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46节

  这让所有人的教会人员感到无比的震惊。

  他们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必须把布鲁斯也传入教。

  以对方的身份和天才程度,一定会让天主教大放光彩。

  庇护十世说道:“布鲁斯亲口说了,神创论中的神可以是任何事物。”

  “虽然他的这种说法有些不敬和错误。”

  “因为他所说的那些可能的神,都不过是上帝的各种表象而已。”

  “不管是概念,还是定律,或者是一团思想。”

  “他们都是我们观察上帝的不同侧面而已。”

  “神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

  在场的主教们眼神狂热,不愧是教皇。

  几句话就把布鲁斯的理论升华了。

  不就是预设基因嘛,上帝动动手指头就行了。

  这时,庇护十世继续说道:“布鲁斯毕竟是来自东方的清国,不懂也很正常。”

  “那里我们的势力还很弱小。”

  “既然对方是赞成神创论的,那就可以考虑与他接触。”

  “最好能把他发展为信徒,甚至可以给他一个主教的位置。”

  “这件事,你们要抓紧去办。”

  几位主教恭敬地说道:“是。”

  心中对教皇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上来就是一个主教?布鲁斯恐怕会诚惶诚恐吧。

  殊不知,他们此行注定失败。

  李奇维可是坚定的XXXXXXX,怎么可能去信天主教。

  他连沾都不会沾。

  现在的他,正静静等待着物理黄金大世的爆发呢。

  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装了一圈,是时候回归老本行了。

  他要看看,这第一个弄潮儿会是谁。

第243章 物理圣经!玻尔笔记!劳厄一飞冲天!物理学界震惊!

  进化论与神创论的讨论虽然越来越火热,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看戏的。

  生物学大佬们已经开完会,定下了基调。

  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基本明确。

  李奇维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链假说,就仿佛古老谶言,等待着某位幸运儿去证明或实现。

  至于神这种存在,太遥远了。

  某位生物学大佬,在神创论研究会结束后,曾万分感慨地说道:

  布鲁斯至少领先时代几十年,与其追逐神,不如追逐他。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轰动。

  至此,布鲁斯李成为横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大学科的超级科学家。

  他的名字就像星辰一样,镌刻在科学的天空之上,播散无尽的光辉。

  无数人在他的影响下,不断突破极限,取得巨大的成果。

  而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之首,更是布鲁斯的唯一专业,它的璀璨未来才刚刚开始。

  德国,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系。

  一间会议室内,劳厄正兴奋地对着他的好友们分享最新的发现。

  他们分别是索末菲的博士生厄瓦尔德,索末菲的助手弗里德里希,伦琴的博士生克尼平。

  劳厄激动地说道:“很多人都认为X射线是粒子流,但我和布鲁斯教授的观点一样。”

  “我认为它是电磁波,只是现在还没人能证明而已。”

  “不过,马上我就能证明了!”

  厄瓦尔德等人大吃一惊,这可是一件大事情。

  X射线自从1895年被伦琴发现以来,关于它的本质,已经争论了15年。

  第一届布鲁斯会议,更是将X射线的发现,作为现代物理学的标志事件。

  所以任何关于X射线的突破,都会在物理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之前巴克拉和布拉格关于X射线本质的争论,就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虽然最后没有分出胜负,但也让所有物理学家看到了X射线的魅力。

  它的价值和潜力无限!

  厄瓦尔德激动地问道:“劳厄,难道是你的实验终于有了突破吗?”

  自从劳厄来到慕尼黑大学后,性格开朗的他,很快就和三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他们四人经常在一起聚会,讨论物理学最前沿的理论。

  所以,三人知道劳厄最近的实验,一直关于X射线的。

  如今劳厄既然兴冲冲地宣布,他要证明X射线的本质,那肯定就是实验有突破了。

  克尼平笑道:“恭喜你啊,劳厄,我想伦琴教授一定会为此感到高兴。”

  弗里德里希也跟着道喜。

  然而劳厄的下一句话,直接让三人呆住了,他笑着说道:

  “不,你们三猜错了,我的实验没有进展,反而是大错特错,我准备全部放弃,重新开始。”

  哗!

  厄瓦尔德、弗里德里希、克尼平被震惊的不轻。

  “劳厄,你没开玩笑吧。”

  “你的实验已经做了三年了啊,说放弃就放弃?”

  “既然你的实验是错的,你为什么又信誓旦旦保证能证明X射线的本质?”

  “劳厄,实在不行,你就先休息一段时间吧,养足精力后再说。”

  “强如布鲁斯教授,都有沉寂6年的时候呢。”

  好朋友之间是没有寒暄的,三人直接惊讶地询问劳厄。

  他们担心劳厄的思想或者情绪可千万别出什么问题啊。

  毕竟玻尔兹曼教授的例子摆在这里,这让厄瓦尔德等人有点担忧。

  劳厄不会是做实验做傻了吧。

  他们知道爱因斯坦是劳厄的挚友。

  但是对方目前的身份,已经可以和索末菲教授平起平坐了,甚至还要超越。

  毕竟他是能参加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猛人,发表好几篇重磅论文。

  厄瓦尔德担心劳厄有可能是心理遭受打击,或者有点自卑的情绪。

  劳厄看着几位好友这样关心自己,又是感动又是好笑。

  “哎呀,们想多了,我好的很,我可没有消沉自卑。”

  “要是哪天你们几个谁能获得物理诺奖,我肯定高兴还来不及。”

  三人哈哈大笑,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

  这时,劳厄认真而兴奋地说道:“我推翻我之前的实验,是因为我找到了更好的实验方法。”

  “我前几天,把玻尔笔记又反复看了很多遍,终于让我找到了灵感。”

  三人惊呼,玻尔笔记!

  如今在物理学的圈子里,它还有一个更牛逼哄哄的名字:物理圣经!(意译,不是圣经原词)

  这本记录了第一届布鲁斯会议,所有参会大佬发言语录的书,在面世的那一天,就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但此书的阅读门槛之高简直吓人。

  克尼平清楚地记得,他的导师伦琴教授说过:非物理学本科以上者,读不懂这本笔记。

  可怕,一本笔记书竟然至少要本科以上水平才能看懂。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本科生都没有多少,更不用提之上的存在了。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人就一点看不懂。

  而是说,这本笔记对他们没有用。

  无论他们有什么问题,没有一定的物理积累,在这本笔记里就找不到任何答案。

  而劳厄显然不在此列。

  他每次读玻尔笔记,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直到前段时间,他突然在笔记中看到李奇维说过的一句话:

  “也许自然界中存在这样的天然物质,比如晶体等,可以充当更精细的光栅。”

  这是李奇维在讨论X射线时,故意随口说的一句话。

  然而玻尔在听到这一句话时,并没有多大感触,因为他对X射线不感兴趣。

  所以他在记录时,也就没有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

  玻尔笔记是一种类似话剧剧本的形式记录的。

  每个人说了哪句话,或者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也会被记录在内。

  其中李奇维的话,玻尔更是一句都没漏。

  但这样也会造成一个阅读问题。

  粗心的人很容易看到满篇都是聊天对话时,而跳过去。

  哪里能想到,真正精华的一句话,竟然就隐藏在其中。

  劳厄就是如此。

  要不是他反复看了好几遍,还真忽略了这句话。

首节上一节246/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