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22节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李奇维摇摇头,笑道:“如果137这个数字,只是出现在分裂谱线中,那它确实没什么意义。”

  “但是。”

  “大家请看。”

  “当有两个电子相互排斥时,它们之间的能量,与一个波长等于电子之间距离的光量子的能量相比。”

  “其数值也是1/137。”

  李奇维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

  哗!

  这一下,所有人都震惊了。

  137这个数字就好像有魔力一般。

  “当然,我也只是突发奇想,想要验证这个数字,还需要找更多的例子。”

  “我相信,随着物理学的深入,这个精细结构常数,一定会展现出它的神秘。”

  李奇维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真实历史上,精细结构常数,是一个一直困扰所有物理学家的难题。

  索末菲在推导出它后,当时并没有在意。

  但是很快,137这个数字,就频繁出现在物理学的各个角落。

  量子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力的,这个理论发现,任何电磁现象都和这个精细结构常数有关。

  它表示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

  而研究强力的量子色动力学也发现了类似的常数,它决定了强相互作用的强度。

  甚至在后来,研究弱力和电磁力的弱电理论,也发现了类似的常数,它决定了弱力的部分性质。

  到最后,物理学家们猜测,精细结构常数和引力肯定也有某种未知的联系,它代表了引力的强度。

  当然,一直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

  但无论怎么说,精细结构常数,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充斥在物理本质之中。

  最让人不敢置信的是,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家们发现精细结构常数居然是在缓慢地变大。

  当然,变化非常小。

  每年只有30万亿分之一的增长。

  但即便如此,这也足以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了。

  因为1/137这个数字,是由几个物理常量组合计算而来。

  数字变大,那就说明其中有一个常量的值并不是常数。

  后来,物理学家一一排除。

  电子的电荷是固定的;

  真空介电常数是固定的;

  李-普朗克常数是固定的;

  最后,唯一有可能变化的,就只能是光速了。

  但是,光速竟然在变!

  这简直让所有物理学家都不敢相信。

  当然,目前这些都是猜测。

  总之1/137这个数字,代表了电磁力的宇宙本质。

  如果它变化了,那么将作用在整个宇宙内的一切物质上。

  甚至很有可能,宇宙都将不复存在。

  所以,某种意义而言,它就是宇宙的本源参数之一。

  上帝想要创造一个宇宙,首先给出了一个数字137。

  又或者是:“你好,第137号宇宙”。

  精细结构常数很可能不是物理常数,而是数学常数。

  就和π一样,是宇宙的本源。

  这些参数规定了我们这个宇宙的时空规则,孕育了宇宙内的一切。

  也许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精细结构常数可以是任何值。

  但最奇特的是,它只有是现在这个值,才能正好孕育出人类。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一切都好像是一个巧合一样。

  或许这个常数真的就是某种高等文明的底层编码吧。

  历史上,很多物理学大佬都对精细结构常数耿耿于怀。

  狄拉克说:“它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未解决问题。”

  泡利说:“当我死去时,我问上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精细结构常数是什么意思。”

  费曼说:“精细结构常数是物理学最伟大的谜团之一。所有优秀的物理学家都该把这个数字挂在墙上,为它担忧。”

  而现在,即便李奇维有后世的眼光,他也无法说服在场的大佬们,这个数字有何神奇的地方。

  但是,他可以埋下一颗种子。

  让现在的这些天才们,提前开始研究它。

  也许这一世,人们能解释这个终极之谜。

  那么李奇维将会真正改变历史,彻底朝一条不可揣测的方向走去。

  迈克尔逊听完李奇维的解释后,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或许可以带回美国,成为美国物理学研究的特色之一。

  迈克尔逊今天已经打定了主意,会议的所有内容统统打包带走。

  至于爱因斯坦、玻尔等人,则对精细结构常数充满了兴趣。

  他们没有想到,物理学领域竟然还有如此诡异的数字。

  而且这是由布鲁斯教授提出来的。

  即便是1+1,那也值得去好好研究。

  这就是李奇维的影响力。

  至于那些普通学生,此刻只剩下了满脸懵逼。

  除了喊666,他们不知道说什么。

  精细结构常数的问题,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此刻,面对众人,李奇维笑着说道:“当然,这只是今天会议的一个小插曲。”

  “不管怎么样,这个精细结构常数,都不会影响玻尔模型的正确性。”

  “好了,让我们回归正题。”

  “接下来,还有人提问吗?”

  哗!

  一句话让刚刚还算平静的会场,瞬间变得嘈杂起来。

  所有人议论纷纷。

  面对完全体玻尔模型,大家不知道该怎么提问。

  “我认为不可能有人还能提出问题了。”

  “是的,量子论已经到巅峰了,它是个成熟自恰的理论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东张西望,最后一无所获,以为没人提问时。

  忽然,一个人站了起来。

  当大家看清他的面容后,又是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轰!

  竟然是卢瑟福。

  又有一位诺奖大佬出手了。

  而且这位大佬还是布鲁斯教授的同门。

  这简直就是相爱相杀啊。

  在场的人狠狠吃了一波大瓜。

  “哇塞,竟然是卢瑟福教授。”

  “据说他和布鲁斯教授的关系非常好。”

  “刚刚我就看到卢大佬在那笑,说明一定有问题,果不其然,大佬是在思考问题。”

  “今天的会议实在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啊。”

  继迈克尔逊、洛伦兹后,第三位提问者卢瑟福,成功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的身上承载了众人“难倒”布鲁斯的希望。

  若是布鲁斯连斩三位诺奖大佬,那今天的会议就要成为传奇了。

  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卢瑟福,期待着他的问题。

  然而他只是站了起来,却并没有走上演讲台。

  这让台下众人皆是一惊。

  “完蛋了,卢瑟福教授竟然都没有上台,说明准备的不充分啊。”

  “会不会是因为问题太简单了,用不着演示。”

  “啊,前面两个那么难的问题,都难不住布鲁斯教授,那简单问题岂不是”

  “你懂什么,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才是最难的。我相信卢瑟福教授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会议进行到这里,众人的关注点已经不是理论本身,而是要争个输赢了。

  物理学界联合起来,打倒布鲁斯!

首节上一节322/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