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75节

  同时,家族里选择几个有商业头脑和办厂经验的人,到时候一并送来,另有他用。

  然后他又告诉徐建寅,表示同意张之洞的要求,但是前提是贵精不贵多。

  最好在五个人以内,且人员要技术过关,能看懂机械图纸等,并有一定管理经验。

  为此,他还特意提出了资深工程师这个词,想必徐建寅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后,李奇维终于松了一口气。

  自从他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就一刻没有消停过,大量信件雪片般向他涌来。

  这些来信者中,虽然也有部分是探讨物理问题的,但更多的是要他的亲笔签名信。

  甚至还有请他评审自己的成果,李奇维看着对方那只有初中物理水平的研究,只能默默鼓励。

  当然,还有极少数谩骂的,不过都被他直接无视,只有庸人才不会招受非议。

  所以,这一段时间,他连去实验室的时间都少了,担心影响别人工作。

  不过,这搞得汤姆逊很害怕,他以为李奇维获得物理诺奖后,想直接博士毕业呢。

  按照道理来说,以对方现在的成就,就是要个剑桥大学的教授,也都绰绰有余了,更别提博士。

  但是卡德维尔和汤姆逊都不希望如此。

  前者是因为之前和李奇维谈好了,有着君子协定。

  同时卡德维尔还想借着他的名义,去向政府要更多的资源。

  而后者则是单纯为李奇维考虑,他太年轻了,骤然登上顶峰,很容易迷失自己。

  汤姆逊不想看到一个天才堕落,对方还有大把的时间,完全有可能走的更高,千万不能被一时的荣誉冲昏头脑。

  于是他找到李奇维,旁敲侧击地问他的打算。

  李奇维明白了汤姆逊的心思,当即表示,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博士。

  博士论文没有完成前,怎么可能毕业呢。

  汤姆逊听后,这才放下心来,并打趣他要好好准备一个月后的演讲啊。

  李奇维不好意思地笑了。

  12月10日,就是诺奖的颁奖典礼。

  除了和平奖在挪威,剩下的四个奖项都是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授奖仪式。

  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举世瞩目。

  说实话,李奇维还真有点紧张,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毕竟,这件事,前世的自己可没有经验。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打赏,谢谢大家。

第95章 华人也能封爵?

  接下来的日子,李奇维总算恢复到平静的工作生活了。

  距离第一届诺奖颁发,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大家的热情和好奇也终于淡了下来。

  但是对于科研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来说,诺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更加精彩,竞争也更加激烈。

  而且现在除了诺奖,有些机构和个人已经在考虑也办类似的奖项。

  他们没有瑞典政府那么大的魄力,用超高额奖金,专挑最顶级的科学成就。

  毕竟世界上能获得诺奖的人,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大部分人的成就虽然差一丝,但依然有优秀之处,需要奖金的激励。

  诺贝尔奖的大获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和可能。

  国家可以借此提高科学知名度,商人资本家利用它宣传自己的公司和产品。

  比如索尔维就给李奇维来信,说他准备成立一个索尔维科学奖。

  专门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奖金、颁奖专业领域等暂时还没有确定,希望李奇维能给点意见。

  李奇维不得不服,有钱人就是会玩。

  他表示非常赞同,并答应帮索尔维宣传,提高奖项的知名度。

  他心生感慨,1901年的学术交流,马上就被他带成后世的风格了。

  等再过几年,无线电彻底普及后,学者间交流更频繁,恐怕到时候各种会议和奖项就更多了。

  11月20日,李奇维在实验室继续研究α粒子散射实验。

  通过不断地学习尝试,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实验设备的组装。

  他现在改变主意了,本来是准备靠明年的狭义相对论发表,作为博士毕业的成果。

  但是考虑到,狭相对物理学带来的冲击,相对时空观,恐怕没人能接受。

  到时候估计通过不了博士答辩委员会的评审。

  李奇维已经能预想到,自己的博士答辩,绝对是大牛云集,狭相估计会被猛批一顿。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发表狭相后,普朗克就声称他是一派胡言。

  如果因为狭相的惊世骇俗,让自己不能博士毕业,那就玩笑开大了。

  所以,李奇维还是决定做一些有理有据的成果出来,而不是如狭相那样的纯理论。

  α粒子散射实验就是他的目标。

  有实验数据,有理论模型,而且还是自己的博士课题,完美的博士毕业选择。

  因此,他现在做实验非常认真,详细地记录每个实验数据,为以后发论文做准备。

  李奇维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回了前世当博士生的感觉,而不是一直像先知一样,失去了很多科研的乐趣。

