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66节

  司马懿茶碗脱手,汤茶尽数溅落于地。

  一瞬间,他整个人如虚脱一般,瘫坐了下去。

  咣铛!

  拐杖脱手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曹操跟着一屁股重重跌坐在了皇座之上。

  这一刻,他仿若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人都呆住了。

第494章 司马懿绝望了,曹操心态崩了,贾诩跪了,生死关头已到!

  “浮…浮桥?”

  跌坐在冰冷的地面上的曹操,声音沙哑得如同生锈的铁片相互磨擦,眼神满是错愕与难以置信。

  骇然惊异的表情,仿佛是听到了这世上最为匪夷所思之事,整个人都陷入了极度震惊之中。

  汉军,竟在渭水之上,搭起了一座桥?

  这怎么可能!

  渭水虽不及黄河长江宽阔,却也不是一条小河。

  在如此险恶的水流之上,竟然还能搭建浮桥?

  曹操瞪大了双眼,整个人僵硬在原地。

  “陛下,我们中计了!”

  贾诩最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身躯颤巍巍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胡乱地挥舞着,试图能让自己更加冷静一些。

  显然,这位毒士,此刻已是乱了方寸。

  “萧和的意图,确实是想要偷渡渭水。”

  “只是他知道,若以战船运兵过河,至少要调集上百艘战船前来。”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势必会引起陛下的警觉,陛下定会以精锐之师随时跟随汉军船队。”

  “一旦汉军过河,我军就能即刻半渡击之,那时汉军渡河的图谋必将失败。”

  贾诩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堂前,一步一晃,如同脚下踩着的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随时可能崩塌的陷阱。

  “所以,他才想出了这搭建浮桥的手段!”

  “他只调二十余艘船来,料定我们定不会太过警惕,不会以重兵于南岸跟随。”

  “而这二十余艘船,则正好可以在渭水上搭设一座浮桥之用。”

  “有浮桥可通南北,张飞那一万兵马,就能在转眼之间,尽数渡过渭水,于南岸立稳脚跟!”

  “那时我们再派兵去阻击,就为时已晚了啊!”

  贾诩情绪激动,近乎嘶哑喊出了这番话,每一个字都似乎带着无尽的绝望。

  曹操身形晃了一晃,如遭雷击,整个人如坠冰渊,身形战栗到瑟瑟发抖。

  他的双手紧紧抓住龙座的扶手,咔咔作响到要把那扶手捏碎一般。

  这一刻,眼神空洞而迷茫,已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曹操的脑海中,已浮现出数十万汉军顺利渡河后,如潮水般涌来的恐怖场景。

  贾诩摇摇晃晃继续走上前,苦着一张脸,声音带着哭腔道:

  “陛下啊,臣的担心还是成真了,那萧和果真又有奇谋诡计!”

  “我们又一次被他戏耍,又一次啊~~”

  说到这里,贾诩腿一软,竟是跪倒在了地上。

  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毒士,此刻也完全失去了分寸,惊得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在双手之间,身体不停颤抖着。

  曹操则身形一晃,竟从龙座上滑落下来,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他的头盔,竟然也磕落在地,头发凌乱地散落在额前,眼神为恐惧和绝望填满。

  “陛下~~”

  许褚吓了一跳,慌忙冲上去将曹操扶住。

  他的双手用力地抓住曹操的胳膊,仿佛生怕曹操会就此倒下,再也站不起来。

  当曹操重新被扶回龙座时,已是惊出一身冷汗,脸形扭曲出了极致的悲愤与恐惧。

  他一次次地被萧和戏耍,每一次都以为能够识破对方的阴谋,却每一次都落入了更深的陷阱。

  这种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愤怒。

  而恐惧,则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他嗅到了亡国的气息!

  渭水防线已形同虚设,最后的屏障彻底瓦解。

  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对汉军来说已是一马平川。

  三十余万汉军,将畅通无阻,越过渭水直取长安。

  他拿什么挡?

