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布鲁斯教授发表完广义相对论之后,他就已经站在了物理学的最巅峰。
他永远给人一种如渊如海的深沉气质,没有任何事物能引起他的心境波动。
但是,在场的学生们,还是喜欢那个霸天绝地、唯我独尊的布鲁斯教授。
听到这个问题后,李奇维忽然笑了。
他笑的很开心。
若不是遇到拉马努金,若不是看到那七个公式,若不是真理就在他的初心中。
恐怕这个问题依然不会给他带来触动。
但是,现在。
忽然,李奇维的气势陡然一变,亦如十九年前弱小时面对开尔文勋爵。
只不过,当初他的底气是别人的成果。
而现在,他的底气是他自己的实力。
他的目标是物理终极的万有理论。
他已经有了冲刺的资格,乃至成功的希望。
这一刻,他不再保留气息。
台下所有人立刻感受到一股绝强的意念冲天而起,震慑人心。
所有人都骇然地看着台上,那个男人此刻简直如一柄利剑,要刺破苍穹。
李奇维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全场。
“这是一场激励年轻人的讲座。”
“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年轻人不要畏惧权威。”
“但我们这些年长的物理学家们,难道就会变成老顽固吗?”
“不!”
“绝对不会!”
“对于你们而言,我就是权威,你们要挑战的是我。”
“对于我而言,我要挑战则是那个终极的宇宙真理。”
“我用相对论统一了时空,接下来还会用量子论统一物质。”
“在未来,我想只用一个理论就能统一世间的一切。”
“哪怕真理高远,哪怕希望渺茫。”
“但是!”
“我李奇维一生行事,从不言败!”
“真理虽无限,我心亦永恒!”
轰!
全场震惊!
那个霸气侧漏、天下无双的布鲁斯教授又回来了。
第410章 接下来,是属于天才的时代!
剑桥大学首届布鲁斯讲座上,李奇维霸气豪言,让众人震撼。
所有人突然发现:
“布鲁斯教授有点不一样了。”
“他好激情啊!”
李奇维不像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物理大佬,而是重新找到目标睥睨天下的绝世天骄。
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于卢瑟福、威尔逊等人的触动最大。
时光轮转,他们已经算是物理学界的老前辈了。
当初的热血和激情正在慢慢消退。
然而现在,李奇维重新让他们感觉到年轻的力量。
谁说只有年轻人才能一往无前;
谁说只有年轻人才能保持活跃;
老科学家不死,他们只是逐渐凋零,但一直绽放到最后一刻。
卢瑟福微微动容,而后畅快一笑。
“物理学界恐怕快要忘记我卢瑟福了。”
“我也学布鲁斯一回,以老躯挑战真理的权威。”
“原子核研究,我卢瑟福必为第一人!”
卢瑟福眼神坚定,心中一股热血在沸腾。
他有着绝对的自信,因为他的原子核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结果必将震惊物理学界!
旁边的威尔逊感受到卢瑟福的异样,情绪被传染。
他也想向天发出怒吼!
“我威尔逊必为.额.没什么,还是威尔逊。”
瞬间哑住。
他又没有布鲁斯和卢瑟福那样惊天动地的成果。
可怜我威哥忽然发现年轻也没什么用。
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大佬们都被李奇维的决心感染了,更不用说场下的学生们了。
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神色激动,恨不得现在就跑去图书馆或者实验室,通宵干它个三天三夜。
“布鲁斯教授都已经站在了科学的巅峰,他还是那么努力。”
“哪像我的导师,把研究工作全部分给了学生,自己就最后在论文上加个名字。”
“布鲁斯教授的实力值得崇拜,但他的人格更值得尊重。”
“.”
一波装逼让李奇维又圈粉无数。
尤其是最后一句:只用一个理论就能统一世间的一切。
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布鲁斯教授的那颗无敌之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做不到。
但是这份气势深深震撼了他们。
李奇维的讲座在排山倒海的欢呼中结束。
他给布鲁斯讲座带来了开门红。
相信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科学大佬们,在这里慷慨激昂,与年轻的学生们交流思想。
李奇维从演讲台下来后,接着上场的是哈代教授。
他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这个猜想的内容有两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来自哥德巴赫当初写信给欧拉所用的形式。
即: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第二种则来自欧拉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他修改了一下。
即: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的形式。
显然,第一种是第二种的推论,只要证明后者就能证明前者。
所以,第一种形式被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
而第二种形式被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
到目前为止,哥德巴赫猜想也只是被证明了一部分。
至于后世普通人经常听到的“1+1”,其实指的是其中某一种证明方法。
比如某人号称证明了“9+9”。
翻译过来就是:
【对于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
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9个奇质数的积。】
那么根据强哥德巴赫猜想的定义,这种方法的最终目标自然就是证明“1+1”了。
目前为止,华夏数学家陈景润在这个方法上走的最远。
因为他证明了“1+2”,离“1+1”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是仅仅这一步,可能就比前面所有步加起来还要难。
在李奇维前世,哥德巴赫猜想是各路民科的重灾区。
每年投稿给华夏科大的论文简直是络绎不绝。
动不动就有人号称发明了颠覆性的方法,彻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论文主动放到网上,让人公开审评。
是骡子是马,放arXiv上遛遛就知道了。
哈代不愧是一代宗师,他把纷繁复杂的数学讲的更复杂了。
台下无数学生一脸懵逼。
这让哈代感觉有点尴尬,讲座的本意是激发学生兴趣。
他倒好,直接给孩子们干自闭了。
最后,还是李奇维出马,笑着打趣道:
“哈代教授果然是数学宗师。”
“听完你的分析,我忽然庆幸自己没有选择数学,不然现在肯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