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303节

  现在李逸来了,当然要把路封起来。

  霍邑、灵石两头一堵,中间再把阴地头也给封锁起来,黄子英这几千人就呆在百里雀鼠谷,跟雀鼠为伴吧。

  镇将曹怡,是个粟特胡人,隋朝时曹家也是西河郡豪族,建成世民兄弟攻西河,西河城只坚守了三天,就开城投降了。一众西河豪强子弟也跟着随军,曹怡跟着打进长安,也就得了个七品职,回河东任了这阴地关镇将之职。

  曹怡在这里任镇将一年多了,对这里还是比较熟悉的。

  “此处因夏禹治水而得名,传说上古时候晋阳本是一片湖泊,经常发水灾,夏禹带先民开山凿石,把汾水导入黄河,开山的地方就叫灵石口,也称夏门。

  本地百姓有句民谚,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阴地关,也被人称为百尺楼,足有四十多米高,其后面山岗了还是一个村庄,就是夏村。

  有街巷九条,六十余户百姓。

  这里还有集市,汉军没有南下的时候,这里逢三六九赶集,还是很热闹的。平时过往商旅也多,他们这些镇兵守在此处,也挺轻松,还有不错的油水。

  一边守关,还能一边屯田种些地。

  曹怡知道从关下过去的黄子英,在南边雀鼠谷引诱伏击,将行军总管李仲文九千人全歼的消息后,一直就很不安。

  虽然他们只有三百人,觉得根本挡不住黄子英数千人,但他挡都没挡一下,这朝廷追究下来,也是吃不消的。

  面对才十七岁的副总管李逸,他也是格外配合,就希望能够将功赎罪。

  李逸此时也只带了八百人前来。

  但他看到这阴地关堡垒的险要后,却已经很自信了。

  一千一百士兵,加上夏村百姓,大家搬运石头,直接就把关下的那条马路,给修成了一个瓮城,彻底截断道路,虽还留有门,但想通过,可不易。

  一面百尺峭壁,一面是汾河激流,

  这里又是突出部,三面被汾河包围,绕都绕不过去。

  阴地关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夏村也有石匠,就连镇兵里也有会打石头的,只有半天时间,

  一千多人,就把南边一段墙给先砌起来了。

  “修高点修厚点,”

  曹怡更是出主意,直接修四道墙,把阴地关前这一段路都给围起来。

  李逸听到他的主意,第一时间居然想到的是三格式化粪池,四堵墙,不就是砌成了三格么。

  “这个主意不错,”

  并排四道石墙,四道门,每道瓮城石墙都有一门一闸,而且这四道门不是开在一条直线上,都得错开,就算敌人攻破一道瓮门,也不能立马就攻击第二道门。

  一千多人干活,还是很快的。

  主要是石头取材方便,大小石头搭积木似的,这玩意跟修堡坎差不多,甚至比堡坎还好修点。

  都不用什么粘合材料,在石匠们的指点下,大石头小石头堆砌而成,照样十分坚固。

  底宽两丈,高四丈,墙顶外缘还又砌了一堵一米高的女墙,设雉碟。

  为了赶工有些粗糙,但绝对足够结实。

  大门因来不及制作,直接在留好的门洞里,填上大石头堵上。

  反正李逸也没打算过人。

  夕阳西下,

  第一道墙实步完成,李逸站在十二米高,两米来宽的石墙顶上,顿时又添加了几分自信。

  “隔二十步修一道墙,修上他四道墙,记得把门位置错开。”

  百尺堡楼下,六十步距离,四道墙,四道门。

  这要是修成了,阴地关前这道路,可就彻底的控制住了。

  不再像之前,平时只是士兵在关前检查。

  就算黄子英猛,能突破一道墙,可还有二道墙三道墙四道墙,冲到那狭小的瓮城里,那就是瓮中捉鳖。

  不仅四道高墙上守军可居高临下的射他们,

  旁边可还有阴地关百尺堡楼,上面也可以居高临下的射击呢。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虽然搬了一天石头累的够呛,可大家看着这高高耸立的石墙,还是挺兴奋的,安全感大增。