  长安失陷,雍州陷落,魏国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

  “司马懿”

  恐惧过后,曹操扭过头来,愤怒地冲着司马懿一声咆哮质问。

  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堂中回荡,震得所有人耳膜作响。

  此刻。

  司马懿已是满脸冷汗,浑身发抖,听到曹操的咆哮,吓得一哆嗦。

  羞愧、懊悔、畏惧……无数负面情绪如同潮水一般,将他彻底笼罩。

  他知道,曹操在责怨他再次失算,没能算出萧和的浮桥之计!

  一次次的失算,曹操对他的忍耐,可以说已到了极限。

  此时的曹操,盛怒之下,将他杀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必须要自救,否则,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司马懿眼珠飞转如梭,急是扑嗵跪下,拱手道:

  “陛下,我们还没有输,我们还有一线希望。”

  “汉军虽以浮桥过河,可张飞所部终究只有一万兵马,若陛下现在亲率重兵去截击,还有可能将张飞赶下浮桥,拆毁浮桥!”

  “陛下,这是我们最后扭转乾坤的机会,请陛下即刻动身!”

  司马懿声色悲壮的进谏,极力将其中的急切和慌乱掩藏,大有转移话题,即刻将曹操支走的嫌疑。

  “司马懿,都到了这个时候,你怎还敢心存幻想!”

  一旁杨阜忍无可忍,跳了出来。

  他双眼圆睁,如同燃烧的火焰,死死盯着司马懿,仿佛要将其心虚看穿。

  “陛下,我们可调动兵马最多不过三万,张飞却有一万多兵马,且已立好了营垒。”

  “况且,汉军还有陌刀、连弩等众多神兵利器,正面交锋我三倍兵力都不见得能取胜,何况是敌守我攻?”

  杨阜一边说着,一边跳了起来,冲到了龙案前,情绪万分激动。

  “大势已去,渭口守不住了,潼关也绝计守不住,绝不能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请陛下速速下令,尽撤渭口潼关之兵,趁着汉军主力还未过河,即刻退守长安吧!”

  杨阜的声音嗡嗡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无奈和悲愤。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魏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曹操若还听司马懿的,再不做出正确的决策,就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为了劝住曹操,他已不惜与司马懿撕破脸皮,无论如何,也要将曹操劝动。

  曹操则跌坐在龙座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脑海中一片混乱。

  此刻,他方寸已乱,已不知道该听谁的话,是司马懿那看似还有一线希望的进谏,还是杨阜看似理智的撤退之言。

第495章 再做一回赌徒!司马懿:若赌输了,我愿割下项上人头谢罪!

  杨阜不遗余力的竭力劝说曹操放弃当前激进的战略。

  不过,这一次他并未直截了当劝曹操舍弃雍州,而是退而求其次,劝曹操放弃渭口与潼关这两处战略要地。

  杨阜也并未进一步劝其直接放弃长安,转而退往更为偏远、物资相对匮乏的凉州之地。

  毕竟长安乃大魏帝都,意义重大,这是曹操难以割舍的。

  不到万不得已,曹操绝对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此刻,曹操的脸色犹如变幻莫测,如同千斤巨石压在心头。

  他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不决之中,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得失。

  而司马懿却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

  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若不能把握住,恐怕等待他的将万劫不复。

  毕竟,曹操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退守长安的第一时间,曹操必然会将他处死,以泄心头之愤。

  这不仅仅是因为曹操的忿怒需要宣泄,更因为曹操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承担此次战事的失利。

  在曹操看来,司马懿未能准确预判萧和计策,令魏军陷入如此困境,自然难辞其咎。

  他司马懿,无疑就是那个最合适的背锅人选。

  司马懿当然不想死。

  因此,想要活命,他就只能做最后一搏,孤注一掷地劝说曹操按照自己的进言,率军去击破张飞,扭转战局。

  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

  “陛下!”

  司马懿猛然站了起来,神情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地说道:

  “此番臣未能识破萧和浮桥之计,确实乃是臣之失算,这是臣的疏忽大意,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和期望。”

  “陛下要杀要剐,臣皆无半句怨言,甘愿领罪,以赎罪过。”

  “但臣还是要斗胆进言,无论是退守长安也好,还是退守凉州也罢,皆是死路一条,无异于坐以待毙。”

  “退守,只是延缓死亡的时间而已。”

首节上一节566/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