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兹听到李奇维的话,非常感动。
他笑着说道:“布鲁斯,听你这么说,我就好受很多了。”
“我还担心看不上我的电子论呢。”
李奇维调侃道:“恭喜你答对了,洛伦兹教授。”
“改进了玻尔模型后,我现在看不上任何东西。”
两人随即哈哈大笑。
一旁的玻尔看着导师和洛伦兹谈笑风生,心中无比羡慕。
如果说他提出的模型是个小孩子。
那么布鲁斯教授就相当于把它养大成人,变成了一个精壮的小伙,充满活力,无懈可击。
这一刻,李奇维在玻尔的心中,与神灵无异。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导师解决不了的物理问题。
不过,他没有沉浸在李奇维的荣光中,因为那始终是别人的。
玻尔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走向最强!
李奇维深邃的眼睛,看着会场内的所有人。
现在,他对量子论的贡献,甚至超越了历史。
真实历史上,为什么爱因斯坦比玻尔名气大那么多。
因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一人之力完成的。
而不谈量子力学,单单量子论的发展就已经如此艰难了,有太多的人参与。
其中索末菲在1916年,提出了轨道形状量子数和轨道方向量子数。
所以玻尔的地位才会次一点。
毕竟合作完成理论和独立完成理论,中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狭义相对论在当时,已经有不少大佬都快要摸到门槛了,或许这不能体现爱因斯坦的实力。
但是广义相对论,若是没有爱因斯坦,哪怕直到李奇维所在的后世,也没有人能提出。
因为它和时代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它是纯粹理论的巅峰,不受任何实验仪器的限制。
早五十年,晚五十年发表,没有任何区别。
这才是爱因斯坦封神的关键。
没有他,也不会有其他人发表广义相对论。
李奇维脑海里想着这些,思绪早已不知道飞到哪里了。
台下的人还都沉浸在刚刚的精彩理论中,没有人观察到他的异样。
这一刻,所有人都觉得今天的会议可以结束了。
不可能再有任何问题了。
尤其是光谱学,找不出什么玻尔-李原子模型解释不了的现象了。
“我打赌,不会再有问题了。”
“不对,我有预感,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你们看前排有位大佬,他的脸上一直带有一丝笑容,估计在憋大招。”
“呀,还真是,我的上帝,我都担心我今天会因为激动而猝死。”
不过,还未等到众人眼中的那位大佬提问题,洛伦兹忽然又说道:
“布鲁斯,你回答我的问题之前,说要解释一个轨道形状量子数推导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现在,你可以开始了。”
“我认为原子结构的量子数已经不可能再增加了。”
李奇维神秘一笑,“那可未必哦。”
接着,他摆好扩音器,对着众人说道:“我想玻尔模型经过这样的改进,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物理学永远是朝前发展。”
“或许以后还会出现第四个量子数。”
哗!
李奇维的话让众人一惊。
难道真的会存在第四个量子数?
大部分人是相信的。
因为只有存在机会,他们才能一飞冲天。
要是理论都已经完美了,那他们就只能永远跟着别人后面了。
但是那些大佬们不敢轻易相信。
因为现在是真的真的不可能再找出一个轨道参数了。
很可惜,大佬们又失算了。
轨道的参数确实没有了,但是电子本身可还有参数没被注意到。
而这一切又将开启新的篇章。
此刻,李奇维继续说道:“之前在推导电子轨道形状量子数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东西。”
“它是一个常数,但在我看来却非常古怪。”
“我觉得有必要在会上和大家讨论一下。”
轰!
全场懵逼。
第288章 神秘数字137!精细结构常数!宇宙的本源!
随着轨道数量量子数、轨道形状量子数、轨道方向量子数接连提出。
玻尔模型也升级成了玻尔-李模型。
最新的原子模型,可以解释目前为止发现的一切光谱现象。
连续解释了两位诺奖大佬的问题,堪称一锤定音,彻底奠定了理论的地位。
所以它已经有资格真正成为研究原子的理论。
可以说,物理学对于原子内部的结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组成方面,先后经历了原子、电子、原子核。
现在已经开始有物理学家对原子核的组成进行深入研究。
结构方面,先后经历了枣糕模型、行星模型、玻尔模型、玻尔-李模型。
一步步深入,最终成功解释了电子的所有运动形式。
这一刻,在场的物理学家们,全都感觉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原子研究必要爆发出更震惊世界的成果。
从此以后,原子物理学将名副其实,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在场的很多人都认为玻尔-李模型已经足够完美了,不可能出什么问题。
然而现在,玻尔-李模型的最重要完善者,布鲁斯却说,还有一个古怪。
所有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刚刚推导轨道形状量子数的时候,我看的很清楚啊,没什么问题,为何布鲁斯教授说有古怪。”
“我记得好像是有一个常数。”
“别想了,还是听布鲁斯教授的吧。现在除了他,其他人说的话我都不敢信了。”
李奇维没有让众人久等,直接开口说道:
“之前迈克尔逊教授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一个词:精细结构。”
“巴尔末系光谱的分裂现象,是一个非常精细的现象,其分裂结构也是精细的。”
“所以我觉得用精细结构来表示,是比较合适的。”
前排的几位大佬们微微点头。
以布鲁斯此时的身份,给一物理现象命名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家也都比较认可。
当然他要是取名布鲁斯结构,那肯定就有很多人反对了。
毕竟不是他发现的。
“各位请看,我在用公式推导精细谱线之间的能量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同一轨道的圆形轨道和椭圆形轨道,它们之间的能量差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e/2εhc”
“其中e是电子的电荷,ε(埃普西隆)是真空介电常数,h是李-普朗克常数,c是真空中的光速。”
“这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算出来的值约等于1/137(1/137.035999)。”
“而且,它还是电子在第一轨道上的线速度与光速的比值。”
“我觉得这个常数非常有意思。”
“至少它应该暗含一些深层次的物理本质。”
哗!
会场内一片哗然。
布鲁斯竟然对一个小小的常数这么重视,那其中一定蕴含着巨大的秘密。
可是在场的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它能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迈克尔逊、洛伦兹、普朗克、汤姆逊等大佬,也是一头雾水。
这个不就是推导过程中,恰巧出现的一个比值而已吗。
布鲁斯为何在意它。
于是,迈克尔逊问道:“布鲁斯,我不是很明白,这个数字就是一些物理常数的组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