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提出,正式开启了现代物理学,打破了几百年来的连续时空观,意义非凡。”
“X射线、放射性、电子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现象的表露,而量子论则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物理学的未来。”
“因此,我提议将伦琴、普朗克、李奇维三人作为最终候选人,表彰他们的非凡成就。”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响起了几人的私语声。
不一会儿,哈维兰开口说道:“艾瑞克教授,我有点不同的意见。”
艾瑞克示意他继续,其余三人也都静静地听着。
“关于伦琴作为最终候选人我没有意见,但是布鲁斯李是不是有问题。”
“原谅我称呼他的英文名字,因为他的清国名字实在太难发音了。”
“首先量子论的提出刚刚不到一年,虽然有光电效应的验证,但依然不够充分,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
“其次,布鲁斯李是一个清国人,那里是什么情况,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
“如果一个西方世界的科学最高奖项,竟然颁发给清国人,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质疑奖项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严重一点,甚至会有不好的政治影响等。”
“最后,我听说布鲁斯李的为人十分高傲,经常口出狂言,在他还是本科生时,就当场挑衅开尔文勋爵等物理前辈。”
“这些是我认为他不合适的理由。”
“至于1-4的成果,我认为从重要性看,没有高下之分,只不过伦琴的发现确实最早,所以首届诺奖颁给他,比较合情合理。”
当哈维兰说完他的看法后,会议室内陷入安静,其余几人好像闻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气味。
就连艾瑞克也忍不住朝哈维兰看去,后者面色平静,仿佛刚刚在陈述的是事实,没有任何偏见。
这时,奥斯特忽然说道:“哈维兰教授,我认为你刚刚的话有些偏颇。”
哈维兰闻言没有生气或动容,而是微笑着回应对方,表示愿闻其详。
奥斯特继续说道:“各位,我们要始终记着,诺贝尔先生在遗嘱中的要求。”
“他曾说:物理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
“既然连国籍都不重要,那职业身份、性别、年龄、候选人性格就更不重要了。”
“我更反对的是,学术评奖不应该与政治沾上关系。”
“不管现在东西方之间有没有战争,那都是一部分人的事,不是科学家需要考虑的事。”
“当然,除非发生那种亡国灭种之类的不可原谅之战争,才是需要考虑影响的。”
“从单纯的科学成就及重要性而言,量子论比其它五个成就都要更强一筹。”
“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没有异议。”
“我们就按照最朴素的道理即可,谁最好,奖项就颁给谁。”
“所以,我建议最终候选人是普朗克、布鲁斯李。”
“另外,我再补充一下,第一届物理诺奖颁给清国人,反而更能突显诺贝尔奖的至高无上。”
“它超越了一切偏见,以后全球的所有物理学者都会为之奋斗。”
“狭隘会阻止科学的发展。”
呼!
当奥斯特振聋发聩的话语说完后,在场的几人明显动容了。
可以说,奥斯特和哈维兰,完全是两种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
不过,可能由于奥斯特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反正不在瑞典,不会与哈维兰产生什么冲突。
所以他才会那么直接。
换成其余三人,就算不同意,恐怕也会讲的很委婉。
哈维兰脸色依然平静,没有因为公开的反对而失态。
此时,会议室内重新陷入平静。
三个评选成员,三种意见,剩下的萨维奇和奥洛夫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原则是:举手赞同,少数服从多数。
并且不怕有人恶意操控,因为五人小组选出的最终候选人,还要经过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全体院士投票,通过才行。
因此,整个过程,没有谁可以能量大到控制所有人。
萨维奇说道:“我认同奥斯特教授的观点,学术应该只看成果大小,摒除所有偏见。”
“但是如果从理论和实验的分类角度而言,我更倾向于艾瑞克教授的建议。”
“物理诺贝尔奖应该表现出,对理论成果和实验成果,有同等的关注度,两者有各自的评判标准。”
最后一直没发言的奥洛夫,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又经过反复的讨论后,五人举手表决。
第85章 驻英大使罗福玉的邀请
诺贝尔奖的造势越来越大,搅动着自然科学领域的风云,更吸引全世界无数行业精英的关注。
然而这一切科学繁荣的景象,对于某些地方某些人来说,就好似完全不存在一般。
他们对任何超出王朝更替、权谋斗争的事情,都漠不关心。
老福爷今天不舒服打了一个喷嚏,比万里之外的马可尼发明跨洋无线电,还要重要亿万倍。
至少在他们心里是这样认为的。
如今在伦敦市中心的某条街上,就有一处这样的地方。
一栋普通的房屋,在热闹繁华的伦敦市内毫不显眼,然而这里却是清朝驻英国大使馆。
作为一个弱国,清朝经历前面几次的战争后,早已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现在除了少数没有见识的英国人,不会有人在意一个落后国家是什么情况。
因此,大使馆周围非常冷清,门可罗雀,根本不是国内宣传的天朝上国该有的待遇。
不过这一切,都被满清封锁消息,迷惑底层民众,在他们眼里,清朝还是世界第一呢。
大腹便便的罗福玉坐在椅子上,右手摩擦着下巴上的胡子,闭目养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忽然,他对坐在左手下方的冯金说道:“给李奇维送的请柬,你送了吗?”
