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众人哈哈大笑。
连布鲁斯教授都自嘲了,他们这些普通人还担心个屁啊。
于是乎,气氛重新变得热烈。
哈代感激地看了李奇维一眼。
同时他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是布鲁斯教授转行研究数学,他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吗?”
“甚至于攻克1900年希尔伯特教授提出的23个数学难题?”
嘶!
哈代越想越激动,他觉得以布鲁斯教授的绝世天资,还真有可能。
可惜的是,这可能永远是个秘密了。
除非布鲁斯教授在老年逆活第二世,斩物理之躯炼数学之魂!
最后,今天的两场讲座完美结束。
虽然接下来还有其它学科的讲座,但是李奇维明天就得返回量子研究所了,因此也就不能参加了。
但是他今天的演讲,绝对给剑桥的众多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刻,他在卢瑟福的邀请下,来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卢瑟福在接手卡文迪许后,也非常有魄力。
他在汤姆逊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于原子的研究。
新增了许多新式仪器设备,而且还开设了很多高阶物理课程。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卢瑟福立志于把卡文迪许打造成世界原子研究的中心。
“布鲁斯,看看现在的卡文迪许和以前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啊。”
卢瑟福骄傲地向李奇维介绍着实验室。
汤姆逊把这份责任交给他,对于他而言既是荣耀也是压力。
所以卢瑟福从来没有放松过。
他自己不仅依然保持着亲自做实验的习惯,而且还挤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
而现在,在布鲁斯面前,他终于可以好好炫耀一番了。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
“卢瑟福,看来汤姆逊教授选择你当接班人是最正确的选择。”
“卡文迪许在你的手中一定能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卢瑟福听后,脸上笑开了花。
他又给李奇维介绍了自己的学生。
“查德威克,你见过的,现在已经是我的左膀右臂了。”
查德威克连忙上前,激动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一直没有机会向您当面致谢。”
“现在终于见到您本尊了,感谢您对我的帮助。”
李奇维对他笑了笑。
他知道对方所说何事。
当初对方和爱丁顿等人被德国军方扣眼。
要不是李奇维从中斡旋,查德威克等人也不可能那么快就脱困。
所以,查德威克是真心感谢他。
“查德威克,希望那次事件不会打击你对科学的兴趣。”
查德威克兴奋地点点头,表示没有影响。
“不会的,教授。”
“我希望能成为您那样的强大学者。”
众人皆是一笑。
接着,卢瑟福又介绍道:
“这是福勒,目前进行热动力学和统计力学的研究。”
“这是布莱克特,他最近在改造威尔逊云室,以便能更好地观察α粒子的衰变。”
在二人激动的眼神中,李奇维与他们握手致意。
“都是很不错的小伙子。”
真实历史上,福勒不仅是卢瑟福的女婿,狄拉克的博士导师。
他本人还是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提出者。
并且在电子价带理论方面也有一定贡献。
晚年,他在恒星光谱、温度等方面有许多开创性工作,和爱丁顿、钱德拉塞卡等人都有过合作。
而布莱克特后来主要从事宇宙射线、天体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他本人更是获得1948年的物理诺奖。
最后一人则不用卢瑟福介绍,李奇维很熟悉了。
乔治汤姆逊,汤姆逊教授的儿子,也称小汤姆逊。
战争结束后,他听从父亲的安排,暂时留在卡文迪许历练几年。
然后走和卢瑟福、理查森等人相同的路线,外派出去当教授。
真实历史上,小汤姆逊在1922年成为英国阿伯丁大学的教授。
在这段期间,他成功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这一震撼性发现。
因此,他和美国的戴维森同获1937年的物理诺奖。
可以看出,卢瑟福现在的班底堪称豪华。
卡文迪许简直就是诺奖生产工厂。
然而现在,这些未来的物理大佬们,都还只是博士生。
见到布鲁斯教授,一个比一个激动。
很快,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卢瑟福拉着李奇维进入了主任办公室。
他为李奇维倒上了一杯咖啡,然后二人开始讨论学术。
李奇维一开始不相信,但是他又抿了一口咖啡,发现果然如此。
“靠,卢瑟福,你我几年没见,你就拿这种劣质咖啡来招待我。”
卢瑟福闻言,一点也不羞愧,笑骂道:
“你这家伙还好意思和我抱怨,我都喝了你好几年的假茶叶了。”
“我现在经费也紧张了,能凑合就凑合点。”
李奇维讪讪一笑,看来以前的骚操作被对方识破了。
“不假,不假,就是档次差了点。”
两人相互打趣一番后,卢瑟福感慨地说道:
“布鲁斯,你今天的演讲对我触动很大。”
“自从1908年我获得化学诺奖后,到现在都超过10年了。”
“我再也没有发表什么突破性的成果。”
“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不仅年龄老了,心也老了。”
“不过还好今天你唤醒了我。”
李奇维和卢瑟福相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他对物理的热爱。
于是说道:“原子研究,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它又非常地重要,是量子论的物质基础。”
“没有对微观粒子的深刻认识,量子论就不可能继续发展完善。”
“我要不是动手实验能力太差了,哪里还轮得着你。”
卢瑟福听后哈哈大笑。
物理学界公认布鲁斯教授的实验能力只能算二流。
不要说和卢瑟福比,哪怕和稍逊的密立根比也存在差距。
“哈哈,布鲁斯,这下可轮不到你喽。”
李奇维早已心知肚明,但他还是配合问道:
“哦?”
“难道原子核真的有更细的结构组成?”
卢瑟福神秘一笑,深藏功与名。
“今年之内,我的论文一定能够发表。”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绝对能让你大吃一惊。”
李奇维笑道:“那我可要好好等待了。”
“当心我挑你的错。”
卢瑟福和真实历史上一样,要在1919年发表他的重磅成果了。
讨论完自己的研究后,卢瑟福忽然又问道:
“布鲁斯,我听说你们华夏的吴有训,去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
“我很好奇,你既然建立了量子研究所,现在应该很缺人吧。”
“为什么不把他招为博士生。”
李奇维闻言,笑道:
“这里面情况比较复杂,和我们华夏的文化有点关系。”
“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