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7节

  感谢【清茶屿酒】的打赏。

  感谢【枫烛叶火】、【冷眸丶7cy】的月票。

  感谢各位新老书友的推荐票。

  老虚再次求求收藏和追读,谢谢。

第4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瑞利男爵等三位大佬默认后,对于量子论的争议终于结束。

  随着光电效应的原理清楚地展示在黑板上,在场的所有物理学者都明白,物理学界要变天了。

  一种全新的物理理论,它的意义无法估量。

  牛津大学的教授们,本来还是垂头丧气的,结果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

  “哦,我的老天,我们之前是在和什么样的天才争论啊,现在想想有点羞愧。”

  “实在难以想象,他才是20岁的本科生,恐怕就是和牛顿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影响力上看还差不少,毕竟无论是量子论还是光电效应,都是在微观世界起作用,目前对现实世界影响不大。”

  “不管怎么说,一种新理论都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我们也该学学了。”

  反正没驳倒量子论,倒霉的是副校长卢卡斯,他们作为教授,现在能接触一种全新的物理理论,那种兴奋无以言表。

  而且,说不定还能借此多开几门课,多赚点学费。据说牛顿当年发明微积分,就是为了给学院增收,因为考不过就得补考交钱.

  眼看众人不再提问,开尔文勋爵准备宣布辩论结束。

  这次会议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最后的光电效应,更是需要好好消化。

  突然,李奇维提出了一个请求,“勋爵,关于光电效应,我有些话想说。”

  “哦?”开尔文勋爵一愣,随即说道:“布鲁斯,请随意,我想在座的各位肯定都喜欢听你说话。”

  说罢,引起一阵哄笑。

  李奇维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然后正色道:“我最后想说的,其实是一个倡议。”

  “众所周知,物理学自开创以来,就是伴随着理论与实验的互相验证。”

  “以前的物理学大师,往往既是理论的提出者,也是实验的验证者。”

  “可是随着学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学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专业,哪怕是巨擘,也很难两者兼顾。”

  “而且物理学现在往往更重视理论和现象,而忽视了实验和道具设计。”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组,全部都是纯理论的伟大成果。”

  “相比之下,这些理论的实验验证,往往更像是一种补充。”

  “或者说,从事实验的物理学者,远不如从事理论的物理学者更引人注目。”

  “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比如我的师兄,威尔逊,虽然他在理论方面不如我,但是论设计仪器,设计实验,我是拍马也赶不上他。”

  说到这里,众人都知道李奇维要说什么了,不禁为他的胸怀所折服。

  威尔逊更是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心里充满了感动。

  李奇维继续说道:“因此,我在此倡议,希望未来的物理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

  “理论物理派讲究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或者发现新的现象。”

  “而实验物理派则从实验上探索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同时验证理论和现象的正确性。”

  “这两者地位相同,都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

  说完,现场又一次掌声雷动,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在学校教授实验课的老师,更是发自内心地认同。

  是啊,做物理实验的人往往被认为没有实力,只能做一些匠活。

  而现在,一个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天才的理论物理学家,却主动站出来为实验派发声,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威尔逊甚至把手掌都拍红了,他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和李奇维好好喝几杯。

  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情,也非常感慨。

  他把后世的物理划分,提前二三十年搬出来,就是为了加速物理学的发展。

  这个时代,大学里的实验室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更多的则是私人所有的实验室。

  那些大佬们高兴了就做点试验,不高兴了就去花天酒地,并没有把实验当成一门物理科学。

  而且由于交流不方便(相比后世),因此往往理论提出后,没有人能够或者想着立刻用实验去证明。

  从而导致物理学进展缓慢。

  历史上,爱因斯坦在1905年就提出了光电效应的理论证明,但是直到1916年才被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证明。

  这里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对实验的不重视导致的发展缓慢,肯定是重要的因素。

  于是,他又补充道:“为了表示我对实验物理的看重,我决定,我本人不参与对光电效应的实验证明。”

  “各位如果能够设计实验证明,那么相应的成果和荣誉归你所有。”

  哗!

