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65节

  话音刚落,众人哈哈大笑。

  连布鲁斯教授都自嘲了,他们这些普通人还担心个屁啊。

  于是乎,气氛重新变得热烈。

  哈代感激地看了李奇维一眼。

  同时他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是布鲁斯教授转行研究数学,他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吗?”

  “甚至于攻克1900年希尔伯特教授提出的23个数学难题?”

  嘶!

  哈代越想越激动,他觉得以布鲁斯教授的绝世天资,还真有可能。

  可惜的是,这可能永远是个秘密了。

  除非布鲁斯教授在老年逆活第二世,斩物理之躯炼数学之魂!

  最后,今天的两场讲座完美结束。

  虽然接下来还有其它学科的讲座,但是李奇维明天就得返回量子研究所了,因此也就不能参加了。

  但是他今天的演讲,绝对给剑桥的众多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刻,他在卢瑟福的邀请下,来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卢瑟福在接手卡文迪许后,也非常有魄力。

  他在汤姆逊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于原子的研究。

  新增了许多新式仪器设备,而且还开设了很多高阶物理课程。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卢瑟福立志于把卡文迪许打造成世界原子研究的中心。

  “布鲁斯,看看现在的卡文迪许和以前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啊。”

  卢瑟福骄傲地向李奇维介绍着实验室。

  汤姆逊把这份责任交给他,对于他而言既是荣耀也是压力。

  所以卢瑟福从来没有放松过。

  他自己不仅依然保持着亲自做实验的习惯,而且还挤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

  而现在,在布鲁斯面前,他终于可以好好炫耀一番了。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

  “卢瑟福,看来汤姆逊教授选择你当接班人是最正确的选择。”

  “卡文迪许在你的手中一定能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卢瑟福听后,脸上笑开了花。

  他又给李奇维介绍了自己的学生。

  “查德威克,你见过的,现在已经是我的左膀右臂了。”

  查德威克连忙上前,激动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一直没有机会向您当面致谢。”

  “现在终于见到您本尊了,感谢您对我的帮助。”

  李奇维对他笑了笑。

  他知道对方所说何事。

  当初对方和爱丁顿等人被德国军方扣眼。

  要不是李奇维从中斡旋,查德威克等人也不可能那么快就脱困。

  所以,查德威克是真心感谢他。

  “查德威克,希望那次事件不会打击你对科学的兴趣。”

  查德威克兴奋地点点头,表示没有影响。

  “不会的,教授。”

  “我希望能成为您那样的强大学者。”

  众人皆是一笑。

  接着,卢瑟福又介绍道:

  “这是福勒,目前进行热动力学和统计力学的研究。”

  “这是布莱克特,他最近在改造威尔逊云室,以便能更好地观察α粒子的衰变。”

  在二人激动的眼神中,李奇维与他们握手致意。

  “都是很不错的小伙子。”

  真实历史上,福勒不仅是卢瑟福的女婿,狄拉克的博士导师。

  他本人还是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提出者。

  并且在电子价带理论方面也有一定贡献。

  晚年,他在恒星光谱、温度等方面有许多开创性工作,和爱丁顿、钱德拉塞卡等人都有过合作。

  而布莱克特后来主要从事宇宙射线、天体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他本人更是获得1948年的物理诺奖。

  最后一人则不用卢瑟福介绍,李奇维很熟悉了。

  乔治汤姆逊,汤姆逊教授的儿子,也称小汤姆逊。

  战争结束后,他听从父亲的安排,暂时留在卡文迪许历练几年。

  然后走和卢瑟福、理查森等人相同的路线,外派出去当教授。

  真实历史上,小汤姆逊在1922年成为英国阿伯丁大学的教授。

  在这段期间,他成功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这一震撼性发现。

  因此,他和美国的戴维森同获1937年的物理诺奖。

  可以看出,卢瑟福现在的班底堪称豪华。

  卡文迪许简直就是诺奖生产工厂。

  然而现在,这些未来的物理大佬们,都还只是博士生。

  见到布鲁斯教授,一个比一个激动。

  很快,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卢瑟福拉着李奇维进入了主任办公室。

  他为李奇维倒上了一杯咖啡,然后二人开始讨论学术。

  李奇维一开始不相信,但是他又抿了一口咖啡,发现果然如此。

  “靠,卢瑟福,你我几年没见,你就拿这种劣质咖啡来招待我。”

  卢瑟福闻言,一点也不羞愧,笑骂道:

  “你这家伙还好意思和我抱怨,我都喝了你好几年的假茶叶了。”

  “我现在经费也紧张了,能凑合就凑合点。”

  李奇维讪讪一笑,看来以前的骚操作被对方识破了。

  “不假,不假,就是档次差了点。”

  两人相互打趣一番后,卢瑟福感慨地说道:

  “布鲁斯,你今天的演讲对我触动很大。”

  “自从1908年我获得化学诺奖后,到现在都超过10年了。”

  “我再也没有发表什么突破性的成果。”

  “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不仅年龄老了,心也老了。”

  “不过还好今天你唤醒了我。”

  李奇维和卢瑟福相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他对物理的热爱。

  于是说道:“原子研究,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它又非常地重要,是量子论的物质基础。”

  “没有对微观粒子的深刻认识,量子论就不可能继续发展完善。”

  “我要不是动手实验能力太差了,哪里还轮得着你。”

  卢瑟福听后哈哈大笑。

  物理学界公认布鲁斯教授的实验能力只能算二流。

  不要说和卢瑟福比,哪怕和稍逊的密立根比也存在差距。

  “哈哈,布鲁斯,这下可轮不到你喽。”

  李奇维早已心知肚明,但他还是配合问道:

  “哦?”

  “难道原子核真的有更细的结构组成?”

  卢瑟福神秘一笑,深藏功与名。

  “今年之内,我的论文一定能够发表。”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绝对能让你大吃一惊。”

  李奇维笑道:“那我可要好好等待了。”

  “当心我挑你的错。”

  卢瑟福和真实历史上一样,要在1919年发表他的重磅成果了。

  讨论完自己的研究后,卢瑟福忽然又问道:

  “布鲁斯,我听说你们华夏的吴有训,去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

  “我很好奇,你既然建立了量子研究所,现在应该很缺人吧。”

  “为什么不把他招为博士生。”

  李奇维闻言,笑道:

  “这里面情况比较复杂,和我们华夏的文化有点关系。”

  “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他。”

首节上一节565/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