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紧张的神情,与平日里刻意营造的从容淡定,似乎是判若两人。
其实,萧和这帮“老家伙”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他们都知道,这位太子殿下虽然表面上装做镇定自若,但内心却远没有达到处惊不变、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境界。
在大多数人眼中,刘禅就像一颗尚未完全打磨好的宝石,虽然有着耀眼的光芒,但还缺少那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
“太子乃国之储君,三军之主,将来还要肩负起大汉天下的重任,将来知还会遇到多少大风大浪。”
赵云看着刘禅焦虑的模样,忍不住开口宽慰道:
“殿下,云以为,你还是要沉得住气才是。”
刘禅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愠色。
显然,他觉得赵云这番话虽然意在宽慰规劝,但听起来却像是在当众责备自己定力不足。
在他敏感的自尊心面前,这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刺痛。
不过刘禅毕竟还是有些城府的。
他眼中的愠色一闪而逝,回头却佯作谦逊自嘲一笑:
“车骑将军所言极是,我这定力确实还需要历练呀,我还得多跟你们学呀。”
赵云见刘禅这般表现,面露欣慰。
只是,那一闪而过的眼神变化,却逃不出萧和的眼睛。
萧和何等精明,他一眼就看穿了刘禅内心的真实想法。
赵云这好言规劝之举,只怕又伤了刘禅的自尊心,被他在心里的小本本上又记下了一笔。
“这位太子殿下,表面虚心纳谏,颇有老刘之风,实则却有些心胸狭窄。这不是个好兆头啊……”
萧和眉头暗皱,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一个君主的心胸和气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如果刘禅真的如此心胸狭隘,那么将来大汉的将,只怕未必是什么好事。
此时此刻,萧和不知不觉已萌生了一个疑问:
刘禅做太子,当真合适吗?
他和赵云这帮人,辅佐老刘打下了这片天下,
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而刘禅这位太子殿下,当真有资格继承这份基业吗?
一个想法,悄然已在萧和心头滋生。
就在萧和陷入沉思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帐内的宁静。
“捷报,骠骑将军捷报!”
马谡兴冲冲地冲入帐中,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刘禅蓦然回首,不等马谡禀报,便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手中那道战报夺过,手忙脚乱地展开战报。
迫不及待地扫过几眼后,刘禅如释重负,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大司马,你的浮桥之策成了,骠骑将军已经踏桥过河,顺利于南岸立营!”
刘禅兴奋得语无伦次,扬着手中战报,眼中满是狂喜。
“我们打过了渭水,我们打过了渭水啊!”
帐中瞬间一片欢腾。
众将纷纷站起身来,个个欣喜激动
“大司马果然是算无遗策依旧呀,曹操无能为也……”
赵云赞叹的目光笑看向萧和。
在场的甘宁、关兴、张燕等诸将,皆是叹服不已。
他们纷纷围拢过来,向萧和投去敬佩的目光。
一时间,萧和成了大帐中的焦点。
然原本欣喜若狂的刘禅,眼见众人尽皆赞叹萧和,却忽略了他这个太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他的眼神中,悄然闪过几分不悦,几分失落。
那原本明亮的眼神,此刻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这般眼神变化,自然逃不过萧和的眼睛。
萧和立时看出,刘禅这是在不爽自己抢了他的风头。
他心中暗叫不好,知道自己的光芒太过耀眼,已经引起了刘禅的不满。
于是萧和当即起身,笑着向刘禅一拱手:
“臣只是略施小计而已,也只有太子殿下有如此气魄,敢用臣这浮桥之计。”
“若没有殿下的果断,这浮桥之策又岂能成功?”
“臣在此先恭喜殿下统帅我等打过渭水,再立新功,殿下这一战,必名垂战史啊。”
“殿下统帅我大汉数十万雄兵,兵临长安,收复旧都,已是近在眼前了呀!”
