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速度的骑兵面对步卒进攻时很难做到有效应对,很快就被精锐步卒正面斩杀三十余人,金骑猝不及防,只能向后撤退。
罗慎言见状也不恋战,草草收拾战场,割取首级,剥下金军盔甲之后,步卒上马,一溜烟的撤走了,只留下金军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这时候金军骑兵就应该分散开来,衔尾追杀,但两个行军谋克一死一伤的情况下,寻常士卒皆是人心惶惶,几名蒲里衍难以下决断。
最终,在担心挨第三次打的心态下,这三个谋克同样选择撤军。
事实证明,这个决断是无比正确的。
三个谋克刚刚撤到金军的临时大营,张小乙就带着亲卫到龟山下叫骂了。
“怎么回事?”
三个谋克的惨败而归层层上报,很快就传到了大怀贞耳中,让武胜军的高阶将官目瞪口呆。
这是三百整备齐整,有所准备的马军谋克,就这么莫名其妙败了?!而且就连行进谋克都死了一个?
“报!又有贼人叫骂,俺家猛安问总管,还要不要出兵驱逐?”军使在一旁拱手发问。
大弘山咬牙说道:“耶律涂剌那厮在作甚?这还用得着来问?还不立即发大兵出去驱赶!”
黄亨三冷然发问:“阿山,你犯什么糊涂?大军出动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到时候贼军一走了之该如何是好?”
饶是大弘山知道黄亨三说的才是正理,却也是一时间愤怒难言。
如果二百余骑来犯就要发动一千兵马出击,若是能覆灭这二百骑也就罢了,若是没有覆灭,让对方逃了,那就等于白白耗费力气,多来几次军心士气就都要不得了。
组织三个谋克马军一涌而出与组织千余步骑列阵这是两个难度的事情,耗费的时间也相差甚远,只要这二百打着‘张’字大旗的甲骑不是傻子,肯定趁着大军列阵的空档就逃走了。
仆散寿伸手摁住大弘山的胳膊,示意对方稍安勿躁:“总管,要不要多派遣一些马军?”
大怀贞想了片刻,摇头以对:“敌情未明,今日终究不是决战的时机,而贼人既然退守巢县县城,同时又派遣兵马来骚扰,却不列堂堂之阵,足以见得贼人也没有把握。
传令给耶律涂剌,让他率本部到官道山脚立寨,宋狗赶来,由他全权处置。”
龟山并不是十分险要的高山峻岭,只是两座小土丘而已,只不过两座土丘之间的官道十分重要,在山上夹道立营,就可以居高临下控制住官道,从而堵死巢县至合肥的道路。
然而此时武胜军兵马兵力不足,大怀贞命令耶律涂剌在官道上立营,两座山头上的营寨就有一座无法设立了。
“总管,那还建立大小营吗?”大弘山询问。
大怀贞摇头,目光在南北两侧山头上逡巡一阵,用马鞭一指:“在南侧山头上设立大营,与当道营寨互为犄角。”
大弘山点头应诺。
虽然临近巢湖立营有来自水面上的威胁,但近万人的水源是个大问题,挨着巢湖取水方便。
至于水上的梁小哥,实乃癣肤之疾,在湖中的时候金军让他三分,若是敢上岸,当场就将其片成生鱼片。
此时此刻,几名武胜军主将如此想着。
很快,他们就将为自己的大意付出代价。
第423章 进退两难图
靖难大军的袭扰一直没有停。
其中有罗慎言这般斩获甚重的,也有张小乙这般无功而返的。
为了避免将袭扰莫名的打成大决战,所以刘淮严格控制着出战兵马数量,各军主将副将最多只带二百亲卫出战。
你们可千万别把武胜军吓跑了,到时候我到哪找磨练兵马的金军?
