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照写。
“好,你现在再给汴州刺史王要汉写一封信,就说张慈宝和张镇周一样,都已经秘密降唐,回汴州要叛乱,让他斩杀王要汉。”
张志犹豫了一下。
“怎么,你跟张慈宝关系很好?”
“没有,只是或许可以直接招降张慈宝和王要汉?”
“这个就不需要你操心,你按我话写信便是。”
“好。”张志提笔继续写。
信全写好,魏陆让人把信送出,却没放张志离开。
“我可以回荥泽,夺城擒太子。”
但霍玉却只是让他先留在荥阳城做客。
他的五十骑,被灌醉后逮捕,暂时关押起来。
左屯卫将军兼太子右卫率张慈宝在中牟调得一千兵,又强征了两千壮丁,正要回荥泽,忽接太子手令,说汴州求援,让他先往汴州增援,待与徐州行台杞王王世辩,一起击败汴州方面唐军后,
再北上荥泽。
张慈宝虽然有些疑惑,可最后还是奉令调头南下汴州。
带着三千人赶到汴州,遥见唐军连营数里在西南扎营,倒是没有阻拦他率兵入城。
“北海公远道来援,万分感谢,下官在衙中略备薄酒接风,请。”刺史王要汉迎接。
张慈宝带着手下几员将领前往刺史府衙,手下三千兵则交由王要汉的军官安排。
进入府衙后,
并没有接风酒宴,王要汉拿出一封信。
“太子有手令在此,”
“太子令,张慈宝降唐叛郑,意图汴州作乱,令我立即将此贼斩杀。”
王要汉大喝一声,“来人!”
顿时从外面涌出一群甲士。
张慈宝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他和手下将校已经被乱刃砍死,首级被斩下。
刺史府中的血腥味还未散去,
有人求见。
“王使君可知你拿到的那封太子手令,其实是张志模仿王玄应笔迹伪造的?”
来人语出惊人。
王要汉大惊。
“王使君又可知张志已经归降大唐,”
“王使君可还知荥州总管魏陆也已经归降大唐?”
王要汉惊的头皮发麻,赶紧拿出太子手令,左看右看,也是越看越生疑,只有太子署名没有用印,但后面有张志附署名和他的印章。当时王要汉也没有怀疑,毕竟此前也收到太子手令,同样也收到过张志的命令。
他惊疑不定。
“王使君,何不降唐?”
自称侍中李逸使者的男子拿出三封信,一封是荥州刺史魏陆写给他的,都是当年瓦岗兄弟,后面还附有一张霍六娘的拜帖。
第二封是张志写给他的,向他劝降,信上也有张志的印和署名。
第三封是李逸写给王要汉的,那上面的瘦筋体很熟悉,中秋节李逸给他送月饼时的帖子上就是这字。
这刻,他终于确信,他中了李逸的计了。
他一直没回复李逸,李逸就让用计让他杀了张慈宝,这下他再也无法继续在郑国立足了。
不降也得降。
不过看如今这形势,他也确实没更好的选择了,管州、荥州都降了,他这汴州也必然守不住了。
“我降。”
“侍中真是高明,在下佩服的心服口服。”
王要汉斩张慈宝率汴州降唐,改旗易帜。
荥州刺史魏陆和张志也先后宣布率部献城投降。
消息传到荥泽,王玄应吓的当夜就弃城,乘商船入黄河,偷偷逃回洛阳,连陆路都不敢走,只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郑州刺史郭士安见太子悄悄逃跑,密、溱、管、汴、荥诸州皆降,于是也宣布易帜降唐。
一时之间,
虎牢关以东的管州总管府,管郑荥汴密溱六州,皆降。
李逸表奏杨庆为管州总管,魏陆为荥州总管,王要汉为汴州总管,郭士安为郑州总管,加上此前所置的溱州总管。
原来一个管州总管府六州,被设了五个总管府,管的还是那六个州。
王世充的郑国,除了洛阳地区的司州,也就剩下了滑州行台和徐州行台了,却还已经被李逸切断与洛阳联系。
九月,
李世绩也率军赶来汇合,他在襄城分兵后,基本上也没建什么功,特别是和王君廓在伊阙出击后,步步都落李逸一步。
他围攻颍阳,结果李逸已经招降阳城令王雄,紧接着登封、颍阳等皆降,李逸设了嵩州总管府。
他刚过阳城,结果李逸又把东面的密州、溱州劝降,设了溱州总管府。
等他到管州,李逸又先一步招降管州总管郭庆,还在此伏击了郑太子。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他终于和李逸在汜水城会师,仗都打完了。
刚到汜水城,还没来的及喘口气,就听李逸告诉他一个惊人消息。
“曹国公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郑州司兵沈悦率一部郑州兵在武牢关协防,经我们劝说,他已愿为内应,我正准备今晚夜袭武牢,里应外合一举夺城。”
李世绩人都麻了,还好赶上了,要不然真是一口汤都没喝着啊。
李大亮郭孝恪好歹还拿下了豫、颍,正在打亳、宋,即将打到徐州。
他可是几乎尽在行军赶路了。
“侍中,某请率部参战。”
“曹国公远来辛苦,不如就在汜水城休息。”
“我们一点不累,愿为先锋。”李世绩真不想再错过了。
“好,那今晚曹国公为先锋。”李逸答应了。
李世绩这时才有机会问,“侍中怎么把武牢关中的沈悦劝降的?”
