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78节

  菊池大丽问道:“李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你。”

  “你觉得我们樱花国的帝国学士院和英国的皇家科学院相比,差距在哪里呢?”

  “当年帝国学士院,其实就是仿照欧洲的科学院设立的。”

  “一直以来,我们不断地学习改进,也去过欧洲的各大科学院进行实地的考察和交流。”

  “但是结果很不理想。”

  “帝国学士院的产出,和皇家学会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

  “所以,李教授,您能给我们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拜托了。”

  菊池大丽诚恳的语气,让在场的樱花国人都不禁动容。

  同时,像李乐亭这样的华夏留学生也跟着思考起来。

  他们并没有嘲笑樱花国,因为人家好歹还有个学士院。

  反观华夏,到现在连个官方的机构都没有。

  唯一的科技厅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要不是李奇维举办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估计都没有人国内知道还有这玩意。

  由此可见,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

  李奇维听完菊池大丽的问题后,思考了一会儿。

  要说原因,他至少能找出七八条,但是这显然不是菊池想要的答案。

  对方既然都去欧洲参观过了,那些显然的原因肯定自己就能发现。

  李奇维并不想敷衍对方。

  因为这个问题,也是华夏将来会遇到的问题。

  他最近其实已经在考虑在国内成立科学院的想法。

  科学院和科学社不同。

  科学社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普工作。

  但是其本身对于科学的发展并无太大的作用。

  而科学院才是国内不同领域研究者交流学术的平台。

  也是真正能推动和指引国内科学发展的机构。

  当然,现在成立科学院还为时尚早,国内的时机并不成熟。

  不过未雨绸缪总归是好的。

  李奇维自忖凭借自己的地位,说服国内政府成立科学院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成立之后呢?

  该怎么发展?

  科学院是个什么性质等等。

  因此,李奇维不仅仅是回答菊池大丽的问题,他也在思考国内的科学发展。

  虽然他已经在婆罗洲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但是后续的计划还是需要华夏有本土的力量。

  科学社在前期很有用,但是后期就需要科学院出马了。

  于是,李奇维说道: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种科学院的定位上。”

  “据我所知,贵国的学士院既是研究机构又是荣誉机构。”

  “但是学士院主要是对樱花国内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归纳。”

  “它的研究机构的色彩并不浓厚。”

  “形象点说,你们的学士院把精力都放在了颁奖上,却忽视了真正的研究。”

  “但是英国皇家学院,他们是完全反过来了。”

  “皇家学院有直辖的研究机构,也和很多大学开展了合作。”

  “那里的院士每天并不是执着于颁奖,而是更专注自己的研究。”

  “它不是一个行政机构,而是一个研究机构。”

  “我认为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科学院虽然承担着行政的工作,但这不应该是它的重点,更不是束缚院士们创造力的手段。”

  “我相信,有不少院士在获得身份后,可能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懈怠了。”

  “心想反正我已经是院士了,在国内的科学领域地位已经到头了,就没必要再努力了。”

  “但是这种想法,在皇家学院是很少见到的。”

  “那里的院士们,对于头衔并不是特别看重。”

  “怎么说呢,他们认为真正的荣誉是自身的科学成就,而不是外加的帽子。”

  哗!

  李奇维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尤其是帝国学士院的院士们,内心感受非常复杂。

  他们这些被评选为院士的人,要是放在欧洲,肯定进不去皇家学院。

  从个人成就上就能看出来。

  人家的院士都是李奇维、汤姆逊、卢瑟福这种顶级大佬。

  而学士院的人,名字说出去,国际上根本就没听过。

  同样是院士,但是真正的实力,天差地别。

  可笑的是,不少人还为了这个虚名,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

  这样的帝国学士院,怎么可能比得上欧洲的那些同类机构呢。

  不是取个科学院的名字,就代表科学了。

  内涵没有改变,再多的头衔也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菊池大丽听完李奇维的解释后,脸色变得凝重。

  他总算明白症结在哪里了。

  说白了,樱花国的学士院,就相当于穷乡僻壤的村里,号称仿照国内最好的大学,也办了一所大学。

  虽然名字、组成等都一样,但是任谁都知道好,两者的差距有多大。

  菊池大丽只能感叹一声。

  没办法,这是硬实力的不足,只能慢慢改善了,不可能有速成的方法。

  李奇维前世,华夏科学院下属有很多很多的研究院,那才是真正的研究机构。

  院士是一种荣誉,但更是一种责任。

  如果得到荣誉后,只想着吃老本,躺在过去的荣光中,那就配不上院士的头衔。

  这时,田中馆爱橘接着问道:

  “李教授,我知道英国的皇家学院和英国政府是平级的。”

  “但是我们的学士院却是隶属于政府,受到政府的管辖。”

  “你觉得这对于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吗?”

  哗!

  田中馆的问题引起一阵惊呼。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啊。

  菊池大丽作为帝国学士院的院长,他就没有提这个问题。

  但是田中馆不同,他的资格太老了,而且已经快要退休了,所以他无所顾忌。

  反正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菊池、长冈等人都是苦笑一声。

  他们当然想要学士院获得更大的独立自主权,但是目前看是没有机会了。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太大了。

  英国皇家学院那种地位,在亚洲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李奇维呵呵一笑。

  “田中馆教授,你这是在给我挖坑啊。”

  “我害怕我回答之后,就离不开樱花国了。”

  众人会心一笑。

  “我个人是从来不喜欢谈论政治的。”

  “所以,我想从科学的本质去回答这个问题。”

  “英国皇家学院虽然不受政府管辖,但是它在申请经费时,依然需要做汇报。”

  “而樱花国只是把这个过程行政化了而已。”

  “二者其实并无什么区别。”

  “只要学士院院长是科学领域的有威望的人,那么这种影响自然就不存在了。”

  “科学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成一体的结构。”

  “而且在欧洲,有些国家的科学院,和政府也有很深的合作关系。”

  “因此,我认为,这种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忽然,李奇维又补充打趣道:“你们学士院的院士们可以强势一些嘛。”

  “在樱花国国内,没有比你们对于科学更专业的人了。”

  台下的菊池大丽等人皆是会心一笑。

  他们明白了李奇维的意思。

  接下来,又有很多人提问。

  从相对论到量子论、从博士培养到会议举办,等等。

  樱花国的科学大佬们此刻就是把李奇维当海绵用了,拼命压榨。

  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对方还会不会再来。

  欧洲战争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都对未来不看好。

首节上一节478/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