冯金连忙起身,抱拳说道:“回大人,昨天已经送过了,是李三接的。”说完,他欲言又止,偷偷瞄一眼前方。
罗福玉虽然闭着眼,但还是觉察到了,“行了,有话就说,在这里,不用讲那么多规矩。”
“是。”冯金继续说道,“属下认为,那李奇维肯定不敢来赴约。”
“我从李三的眼神中,基本确定,对方已经知道上次在德国的刺杀之事。”
“这一段时间,我派去盯梢的人跟我说,李三的防守很严密,他们没有任何机会。”
“所以,既然李奇维不敢来,为什么大人还要给他请柬,请大人解惑。”
罗福玉闻言没有说话,依旧闭着双眼,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良久,他忽然睁开双眼,看向冯金,意味深长地说道:“李奇维他一定会来。”也不待冯金说话,他继续说道:
“此人狼子野心,从他把国内的人带到英国学习就知道,绝对图谋深大,不可不察。”
“说不定未来,就是大功一件。”
冯金观察罗福玉的表情,附和道:“那要不要把此事告诉上报,让朝廷严查李家?”
罗福玉一愣,不过没有嗤笑冯金,作为自己的得力属下,远在海外,他知道该如何御下。
作为官场老狐狸,他最懂得琢磨人心,“冯金啊,你要把精力都用在正途上,好好训练手下。”
“千万不要像上次一样,情报都没搞清楚,就胡乱下手。”
“甚至我这条老命也要靠你才行啊。”
“至于其他事情,就不用操心了。”
冯金连忙跪下,他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该多嘴。
罗福玉和庆亲王之间的联系,远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从五品武官能够过问的。
“属下该死,请大人放心,我一定加倍训练。”
罗富玉等了一会儿,才随意地摆摆手,“好了,你退下吧。”
冯金闻言才敢起身,然后躬身缓缓后退,离开堂内。
只留下罗福玉一个人,眼睛看向外面,好似又在谋划什么。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内,正在举办一场小型的欢送会。
实验室的大师兄,汤姆逊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卢瑟福,他的访学交流时间结束,明天就要返回加拿大了。
众人没有离别的悲伤,大家在一起欢声笑语地交谈着。
因为卢瑟福此去,就是过渡的,最多几年,他肯定会返回英国。
汤姆逊可不会让自己的大弟子,留在加拿大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搞科研。
英国才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而且卢瑟福在实验室热心帮助他人,从不自持身份高冷,所以他的人缘很好。
大家才会自发地组织起来,给他送行,并期待下次他再回来。
卢瑟福跟所有人一一道别,轮到李奇维时,紧紧握住他的手,深情说道:“布鲁斯,下次希望能和你在英国再次见面。”
李奇维笑道:“我怎么感觉,你是在诅咒我博士毕不了业,能一直等你啊。”
众人哈哈大笑,布鲁斯实在太幽默了。
卢瑟福也被冲淡了伤感,转而笑着说道:“你要是不能博士毕业,那肯定是你不想走。”
“说不定你就是喜欢在剑桥的感觉呢?”
“我相信汤姆逊教授,绝对希望你能一直留下来,哈哈。”
威尔逊接着道:“布鲁斯要是不走,那我以后获诺奖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几人的插科打诨让欢送会的气氛达到高潮,就连汤姆逊教授,也来凑了一下热闹。
他吃了几块蛋糕,然后勉励了卢瑟福几句,让他物理研究上继续努力,早日创造更大的荣耀。
随后,在众人祝福的眼光中,卢瑟福意气风发地离开了实验室。
而李奇维满脸羞愧,心中默念:卢老哥,此去经年,原子核的发现者,恐怕要易主啊。放心,我带你一作。
从学校回家后,李奇维连哄带骗,把王路遥拉到自己的卧室内,然后做贼心虚地轻轻关上门。
经过一番苦苦哀求,终于获得小魔女的同意。
王路遥脸颊羞红,美眸紧闭;李奇维则呼吸急促,两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