“他是郑州司兵,家眷族人都在郑州。”李逸笑道。
“哦。”李世绩明白了,李逸拿下了郑州,通过郑悦的家眷给他联络劝降。“郑悦只是一个兵曹,能行吗?”
“行不行,总值得一试。”
“也是。”
第388章 智取虎牢关
金九银十,收获的季节。
长安太极宫北苑,金薯苗已经开始变黄枯萎,水稻更是金黄一片,稻穗沉甸甸。
谷子糜子这些也都成熟。
皇帝今日换了身老农装束,粗布的窄袖短衣加大口裤,两条裤腿在膝上各系条绳,头上也只是扎了条紫抹额。
挥着锄头在金薯地里挖呀挖,挖出一堆又一堆的土豆。
金薯经历数茬种植,如今已经渐在长安贵族家普及,家家都种有,不算稀奇了。
“陛下,今秋金薯亩产得有三千斤。”
李渊直起腰,扶着锄把,看着那一堆堆的金薯,“真是祥瑞啊,朕这片自留地,一年种春秋两季,收获六千斤,”
司农少卿武士兵棱在旁边也是笑着称赞金薯的高产,虽说鲜薯跟麦稻不能直接比,可金薯淀粉含量高,三千斤鲜薯也能制成四五百斤淀粉。
“陛下这自留地土质肥沃,用的肥料也足,加上精心选种、管理,产量很高,比其它的要高产不少,如果以后百姓也种,缺少肥料,或是土质不够肥,可能产量要低不少。”
李渊倒是也知晓这些,“不打紧,就算山坡旱地,产亩千斤,也不错了,弄成薯粉都能有一二百斤。而往常那样的地种谷子糜子,亩产还不到一石呢,”
可粮或菜的金薯,不一定非要制成淀粉,普通百姓可以直接蒸煮着吃,能果腹就是好东西。
现在大唐最缺的不就是粮食么。
“陛下,关东捷报。”
殿中少监独孤晟赶来,满脸笑容,“陛下,关东又奏捷报。”
李渊站在土豆地里,“朕猜,又是无逸上报好消息吧,朕再猜,这次是拿下梁州了?”
独孤晟激动的眉飞色舞,
“陛下神算,一下子就能猜到伪郑梁州总管程嘉会率梁、涡、亳、成、南谷五州向李侍中请降。”
“哈哈哈,今日下一城,明日下一城,无逸真是横扫河南了。这已经下了多少城了?”李渊抚须大笑。
独孤晟笑了一阵又道:“好消息还不止梁州总管投降,”
“哦,还有谁降了?”
“濮州刺史杜才干,怨恨邴元真当初背叛李密降王世充,如今接李侍中劝降信,于是便率濮州兵马前往滑州说是增援,
却在入城后发起突袭,斩伪郑滑州行台尚书令邴元真,擒行台左仆射韩洪,夺取滑州,滑州行台的兴、燕、胙诸州也纷纷响应。
李侍中以便宜委杜才干检校滑州总管,以柳德义为濮州刺史、韦宝为兴州刺史,韩洪为胙州刺史,以其妻兄卢穆为燕州刺史。”
杜才干打着为旧主李密复仇旗号出兵,入滑州杀邴元真,滑濮五州纷纷响应。
李渊暗叹李密在河南仍有这般影响力,开口道:“杜才干义士也,加封其上柱国、闻喜县公,封其妻卢氏郡君。
封柳德义柱国、临河县公,封韦宝柱国、阳城县公。”
“杜才干妻卢氏是范阳卢否?”
“回陛下,卢氏祖父在前朝拜礼部尚书摄吏部事务,封容城县侯,后来卷入苏威朋党案,除名,他是西魏中书监卢柔之子。”
李渊点头,“那就赐封卢穆柱国、容城县公之爵。”
至于韩洪,李渊也没落下他,也封他柱国、韦城县公。“
“李逸真是朕的一员福将啊。”李渊兴奋的在地里画起了地图,王世充原来趁着李唐战河东之际,差点尽取河南地,甚至运河以东,也夺取了一些地盘,还一度把手伸进山南,拿下襄邓。
可现在,李逸短短百余日,不仅为他拿回山南襄邓,还把杨士林诛杀,又震慑了光黄显随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