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352节

  刘德威亲自审讯来人,

  先一根根指甲拔,再一节节指头砸,砸碎了再切,那位年轻的刘氏子弟哪扛的住这些酷刑,最后把知道的全招了。

  得知刘师善真的反了,刘德威怒急。

  “狗奴,”

  卢赤松一边让人回报浩州李逸,一边让大夫医治那个刘氏子弟,这是刘师善谋反的证人。

  “现在怎么办?”

  两人都很头疼,刘德威一万五千人马,如今已经分驻隰州北边三地,粮草就地征集,勉强支撑着,但不能持久。

  隰川一切断供应,他这一万五千人冰天雪地里就得断粮。

  刘德威紧捏拳头。

  “事到如今,也唯有将计就计,直取隰川了。刘师善不是一直请我去隰川么,那我就走一趟。”

  “会不会太危险了?”

  “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刘德威点选两千步骑,直奔隰川城。

  五天后,

  李逸在浩州见到返回的卢赤松,胡子都结着冰花。

  可卢赤松满脸兴奋。

  “逆贼刘师善、燕询等皆被诛杀,隰州谋反平定了。”

  虽简单一句话,但刘德威平叛过程还是相当惊险刺激的,他们两千人一路急驰南下,

  两天后抵达隰川城外,刘德威假装不知叛乱,只说前来运粮,刘师善请他入城,

  刘德威也只带着百余骑就进城。

  结果刚进入城门,刘德威手下亲兵就突然发难,砍翻城门守军,夺取了北门,

  很快在城外的刘德威部下,看到城头升起的信号旗,也是立即就冲向隰川城门。

  这些兵马抵达后,马未卸鞍人未卸甲,一直做着战斗准备,甚至就在北门外不远。

  刘师善还在他的王府等着刘德威入城,一刀把他砍了,却不知道刘德威以身入局,直接带亲兵来夺城门。

  “刘将军控制了北门后,他麾下两千步骑赶到,杀入城中,直奔刘师善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斩刘师善,

  然后传首隰州诸门,并声称李总管你的两万大军就在二十里外,叛军很快就瓦解了。”

  他虽然说的轻松,但李逸能想象到当时还是很危险紧张的。

  刘德威确实艺高人胆大,这招将计就计,直捣贼穴了得。

  事后,刘德威斩杀刘师善满门,把附逆的刺史燕询一并杀了,夺取了隰川城,解除了叛军武装,然后开仓取粮,运往北面供军。

  他亲自带两千人驻守隰州。

  先前附逆的一众隰川官吏、豪强,也是纷纷又归附朝廷。

  刘德威还擒获了刘武周派去的使者,也是直接斩首,让其随从带着首级回太原。

  “荣国公,隰州重又安全矣,浩隰通道也保住了。”卢赤松笑道。

  “赶紧进屋暖和,这趟辛苦卢公了。”

  “我不辛苦,辛苦的是刘德威将军,他现在还在清洗隰州反贼,关键的官吏,重要的关卡,都要换上我们的人,西德州刺史杨敏,也已经被刘将军暂时解职,正送来浩州。”

  “他也附逆谋反了?”

  “那倒没有,但不得不防,干脆一并换下。”

  李逸点头表示理解。

  这些天我也是吃不香睡不好,现在总算踏实了。

  正说要煮一壶酒,弄几个热菜,好好庆贺一些。

  轻骑踏雪驰入浩州,带来了紧急军情。

  刘武周亲率兵马,正向浩州城杀来!

第327章 烽烟再起

  烽烟再起。

  浩州城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李逸并不敢轻视那位鸡冠王。毕竟能在隋末乱世打出一片天地,如今还能把李唐打的手足无措的,可没几个。

  经过一番紧急商议,

  李逸同意李仲文前往文水城增援,李逸也把文水城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站在浩州城头,田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处处山峰白雪皑皑。

  空寂。

  听朔风呼啸,看雪花飘落,

  这本来是该猫冬的季节,但现在却要备战迎敌。

  “刘武周就不能好好过个冬,这么冷的天折腾个啥?”刘黑子铁甲外罩着裘袍,手也戴上了厚厚皮手套。

  依然感觉冻的很,

  “这浩州比关中可冷多了,风跟刀子似的,还无孔不入。”

  他怀念关中,想念妻儿,眼看着今年可能是回不去家乡了。

  “大家都很想家了吧?”

