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也凭借这项成果,获得了1930年的物理诺奖。
在未来,玻色和拉曼就是印度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大力发展了印度的科学事业。
而现在,他们俩只是物理学界的年轻一辈。
在李奇维面前,他们表现的既兴奋又拘谨,那是见到偶像的感觉。
如今在亚洲,哪个学物理的人,不把布鲁斯教授当成神一般的存在。
李奇维主动伸出手,忽然笑着对拉曼说道:
“拉曼?我好像听过这个名字。”
“几年前,你是不是在《自然》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拉曼闻言大惊,脸色瞬间潮红,那是兴奋到极致的表现。
就连他身上的咖喱味都被冲淡了不少。
拉曼激动地说道:“是的,布鲁斯教授,没想到您竟然知道我的论文。”
“我曾经在1906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光的衍射效应的论文。”
“布鲁斯教授,您是如何知道的?”
李奇维当然不会说,是脑子里自动冒出来的。
“哦,《自然》上物理方向的论文,我几乎每期都会扫一眼。”
“你的论文还挺有意思的,而且作者又是亚洲人,所以当时我就留心了。”
拉曼闻言,仿佛跟喝了恒河水一样,瞬间高潮了。
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竟然都知道他的论文。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吹牛逼了。
李奇维也对泰戈尔带来的拉曼、玻色很满意。
要是这两位有科学之城的研究经历,那么以后再宣传起来就有底气了。
连他娘印度人在科学之城学习后,都能获得诺奖,你们还不赶快来吗?
很快,李奇维和泰戈尔就互相介绍了彼此的队伍。
双方也开展了友好的学术交流。
泰戈尔此行的目的,除了把玻色和拉曼介绍给李奇维,另外就是想了解一下科学之城的具体情况。
未来这里必定会成为亚洲的科学中心,印度也想早做布局。
第357章 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震撼登场!
1915年6月5日。
李奇维带着泰戈尔一行人,沿着科学之城内外参观,并给对方介绍城市的布局。
泰戈尔在看完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后,忍不住叹道:
“都说华夏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建设的民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原来的荒地竟然就被开垦出来了。”
“有些地方甚至连地基都打好了。”
“这在印度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工程。”
李奇维听到泰戈尔的夸奖后,微微一笑。
“建设土地是刻在华夏人血脉里的印记。”
“哪怕是南洋的数百万华人,他们每到一处,不管那里有多么贫瘠,都会开始建设属于他们的家园。”
“科学之城这么点地方,对于华人而言,确实很简单。”
这个时代的建筑能力和后世肯定没法比,动不动就几百米的高楼。
著名的帝国大厦,还要等十几年后才能建成。
所在,在李奇维的计划里,科学之城的建筑暂时都不会太高。
反正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楼的高度没有任何影响,五六层就足够用了。
这时,泰戈尔又指着类似沟壑的地方问道:
“布鲁斯,这些是什么标记吗?”
“一路上,我已经看了很多这样的标记了。”
李奇维听后笑道:
“没错,这是我对科学之城的规划。”
泰戈尔等人都来了兴趣。
作为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第一个为科学而建的城市。
大家都很好奇,他到底会是什么样一种图景。
李奇维指着这些沟线说道:
“这些其实就是各区的分界线。”
“在我的规划里,科学之城暂时一共分成几大区。”
“这些区里分别有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公司研究部、图书馆、科学展览馆等等。”
“每个区的功能都各不相同。”
“剩余的地方,则是必要的科学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等。”
“如果未来科学之城继续扩大,可以继续再划分。”
“这种集群效应,会带来很大的放大效果,加速催化科学的发展。”
“第一期的科学之城只有20平方千米,所以优先建设最重要的部分。”
“科学之城的定位是研究而不是教育,所以这里不会有大学的存在。”
泰戈尔听完李奇维的介绍后,心中震撼。
他虽然是大诗人,对科学了解甚少,但是这不妨碍他理解科学之城的规划。
仅从李奇维透露的三言两语中,泰戈尔就知道,这里一旦建设完成,必然会成为亚洲的科学中心。
李奇维的城市规划概念,完全领先这个时代。
后世那些一线大城市,几乎都会专门划一片地出来,打造科技示范区。
其中有哪些配套设施、园区的功能有哪些等等。
李奇维前世跟着导师,也没少跑这种科技园区,所以较为了解。
而且他又不需要亲自下场,只要提出需求,聘请来的美国建筑大师自然能设计出来。
泰戈尔感叹道:
“布鲁斯,我以为你会根据国家来划分区域呢。”
这个问题,李奇维在提出科学之城不久后就考虑过了。
一开始,他甚至还想科学之城里只有华夏人,但后来放弃了,因为那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
至于分区,也是不合适的。
“科学之城的目的,就是给全世界科学家一个最纯粹的交流平台。”
“在这里,不分国籍和人种,只要是对科学有热爱的人,都可以加入。”
“如果我根据国家划分区域,那就失去了城市的意义。”
“而且,这次欧洲的战争,让我更加坚信科学之城是正确的。”
“无数的科学家被战争裹挟,连自己的研究都无法顺利开展。”
“在这里,可以给他们一个新的可能。”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里就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平台。”
泰戈尔闻言心神一颤,他仔细琢磨着那句:为全人类服务。
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
一旁的拉曼和玻色,更是被震惊的浑身颤抖。
他们俩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祖国的科学事业。
然而和面前的布鲁斯教授一比,境界差距就太大了。
对方心里装的是整个世界。
泰戈尔由衷地佩服道:
“布鲁斯,你让我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真是伟大的理想啊。”
李奇维呵呵一笑。
“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忽然,他又感慨道:
“这个世界最不可思议之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
“如果人类辜负了这个最不可思议的天赋,那么和动物也就没有任何区别了。”
“研究宇宙真理,单靠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集合全人类最聪明的大脑,才能一步步攀上科学的最高峰。”
众人皆被李奇维的豪情所震撼。
这一刻,他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引领着群星的光芒,共同照亮黑暗的宇宙,为人类带去光明和前进的方向。
何育杰、钱五师等人也是心潮澎湃。
虽然他们知道科学之城是盘古计划的掩护。
但是其本身就是李奇维的最大愿望。
所以,整个科学之城,从规划到建设,充满了李奇维无数的心血。
在未来华夏腾飞之后,这里就能展现出它真正的模样。
泰戈尔看着李奇维,露出慈祥的目光和温和的笑容。
他虽然比李奇维大了将近20岁,但是两人却以平辈相交。
在李奇维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人类所有最美好的品质。
亚洲能出现这样一个人物,真的是无比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