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790节

  “呼!”

  不知过了多久,德布罗意终于平静下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天空大地,内心澄澈。

  这一刻,他对布鲁斯教授感激到了极点。

  “没有布鲁斯教授,就没有物质波,也没有我德布罗意的今天。”

  他是下一任的公爵继承人,他家的豪宅传承了几百年,家族财富数不胜数。

  身边美女如云,往来皆达官显贵。

  然而这一切,在德布罗意看来,都如过眼云烟。

  何以解忧,唯有物理!

  “我乘波而来,亦乘波而去。”

  轰!

  声音飘渺,直冲云霄!

第518章 惊世骇俗的博士论文!无人敢审!再去请布鲁斯老祖!

  当德布罗意完成物质波理论的那一刻,正好他的哥哥莫里斯走了进来。

  “小弟,有一个消息,不知是好是坏,但我需要告诉你。”

  德布罗意觉得有点奇怪,他问道:

  “什么消息?”

  莫里斯说道:

  “郎之万教授刚刚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接下来他在巴黎大学的时间不会太多。”

  “所以指导你们这些博士的时间也少了。”

  “他跟我说,如果你需要的话,他可以专门委托其他教授指导你。”

  德布罗意闻言,立刻就明白了郎之万的用意。

  他一边收拾书桌,一边笑着对莫里斯说道: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

  “教授他进入科学院是实至名归的。”

  “不过,我并不再需要他的指导了。”

  “因为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完成了。”

  德布罗意不想把物质波理论先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而是直接写成博士论文。

  因为他这个博士的时间读的有点太长了。

  他想快点摆脱学生的身份,真正进入物理学的研究当中。

  哗!

  莫斯莱一惊。

  这才半年时间,小弟的转变有这么大?

  忽然,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额,小弟,你该不会真的在研究布鲁斯教授说的那个方向吧?”

  老天啊!

  莫里斯在心中叫苦:

  你小子随便研究点常规的课题都能毕业。

  结果非要研究波粒二象性。

  电子是波?

  这放在博士论文里,能通过答辩吗?

  德布罗意微微一笑,没有选择回答。

  他的境界已经不是哥哥莫里斯可以理解的了。

  对方还是老老实实研究X射线吧。

  接下来十几天,德布罗意将物质波理论进行系统地整理,并增加了更多的理论推导。

  最后一本100多页的博士论文完成了。

  题目是《量子理论的研究》。

  德布罗意认为自己的物质波理论,对于刚刚诞生的量子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把光子、电子等所有微观粒子统一在一起。

  现有的矩阵力学或许以后就能处理波动性质了。

  后世关于德布罗意有一个谣言。

  说他仅凭一页纸的博士论文,就获得了物理诺奖。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个一页纸只是他发表的学术简报而已,用来阐述他的核心思想。

  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法语原版有100多页,英语翻译版也有80多页。

  里面充满了各种数学公式推导。

  所以,德布罗意并不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仅仅凭借一个想法就能获得诺奖。

  这个惊天想法的背后,是严谨详实的证明过程。

  这就是民科和真正科学家的区别!

  物理学发展到现在,早已过了一句话或者一个没有证明的公式就能颠覆的时代了。

  你觉得自己颠覆了,其实只是你知道的太少了。

  1923年3月10日。

  德布罗意带着他的论文,终于再次踏入巴黎大学。

  他刚进入实验室,就引起一阵惊呼。

  “哦,天啊!”

  “德布罗意师兄过来了!”

  众人连忙上前嘘寒问暖。

  今年31岁的德布罗意确实算的上是大龄博士了。

  至少在郎之万手下的众多研究生当中,他是绝对的老大哥。

  而且他为人和蔼,没有贵族的那种趾高气扬。

  因此,实验室所有人都非常喜爱他。

  大家内心非常羡慕德布罗意大师兄的潇洒。

  半年不来学校,对于他那样的大佬来说,根本不算事。

  毕竟他们哪怕博士毕业了,也达不到德布罗意出生时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德布罗意笑着说道:

  “我给大家带了一些糖果,请随便享用。”

  众人欢呼。

  有人好奇地问道:

  “德布罗意师兄,你今天是来找郎之万教授的吗?”

  “他这几天都在科学院那边,没有来实验室。”

  德布罗意说道:

  “没关系。”

  “我今天是来提交我的博士论文的。”

  他知道郎之万教授近期没有时间,所以干脆直接先提交论文,走上评审程序。

  到时候再向导师解释。

  反正他的研究方向,郎之万很清楚,这样也不会太突兀。

  至于论文内容突不突兀,德布罗意会心一笑。

  “不知道学校的诸位教授们,有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大名鼎鼎的德布罗意师兄终于要毕业了吗?

  很多人只知道德布罗意研究的课题非常之难。

  但具体是什么内容,就没人清楚了。

  不过,这不妨碍大家连忙恭喜。

  接着,德布罗意拜别众人,独自一人去提交论文。

  

  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以佩兰为首的几位物理学家们,组成了评审团成员。

  他们负责巴黎大学物理和化学科学领域的博士论文评审。

  郎之万此前也属于评审团的人员,但是他被调到科学院另有重用。

  法国的教育体制和英国不太一样。

  政府对于教育的管控力度非常之大。

  各个大学和科学院的独立性比不上剑桥大学、皇家学会等机构。

  所以,郎之万需要考虑政府对他的行政安排。

  这天,佩兰像往常一样,日常工作结束后,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到办公室。

  他要和同事们一起评审最新提交的几篇博士论文。

首节上一节790/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