  “嗯,除了这河东人,咱关中来的,谁不是离家半年多,谁不想家啊,这狗日的刘武周,害的咱有家不能回。”

  这仗打的确实有点久了,

  已经半年了,还不知道要坚持到什么时候,将士们思乡心切,也是个不稳定因素。

  “要是在家,咱现在正忙着酿柿子烧呢,那新酿的柿子烧,来上一壶,坐在炕上,弄上点油渣炒黄豆,再来点炖猪肺啥的,七八个朋友,一起打平伙,那不知道多惬意。”

  李逸哈哈一笑,“新妇孩子热炕头,神仙也不换是吧?”

  “嘿嘿,这仗再打下去,等咱凯旋,估计孩子都会跑了。”

  浩州城中的士兵营房里也盘了火炕,这事还是刘黑子罗五他们负责的,忙活了许久,

  炕盘好后,士兵们在这寒冬的夜里,倒没那么难捱了。

  而且比烧炉子要节省不少。

  战争期间,燃料可是重要物资。

  好在李逸一直早有准备,一直在收集储备粮食、燃料这些,浩州这边也有煤,还有露天的煤矿,也一直有开采利用,李逸直接以战备为由,弄回来许多,

  不仅浩州城,其它二城三关四堡,也都储备了不少,柴、炭、煤,不打无准备之仗。

  当初有人还觉得李逸是不是要借战备为名,弄石炭这些倒卖,现在证明李逸确实有远见,早预见到了这是一场持久战。

  有冬衣、有粮食,还有柴炭煤和食盐、盐、菜等,李逸现在还稳住了隰州通道,可以说他确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他比李世民的条件还好,除了远离长安外,他能够很好的坚壁拒敌。

  刘武周来,也不用担心,刘武周的兵还未必有他多。

  草木枯寂,天地银白。

  这真不是什么打仗的好时节,人家突厥人,都知道选在秋天南下进攻,因为秋高马肥,这季节的马育足了肥,经的起行军跋涉消耗。

  而中原王朝北伐突厥,一般都会尽量避免秋天出兵,这个时候的草原游牧民战斗力最强。

  突厥人会尽量避免冬天南下,天寒地冻。

  中原王朝北伐,会尽量选在春暖花开时出兵,一来天气转暖,二来经过一冬后,突厥人的马瘦了,这时突厥人战斗力最弱。

  刘武周现在这个时候要攻来浩州,绝非什么明智之举。

  毕竟他是代北起家,强的是骑兵,冬季恰是骑兵最弱的时候,况且浩州还是坚城,又有重兵。

  “能引得刘武周主力来攻浩州,这是好事,这样我们就牵制住了他宝贵的兵力,给南边减轻了担子,”

  如果没有浩州在这里钉着,

  那刘武周可能就直奔绛州,进攻龙门渡,或是会出兵泽潞,扫平上党地区,又或是扫平西面的隰慈。

  总管府大堂上,

  炉子从十月半开始烧,屋里很暖和。

  一边商议军事,一边煮茶,烤点枣子、核桃、桑椹还是不错的。

  “刘武周来攻浩州,咱们正好消耗他,让他撞的头破血流,找机会,说不定还能跟干黄子英一样干趴下他。

  如果他不理我们,直接打雀鼠关三关,咱们就在背后捅他腚。”

  “他要是敢直接南下,那咱们可就不跟他客气,咱们去打太原。”

  厅中,

  一群将领们讨论时都很轻松,若是在两个月前,他们肯定不敢这么自信。

  但现在,打出来自信了。

  都敢喊着要打太原了。

  行参军卢承庆坐在李逸身后,帮他敲着核桃。

  李逸一边磕着松子,一边把烤好的红枣、桑椹、核桃放入小陶壶里,和茶叶一起煮。

  红枣和桑椹可是好东西,

  这玩意不论是关中还是河东,遍地都是,朝廷授田,要求百姓永业田必须种桑树,还要种槐树、枣树。

  不种还不行。

  桑可以养蚕织布,

  而枣可不仅是水果,它也是一种粮食。

  就算干旱、蝗灾、水涝,枣子也能有收获,晒干后就是粮食。

  桑树结的桑椹,晒干后也一样是粮食。

  当年三国大战,曹操和吕布的兖州之战就打了两年,中间还遇到蝗灾,打到后来双方都没粮了,各引军退去。

  当时各路诸侯,为了填饱军队肚子,也是各显神通。袁绍在河北,让手下吃桑椹,袁术在江、淮,摸河蚌。

  曹操军过新郑,地方进贡桑椹干,让曹操高兴的跳舞。

  枣子、橡果也都是适应性强,无须过多管理,产量也还可以。

  江淮之地的袁术,江东的孙策等人,他们就还能靠水吃水,吃河蚌田螺鱼虾。

  李逸此前征粮购粮,

首节上一节352/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