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72节

  当天夜里,苏保衡归帐之后再次高烧,此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第二日,就在完颜亮大军拔营之前,苏保衡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年五十岁。

第445章 树危猢狲觅前途

  刘淮这次抵达东关的时候感受到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其中不止是百姓向巢县迁移之后的空旷感,杨春与陈如晦的态度与之前相比也是更加热情恭谨了不止一成。

  战场上的胜利从来都是巨大的威望催化剂,能连战连胜的将军往往会受众人效忠,乃至于能改朝换代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生命从来都是最重要的权利,跟着一个常胜将军就能保住性命,这可比其余什么功名利禄的保证实惠多了。

  眼见刘淮轻易在巢县城下成建制的覆灭了四个猛安,莫说陈如晦有些后悔,就连杨春也觉得听从刘淮的命令似乎并不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情。

  刘淮此次至东关,只带了千余步卒,与杨春所部的三千残兵,还有陈如晦的七百余健勇一起,组成了东关的守备力量。

  这些兵马如果跟金军主力大军正面厮杀,那肯定是鸡蛋碰石头,但是凭借东关与金军周旋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

  应该说刘淮率军抵达的十分及时,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十二月十一日早上,身处东采石的虞允文就察觉出了情况不对劲。

  金军的气氛变得不太一样了。

  虞允文不是突然之间变成了名将,而是因为经历了战事之后,自然会对军事有所理解,对于虞允文这种聪明人而言,通过蛛丝马迹乃至于直觉对战场产生推测,也是理所应当的。

  直观一点来说就是,金军放弃了已经攻占下来的江心洲,将所有兵马都撤到了大江西岸,虽然没有拔营离去,但依旧展现出了一股战略收缩的态势。

  而随着成为几支大军之中消息最为灵通,也最为全面之人,巨大的抉择已经摆在了虞允文面前。

  到底要不要主动追击金军,或者说应该在什么时候主动追击金军?

  傻子也知道金军是在战略收缩,并不是大溃败,此时定然有精兵张网以待,无论哪支兵马渡江作战,都会遭到金军的迎头痛击。

  李显忠同样有所担心,也因此,他向虞允文谏言,等待东关正式开打之后,再进行渡江作战。

  但虞允文还是拍板,无论如何要先反击一下,因为这并不是只是战阵,更是政治上的意义,主动发动反攻与敌人撤走之后再追击,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与恭送敌军的名头比起来,就算是小败也不是不能接受。

  李显忠在思量许久之后,终于同意了虞允文的想法,在再次占据江心洲之后,派遣心腹悍将李子远率三百精兵渡江,由孟佛陀接应,向着金军大营发动进攻。

  金军也没有想过宋军会如此快的发动反击,三支大军都处于在收缩防御的阶段,听闻军情皆是一时错愕,但随即就有游骑回报,主持大营事务的完颜元宜拍板,立即发动了反击。

  李子远也知道金军大营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撼动的,在迅速射杀了十几名靠近的金军游骑,并割取了首级之后,见到金军甲骑从营寨中涌出,立马上船离去了。

  只不过在船上时,李子远下令将金军首级高高挂起,如同获得一场了不起的大胜一般,宋军纷纷高声欢呼起来。

  这可把亲自前来探查宋军情况的完颜元宜腻歪得够呛,却还是没有办法。

  金国水军这些日子也是伤亡惨重,疲惫不堪,让他们与洞庭湖水军残部在江上周旋,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思量片刻之后,左右无法,完颜元宜只能下令严守江岸,同时抓紧在和州作布置。

  李子远的胜利虽然只是小胜,却还是极大的振奋了宋军的士气,很快就有其余几部兵马有样学样,渡江骚扰金军,可金军又不能放任宋军往来,双方的厮杀规模迅速变小,但烈度却是没有减少分毫。

  而眼见又是一波游骑向大营处疾驰而来,完颜元宜怒气勃发,只能将气撒到身前军使身上。

  “到底探查清楚没有?徐文那厮为何突然撤出真州?”

  军使额头汗如雨下:“确实有过大战,营寨都烧了,也有尸首,船也沉了许多,俺只是在真州左近探查了一番,其余几名斥候已经向扬州追去。”

  完颜元宜还要说话,却只见一人带着几名亲卫来到身前。

  “完颜尚书,陛下有旨意,让老夫去徒单贞军中,督促徒单贞回保山阳。”

  完颜元宜不敢托大,恭敬还礼。

  原因无他,面前这名清瘦老者正是同判大宗正事、右监军徒单永年,也是此次随驾的国家重臣之一。

  完颜元宜行礼之后,想了一下,还是皱眉问道:“陛下难道是担心徒单贞不退兵,会有危险吗?”