但即便如此,到了夜间之时,辛弃疾依旧给刘淮搞出个大活。
作为靖难大军事实上的副将,辛弃疾是有全局考量的,他明白刘淮的全盘计划。
可作为天平军的首领,靖难大军的外样,他又必须为天平军这个整体在靖难大军中的地位作考虑。
即便辛弃疾等人愿意无条件服从刘淮的命令,但理论上来说,天平军的最高首领还是耿京,只要耿京一日不向刘淮俯首,天平军就一日是独立的存在。
也因此,辛弃疾要带着天平军立功,立大功,才能在英杰遍地的靖难大军中立足。
这种心态刘淮也有所了解,但无论如何,想要建功立业总要比畏战避战要好。
十二月七日夜间,辛弃疾充分发挥了手中的权力,带着贾瑞与李铁枪对金军营寨展开了突袭。
五百精锐分为两部,一部四百人由贾瑞所率,沿着巢湖悄悄来到龟山脚下。
另一部百骑则由辛弃疾亲自率领,沿着官道行进。
子时过半,月上中天,贾瑞一声令下,四百骑同时举火,一人两根火把,高呼杀贼,一时间声势震天。
金军也迅速做出了应对,一边召回夜不收询问情况,一边派遣兵马守备营寨,却暂时没有仓促出兵。
黑夜会将军队的组织度减到最低,很多时候就会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导致胜也糊涂,败也糊涂。任何成熟的军队都会避免将胜负放在侥幸上,尽量避免夜战。
虽然贾瑞一直没有发动攻势,但金军主将自龟山向下望去只看到火光连成一片,如果从火把判断得有千余兵马,根本不敢托大,只是将正军从睡梦中唤醒,派遣到营地各处镇守。
金国有签军制度,这些充作民夫与炮灰的签军待遇恶劣,平时都处于半骚动状态,在这种时刻更是混乱,也因此,还有一部分正军出营,到签军大营中去压制,以免产生营啸。
而有一部的签军营寨是当道扎营在金军营寨身后,也因此,耶律涂剌也派遣一批人马沿着官道去签军营寨镇压。
就当这支兵马刚刚出了营寨,其余所有人注意力都被贾瑞吸引的时候,辛弃疾带着百余甲骑,闷头沿着官道一路向西,绕过了守卫严密的耶律涂剌营寨,直冲其身后的签军大营。
耶律涂剌在营寨望楼上看得清楚,目瞪口呆不说,那些身在局中的金军根本不知道有百余甲骑急速靠过来了,待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什么人?!”
“口令!”
“口你娘亲!”辛弃疾破口大骂,双手各持一把重剑直接杀入金军的行军队列中,如同一台行走的绞肉机一般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这些金军本就是为了镇压签军营寨局势而出兵的,根本没想过要跟正经兵马厮杀,大多数人身上没有披甲,面对突袭而来的甲骑毫无防备,很快就被杀得鸡飞狗跳,四散而逃。
辛弃疾紧了紧胳膊上缠的白麻布,随后就直接杀入了签军大营中。
百余甲骑犹如掉入沙丁鱼群的鲶鱼一般,将原本就有些骚动的签军营寨搅得更加混乱。
在金军援军抵达前,签军营寨就已经彻底炸营,营寨的木栏被推倒,粮草被点燃,近千签军顺着木栏的缺口狼奔猪突,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辛弃疾也不恋战,将手中火把全都扔出之后,吹响了撤兵号角,五百余骑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将金军营寨搅成一团乱麻之后,全须全尾的撤了。
面对如此结果,大怀贞也不复之前的大将风范,气急败坏的召集四名猛安来商议对策。
“这般下去,不过两三夜,我军就会崩溃,如之奈何?”
大怀贞的问题出口,只引起了一片沉默,四名行军猛安互相对视,一时间也无法给出什么奇谋妙策。
良久之后,还是有些狼狈的耶律涂剌说道:“总管,要不要撤军?”
“此时怎能撤军?”反驳的却是在之前一直不同意出兵的黄亨三,此时这名持重大将严肃说道:“此时撤军士气必然低落,宋狗必然会衔尾追杀。到时候咱们只能抛弃签军辎重回合肥,且不说一路多少损失,到时候整个武胜军的士气都会崩溃,合肥也不能守了!”
耶律涂剌想了想,却也认同这个道理,仰天叹道:“竟是进退不能了吗?”
大弘山眼睛赤红:“如何说进退不能?此战分明是要有进无退的,这个道理难道在出兵的时候没有讲明白吗?这时候退了,哪怕能活下来,谁能饶你?”
