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刚刚很神勇。”
泡利闻言,罕见地尴尬起来。
他虽然莽,但又不傻。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科学家之间可不能吹牛逼。
“额,教授,我还在思考。”
众人皆是一笑。
这时,洛伦兹继续说道:
“看来今天的论道会彻底陷入了僵局。”
“波动力学解释不了玻尔教授提出的分立轨道问题。”
“矩阵力学解释不了爱因斯坦教授提出的云室轨迹问题。”
“目前看,两种理论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但是,刚刚薛定谔和海森堡二人的报告,我个人认为非常有价值。”
“他们的成果说明,这两种理论都能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甚至预测未知现象。”
“相比于它们的缺点,或许理论能做到的事情才更值得关注和研究。”
“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洛伦兹的总结,让众人默默点头。
经过刚刚的辩论,现在所有人对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有了全新的理解。
不能用简单的对和错,粗暴地区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从现有的真实情况看,它们两都是非常好的理论,能够解释量子论中的绝大多数问题。
至于问题,哪个理论刚诞生的时候能是完美的呢?
所以,大佬们暂时可以接受。
物理学理论并不代表真理。
它只是对真理的模拟和近似。
所以,有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有一个问题无论如何都躲不了。
既然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都有用。
那到底用谁呢?
总不能真的因为波动力学简单,就直接放弃矩阵力学吧。
在场的大佬们肯定不会如此。
他们虽然在自己的日常研究中,使用波动力学更多,但这不是放弃矩阵力学的理由。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说法,来终结这个矛盾。
这时,洛伦兹朝众人看了一圈。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所有人。
忽然,他在李奇维的身上停顿了刹那。
“难道真是我的错觉吗?”
“但是,今天的布鲁斯,确实安静的有点反常啊。”
接着,洛伦兹朗声说道:
“如果大家都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就稍作休息。”
“用过午餐后,下午继续自由小组讨论。”
就在众人以为论道环节结束时。
突然!
一道仿佛来自九天之上的声音,轰鸣而至,震撼心灵!
“慢!”
第531章 神之出手!数学等价!全场震撼!终结论道!量子真神!
“慢!”
声音一出,全场震惊!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同一个地方。
那个男人所在的方向!
亦是真理所在的方向!
嘶!
“布鲁斯教授终于要出手了吗?”
“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都有明显的缺陷,布鲁斯教授会如何解决?”
刚刚的论道大战,水平之高,堪称物理学领域最顶级场面之一。
薛定谔、海森堡、泡利、德布罗意、玻尔、爱因斯坦。
他们都是当世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如果说一个人的观点和论证可能会有纰漏。
那么一群大佬想要出错的概率就很低了。
更别提还有普朗克、洛伦兹等这样的经典物理大佬在场。
他们或许对于量子力学的理解不如年轻一辈,但他们的基础知识绝对深厚无比。
即便如此超豪华的阵容,依然不能解决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矛盾。
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当这道声音响起之后。
所有人忽然心血来潮,万分期待。
“布鲁斯教授一定能打破常规,创造奇迹!”
海森堡脸色狂喜,身体因激动而颤抖。
他觉得布鲁斯教授选择在这个时刻出手,那肯定就是为了解决爱因斯坦的问题。
“呜呜~”
“布鲁斯教授还是站在我这边的。”
“我才是帮助他老人家完成重塑旧量子论的第一人!”
“矩阵力学的核心,饱含布鲁斯教授的心血。”
“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相比海森堡的激动,薛定谔就收敛很多。
但是,他也非常紧张。
自从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发表以来,布鲁斯教授从未公开过评价二者的优劣。
反而是同时夸赞两种理论对量子力学的变革和影响。
作为量子研究所内,追随在布鲁斯教授身边的头号大将,薛定谔自认为很了解那个神一般的男人。
在生活上,对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什么话题都能聊得来,非常随意。
但是在学术领域,对方唯我独尊、霸气侧漏、毫不留情。
你可以质疑,但是你的质疑会被对方的恐怖实力击的粉碎!
薛定谔深深感受过那种状态下布鲁斯教授的可怕!
他所有的知识、经验、灵感、逻辑,全都被无情地碾压。
宛如想凭借萤火虫的微光,去撼动太阳的光热。
天差地别!
“你或许是对的,但布鲁斯教授从未错过!”
所以,薛定谔有点担心。
自己的波动力学毕竟是灵感爆发所得,没有经过严格的推导。
以布鲁斯教授的犀利,说不定还会找到比玻尔教授更严重的问题。
玻尔的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他终于等到导师出手了!
这才是今天会议的真正高潮!
“没有布鲁斯教授发言的会议,都是小打小闹!”
玻尔和爱因斯坦一样,暂时并没有明显的派别倾向。
虽然他针对波动力学提出了致命问题。
但是这不代表玻尔就讨厌波动力学。
相反,他很喜欢这种量子力学表达形式的简洁。
只不过他想让波动力学更加完美而已。
真实历史上,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之争,应该算是量子力学的第一次争论。
除了海森堡和泡利这两个难兄难弟坚持矩阵力学。
其他人几乎全都看好波动力学。
尤其是等到两者被证明在数学上等价后,矩阵力学更是被立刻冷落。
除非专业搞细分方向研究的,否则大家都以波动力学为基础进行讨论。
而且,玻尔还批评海森堡,不要贬低波动力学。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两者的物理基础给联系起来。
毕竟数学等效和物理等效并不是一个概念。
等到玻恩给出波函数新的解释后,由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同,从而引发了量子力学的第二次争论。
而这一次,就开始真正划分阵营了。
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是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