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588节

  高开道不是说唐军攻入蔚州的是定州军,仅有两万人吗?

  可今天,埋伏围攻他的唐军也有差不多两万人,哪有半点受伤的样子。

  他甚至都怀疑,高开道是不是已经又投降了唐朝,才会在繁城那样骗他们。

  一名突厥译语人,把李逸的话如实翻译给乌碎听。

  乌碎瞪着李逸,不肯回答。

  “给这位乌碎少族长松绑。”

  李逸已经知晓,思结部是漠北铁勒十五部中的强部,跟回纥、仆固、拔野古、同罗、薛延陀几部一样,首领都是被突厥可汗授封为颉利发。

  颉利发地位在俟斤之上,俟斤在酋长之上。

  乌碎的父亲,就是现任首领阿温,封号颉利发。

  这几大部落人口都很多,比如薛延陀从西域东迁漠北,部众七万帐。

  拔野古有六万帐人口。

  回纥有部众十万口。

  同罗和思结都是有两万帐人口的。

  草原上一帐就相当于一家,起码有五六口人,有的还会有奴隶,两万帐,意味着至少十万口。

  能够有一万兵,甚至最多能暴两万兵。

  思结部能有两万帐,那么他也能有起码一万兵。

  两万户,放在大唐内地,仅关中京畿二十二县,随便一个县也有两万户了。

  但放在边疆,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期,一个县也就几千户,甚至现在整个蔚州,下辖三县,加起来也都没一万户。

  思结部确实还是挺强的。

  他们全民皆兵,能暴两万兵,那可是轻骑兵。而蔚州,把青壮都拉出来当兵,也顶多能拉出三五千乡兵。

  这也正是草原部落,南侵中原边疆,总能无往不利大肆抢掠的原因。

  要是没有朝廷的正规官军,

  边疆人口稀少,种地的是打不过那些放牧的。

  “乌碎,你现在已经是我大唐的俘虏,别搞错了自己身份,你要是如此不识时务,那本王不介意,把剩下的这两千思结俘虏,全都砍了脑袋,就在这瓶形关前,用你们的头颅,和上泥土,垒成一座京观。”

  当译语人翻译完这段话,

  乌碎的脸色终于变了。

  “你们这些南蛮全是骗子,你和高开道联手欺骗了我们思结部落,你别得意太早”乌碎少族长愤怒道。

  兵败被俘后,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他为何会败,还败的这么惨,三千人马尽没。

  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可能。

  高开道在蔚州北燕州被唐军夺取后,成了丧家之犬,在瓶形关前,面对李逸自知不敌,那个该死的家伙于是率部投降了唐军。

  却跑来繁城说什么是全军尽没。

  这让他们以为李逸跟高开道两败俱伤,他跑来捡便宜,结果落入埋伏。

  一定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

  跟乌碎没法沟通,李逸让人将他带下去。

  “司空打算如何处置那两千俘虏?”

  “杀了吧,留着还浪费粮食,放了更是放兽归山。”

  不少将领都主张杀了,这些人手上可都沾着大唐子民的鲜血。

  “司空,杀了多可惜,这可是两千胡骑。虽然也不全是青壮,也有老少,但毕竟是两千人。

  不如拉到灵丘城军市去卖了,那些随军商队都愿意要的。

  一个换几千钱,也能换上一万贯钱,拿来赏赐功勋,抚恤伤亡,采购粮草物资,不也挺好。”

  经过一番了解,

  李逸也才知道,乌碎的这三千骑,其实是一千精锐,带着两千家丁。也就是一名战士,带着两名随从,一人看营牧马,一个打草谷掳人丁。

  这种一带二,也是草原游牧部族出征的传统,草原游牧部族打仗,本就是以抢掠为主。

  青壮战士是打仗的主力,带上一老一少,是出征的帮手,小的一般都是子弟,带着随军慢慢教授经验,以后长大了自然也就是一名有经验的战士了。

  乌碎这三千骑,理应算是一千精骑,配了两千辅兵或是家丁。

  思结部这次响应颉利可汗金箭传令,首领阿温颉利发率万骑南下,实则应当是三四千精锐,带着六七千打草谷家丁。

  乌碎在这里折了三千,哪怕精锐只有一千,也可以说是让思结部伤筋动骨了。

  “给繁城的思结部颉利发思结阿温送封信去,告诉阿温,他儿子兵败瓶形关,三千人马尽没。

  如今他儿子乌碎和两千部下成了我的俘虏。”

  “司空是想跟思结部谈和还是?”

  李逸看着桌上的地图,“通知一下阿温,看下他的反应,当然,顺便借思结部,把高开道了结了。”

  “了结高开道?”

  “那乌碎不是一口一个高开道骗了他们,说高开道降了大唐,却骗他们思结部来攻,才中了埋伏么?”李逸笑着道。

  刘世彻眼神一亮,“哈哈,司空这是要使离间计?”

