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397节

  李逸拔剑,

  “万胜!”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个队正们,手持步槊,激昂高吼回应,“万胜!”

  身后队中士兵们也是紧随高呼。

  “万胜,”

  “万胜!”

  无数声音汇聚,声震云霄。

  这时天使骑马至。

  “圣人赐李总管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

  “五品以下官将,皆可先斩后奏!”

  皇帝赐下的旌节包括门旗二面、龙虎旌一面、节一支、麾枪二支、豹尾二支,共八件,节用金铜叶做成,旗用九幅红绸制作,上装有涂金、形如木盘的铜龙头。

  而皇帝这次赐李逸双旌双节,以强调其节度大权。

  这次李逸出征,皇帝期望巨大,他这边若能迅速打开局面,那对李世民主力进攻洛阳,会有巨大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甚至能和孝恭背后包夹,一举攻下江陵,灭掉萧铣。

  解决这卧榻之侧的敌人。

  故此李逸这次可不仅是汉水道行军总管,他还加了山南安抚使衔,又检校显州道行台尚书令,可临时统汉东六总管三十五州诸军事。

  又兼了个邓州总管,直管南阳七州。

  还给双旌双节,许便宜行事承制封拜,既能对不听指挥的先斩后奏,也能够直接任免、拜授地方官职。

  这已经是给了最高权限。

  战争时期,一切李逸说了算。

  大唐刺史例加持节,总管例加使持节,可实际一般授节较谨慎,只加衔,

  李逸这样,出征前皇帝特赐全套旌旗,还是双旌双节的,可就很少见,越发显得皇帝的重视。

  李逸上前接旨谢恩,

  恭迎双旌双节,这一套华丽的旌节往六纛下一摆,顿时李逸身上光芒都盛了几分。

  “出发!”

  李逸手持皇帝所赐玉具剑东指,

  鼓声中,

  大军依次开拔,前军开路,轻骑斥候前出二十里侦察,接着是左虞候军、左厢、中军、右厢,右虞候军、后军。

  两万人马拉长了二十里的行军队列,

  沿蓝武道而行,走驰道先至蓝田,过蓝桥蓝岭蓝田关,进入商州,沿丹水而下,出武关,就能水陆并进,能乘船运兵运粮。

  到了淅川,也就是后世丹江口水库,那就出了连绵险要山区,往东就是南阳盆地了,往下就汇入汉江,可直抵襄阳。

  长安至武关,四百里路,

  武关到南阳,四百五十里,

  武关至襄阳,六百里。

  而武关距离显州泌阳,六百二十里。

  长安至武关只有一条蓝武道,但出武关后,却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沿丹水而下,另一条是出武关后走商洛、西峡内乡、新城,继续东往南阳,或南下邓州穰县。

  好消息是如今襄、邓虽皆失陷于王世充,但南阳分地东面的淅州,襄阳上游的均州,都还在大唐手中,

  李逸不用担心被堵在商洛山中出不去。

第366章 蓝田

  “南阳为天下膂,汉时谓之南都。”

  骑马随中军而行,李逸还跟李大亮他们讨论。李大亮不久前才从汉水中游的金州安康返回,他就是走蓝武道回京的,“蓝武道跟褒斜道等一样修建历史久远,

  是关中通往山南必经之路,可每经夏潦,摧压踣陷,行旅艰辛。前朝时,也曾计划开辟一条蓝武偏道,起至蓝田,东至内乡,长七百余里,但一路多山阻,要修桥道起官舍,得役工十余万,最后也没能修。

  又曾计划由商州西开山道通蓝田石门,秦岭山南引丹水通漕至商州,商山出石门,抵北蓝田,可通挽道,但后来开山通关,死了不少人,遇大雨和泥石流,道路被毁,这石门新道也就不了了之。”

  眼下六月,

  正是夏季多暴雨,和多发泥石流季节,

  他们要在蓝武关行军几百里路,要是遇到暴雨、泥石流也会很麻烦。

  “李长史可懂天气,最近可会有大雨?”李逸问。

  真遇到这种暴雨,也麻烦,到时暴雨成山洪,甚至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就算没泥石流,但山洪冲垮山道,或是大水淹路也很寻常,都会耽误行军。

  “这个季节易夏潦,”李大亮也不好说。

  蓝武道上,从长安灞桥驿到阳城驿,一路有二十多个驿站,光是驿马就配了一千多匹。

  当天,他们抵达蓝田县。

  就在县城外扎营,本地官员带着乡役送来羊猪鸡鸭蔬菜粟米等,李逸让参军付钱买下。

  他们抵达时,倒是不用扎营,

  提前征召的五千关中辅兵,都是京畿青壮男子,已经提前在这集结,并为战兵修建了临时营栅。

  李世绩等都是老将,驻扎安营也都经验丰富,不需要李逸特别费心,各总管自去安排。

  军营外,

  蓝田本地商贩百姓,还有随军而来的商人,也都开始摆起摊来,倒是一片热闹。

  对于随军商队,李逸也早习惯了,这些人存在倒也不全是坏事,还有不小作用。

  “天黑以后,军营禁止出入,禁止喧哗,违令者斩。”

  “今夜口令,雪拥蓝关。”

  郭孝恪疑惑这夏日六月,为何军令却是雪拥蓝关。不过也还是应下,前去安排当值、巡逻的。

  天一黑,

  外面的军市自然也都收摊,商贩们或搭起帐篷,或随意搭个草棚对付一夜,明天也还要继续带着货物跟着军队行进。

  一些商贩们躺下后,还在脑子里盘算着今日卖了多少货,赚了多少钱。

  随军将士们的钱还是要好赚点的,不过现在还没打仗,打了胜仗后,那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尤其是各种战利品他们收购,没有中间商,他们能赚第一手。而他们的商货,卖给发了横财的士兵们,也能卖更好的价钱。

