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808节

  “但是,波粒之争打破了这种固有的思维。”

  “从牛顿的光粒说,到托马斯杨的波动说,眼看波动说快要胜利了。”

  “结果布鲁斯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他认为光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这说明其实光粒说和波动说都没有错,它们只不过描述的是一个侧面而已。”

  “接着,康普顿和吴有训这两个年轻人,证实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正确性。”

  “但是现在,在量子力学上竟然又复现了粒子和波动的争论。”

  “而且这一次的辩论甚至要更艰难。”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这两种理论虽然极其矛盾,但是使用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我在想,科学界那么多理论,最终都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为何到了光和量子力学上,我们就必须把两种矛盾的事物统一在一起。”

  “这背后是不是还会有更深层次的道理呢?”

  哗!

  洛伦兹不愧是他那个时代的顶级物理学家。

  也许他的个人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滑。

  但是他的眼光和洞察力,可一点都不弱。

  这短短的发言,体现了他对量子力学和微观粒子的深刻认识。

  在场的都是当世最顶尖的大佬或天才,但他们也被洛伦兹的分析震撼了。

  “是啊,我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角度。”

  “如果说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那其单独表现的一面应该是错误的。”

  “但是我们的世界却井然有序,我们甚至可以只观测到物质的某一面。”

  “细思极恐啊。”

  海森堡偷偷看了一眼薛定谔,露出挑衅的眼神。

  他心中不屑道:

  “那是因为波动学根本就是错的!”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也只是夸大的幻想而已。”

  “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波动只是点缀。”

  “万物背后的道理是矩阵!”

  薛定谔注意到海森堡的眼神,不过他并没有在意。

  他对自己的波动力学充满自信。

  所谓的粒子,不过是波的幻象。

  就好像压缩的空气发射出去,能产生空气炮的效果。

  德布罗意仔细品味着洛伦兹教授的分析。

  虽然他提出了物质波理论,但是如何解释波粒二象性的矛盾性,依然是个难题。

  这段时间,他完善了导波理论,或许是一个可行的理论。

  要知道,连当初的布鲁斯教授,都没能解释清楚光的波粒二象性。

  只能把这种性质归为公理。

  就好比没有人能够解释光速为什么是那个数值。

  你只能接受,不能理解。

  难道波粒二象性也和光速一样吗?

  所有人都陷入思考之中。

  没有人是庸才。

  大家都有着自信,能够在量子力学领域,开创属于自己的传奇。

  会议刚开始,洛伦兹就把现场的氛围推到高潮。

  这时,他开始介绍本次会议的流程。

  “量子力学论道大会的名字,表明了它是一场带有辩论性质的会议。”

  “因此,本次会议将以阵营的形式展开。”

  “首先,海森堡和薛定谔各自上台阐述自己的理论。”

  “接着,在场人员可选择自己认可的理论,给出相关证据证明。”

  “同时,也可以针对另一方理论进行质疑,找出自己的错误。”

  “根据阵营可以划分为矩阵派、波动派、中立派。”

  哗!

  如此新颖的方式,让参会的大佬们都来了兴趣。

  这可就太刺激了。

  最后,洛伦兹笑着补充道:

  “当然,我们可不搞政治上结党营私那一套。”

  “所谓的阵营划分,只是为了更好的讨论量子力学的问题。”

  “虽然叫论道大会,但会议的核心是道而不是论。”

  “不然的话,我们在场所有人加一起,可能都论不赢我的夫人。”

  众人哈哈大笑。

  会议室内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这场学术论战马上开始!

  海森堡率先上台。

  长时间的到处开会演讲,让他脱胎换骨,不再内向紧张。

  哪怕面对诸多物理大佬,他依然镇定自若,游刃有余。

  “矩阵力学是”

  海森堡开始详细介绍他的理论。

  这一次,他明显准备的非常充分。

  他也清楚自己的理论需要用到矩阵这种复杂的数学形式。

  所以,他特意在表达形式上尽量缩减不必要的数字,力求达到赏心悦目的感觉。

  在阐述完自己的理论后,海森堡抛出了自己的第一张底牌。

  “泡利博士在矩阵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2×2矩阵形式。”

  “利用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解释电子自旋现象。”

  “我认为,这是矩阵力学更为优异的表现。”

  哗!

  泡利的论文才发表没多久。

  场上有些人还是第一次知道,皆是惊诧不已。

  如此晦涩难懂的矩阵力学,竟然还能被优化。

  泡利吊吊地看着众人,心中非常得意。

  “基操,勿6。”

  如此一来,矩阵力学相当于可以完美解释旧量子论中的四大量子数。

  这可非同小可,体现了它的地位。

  这甚至动摇了某些人的立场。

  薛定谔闻言,眉头微皱。

  他知道泡利那个小胖子和海森堡的关系非常好。

  对方是妥妥的矩阵派。

  泡利也确实极其聪明。

  竟然能把矩阵学的那么好,完善了矩阵力学。

  薛定谔心中一动,果然不到最后一刻,不可掉以轻心。

  海森堡显然是有备而来。

  就在众人以为海森堡的报告结束时。

  他突然又说道:

  “此外,根据矩阵力学的计算,我又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大家请看。”

  “这是一张氢分子的光谱。”

  “其中的谱线都是强弱交替出现。”

  “目前学界对此并没有好的解释。”

  “但是运用矩阵力学,我发现氢分子存在两种形式。”

  “通过与德拜教授的交流,我知道化学上有一个猜想,名为【核异构体】。”

  “众所周知,同素异形体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它们的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却不相同。”

  “比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是一个柔软,一个坚硬。”

  “这是因为碳原子在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917年,索迪教授曾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他认为可能存在【更精细的同位素】。”

  “什么意思呢?”

  “即:导致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不是原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原子核的不同。”

  “所谓的更精细的同位素,其实指的就是核异构体。”

首节上一节808/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