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站在营门口,虽然样子有些狼狈,可他面对四周将士们,却仍是豪情万丈。
“我以五百人到王世充大营前挑战,
王世充全军出击,带着三万人来围攻我,结果也不过如此,我在他三万人大军围攻中,仍然可以杀出来。
段志玄马失前蹄落马被擒,可照样还能手刃敌两将,斩首夺马而归,虽数百人亦不敢靠近追他一人。
还有敬德,就更了不得了。
王世充的大将军单雄信,号称飞将,说是最擅使槊,结果今日,敬德光着身子不仅没披甲,连武器都没拿,
就空手,还骑着没鞍的马,都能在他众军包围中,不仅避开他的槊攻击,还反手夺了他槊,将他打落马下,
要不是他亲兵拼死相救,单雄信这员飞将,就成死将了。”
众人看着秦王和他一左一右的段志玄与仍光着膀子的尉迟恭,惊为天人,齐齐欢呼称赞他们勇悍。
李世民笑着又把丘孝恭拉到面前,
“今日,我的坐骑被敌人射杀,我换了四匹马,四匹马都被射杀,
丘孝恭把他的坐骑让给我,他徒步持槊为我杀出一条血路,他一杆马槊,我一张弓,
郑军无一人能挡住我们!”
“丘将军就算持槊步战,郑军依然没有将领能挡的住他!”
丘孝恭这时也是张开双臂,做出强壮的模样,引的大家又是欢呼阵阵。
本来,
今天秦王被人打的这般狼狈逃回,甚至连守营兵都认不出他来,可现在李世民几人虽缠着纱布,甚至尉迟恭身上还插着箭流着血呢,
但李世民这公开喊话,
顿时就立马塑造出另一种战场形象来。
大家只觉得秦王和段志玄、尉迟恭、丘孝恭、侯君集等人勇悍无双万人敌,
反倒是王世充,堂堂郑国皇帝,带着三万人围攻五百人,结果不仅没能留住秦王他们,反被杀个七进七出。
唐营中,
将士们不断欢呼,
士气越来越高涨,段志玄也把他带回来的两骑将首级拿来,高高举起,引的众将士群情激昂。
李世民又让人把他活捉的左建威将军燕琪带上来。
“此人,王世充的左建威将军,不过如此。”
李世民拔剑,亲斩燕琪,以血祭旗。
全军此时士气达到顶点,
李世民也是不顾屈突通的反对,下令全军出击,进攻王世充营。
“三军将士,士气如虹,正宜出击!”
李世民重新披甲,换上一匹突厥宝马飒露紫。
拔剑向前挥动,“进攻!”
战鼓擂动,
鼓声激昂。
全军五万人,鱼贯而出,迅速展开军阵,在洛河南岸,摆开了十里战线,
向着王世充营缓缓压上。
王世充刚回营中,李世民、段志玄,甚至那个裸奔猛将全都跑了,一个没抓到,他反倒折了一个左建威将军,和两个鹰扬郎将。
这仗打的王世充一肚子气。
正愤怒间,
斥候来报,
“禀奏陛下,唐军出营,全军压过来了。”
王世充赶紧登上营中的望楼,果然,只见远处,唐军如潮水般涌来。
“李世民这是怒了急了,”
王世充观察了一会,得出了一个结论,年轻人输不起,好面子。但在仔细观察了移动的唐军后,王世充眉头越皱越紧。
虽然兵法上说主将不该因怒出兵,
可现在唐军这架势,一点不乱。
这个李世民有些本事,今日吃这么大亏,居然还能让士气不坠分毫,反隐隐更加士气强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架式是要拼命啊。
“陛下,是否立即出营列阵迎击?”左辅大将军杨公卿来问。
王世充想到刚才几千人都没能围住李世民,
这唐军的凶悍精锐远超他预料,
真要在这里决战厮杀,他占不到半点便宜。
不能在这打。
王世充咬咬牙,“传令,全军弃营后撤,撤回洛阳。”
“陛下,现在唐军来攻,我军撤退,十分危险。”
“留下来更危险,我们不能上李世民的贼当,不能在这跟他打,他五万人我们才三万,跟他野战殊为不智,当撤回洛阳,倚坚城而守,挫其锐气,耗其粮草,
待其粮草不继,士气低落,那时方是反击取胜之时。”