  听说去年晋国公在河东,在他那做买卖的,可都大赚。尤其是浩州豪强,光是吃下前后几波战俘两三万人,就不知道赚了多少。

  天刚黑,

  李逸也还没那么早休息。

  他召诸将来议事,给大家煮了凉茶。

  凉茶刚喝时好像有点苦,又有回甘,最重要的是能去火。

  “我已派人前出侦察道路,看看出武关后,偏路能不能走。要是偏路通路,我们就经商南至内乡,然后直奔南阳。”

  内乡也就是如今淅州治所,建在丹江支流淅水河谷,此前朱粲攻下南阳邓州后,就曾打到淅州城下,后来还是郑元率步骑万人击退。

  此时唐朝的内乡跟后世内乡不在一地,现在的内乡在后世的西峡。

  司马李弘节提醒李逸:“南阳诸城,这几年被反复劫掠,人口流失严重,而且田地大量荒芜,一直饥荒。

  就算偏道能行,可也得考虑粮食补给的问题。

  不能指望到了内乡、菊潭、新城等地补给。”

  内乡过去就是菊潭城,此城位于湍水支流菊水边,去年朱粲兵败,逃到菊潭向唐朝请降,朝廷赐封他为楚王,许他自置官属。后来还派段确前去安抚,结果段确醉后非要犯贱问朱粲ren肉好不好吃。

  朱粲说吃醉鬼就像吃酒糟猪肉,段确骂朱粲入朝也不过是个奴仆头目,朱粲就干脆把他和他的几十名手下全给烹了,然后屠了菊潭城去投王世充。

  菊潭城现在还几乎如鬼城。

  也正因朱粲等反复的摧残,让南阳地区虚弱,这才能让王世充趁虚拿下襄邓。

  “还是得借丹江运送粮草器械补给,不能指望就食南阳当地。”

  李逸倒不觉得南阳就真的没粮了,

  确实,这几年南阳百姓被朱粲等祸祸的不轻,大量百姓逃入关中,田地荒芜,百姓饥荒,但也并不是就没粮了。

  南阳地区还有不少堡寨,是那些豪强大户们据守的,豪强大户子弟众多,乱世时率亲戚部曲佃户们据守堡寨,平时也是要种地的,

  只是敌人来了,就退守堡寨,敌人强势,就交点钱粮,甚至是送点人质。

  这些堡寨,有时比那些县城州城还难啃,连朱粲这等流贼,有时都不想啃这种堡寨,硬啃要崩掉牙,最后攻下了也没多少人口钱粮,不值当费那个劲。

  “我看可以先派人往南阳七州,甚至是显州道六总管府下的三十五州,各处联络,宣传朝廷大军将至。

  尤其是跟各地豪强大户们通通气,

  告诉他们,不管之前他们是依附过朱粲,还是依附于杨士林,又或是王世充、萧铣,那是过去,朝廷可以统统不究。

  如今朝廷王师到来,

  各州各县的官吏,只要迎接王师,反正归附,那么本总管仍保留他们原来官职不变,

  甚至能有杀那些冥顽不灵的州县官者,本总管会以圣人所特许我承制封拜之权,表奏他们为刺史、县令等,且还有重赏。

  俘斩贼辅兵一人,赏绢三匹,俘斩贼披甲兵一人,赏绢十匹。获贼伙长,赏绢二十匹。获贼队头,赏绢五十匹。获贼旅帅,赏绢七十匹,获贼校尉,赏绢百匹。

  若能获其营子总管,赏甲二百匹,获其统千人以上总管,赏绢三百匹。

  俘斩另计功勋,累功可授勋。”

  牛进达和吴黑闼两员来自秦王府的将领,对李逸提出的赏格,觉得有些不太合理,一个辅兵才三匹绢,太少。而统带千人以上的总管,三百匹绢又好像有点多。

  “不用担心赏赐问题,等拿下襄邓、显州,到时抄没反贼府库,还怕拿不出这点绢来赏赐?”

  几万大军,一天消耗的钱粮是多少?

  当然,李逸这个悬赏,其实重点不是俘、斩一贼,能得多少赏赐,而是鼓动山南地方豪强们,站出来反正倒戈,他们要是能夺取一县,李逸授他们县令,能夺取一州,李逸表奏他们为刺史。

  不仅既往不咎过往,还有如此丰厚赏赐,当唐军王师大兵压境,这才是最厉害的一招。

  毕竟王世充夺得洛阳也才两月,能有什么统治根基,地方上归根到底影响力最大的还是本地豪强们。

  就算显州道的杨士林、田瓒、张镇州、周法明等人是地方最大豪强,但他们手下也还有其它地方豪强家族啊。

  “是否派人向杨士林劝降?”李弘节问。

  李逸想了想,“杨士林此人鼠首两端,根本不可信,也没必要再劝。不过他手下长史田瓒还兼着随州总管,我看倒可以策反此人。”

  他看着地图,随州总管府下辖随、昌、襄三州,如今襄州还被王世充夺走,昌州,其实也就是原来随州的枣阳县,后来划入湖阳、上马二城。

  田瓒的地盘,其实就是隋朝的汉东郡和舂陵郡,杨士林基本盘在他东北边的隋淮安郡、义阳郡。

首节上一节39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