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有点像.像衍射图案啊?”
“电子怎么可能会衍射?”
戴维森忍不住惊呼!
这也太奇怪了吧。
这时,吴有训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老戴,我可是才参加完量子力学论道大会。”
“物质波就是那场会议的核心!”
“连布鲁斯教授的概率波理论都是建立在波粒二象性之上。”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
轰!
戴维森的脑海中仿佛有雷霆炸响。
“这是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上帝啊!我竟然证明了物质波理论!”
这一刻,戴维森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
他太兴奋了,太激动了!
他虽然知道物质波理论,但是从来没想过研究它。
开玩笑,那是普通人能接触的领域吗。
戴维森有着自知之明,他不是天才,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然而今天,他却被馅饼砸到了。
他竟然在不知情下,阴差阳错地证明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
这太让人惊喜了。
忽然,戴维森郑重地说道:
“吴总裁,谢谢您。”
“没有您,我将错失这个重要的成果。”
吴有训笑着说道:
“老戴,叫我有训吧。”
“感谢的事,以后再说。”
“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把论文发表。”
“这不仅关乎你的荣誉,更关乎阿尔法实验室的荣誉!”
戴维森重重点头,二人相视一笑。
1923年12月20日。
美国物理学期刊发表了戴维森的实验成果。
论文一出,物理学界轰动。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
12月23日。
《自然》期刊又发表了小汤姆逊的论文。
再次引发轰动!
戴维森和小汤姆逊二人,竟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
一时间,整个物理学界啧啧称奇,无数人羡慕不已。
量子大世已至,风起云涌!
两百万字感言!轻微剧透!必看!
不可思议!
不知不觉,本书竟然写到了200万字。
对于我这样的纯新人的第一本书而言,这实在太不容易了。
感觉自己现在强的可怕!
吾观本座有白金之姿!
实话实说,写这本书,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我应该算是全网第一个写这种纯学术类的物理网文。
大部分所谓的学霸文,其实只是披个学霸的外衣。(不是贬低哈,人家成绩比我好太多了)
作者可能自己都不懂写的那些名词是什么意思。
更何况读者。
但我不一样。
我是真的在教大家,去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解原子学和天文学。
我觉得以我本硕双985的实力,勉强有这个资格。(当然,和读者中那一百多位博士大佬比,相形见绌)
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和知识,其实并非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天书。
只要有个好老师就行。
所以,有读者说我这本书是“仙草”,我还是心中窃喜的。
当然,以上不是说我这样写就是牛逼。
成绩差的要死,和牛逼半毛钱关系没有。
而是我自己想写一本这样的书而已,就是这么简单。
也算是为爱发电了。
或许下一本书我会写那种大杀四方的风格。
但这一本不会,它的基调就是那种纯学术的味道。
至于浓浓的遮天味,咳咳,一个尝试而已。
好了。
下面再谈谈本书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诡秘量子】这卷的高潮很清楚,那就是第四届布鲁斯会议。
到时候,关于量子力学的所有内容,都会集中爆发。
放心,绝对是爽文写法!
我敢保证,大家看完这卷之后,再也不会被各种营销号唬住了。
什么“双缝干涉实验”、“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一点不神秘!
跟博士、教授等大佬谈笑风生,岂不快哉!
量子力学结束,下一卷就是【铀核裂变】。
随着中子的发现,物理学真正进入核物理时代。
原子核的奥秘开始展现。
这一卷将以核裂变为中心,详细讲述那段你追我赶的历史。
当然,剧情会有较大的改变,暂时不透露太多。
这卷的高潮就是发现铀的核裂变。
接着,那就是【且听原吟】卷。
手把手教你造原子弹。
这一卷,我已经跟编辑确认过,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放心,绝对有爽感。
最后一卷就是【物理之神】了。
高潮肯定是统一四大基本力,解释宇宙起源之谜。
说实话,这一卷暂时没有大纲。
10万字我能写,100万字我也能写。
到时候要看本书的成绩情况。
如果成绩好,我肯定就有动力详细写下去。
另外,如果你们对后续剧情有什么想法的话,都可以提,我会参考的。
总之。
碎碎念这么多,就是让各位读者老爷明白此书的不易,作者的不易。
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如果每天早上一醒,打开后台就是几百的月票,上万的订阅。
作者拼死也要嘎嘎爆更啊!
这年头,985出来也只能是打螺丝的命。
作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混的一塌糊涂。
不敢奢求通过网文逆天改命,只想混个温饱。
跪求大家的订阅支持!
至少我敢拍着胸脯说,我从来没有水文。
人品有保证。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读者大佬的支持!
第538章 量子时代!天才游戏!荣归故里!卡文迪许之荣耀!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进入1924年。
过去的1923年内,物理学领域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大事。
尤其是量子物理领域,更是犹如天翻地覆,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