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22节

  此刻他的内心升起一股巨大的压力。

  只有站在这个男人的身边,才能感受到那种浩瀚磅礴的威压。

  之前在会议上,仁科芳雄觉得李奇维很好说话。

  既幽默又博学,给人一种很容易亲近的样子。

  然而此刻他明白了,之前的一切都是错觉。

  这个男人浑身散发着极度霸道的气息。

  那种蔑视天下的眼神,丝毫不带遮掩的。

  仁科芳雄心头震动。

  长冈半太郎不知道自己学生的心思,只见他笑着说道:

  “李教授,你在婆罗洲建立科学之城,到时候我们樱花国的科学家也可以过去吗?”

  李奇维说道:“当然可以,我欢迎全球所有国家的科学爱好者。”

  “科学之城,本就是为了科学而建立的。”

  “而且我准备在亚洲设立一个奖项,专门对标诺贝尔奖。”

  “亚洲落后欧美太多了,我们需要想尽办法追赶上来。”

  “而奖项会起到一个很大的激励作用。”

  轰!

  长冈半太郎听后非常兴奋,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樱花国在科学领域的排名,在国际上只能属于三流。

  要是能加入科学之城,那对于提升国内科研水平的好处不言而喻。

  尤其是距离很近,频繁交流更能促进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而且亚洲奖的设立,一定能极大鼓舞亚洲人的进取心。

  长冈半太郎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那天了。

  “那太好了,李教授。”

  “我想这个消息,一定会让国内兴奋的。”

  “亚洲出现了您这样的人物,真是幸运啊。”

  “不然我们在科学领域,根本毫无存在感和话语权。”

  长冈半太郎在那感慨,李奇维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他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国内设立了李奇维奖。(192章)

  不过后来根据何育杰的反馈,收效甚微,国内实在没有人能够获奖。

  如果强行颁奖,对于李奇维奖的权威性是个打击。

  对此李奇维也很无奈。

  现在国内的科研基础还是太薄弱了,甚至连一个研究院都没有。

  还好钱五师四人,如今已经出发去往婆罗洲了。

  他们不仅会负责婆罗洲各大研究院的建立工作,也会帮助华夏国内建设科研基础设施。

  李奇维有信心,再过几年,国内肯定能出现很不错的原创成果。

  虽然和诺贝尔奖不能比,但是一步步来,早晚有超越的那天。

  “哪怕是万中无一的天才,我华夏也有四万个。”

  李奇维陷入了美梦之中。

  忽然这时,仁科芳雄插话道:“李教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嗯?

  长冈半太郎转过头,看了仁科芳雄一眼。

  然后他又转头对李奇维笑道:“这是我新收的学生,叫仁科芳雄。”

  接着,他又转回去,对仁科芳雄说道:“仁科君,要注意你说话的言辞。”

  显然,长冈半太郎知道仁科芳雄是一位个性极强的年轻人。

  他担心对方头脑发热,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如今,樱花国想发展科学,尤其是物理学,那就绕不开李奇维。

  第二届布鲁斯会议,让长冈半太郎感受到了李奇维那恐怖的人脉。

  毫不夸张地讲,整个科学界都可以通过李奇维这个纽带联系在一起。

  用华夏的话说,李奇维此刻就是门阀,学阀。

  现在只不过是他的学生还不够多,所以看起来势力还较小。

  但是再过几十年,长冈半太郎相信,对方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阀。

  整个亚洲的科学界,都将在他的阴影下瑟瑟发抖。

  到那时,樱花国是什么地位,长冈半太郎根本无法想象。

  他索性也不想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他的责任只是为樱花国打好基础。

  李奇维听到仁科芳雄这个名字后,顿时脑海中出现了对方的各种信息。

  嚯!

  未来还是个不小的威胁呢。

  果然大佬身边没有无名之辈。

  长冈半太郎作为樱花国科学领域的扛把子,他所带的学生,最后都会成为国内的大佬。

  真实历史上,华夏就缺少个像迈克尔逊、长冈半太郎这样的人物。

  导致国内科学的力量较为分散,无法集中起来。

  这就是领袖的魅力。

  而这一世,李奇维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科学领袖。

  他将带领华夏科学,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李奇维盯着仁科芳雄看了一会,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你问吧。”

  仁科芳雄深吸一口气,谨慎地说道:“李教授,请问要如何才能超越你?”

  哗!

  问题一出,长冈半太郎和石原纯都是满脸震惊,不可思议地看着仁科芳雄。

  “纳尼?”

  长冈半太郎很想来一句“八嘎”,但是他觉得有点太伤对方了。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看向李奇维,希望他不会生气。

  李奇维看着仁科芳雄,心中颇为感慨。

  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不可轻视啊。

  对方在未来,会带出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等樱花国的物理诺奖得主。

  如果说樱花国的物理学家没有赶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盛宴。

  那么他们赶上了粒子物理和标准模型的爆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李奇维虽然对他们有偏见,但他对这些成果还是认可的。

  长冈半太郎是樱花国的一代目,他为国内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并发掘了一批人才。

  仁科芳雄就是樱花国的二代目,他在长冈半太郎的基础上,留学西方,结识了宝贵的科学人脉。

  汤川秀树等就是樱花国的三代目,也是开花结果的时刻,樱花国物理学终于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发出自己的声音。

  李奇维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非常可怕。

  他们能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隐忍几十年。

  几代人的努力,一步步提高。

  这一刻,李奇维又想到了自己。

  他虽然和长冈半太郎是同等的角色。

  但是他的难度比对方要大了十倍百倍。

  “不过,就算这样,我也无惧。”

  “这一世,你们将再无半点气运。”

  于是,李奇维冰冷的眸子忽然扫过仁科芳雄,让后者感觉如芒在背,浑身震颤。

  “仁科君,在你没有实力的时候,不要问这种问题。”

  “我当年质疑开尔文勋爵,是因为我已经有了想法。”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是对广义相对论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吗?”

  仁科芳雄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这种强烈的压迫感,以他的性格,都感觉到窒息。

  此刻,他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有多么可怕。

  对方最微不足道甚至是错误的的成果,行星模型,都能让自己的老师名声大噪,成为国内物理学的执牛耳者。

  更不用提那些震撼人心的物理理论了。

  他深刻感受到了李奇维能在欧洲做成这番成果,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仁科芳雄只是空有一腔热血而已。

  地位身份带来的巨大差距,让他有点后悔那么莽撞提问了。

  “我我.暂时没有任何想法。”

  忽然,长冈半太郎呵斥道:“够了,仁科君,研究人员最忌说废话。”

  “当年李奇维教授那是为整个亚洲在对抗。”

  “你在干什么,意气之争吗?”

  仁科芳雄被训的哑口无言,只能回道:“哈以!”

首节上一节422/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