  这一下会场彻底轰动了。

  大家都被李奇维的魄力震惊了。

  类比一下就能知道这句话的份量。

  麦克斯韦在1865年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在1888年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名声大噪,跻身顶级物理学家。

  毫不夸张地说,能验证一个伟大的理论,那么这个成果本身也是伟大的。

  而现在,李奇维竟然宣布,他不会参与实验。

  众人如何能不惊讶。

  不过,想想也是,手握量子论(会议后,李奇维决定暂时不称呼量子力学,等待完善。)和光电效应两大理论成果。

  李奇维已经不需要额外的荣誉了,他现在就是当世最顶级的物理学家,可以与伦琴等大佬齐名。

  从此刻开始,至少在物理学界,他李奇维配的起一句: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然,由于他现在还太年轻,名望上会稍微差点,不过这些以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对于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台下的密立根眼神炽热,他准备回美国后就立即开始着手设计实验。

  量子论和光电效应一定会成为接下来物理学界的主流话题,只要他能证明,自己的教授职位就绝对稳了。

  可惜的是,李奇维这只蝴蝶翅膀会不会引起历史变化,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了。

  很快,今天的会议就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李奇维看着普朗克,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然后两人一起走下台去。

  和下面的大佬们一一握手认识后,李奇维才终于缓过神了。

  刚刚的高强度辩论,几乎耗费了他所有的精力,大脑疯狂运转,简直快要爆炸。

  哪怕是穿越者,面对这样一群最顶尖的人类,也感到泰山压顶、惊心动魄。

  当然,如果李奇维不讲武德,泄露太多天机,那确实毫无压力。不过恐怕当场就会被英国军方给带走了。

  接下来,众人前去自助吃个下午茶,休息一会,然后就是正常的学术交流会了。

  毕竟英国皇家学会举办这么大规模的会议,肯定不止为李奇维一人。

  而是借着这个好机会,让全球顶级的物理学家们交流思想、讨论学术,增强英国的科学影响力。

  餐厅内,空气中除了美食的味道,还有知识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李奇维在那与众大佬谈笑风生。

  这时,开尔文勋爵满脸笑意地朝他走来,身边还有一位看起来60岁左右的老者,“布鲁斯,给你介绍一位朋友。”

  老者开口道:“好,布鲁斯先生,我是欧内斯特索尔维。”

  感谢各位新老书友的推荐票。

第47章 完美落幕

  听到老者的名字,李奇维一愣,几秒后才反应过来,这可是一位大名人啊。

  如果要从后世选一张世界上最聪明的照片,那么“物理学全明星照”绝对当仁不让。

  这张照片(上有配图)拍摄于1927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以爱因斯坦和波尔两人为核心,展开对量子力学的唇枪舌战。

  参会的29人中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恐怖如斯。

  而那场会议,就是由眼前的白胡老者索尔维赞助的。

  真实历史上,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于1911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以后每三年召开一届。

  索尔维是一位工业化学家,也是一位实业家,他通过开办工厂赚了很多钱,但是心中却一直有个科学梦(其实就是闲的)。

  但是他已经年过半百,明显在科学上力不从心,于是就准备砸钱。

  在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当时能斯特想召集一批顶级物理学家,聊聊物理最新进展。

  索尔维一听,机会来了,当即表示要自掏腰包承办这个会议。

  于是,他预定豪华酒店作为会议地点,还给每位来参加会议的科学家准备红包,这就是第一届索维尔会议的来历。

  索尔维大佬表示:我钱多,你们随便造,我就是想听科学思想碰撞的脆响,比金钱迷人多了。

  李奇维看着索尔维,心想,这才是所有科研人员心中的理想金主啊,只给钱,不瞎指挥。

  这种老大,必须打好关系,接下来想组织开会议,找这位老哥就行了。

  于是,他伸出手,显得非常热情,笑道:“你好,索尔维先生,很高兴见到你。”

  索尔维很奇怪,不知为什么李奇维对他如此平和,在他的想象里,这样一位青年天才肯定是无比倨傲的。

  之前在会场,他几乎都快要成为李奇维的粉丝了,如此激动人心的物理突破,让索尔维觉得手里的钱瞬间不香了。

  好男人就得搞科研,求突破,改变世界。

  若是李奇维知晓他的想法,肯定会说: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上老哥的钱了,把钱赞助给我,你也算改变世界了。

  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交流,索尔维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财力,李奇维则委婉地表示,后面希望能经常组织一些物理会议,增强学者间的交流。

  两人随即相视一笑,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把一旁的开尔文勋爵搞得云里雾里。

  很快李奇维就和索尔维寒暄结束,他表示以后一定要经常书信往来,为物理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索尔维刚走不久,《自然》主编洛克耶爵士就走过来了。

  “嘿,布鲁斯,光电效应的论文准备什么时候发表啊,全杂志社现在就指望你了,小伙子们正鼓足干劲呢。”

  李奇维随口抿了一口红酒,笑道:“就最近几天吧,初稿我都已经写完了,稍微修改下就行。”

  洛克耶非常满意,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有你这个大主编在,相信很多人投论文都会首选《自然》。”

首节上一节37/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