  徒单永年叹了口气,摇头以对:“并非如此,陛下是担心徒单贞撤得太快,太坚决,以至于直接撤回到淮河以北,将此次南征得来的土地全都弃了。”

  完颜元宜恍然点头,在大撤退的时候,撤的坚决很有可能遭遇敌军更为坚决的追击,到时候撤退变成溃退就麻烦了。

  有徒单永年这名与徒单贞同族的老臣坐镇,无论如何也能稍稍控制住局面。

  “那我再派遣些兵马来送右监军。”

  徒单永年摇头:“我还有几十族兵,有这些人保护,只要老夫不去主动碰宋人的霉头,这百来里路程,也就是一日而已。”

  完颜元宜点头,也不再劝,只是又嘱咐了一句徐文的武成军之事,随即两人就在营门处拱手而别。

  徒单永年缓缓驱马,向东行进两里之后,驻马回头,心中微微一叹的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自己终于脱离险境了。

  完颜亮依旧是如此自大,而那些将军们也被不间断的胜利迷了眼睛,以至于都看不清现在究竟是如何险恶的局面。

  此时后路被断并不是某座城池失控,而是合肥、巢县、东关这一条线全都没了。

  刘淮之前声名再不显,现在武胜军都被吞掉了,朝中还是将他当作一个钻空子的小儿辈,是不是有些过于托大了?

  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率领三万大军,自和州一路向北,经滁州,至钟离,占据濠州之后再行观望。

  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战马牲畜都会损耗甚重,甚至会面临多路宋军的追击,却终究要比一头扎进巢县要好的多。

  然而徒单永年有办法去劝说完颜亮吗?

  并没有!

  正如同他没办法劝说完颜亮不要南征一般!

  苏保衡这种老臣在临死前的谏言才只是让完颜亮暂缓了渡江的步伐,他徒单永年何德何能,能劝住完颜亮?

  “陛下啊陛下,只愿你一战功成吧!”徒单永年心中长叹一声,随即拨马向东北,带着子侄族兵狂奔离去了。

第446章 号令不齐平生怨

  几十骑玩命狂奔与大军行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最起码原本宝贵的人力畜力在这时候不会被在意,甚至被肆意抛洒。

  徒单永年出身自女真大族徒单氏,如同这般的关外大族,什么都可能缺,却绝对不可能缺少战士与战马。

  到了第二日,也就是十二月十二日中午之时,天空之中乌云如铅,寒风阵阵,徒单永年抵达了金军的大营,遥遥望见的是一片混乱的景象。

  如果说西采石大营三万大军有完颜亮坐镇,还能力同心的话,那么扬州大营这三万大军就有些面和心不和了。

  当然,这种面和心不和相对于宋军那种互相拆台,背后捅刀子的模式来说纯属是小巫见大巫,可却依旧存在。

  别的不说,这三支大军的总管,分别是神威军总管萧琦、武安军总管高景山、武捷军总管郭安国。

  三个人一个是契丹人,一个是渤海人,一个是汉人,再加上徒单贞这个女真人顶头上司,那真可谓是一锅大杂烩。

  除此之外,三名大将也是各有各的性格。

  萧琦的能耐最大,地位也是最高的,甚至如果徒单贞没有左监军的名头,双方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在真正历史上,萧琦是与完颜亮分兵攻略淮西之地的大将。

  高景山也不用说,他是跟随完颜阿骨打反辽的大将,是渤海人之中的骨干,出将入相,属于老资格中的老资格。

  而郭安国虽然是小字辈,而且名声不显,但他的父亲就是活跃在靖康年间,曾经击败过完颜母,叛辽又叛宋的幽燕资历大将,郭药师!

  郭药师的经历自不用多说,在投降金国之后,又被完颜宗望一阵折腾,到最后死得窝窝囊囊。而作为他的儿子,郭安国之所以能起复,甚至当上一军总管,纯粹是靠完颜亮的提拔,对完颜亮自然是感恩戴德,所以此人是完颜亮心腹中的心腹。

  而且他麾下的武捷军也不是普通大军,在合扎猛安没有整饬出来之前,武捷军甚至长期充作完颜亮的中军。

  武捷军副总管蒲察世杰更是完颜亮的亲卫出身,必要时是可以独立自主的做出一些决定的。

  有这几重身份存在,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完全听从徒单贞指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这三支大军扎营位置也有很多讲究。

  为了能封锁扬州州治江都县,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扬州城,三支大军中最起码得有一支在扬州城与宋军瓜洲渡大营中间扎营,以阻断刘可能派遣而来的援军。