  好在这山与河之间的路很窄,也就三四丈宽,倒是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大胡子镇将曹怡看着这堵高高耸立的石墙,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到黄子英看到后的表情了。

  “曹镇将,今天弟兄们都辛苦了,你找村民买些羊来,好好犒赏大家。”

  一千一百士兵,加上二百多村民,李逸直接让买了三十只羊,他掏钱,身为行军副总管,李逸带着不少军费。

  村民们拿到了现钱,很是高兴,直呼李逸这是王师。

  宰羊剥皮,架锅烧水,

  吃法也是非常的简单,直接大锅炖上,再煮上粟米饭。

  锅里羊肉炖出香味时,

  赵永安带着一支轻骑回来了。

  “县公,贼军来了,约两千骑。”

  李逸精神一振,“这么快就来了,反应很快啊,不过两千骑,来了也只能望墙兴叹。”

  又安排了一批士兵上墙和关堡防御,

  其它人继续休息,等着开饭。

  当肉烂饭熟之时,

  黄子英率领的两千骑也到了。

  李逸听闻后,吩咐开饭。

  “先吃饱了再说。”

  暮色四合,

  汾河水流哗啦啦,

  “吃,赶紧吃肉喝汤,吃饱了才有力气陪他们玩。”

  三十只羊出了一千多斤肉,基本上每人都能分到一大碗羊肉和一大碗羊杂汤,配上黄灿灿的小米饭,

  这顿晚餐别提多爽。

  李逸这几天也是累的够呛,奔驰至霍邑,又翻山越岭过韩侯岭,急驰灵石城后,又赶来阴地关,

  来了又是搬石头修高墙,

  要不是他有神奇空间,能给自己随时补充点奶粉、茶水和肉干、炒米这些,也得要撑不住了。

  饥饿就是最好的美食。

  饿极了,汾河水清炖羊肉,也是那么的美味。各种羊杂一锅煮,照样不觉得腥膻。

  李逸美美的吃完这顿晚餐,

  月亮都已经升上来了。

  李逸拿着牙签一边剔牙,一边登上新修好的石墙上。

  前面不远处,是一支汉军骑兵。

  挤满了前面河谷,

  白色的旌旗飘扬,

  很有气势。

  李逸依然剔着牙,羊肉煮的火候还是差了一点点。

  对面。

  黄子英在百步外远远打量着阴地关,

  对于突然冒出的那堵高墙,很是郁闷。

  这怎么还突然冒出一堵四五丈的高墙来了,彻底的把山崖和汾河之间那条必经之路给挡住了。

  墙也不算宽,也就四五丈宽,却有四五丈高。

  又是修在阴地关百尺堡楼下,这堡楼的射孔后面肯定早布满弓箭手,甚至在那峭壁高岗上,有可能还部署了弩车的投石车。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两千骑。

  居然对这堵墙,生出了无力感。

  “这个李逸,”黄子英咬牙切齿。

  “来人,上去劝降。”

  一名校尉骑马上前,来到高墙前高声劝降,李逸理都懒得理他。

  高墙给人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这饱食一顿后,在高墙上散步消食,其实也是极好的。

  就喜欢看着黄子英在关前叫嚣,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第285章 越狱

  晚风吹拂,水流潺潺。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白天太阳晒着还是很热的,但到了夜晚,这山里就很凉。

  李逸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汉军叫骂,微微一笑,翻身进入梦中。

  这一觉睡的很沉。

  这一段时间以来,行军行军还是行军,尤其是这几天更是急行军,一直在透支着身体,昨晚上这一个月来睡的最安稳的一觉。

  醒睡后,感觉格外的舒畅。

  又是美好的一天。

  “阿郎,”家兵队头宋义听到动静,立即站起。

  “黄子英还在关前呢?”

  “嗯,他手底下人在关前叫骂了一晚上,也没人理他们。”

  “他们就没试着进攻?”李逸笑问。

  “他们也不傻,轻骑来冲关,那是找死。”

  “哈哈哈。”

  李逸登临百尺楼顶,站在高岗上,远眺东山。

首节上一节303/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