  “有枣没枣打两杆嘛。”

  突厥人就挺喜欢对唐朝使用离计间,之前还给李逸送狼头纛离间过他,没有成功,后来离间李仲文,却是成功让他被皇帝斩杀。

  高开道这种投靠异族,为异族带路侵略的狗贼,那就是汉奸,这种人哪怕是如今成了丧家之犬,就剩下千八百号人了,李逸也不想放过他。

  “让乌碎派他手下替我给繁县城里的阿温颉利发送封信,告诉他乌碎和两千思结骑兵在我们手上。”

  刘世彻明白,关键是在那个送信的乌碎手下。

  乌碎肯定会把他认定高开道已降唐朝的猜想让手下转告阿温,思结这次吃这么大亏,阿温岂会不找颉利告发高开道?

  颉利是信高开道还是思结部颉利发阿温?

  不管阿温有没有真凭实据,已经成丧家犬的高开道,颉利需要证据么,他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了,一脚踩死岂不一了百了。

  李逸从始至终,

  都没担心打了乌碎,又引来阿温,他给阿温送信,甚至还隐隐期待阿温真的能引兵来攻。

  坐镇瓶形关,以逸待劳,可比主动去进攻繁城稳多了。

  繁县城距离代州雁门城,可就八十里了,如今颉利十余万大军就在雁门城下,李逸可不想冒险。

第537章 雁门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都是些废物,”

  雁门城下,颉利暴怒,一座雁门城,攻了两个月了,仍然没能拿下。

  天气渐热,颉利的耐心也一点点流逝。

  “把这些该死的家伙,统统拖出去砍了。”

  狼头大纛下,

  一群降将跪地求饶,颉利不耐烦一挥手,一群附离狼卫便将他们拖了下去。

  高开道站在一旁,看着那几个被拖死狗一样拖下去的降将,心中不由生起几分兔死狗烹的凄凉。

  “执失思力!”

  颉利端起酒杯大饮一口,对站在下首的执失思力招手。

  突厥执失部颉利发之孙执失思力赶紧上前,“思力拜见大汗。”

  颉利倚坐在那,打量着思力,

  “思力,你也是我狼卫出身,你如实告诉我,为何在忻州不战而逃?”

  “大汗,冤枉啊,我们也是被高开道那贼所害。”执失思力曾是颉利可汗做设的时候当过其侍卫的,关系也算亲近。

  当即便开始把责任都推到了高开道头上,说本来围攻忻州城多日,攻城器械也打造的差不多了,结果高开道听闻蔚州北燕州被李逸所攻取,

  不顾他们的反对,立马便独自撤军,带走了三万人。

  剩下万余突厥诸部孤军作战,好几个小部落半夜撤离,这才导致被李高迁突袭而败。

  反正责任都是高开道和那几个偷偷跑路的小部落的。

  而他们执失部却还在他祖父执失淹的率领下,打退了李高迁的袭击,收拢了败兵,撤往南边重要关隘石岭关,

  守住了这座通往太原的重要门户。

  石岭关距太原城可就仅八十里,是云中山和系舟山的一道天然豁口,虽然石岭关不如雁门关那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这座关隘也是非常重要的。

  执失思力这番辩解,倒是让颉利脸色稍转。

  “高开道!”

  颉利目光如箭,射向站在远处的高开道身上。

  “罪臣在。”

  高开道赶紧上前,直接跪拜在地,“罪臣高开道,拜见大汗。”

  “高开道,你既然知罪,那便自刎以死谢罪吧。”颉利声冷如铁。

  高开道咬咬牙,

  “臣罪该万死,本该以死谢罪,然见雁门城久攻不下,诸路唐军四面合围过来,实在是为大汗担忧。

  李逸攻蔚州,屯兵瓶形寨,王君廓攻北燕州,剑指云中。

  刘世让守雁门,李高迁驻忻州,还有张纶守离石、李神符守太原,

  近来延州段德操又屡败朔方梁师都和我突厥兵马,灵州换了李道宗为总管后,也是击退了我突厥的进攻。

  大汗,形势渐渐不利我突厥啊。

  雁门关虽破,可雁门城却攻了两月未下,如今忻州也不能拿下,若是再顿兵于此,就有被唐军合围之险。

  可如果直接引大军南下,劫掠并晋,可到时唐军堵住我们退路,那又奈何?”

  颉利冷眼盯着高开道。

  忻州城下擅自撤兵,至执失部等兵败。瓶形关前又轻敌进攻,更至三万人马几乎尽没。

  如今带着八百骑来雁门,一条丧家之犬,在颉利眼中已经毫无利用价值了。

  “大汗,雁门、忻州,都必须拿下,否则我大军南下就有可能被堵住退路。”

  颉利冷声,“你难道有办法拿下雁门城?”

首节上一节588/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