  但是三方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下,徒单贞也只能和稀泥,让三支大军分别处于扬州城东北西三面,沿着运河扎营,互相成为掎角之势。

  这个架势与其说是在攻打扬州城,还不如说是在自保。

  事实上也是如此,扬州城并不是什么坚固城池,李横所部淮东宋军只有八千人,虽然在宋军序列中算是精锐,但与武捷军这种血战过许多场的军队比起来就差了许多了。

  然而李横依旧能在扬州城坚守,足以见得这三支大军并没有用死力气了。

  可就算是这样,徒单永年觉得金军大营也不能乱成这个样子吧?

  被刘亲率大军突袭了?

  怀着重重疑问,徒单永年第一时间并没有去找徒单贞,而是直接进入了扬州最西侧的武捷军大营。

  郭安国与蒲察世杰都不敢怠慢,听说右监军带着旨意亲身抵达后,立即出来迎接。

  这个选择很简单,因为徒单永年是带着完颜亮旨意来的,无论如何,都应该先找完颜亮的心腹通一通气才是正理。

  三人见面,只是寒暄几句之后,徒单永年顾不得满身尘土,满脸疲惫,直接对郭安国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何大营之中如此混乱?”

  郭安国苦笑摇头不语,还是蒲察世杰立即回答了这个问题:“是因为武成军刚刚来了,现在已经沿着运河向北而去了。”

  徒单永年皱眉:“武成军?徐文的武成军?他们是反了吗?竟然敢惹出这么大的乱子?”

  蒲察世杰有些愤愤,同时也是有些无奈:“我们也是在前两日知道武成军战败的消息,他们想要与我军合军一处,左监军虽然没有回应,但溃军自然不会等待许久的,武成军就在今日抵达了我军大营。

  然而我原本还想让他们与我武捷军并营,然而徐文那厮不知道是吃错什么药了,竟然铁了心的继续向北。

  我自然是管不到武成军的,也不想与他们撕扯,就让他们离开了。谁知道这些汉儿军竟然一边行军,一边大声说回家乡之类的言语,饶得我军也不安宁,当真的岂有此理。

  他们哪里有一丝一毫打了败仗的样子,照我说,武成军就是哗变逃窜了!”

  徒单永年没有听蒲察世杰的牢骚之言,迅速抓住了重点:“武捷军都已经不稳当了吗?”

  郭安国再次叹气:“并不是不稳当了,而是看到武成军能撤军离去,自己却不成,有些怨言罢了,此时都已经镇压下去,各个猛安也在整军,并无大碍。”

  徒单永年点头,若有所思。

  郭安国拱手:“不知右监军至此,陛下有何旨意?”

  徒单永年皱眉:“前日夜间军议,已经决定撤军,淮东三万大军撤到山阳,难道军使没有来传讯?”

  郭安国大惊:“左监军没有军令下达,我等不知。”

  徒单永年果断将武成军的事情抛之脑后:“你们二人继续稳住武捷军,老夫先去找左监军。”

  蒲察世杰咬牙说道:“不成,我随右监军一起去,如此重大军情,左监军瞒着行军猛安也就罢了,如何能瞒着我们这些总管?莫不是要弃了武捷军吗?”

  徒单永年刚刚点头,就见一名军使驱马而来:“总管,俺家猛安让俺来告知,扬州城中有异动,似乎有兵马来攻,总管且早做准备。”

  郭安国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随后对着徒单永年说道:“右监军,你快些去找左监军吧,我这里营寨坚固,兵精粮足,宋人即便有十万兵马也难以撼动,但其余两军就说不定了!”

  徒单永年一时间只能连连点头。

第447章 死节从来岂顾勋

  黑云压城城欲摧。

  张荣站在扬州城头上,遥遥看着那面武成大旗自西方而来,数千人与几十艘船组成的船队浩荡而过,将金军西面大营搅得混乱异常,随后又向北侧大营进发,不由得笑出声来。

  在张荣的身侧,李横与贾和仲同样肃立,但他们见到金军大营有些混乱之后,却没有任何欣喜之色,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

  原因无他,如果金军大营十分齐整,这两人还可以用金军守备森严所敷衍,然而此时有了战机,反而没有了其余借口,只能出兵了。

  果然,下一刻,张荣就出言询问:“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横还好,贾和仲则是长长吸了一口气:“我军自然是不如东平军精锐,只盼随张总管之后,进攻金贼!”

  张荣点头,随后看向了李横:“李统制有什么说法?”

首节上一节272/3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