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晨曦星瞳】的月票,感谢新老书友的推荐票。下一章女主出场。
第49章 万里路遥
广州府,李宅。
封建时代,王公贵族的居所称府,官员的居所称宅,普通百姓的居所则称家。
李家作为广州城内的巨富,本来也只能算“普通百姓”。
但是家主李庭照老爷子,直接砸钱捐了个官身,为的就是行事方便,顺便把宅子修的更气派。
其实以老爷子和当今朝廷大员李中堂的关系,就是挂上府字,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是李庭照,从不以此倨傲,而是处事低调,恪守规矩,也绝不拿两人的关系说事。
此刻,他正在宅内的正堂招待客人,来者一老一少。
“王兄,今日怎么有空莅临寒舍,我该主动登门拜访才是。”
王士源笑道:“李兄,你我兄弟二人就不必客套了。此番前来,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李庭照心中疑惑,王家在广州府虽不如李家,但本份经营,也不该遇到什么困难无法解决。
因此,他笑道:“王兄客气了,李某岁过天命,既不高官,也非巨富,怎敢在兄面前托大,请说。”
王士源心中暗叹,都说这李庭照为人谦虚低调,果然名不虚传。
其长子现在“新建陆军”里任职中层,这支军队可是李中堂的嫡系,袁世凯的部队,全军清一色的德国装备。
二子在广东布政使司下的经历司为官,负责协助布政使处理公文和行政事务,算得上位卑权重。
三子据说在万里之外的英吉利留学,也算的上才华过人,李家一门全是人才。
家族如此显赫,却从不显山露水,更不在外人面前耀武扬威,因此李庭照人缘极好,交友广阔,与很多洋人都有密切往来。
而王士源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跟三子李奇维有关。“李兄,实不相瞒,今天我来,其实是为了小女之事。”
说罢,他对身后一个妙龄少女说道:“遥儿,还不快点来拜见你李伯伯。”
这时一位身高160左右,穿着月白色裙子的少女,古灵精怪,满脸笑容地说道:“李伯伯,您还记得我吗?”
李庭照仔细打量一番,不敢确认地说道:“你是.路遥?”
王路遥甜甜地说道:“是的,李伯伯。”
李庭照恍然大悟,大呼: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原来李王两家是旧识,双方曾经好几年的时间,都住在一起,因此两家的子女也就互相认识。
李奇维和王路遥从小玩到大,算的上青梅竹马,所以李庭照自然对她有印象。
后来李家搬离原址,李奇维在15岁那年便和王路遥分开。
从此,李家和王家联系便少了许多。
当初的小丫头,现在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就是还像以前一样,有点调皮。
李庭照内心思量,不知王士源带着女儿前来,有何用意。
王士源也是头疼不已,他是实在没办法了。
原来当年王路遥和李奇维在一起经常玩耍,小姑娘本来就早熟,再加上广州自古以来风气开化,洋人的思想在这里传播广泛。
如今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号召女性崛起,自然也传入清朝。
王路遥从小对李奇维暗生情愫,他的样子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现在长大了,也不避讳,总是哀求父母想和李奇维在一起。
王士源又是老年得女,视如珍宝一般,更是捧在手心都怕化了。因此无论大小事,一一应允。
王士源想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放下面子,主动去向李家探探口风,反正若是能嫁到李家,那对王家而言也有莫大的好处。
而且那李奇维自己以前曾经见过,也是仪表堂堂,完全配的上王路遥。
然后就闹出了让他头疼的事情。“李兄,前些日子,听说广发宣传,欲寻有志于西学之青年才俊,公费送其英国留学,可有此事。”
李庭照说道:“是的,我家三儿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也算在洋人的地界闯出了一番名堂。”
“于是他想学西方格物之术,传回华夏再造乾坤,奈何势单力薄,所以想找一些好苗子带过去调教。”
“等学成归来,就可大办新学,教授科学知识,学那洋人一般,开启工业革命,壮我华夏。”
王士源听完,立刻肃然起敬。别管事情成不成,就是这份惊天气魄,也绝非普通人所能有。
当下对李奇维又高看一分,然后问道:“不知李兄现已招募多少海内英才?”
李庭照说道:“三儿和我说,第一批人不要太多,目前只有三位。”
“哦。”王士源若有所思,然后表情突然变的尴尬,语气扭捏,“那个.李兄,不知可招女娃?”
李庭照微微一愣,没听明白。
一旁的王路遥等不及,立马说道:“哎呀,李伯伯,就是我也想去英国,想跟在奇维哥哥身边学习。你看行不行啊?”
“啊?”饶是李庭照老成持重,此刻也被惊的不轻,酝酿好久才说道:“这侄女,那英国远在海外天边,可不比华夏,你确定吗?”
