上作战。

北匈奴人不是一直采用这样的游骑作战方式么?他们如此不知道灭了多少大漠上的民族,也不知道祸害过多少地方的人。

现在,刘易就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让那些小数民族骑兵所组成的汉军骑兵大军,如北匈奴人一向来的作战方式去攻击他们,袭扰他们,像他们赶跑别的小数部族那般,将他们驱赶离他们北匈奴人现在所占领生存的区域。

或者可以说,在游骑的作战方式当中,给他们个人单独作战的机会更多,单兵能力更强的话,他们所占的便宜也会更多。所以,这一次远征,并不需要将这支远征军训练得如何有素。

之后,刘易便开了一次朝会,正式加封曹操的这一众旧臣武将,该封赐官职的赐予官职,该封将的封将。

文官谋臣方面就不多说了,像荀攸及程昱,他们都被刘易拜为远征军的军师,将会陪同刘易一起远征西方。别的,如钟繇,满宠,刘晔等等,一众文人谋士,都各有封赏。

这对于这一部份以前被汉军所俘或是后来与曹操一起被送到洛阳来的曹操旧部来说。他们对于现在的一切,还真的有一种有如隔世的感觉。

接受了刘易的封赐之后,他们还真的百感交杂,尤其是获得了重用的家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以前,他们挖尽心思要灭了刘易,现在,却成了刘易的部下。

他们也更加想不到,刘易这个当今皇帝的胸襟会如此之广阔,居然完全不介意他们以前对新汉朝对刘易所做过的一些龌龊事儿。刘易宴请他们,跟他们一起谈话的时候,居然还毫不在意的拿当年的那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儿来打趣。

说真的,在接受了刘易的封赐之后,他们的心里多少都对刘易有一点感激之情。他们无论是谁,都以为自己的这一辈子完了,就算刘易不会杀他们,他们最多也只能苟且度日,难有出头之日了。谁不想,刘易居然还会如此大度,不仅不针对他们做出什么不利于他们的事,居然还能如此信任他们,甚至任命他们作为一些地方的主政长官。

再加上,他们也获得了曹操的交待,曹操也跟他们推心置腹的谈过,曹操在他们面前,也自认他对刘易已经完全服了。所以,着他们不必再挂怀过去的事。如今,他们就只需要安安心心的为刘易办事,为大汉效力,为大汉的振兴尽一份心力。

这个,对于当中很大一部份曹操的旧部文臣来说,其实也挺符合他们心中的理念的。当中,不少文臣,他们以前追随曹操,为曹操效力,其实也抱负着一种匡扶汉室,振兴大汉的理念。

以往,他们受曹操器重,受过曹操之恩,不得不尽心为曹操效力。慢慢的压制了他们的那颗匡扶汉室振兴大汉的志向。

如今,可以说,他们心底里的志向算是被完全释放了出来。不少文官,都摩拳擦掌,认为终于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了。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若非刘易从一些历史资料当中,分别对他们的才能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确是一些有才干的人才,现在的大汉,需要太多的人才了。如此,刘易为了大汉,才会彻底的放下对曹操的这些旧部的恩怨,给他们一个一展他们所长的机会。

要不然,刘易还真的不想起用他们,要弄死他们,刘易也多的是机会及手段。

军将方面,徐晃,张合,张辽,夏侯兄弟等等,刘易都给他们册封了。并且,让这些曹操的手下大将感到惊喜的是,他们的官职还真的不低。虽然不及原来的十大元帅及十大将军在军中的职位高,但是,也全都获得了为将的较高的封赐,都拥有了他们的将军称号。

当中,像徐晃,张合两将,可以说。他们跟刘易,似乎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敌对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如果是从恩怨方面来讲,他们与刘易,恐怕是有着化解不开的仇恨。

刘易当初还是一个小兵的时候,他们就直接与刘易产生了正面的冲突。如果不是刘易有点手段,恐怕早就被他们给干掉了。

徐晃当年就直接冲击过振灾粮官府,差点攻进了振灾粮官府。那时候,刘易对徐晃是真的动了杀心的,要不是徐晃见机不妙逃走的话,恐怕他也早就被斩了。后来,战场上也多次与刘易或是刘易帐下的大将有过交集。所以说,这个牙齿印还是比较深的。

最让徐晃及夏侯都有点担忧的是,又或者是一直来都有点担心的是。那就是他们都参与刺杀过刘备,他们一直来都有点担心关羽及张飞会找他们算帐。

实际上,对于徐晃与夏侯在荆州杀死刘备的事,关羽与张飞的确是无比的愤恨,与他们两将结下了死仇。说真的,刘易为了交好关羽张飞,估计也不会放过这两将。

不过,那次他们原来并没有真的杀死刘备,那刘备被司马徽所救。这才给予了刘易现在起用他们的一个契机。

起码,刘备并没有真的被他们杀死,而且,后来刘备所做出来的事,已经让关羽张飞两将伤透了心。如此,刘易现在才有可能起用他们。

其实,这次刘易特意将关羽张飞都留在印度,当中就有着刘易打算要起用徐晃与夏侯等将的考虑,如果让关羽张飞回来,一起参与这次西路远征,那么刘易在起用这徐晃与夏侯的话,他们或者会有意见,哪怕他们看到刘易的份上,不会真的闹起来,但是刘易相信关羽与张飞的尽里肯定会觉得别扭,尤其是要让他们一起一同出征的话。

所以,留着关羽及张飞在印度,可以不用让他们碰面,不用让他们一起出征。来一个眼不见为净。当然,对于起用徐晃与夏侯的事,刘易还是写了一封书信,送到印度去给关羽及张飞,对他们说明自己起用徐晃及夏侯等一众曹操旧将的原因。这样,跟他们解释一下,以免将来关羽张飞心里不舒服,会跟自己闹情绪。

首节上一节1041/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