对于撤退会不会变成溃散,王世充不担心,他统兵多年,要是连撤退的本事都没有,那也走不到今天。
“可我们这一撤,慈涧必不能守。”
“不守了,让慈涧守军一起撤回洛阳。”
慈涧是洛阳西边门户不错,可现在情况,王世充也顾不得这些了,既然外围野战打不过,那就把唐军引到洛阳坚城下来。
洛水河边,
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唐军五万人展开十里阵线,缓缓向郑营推进。
而郑军没有出营结阵迎战,也没有守营不出,
而是直接弃营,
全军三万人直接向四十里外的洛阳城撤退,同样是摆开了六七里的军阵,缓缓的后撤。
两军相隔七八里,
这就么缓缓移动。
李世民派出轻骑去抵近侦察,发现王世充虽撤的慢,可戒备森严。
如同刺猬一样,让人无从下嘴。
吃过一次亏的李世民这次没再轻敌,而是克制的让唐军就这样亦步亦趋的跟随着,两军始终相距七八里。
唐军至慈涧城下,发现这已经是一座空堡。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天色,
许久后终于下令,停止追击。
当天,王世充率三万余人,安全撤回洛阳,而李世民也兵不血刃的拿下慈涧堡。
夜晚,
李世民在慈涧堡设宴,招待感谢尉迟恭诸将。
“你今日怎么裸身骣骑?”
“末将当时正在营外洛河边洗澡涮马,听闻呼救,来不及披甲上鞍,便立马赶来,幸好及时。”尉迟恭道。
李世民拉着老黑的手,“今日幸亏你救援及时,先前寻相等代北兵将叛逃,你独留下,好多人不信任你,我是从不曾置疑你的,仍坚持留你在身边,
这真是上天要向大家验证我的判断啊,善福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高兴的李世民当众赏赐尉迟恭黄金一箱,银铤一箱。
打铁出身的尉迟恭倒也不矫情,笑着收下了。“当初大家都不信任我,唯有秦王独信任,不仅将我释放,还赐我不少金银,说只要我想走,随时就可以走,那些金银送我,当做相识共事一场的情谊。
我尉迟恭出身贫穷,以前打铁的出身,没啥文化,但也懂得忠义,秦王那般相信我,我便早下定决心,此心必忠心不渝。”
李世民又赐丘孝恭良马十匹,段志玄绢三百段。
今日跟随他的也人人有赏,战死者也优加抚恤。
“明日,便进军洛阳,屯兵邙山,他就算逃到洛阳城,我们照样要将他灭掉!”
众将一起举杯,高呼灭郑。
今日这一战,说到底最后还是唐军得胜,王世充率三万人来援慈涧堡,想守住这洛阳西大门,结果最后还是只能弃堡,唐军夺取慈涧,接下来就能直抵洛阳城下了。
大赚,
赢麻了。
第383章 共此清光
汴州。
开封城,此城最早名为启封,汉代避讳改名为开封。
刺史府中,桂花树已经缀满金色的桂花,香气袭人。凉亭中,汴州刺史王要汉看着面前的盒子。
犹豫许久才打开。
一盒月饼,一封书信。
王要汉知道这信是谁送来的,正是如今平推山南河南四十州的唐侍中晋国公李逸,一个才十八的年轻人。
此时那位天纵之才就在他南面百余里,麾下数万兵马。
许久后他拿起书信,启封。
“汴州刺史王公台鉴:时维仲秋,金商应律,月满河洛,桂子盈庭,逸驻马尉氏,遥望汴州风物,感公镇守之辛,特遣使奉时令胡饼一匣,佐以伊洛石榴、襄城蜜枣,聊表寸心。
忆昔魏公举义,公昆仲并驰英名,伯当将军白马银枪,武牢阵前裂石穿云,天下谁不倾慕?
然天命有归,神器终属唐室,今圣人御宇,秦王东征,豫东南四十州传檄而定,非独刀兵之利,实乃人心所向也。
公坐拥汴州要冲”
王要汉一边看一边轻念帖子内容,
“好文采,好字,这就是名满长安的瘦筋体了,铁划银勾确实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