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培养出玻尔、克里斯、格里高利等欧洲本土精英。
所以他代表的就是欧洲的科学。
结果非常喜人,美国果然不堪一击。
那张著名的电池对比图也传开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爱迪生的名气越大,这次输的就越惨。
形式新颖的发布会,质量碾压的锌锰电池,一个电池能赚百万英镑.
这些消息就像飓风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欧洲,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因为李奇维的巨大影响力,居里夫人的绯闻热度骤然下降。
毕竟和李奇维的事情相比,居里夫人和郎之万的故事有点上不得台面。
出轨绯闻也只有小报继续关注了。
主流的官方报纸,全都在大肆渲染李奇维研发电池的牛逼之处,还有发布会这种形式对企业宣传的影响。
“布鲁斯集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值得所有企业学习。”
“布鲁斯教授不仅是一位顶级的物理学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发明家。”
“这款锌锰电池必将风靡全球。”
这个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还没有多久。
内燃机、石油、电力都是核心资源。
一款价格更便宜性能却更好的电池,它的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
随着无线电的兴起,各种后世常见的家用电器开始出现。
收音机、手电筒、移动电灯等等。
这些体积小巧的电器使用的电源都是电池。
还有工业领域的应用那就更多了。
可以说,李奇维就是瞅准了这个空白,先大捞一笔,积累原始资金。
锌锰电池一出世,便能独占鳌头,席卷市场。
顺利地赚到第一桶金。
而且他还要求特斯拉布局了专利。
以后凡是想生产锌锰电池的,都得给他交专利费。
当然,专利这种东西就是约束大公司的。
那些小作坊可不管你什么专利,人家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锌锰电池的技术壁垒不是特别高,主要是电极材料的选择及工艺。
这一点对于工业体系极度发达的美国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那些老师傅估计几月就能给试出来具体的材料配比。
甚至爱迪生的公司,恐怕一个月不到,就能完美复刻李奇维的电池。
但是他不敢生产!
如今的李奇维可不是当初发表灯丝专利时的小人物了。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要是爱迪生敢无视专利,偷摸生产锌锰电池。
布鲁斯集团绝对能把他告到破产。
李奇维现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岂能是一个爱迪生可以碰瓷的。
真当洪门小弟都是吃干饭的啊。
不过,也不能小瞧那些大公司,他们完全可以用取巧的办法,绕开专利。
对此,李奇维早有打算。
电池只是他的第一个产品而已,纯粹是练手的,培养盛景然和特斯拉等人。
他真正赚大钱的项目都在后面呢。
荷兰,飞利浦公司总部。
杰拉德看着报纸上的新闻,羡慕的口水都流下来了。
虽然李奇维到现在还保留着飞利浦公司的顾问头衔。
但是他早都忘的一干二净了。
现在的飞利浦对于李奇维而言,已经微不足道了。
杰拉德也不敢没事就贸然找李奇维了。
这样大的科学家,肯定时间宝贵。
而且人家现在的产业比自己大多了。
杰拉德自问也拿不出什么东西,可以吸引到对方了。
“真是没想到啊,当初的布鲁斯因为一个灯丝专利就和我讨价还价。”
“那时的他虽然也很有名气,但是被当成晚辈看待。”
“这才仅仅过去十年而已,对方就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
“我真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不然飞利浦恐怕也没有今天吧。”
“那可是爱迪生啊,竟然也会有如此惨败的一天。”
杰拉德想想就是一阵后怕。
“不行,我也得学习布鲁斯的做法,邀请克里斯当飞利浦的首席技术官。”
“绑住了克里斯,不就相当于抱上了布鲁斯的大腿嘛。”
博士未毕业的克里斯还不知道,自己一毕业,只要想,就能成为一家大公司的CTO。
这是妥妥的改变命运了。
这场李奇维和爱迪生的风暴,不仅影响了欧洲的各大企业,还帮助居里夫人摆脱了困扰。
伦敦,一处普通的住宅内。
这里就是居里夫人在英国的暂住点。
李奇维受邀,终于见到了居里夫人。
对方脸色苍白、面容憔悴,和之前那个风姿绰约的女科学家简直判若两人。
不过,还好,李奇维终于看到了对方脸上的血色。
居里夫人本来是不准备见任何人的,但是李奇维对她的帮助实在太大了。
如今他和爱迪生的事情,已经占据了各大报纸的主流,成为目前最火热的舆论。
自然关注她的人就变少了。
大女儿也和自己来信,说情况比以前好多了。
居里夫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于情于理,她都要感谢李奇维。
“布鲁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伊雷娜和艾芙两个孩子,都想见见你呢。”
听到居里夫人的话,李奇维就知道她已经快要从阴影中走出来了。
真实历史上,居里夫人因为这次事件的打击,从此醉心学术和公益事业。
一战期间,她冒着生命危险,亲赴战场,利用自己发明的X射线仪,为受伤的士兵治疗。
X射线可以穿透骨骼,看到残留在士兵体内的弹片,极大地降低了外科医生的手术难度。
她奔波在国内各地,指导了十八个战地医疗服务团队。
她一生都致力于放射性的应用,自己却因为接受镭辐射过多,导致患上恶性贫血症。
李奇维撇开这些沉重的思绪,笑着说道:“上次我见到伊雷娜时,艾芙还没出生呢吧。”
“现在她们俩一定变成美丽的女士了。”
“我也很想见见两个小家伙。”
居里夫人闻言,脸上绽放了久违的笑容。
自从丈夫离世后,两个孩子就是她的精神寄托,比她的生命还要宝贵。
“伊雷娜现在学习非常认真,而且她也立志要当一名物理学家。”
“她还跟我说,她的偶像就是布鲁斯你呢。”
“哦?”李奇维配合着露出惊讶的表情。
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长得都非常漂亮,显然遗传了居里夫人的基因。
大女儿伊雷娜后来在科学界的名气,一点也不比自己的母亲差。
居里夫人对伊雷娜从小的教育就非常严格,并亲自担当对方的物理老师。
长大后,泡利教授她数学,佩兰教授她化学。
三个诺奖得主当老师,如此豪华的阵容,简直比什么学区房强了十万八千倍。
所以伊雷娜的教育一点都没有落下。
真实历史上,伊雷娜的最重要成就是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并因此获得1935年的化学诺奖。
人工放射性对未来的核裂变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导致铀的核裂变被发现。
所以说,这个美丽的小姑娘和原子弹有紧密的联系。
并且其实伊雷娜是最早发现中子和正电子的,但是可惜她都没有正确识别出来。
导致这两个重要发现落在了其他人的头上。
后来伊雷娜建造了法国的第一个核反应堆,成为法国核物理的先驱。
但是她致力于和平事业,拒绝帮助法国研发原子弹,于是就被法国政府取消了一切职务和荣誉。
而且伊雷娜和居里夫人一样,也有一位志同道合的丈夫,叫约里奥。
她们二人本来是实验室的同事,后来因为兴趣一致,经常在一起交流,所以互生情愫,最后走到一起。
他们的子女后来也成为了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