王路遥灵动地说道:“没关系,李伯伯,反正一路上又不是我一个人。而且到了那边,我肯定和奇维哥哥在一起,不会出问题的。”
李庭照也懵了,心想:闺女,有你这么主动送上门的吗。他无奈地朝王士源看去,想询问对方的意见。
王士源只能叹气:“李兄,若是方便的话,还望答应这个请求。”
李庭照见此,也只能应允,于是说道:“王兄不必担心,三儿那边有人服侍和保卫,绝不会让侄女吃一点苦。”
“此次前往英国,坐的是英国最新产的轮船,速度快,舒适性好,就算路途万里,也不会颠簸。”
“而且,三儿在信中和我说了,短则两年,长则三年,他们这批人就会返回。”
王士源一听,心里顿时好受很多,但还是有点不舍。
其实他的心里也很纠结,既希望李奇维和女儿能成好事,又不希望女儿走太远。
通过这些天的打听,和刚刚的对话,他猜测李奇维志向高远,绝非池中之物,况且两家还知根知底。
如今对方正是用人之际,此时雪中送炭,总比以后锦上添花要强很多。
又见李家准备的如此滴水不漏,面面俱到,所以最终还是放下心来。
1900年12月1日,一艘载着四个年轻人的英国轮船从广州出发。
王路遥等四人将沿着南海一路前行,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途径斯里兰卡,然后进入红海,接着穿越苏伊士运河,最终进入地中海。
在塞得港休整后,再次横穿地中海,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葡萄牙、法国,从大西洋进入英吉利海峡。
最后,在伦敦的码头登陆,全程耗时29天。
真正是:路遥万里为奇维。
感谢【千万阅读】的月票,感谢各位新老书友的推荐票。女主终于登场啦。这两章有些书友觉得比较平淡,因为他们都是接下来关键人物,所以稍微浓墨重彩刻画一下。放心,马上开始推动剧情。
第50章 初次相识
1900年12月30日,伦敦,国王乔治五世码头。
李奇维带着李三和红儿,已经在这里等了快2个小时,但三人丝毫没有不耐烦,反而不停地朝远处张望。
李奇维把星火计划的大概内容,和两人说了,这让两人都非常开心。
李三和红儿望眼欲穿,终于等到家乡来人了,以后平时有人聊天,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之前李庭照来电报,简单介绍了这批星火成员的信息,其中王路遥的到来让李奇维充满好奇。
这是啥情况,混了这么久,女主终于上线了?
他们乘坐的“海风”号轮船,预计就在今天登陆码头,三人此刻都十分激动。
和李三红儿不一样,李奇维则是为星火计划的启动而兴奋。
自从伦敦量子会议结束后,他就成了剑桥大学炙手可热的人物。
副校长卡德维尔亲自接见了他,承诺解决他的一切后顾之忧,只要好好在卡文迪许做实验就行。
至于博士入学考核?不存在的!汤姆逊教授直接把过程免了,本科毕业就直博。
甚至学校许诺,只要李奇维能再发表一个重磅成果,哪怕博士只学了半年,依然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惊得李奇维目瞪口呆,不过转念一想,好像是他吃亏了。
就凭量子论和光电效应,他拿十个剑桥的博士学位都不为过。
学校这是想再薅李奇维的羊毛,去政府那里换钱,算盘打的珠子都蹦出来了。
不过这对李奇维来说,都无所谓,正好他当场提出要求,要安排三个华夏人在剑桥读书,毕业合格后要授予学位。
至于王路遥,李奇维想想还是算了,学校肯定不会同意。
不过反正她也不是来读书的,再不济,自己亲自调教也行。
卡德维尔有点为难,不过最终还是咬咬牙同意了,但强调三人的学费至少要交一半。
李奇维当时差点笑出了声,他本来都准备自己全额交的,幸好没有嘴快先说出来。
就在李奇维胡思乱想时,突然,红儿发出惊呼,“少爷快看,船来了,是不是家乡人要来了!”
李奇维闻言连忙看去,认出了船体上的“海风”两字,大声叫道:“太好了,就是他们!”
华丽的轮船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缓缓地停靠在码头。
不一会儿,船舱打开,李三仿佛礁石一样,立于人群之中,手上举着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写有李奇维三个汉字。
很快,三男一女就发现了目标,朝着李奇维他们走来。
王路遥一眼就认出了李奇维,那种心动的感觉,夹杂着二十多天的极度期盼,如今见到真人,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一路小跑,直接扑到李奇维的怀中,眼中含泪,语气哽咽,“奇维哥哥,我终于见到你了。”
李奇维顿时和触电一般,显然是原身的本能起作用了,儿时的记忆如走马观花一般,快速闪过眼前。
过了好久,李奇维才拍拍王路遥的后背,轻声说道:“好啦,这里还有那么多人呢,回去再说。”
看似淡定,实则内心窃喜,哥我不是文学硕士,照样能撩妹。
李三等吃瓜群众默默吃了一波狗粮,只有红儿表情有点奇怪,又是开心,又是失落,不过没人注意到。
在从伦敦回剑桥的火车上,何育杰等三人激动万分,不停地问李奇维各种问题,以及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李奇维看着眼前三个年轻的脸庞,心生感慨,他们就是华夏的未来啊。
脑海里浮现了这三人的信息,显然都不是无名之辈,而且三人的出生也很有意思。
何育杰的父亲曾任知县,可谓是官宦之家。
夏元则出自诗书之家,从小受父辈影响,传统文化素养很高。
徐启泰更是直接就是西学家庭出生,从小就对数理化十分熟悉,甚至翻译过科学文献。
果然,这个时代,华夏的精英已经开始崛起,而只有这些精英,才有能力带动无数的普通大众建立新世界。
同时由此可见,满清早已不得人心,官员、士绅、知识阶层,全都睁眼看世界了。
李奇维豪情万丈,大手一挥,“育杰、元、启泰,你们放心,我已经打点好一切,等你们到了,就能直接去剑桥大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