萧和一通吹捧,将功劳推还给了刘禅。
刘禅眼中的不悦渐渐消失,脸上笑容再现。
他干咳几声,佯作谦逊道:
“大司马夸张了,此战吾虽为统帅,却多赖大司马神机妙算,众将士用命也,这功劳,是我与大家一起的。”
眼见刘禅已哄好,萧和话锋一转,拱手笑道:
“殿下,臣料曹贼必会发重兵,前去破坏浮桥,强攻我南岸大营。”
“曹贼向来狡猾多端,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顺利渡河,在南岸站稳脚跟的。”
“臣以为,殿下当即刻发兵增援骠骑将军,确保南岸大营不失,只有保住了南岸大营,我们才算真正的打过了渭水。”
刘禅收起笑容,身上豪气狂燃。
他挺直了腰杆,豪然道:
“大司马听令,吾命你与车骑将军率十万兵马镇守大营,确保主营的安全。”
“吾要亲率十万兵马去增援骠骑将军,彻底打垮曹贼!”
赵云一愣,没想到刘禅要亲自统军去战曹操。
萧和却嘴角暗扬。
刘禅这是见大局已定,所以才要亲自统军前去,好捡一个现成的便宜。
这位太子殿下,还是想跟他们这帮“老东西”争功啊。
“也许,这太子之位,确实该换一个人来坐了…”
萧和眉头微皱,心中若有所思。
第499章 不撞南墙不死心,最后的垂死挣扎!曹操:完了,这回真完蛋了!
浮桥之南,杀声如惊雷般震彻天际,鼓声似滚滚闷雷隆隆作响。
数不清的魏军士卒,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朝着汉营疯狂地发动猛攻。
尘土在他们的脚下飞扬,遮天蔽日。
曹操高坐在战马之上,脸色阴沉得如同寒铁,冷峻而肃杀。
他手中的马鞭高高扬起,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直直指向汉营,大喝道:
“给朕猛攻敌营,先登者,封侯!斩张飞者,封公!”
曹操再次许下了重赏。
此刻的他,知除了这重赏的诱惑,他已经没有其他能够激励人心的筹码。
这些魏军士卒,大多都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战,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只有用高官厚禄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斗志。
魏军士卒们听到曹操的重赏,斗志总算被激起。
他们就像一群被注射了兴奋剂的野兽,瞬间变得疯狂起来,铺天盖地般朝着汉营冲去。
营门内,张飞立马横矛,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那里。
他以一种不屑的目光,冷冷注视着如潮水般卷涌而来的魏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大司马说的没错,曹贼果然是不撞南墙不死心,还想要垂死挣扎!”
他冷冷一笑,笑声中满是对曹操的不屑与蔑视。
随后张飞蛇矛猛地一扬,大喝道:
“连弩营发动,给老子往死里射!”
战鼓声如同惊雷般骤然响起,节奏激昂,催促将士们奋勇杀敌。
两千余连弩手,早已整齐布列于营墙一线,他们目光坚定,手中的连弩散发着冰冷的寒光。
听得张飞的号令,廖化长刀猛地斩下,一声令下:
“放箭!”
连弩瞬间发动!
“呜呜呜”
万鸟振翅般巨响,瞬间在战场上响起,震得人耳朵生疼。
十箭连发,威力堪称恐怖。
转眼间,近两万支利箭,如飞蝗般铺天盖地而出。
密集的箭雨,仿佛是一场黑色的风暴,带着无尽的死亡气息,朝着魏军席卷而去。
冲锋中的徐晃,心头猛地格登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不及多想,急得大叫:
“举盾,全军举盾挡箭!”
最前排的魏军,匆忙举起手中的盾牌,试图抵挡这如潮水般涌来的箭雨。
魏军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所以提前准备了盾牌。
只是,在连弩的面前,魏军的有备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连弩射出的箭矢太密了,绵延不足五十步的宽度上,眨眼间就射来三万余支箭,那是何等恐怖的密集程度?
仿佛整个天空都被这箭雨所笼罩,没有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