仆散寿拍着大弘山的胳膊:“阿山,这是军议!莫要说些有的没的。”
黄亨三接过话头:“总管,莫看宋狗今日猖狂,但宋狗这些手段只是在咱们规制不整,营垒不全的时候用一下。
耶律你想一想,若是能将营寨按照规制建好,在签军与前营之间设立甬道,刚刚那伙子贼人如何能轻易杀进来?”
耶律涂剌缓缓点头。
甬道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最简单的就是在官道两侧扎上木栏,堆上鹿角,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运兵甬道了。
只不过今日时间来不及罢了。
“宋狗来袭营的兵马,肯定都是全军精锐。”黄亨三继续分析道:“这种精锐宋狗只可能有千人,原因很简单,若是他们有六七千靠谱的兵马,为何要守城?直接与我军打堂堂之阵不好吗?
外无可救之兵,内无必守之城。现在宋狗主力都在江南,巢县守军没有援军,困守孤城简直是自寻死路。”
大怀贞皱眉:“老三你的意思是,宋狗如此拼死作态,正是因为他们内里虚浮?”
黄亨三重重点头:“正是如此,我估计当时有三四千宋军精锐渡江,可对战武锐军第一猛安与神锋军留守兵马的时候,他们不可能毫发无伤。到了东关与巢县又是一番作战,疲惫之余死伤也多。
现在最多只有两千靠谱的精锐兵马,其余兵马都是如梁小哥一般的宋国溃兵乱民。
但其中很有可能有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能将这些散兵游勇控制起来。”
一番话有理有据,让武胜军诸将连连点头。
仆散寿犹豫说道:“那老黄的意思是先做防守姿态,建立稳固营寨后再攻城?”
黄亨三摇头:“不可。且不说我军士气,也不说前线粮草多寡,辎重线路何时打通。以我观之,这靖难大军都统也是个聪慧人物,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家短板,麾下兵马轮番出战,也是为了练兵。
如果我军再犹豫几日,让他梳理完大军,养出些军心士气,那么将会更加艰难。”
大怀贞点头,看着黄亨三的双眼问道:“那以老三的意思。”
“不要再等了,明日全军压上,巢县城墙矮小,用飞梯钩锁就能攀援,总管坐镇,我自率军登城厮杀!”黄亨三的语气也变得恶狠狠:“现在宋狗唯一的弱势就是不敢与我军打堂堂之阵,如果不趁此机会拔灭此獠,说不得就不能制了!”
大怀贞站起,在帅帐中来回踱步。
这自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全军压上则很有可能意味着破釜沉舟,如果遇到挫折,连撤退都做不到。
黄亨三的推断正确吗?
自然是有几分道理的。
如果易地而处,自己手中但凡有三四千精锐兵马,都不会缩到巢县城中固守。
但万一有意外情况呢?
万一这群宋狗真的在藏拙呢?
大怀贞思忖片刻,突然想起了在和州的族兄与陛下,心中一震。
现在真的不是权衡利弊的时候了!
自己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人被堵在了长江边上,难道自己还惜此身?难道自己还不敢用生命为他们打开生路吗?
哪怕用牙咬,也要咬下来东关、巢县!
“我意已决!”大怀贞抽出佩剑,狠狠插在地上,目光凶厉:“明日全军进发,进攻巢县!诸位,此次南征胜败究竟如何,就看咱们的了!”
“喏!”
四名行军猛安哄然应诺。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襄樊战区,仆散忠义也说着相同的话:“此次南征胜负如何,就要看咱们的了。”
在他身后,是一片身着全身重甲的精锐甲士。
在他身前,则是一座巍峨高大的城池。
稀薄的月色下,城头的牌匾依稀可见。
正是樊城!
第424章 徘徊尚谁待
与此同时,大江西侧的金军大营,一场军议也正在激烈的进行中。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成闵自荆襄杀奔庐州消息还是让金军高层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地震,并且将那个最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究竟是要继续死磕采石,还是先撤军,保证南征成果。
“俺不同意,俺们武平军已经攻下了江心岛,这时候若是走,那些儿郎们不就白死了吗?”完颜阿邻愤愤不平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