  只有在做实验时,他的心才会静下来,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忽然,有人告诉他,汤姆逊教授请他去办公室一趟。

  李奇维连忙放下工作,不知道对方找自己何事,前几天才刚找过一次。

  等他来到办公室后,发现房间内,除了汤姆逊外,还有一个人,竟然是瑞利勋爵。

  这位现年59岁的老爷子,也是妥妥的物理学大神。

  瑞利勋爵,本名斯特拉特,后来继承了自己祖父和父亲的男爵爵位,成为瑞利男爵三世。

  但是在科学界,大家一般称呼他为瑞利勋爵。

  他因“研究气体密度,并从中发现氩”,获得19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是第二任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也是汤姆逊的导师。

  在1884年,瑞利勋爵离开剑桥,回到自家在埃塞克斯郡的别墅中,继续实验研究,并把实验室主任的位置传给了汤姆逊。

  现在,他在英国皇家研究所担任自然哲学教授,算是退居学术二线了,以培养学生为主。

  毕竟年龄大了,没有做实验的精力,而且危险性也很大。

  上次在伦敦量子会议上,这位老爷子也参加了,还是第一个提出犀利问题,想难倒李奇维的。

  如今,在这里再次看到对方,李奇维感到非常惊讶。

  “您好,瑞利勋爵,很高兴再次见到您。”

  瑞利勋爵笑道:“希望上次的量子会议,你没有怪我刁难你。”

  李奇维在他的示意下,找到位置坐下,笑道:“勋爵,您说笑了,我还得感谢您,逼出我提前发表光电效应原理呢!”

  瑞利勋爵和汤姆逊都哈哈大笑。

  “汤姆逊,你果然没说错,这个学生不仅物理天赋高,关键还非常幽默,很符合我们英国人的口味。”

  汤姆逊附和道:“布鲁斯是一个很开放的清国人,他的心里没有狭隘的偏见。”

  瑞利勋爵点点头,然后看向李奇维问道:“布鲁斯,我今天是专门为你而来,你能猜到是什么事吗?”

  李奇维挠挠头,他实在想不出,眼前这位既是贵族又是物理学家的大神,专程找自己有什么重要安排。

  总不可能是来祝贺自己获得物理诺奖吧。

  诺奖再牛逼,在这位大佬眼里,估计也没有多少吸引力。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回道:“勋爵,原谅我的愚钝,我猜不到。”

  旁边的汤姆逊插话道:“布鲁斯,是天大的好事,你真是太幸运了。”

  这让李奇维更是一头雾水,还能有啥好事,难道自己要被评为教授了?

  瑞利勋爵看他疑惑的模样,微微一笑,“布鲁斯,我今天来,是想和你讨论,给你封爵的事情。”

  话音刚落,李奇维激动地差点要大呼一声,满脸不可置信。

  “封爵?勋爵,您是在我和开玩笑吗?我可是华人啊,难道也能被封爵吗?”

  这不怪李奇维感到惊讶,这个时代,英国有给华人封爵过吗?

  不是加入英国籍的华人,而是纯正的华夏国籍。

  在后世,李奇维是知道有一些行业的大佬,虽然不是英国国籍,但依然被英国授封爵士。

  但是现在是1901年,他的历史很差,还真不知道是否有类似的案例。

  瑞利勋爵看他惊讶的样子,不由得笑起来,“布鲁斯,总算看到你孩子气的一面了,我还以为你能一直沉稳呢。”

  李奇维哭笑不得,实在是您老人家的消息,太让人害怕了,心脏不大承受不了。

  如果他能获得英国的爵士,那李家还怕个屁的报复。

  给慈禧老妖婆十个胆子,她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英国爵士的家族产业动手。

  到时候英国抗议起来,慈禧又要吓得逃跑了。

  当然,私下里小动作肯定有,不过只要不是绝对暴力,李奇维就不怕。

  他的父亲李庭照也不是善茬,那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猛人。

  这时,瑞利勋爵解释道:“为什么汤姆逊说你幸运,是因为你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今年刚继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他想当一位雄主,恢复君主立宪制度中王室的荣光。”

  “所以,他想册封一批各领域的有功人才,彰显皇家的威严和爱戴。”

  “在科学领域,开尔文勋爵和我,都想把你提名上去,看看会不会被通过。”

  “当然,你能获封的只可能是最低等的骑士爵位。”

  “男爵就不要想了,从男爵也不可能。”

  李奇维听完瑞利勋爵的解释后,呼吸急促,没想到开尔文勋爵竟然也在支持自己。

  想到一年前,自己在会议上当众和对方打赌,就一阵脸红。

首节上一节75/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