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07节

  一时间,尘土飞扬,旌旗猎猎,马蹄隆隆,盔甲铮鸣,箭矢如飞蝗,猛士如熊虎。

  武兴军席卷着这一切,围向了忠义军车阵。

  在朱天寿的视角中,这一幕真的如同裹挟着千吨巨石滚滚而下的洪水,碾碎沿路所有树木房舍人畜一般,沿着官道推了过去。

  无论是螳臂当车的忠义军普通士卒,或者前几日见过的连名字都不知晓的管七郎,又或者是那喜好大方大言的刘飞虎子,都会在这股洪流中,被碾成齑粉。

  想到了刘淮,朱天寿在欣喜痛快之余,莫名又生起一股哀意。

  唉,多好的人啊,如果不分自家的地,跟这飞虎子走一程又有何妨?

  而如今只能以收他的尸首,来全当日一面之缘的恩德了。

  思绪飘飞了两刻钟左右,朱天寿眼睛再次聚焦,却发现战场上的场面,似乎不太对。

  同事问我昨天为什么借她电脑,我说了前因后果,遭遇了无情的嘲笑。

  化悲痛为力量,干他娘的白衣秀士!

第195章 争来争去一刀而已

  事实上,最先发现事情不太对的,并不是绕到南边去堵忠义军退路的完颜牟贵;也不是用传统拐子马作战方式,围绕车阵游弋放箭抛射的纳合庚、把古良孙。

  更不是位置更偏后的石墩长、石剌烈。

  甚至不是一直关注着战局的徒单章。

  而是在箭雨掩护下,试图用套索钩锁套住大车,借马力将车阵拉开口子的夹谷远。

  “拉不开?”夹谷远盯着眼前的蒲里衍(五十夫长):“什么叫拉不开?一个人拉不开,你用十匹马套一辆车,难道还拉不开吗?”

  那名蒲里衍满脸尘土,披膊上还插着一支箭,狼狈异常之余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试过了,拉不动,俺冒险上前看了一眼,那忠义贼也不是傻子,大车与大车之间现在都用铁链连上了……将军,贼人车阵有点说法。”

  夹谷远勃然大怒:“俺不管贼人车阵有什么说法,太尉只给了俺两刻时间,打不开口子,临阵斩了咱们,也是活该。”

  那蒲里衍刚要说什么,却遥遥听到一阵惨叫与哭嚎声。

  两人循声望去,却只见二三百步以东,大概是负责骚扰的纳合庚那个谋克,有十几骑似乎被什么东西引诱靠近车阵,大约十步左右时,遭到了车阵后方忠义军硬弩的攒射。

  甲骑虽然身着重甲,战马却是不着甲的,这一轮攒射虽然没有将这十几人全部射杀,甚至大部分都只是受伤而已,但他们的胯下战马几乎同时嘶鸣着倒地。

  一时间,哭嚎声与喝骂声大作。又有十几名甲骑上前遮护,以弓箭压制硬弩,连拖再拽,才算将那几个伤员救了出来。

  夹谷远见此场景,深吸一口气对那蒲里衍说道:“你来主持兵马,俺上前细细看一下!”

  说罢,夹谷远手持圆盾,驱马向前。

  似乎忠义军的弩手都被东侧的动静吸引过去了,夹谷远一路观阵,竟然没有一支弩箭射来。

  而夹谷远到了车阵跟前五六步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刚刚那名蒲里衍说这车阵有些不凡是什么意思了。

  这些大车全都是很少见的四轮马车,算上四周挡板,大约是多半人高。而且大车上还有安装大盾的卡槽。

  事实上,这项施工似乎由于武兴军的急速来袭而有些仓促,夹谷远甚至眼睁睁的看着一名民夫打扮的汉儿举着一面犹如门板的蒙皮大盾,咣的一声砸在了那卡槽处,与其他蒙皮大盾一起,平地组合成了一堵一人多高的木墙。

  “刚刚那松散的车阵并不完整……而现在正在变完整。”

  夹谷远心中更高浮现出这个想法,就看到又有人拿着铁链,将两辆大车互相连接。

  他刚想看清楚,却见到一名军官模样的人跨上了大车,以蒙皮大盾为掩护,居高临下扫视战场,见到夹谷远之后,也不吱声,举起一杆短矛,猛然掷了过来。

  夹谷远千钧一发之余,侧身躲过,却也不敢再多停留,而是绕着车阵逡巡。

  他还真不信,这忠义军竟然如此英瑞,竟然在遭遇突袭的情况下,摆开车阵不说,还能井井有条到没有一丝破绽。

  果然不出夹谷远之所料,这破绽很快就让他找到了。

  车阵的北偏西的方向,有大约三十几辆大车没有来得及立盾,也没有来得及用铁链捆起来。

  最妙的是,这个宽约三十丈的口子似乎是最后被大车封死的,所以四轮大车并不是横过来,而是有一头朝向外侧。

  所以,理论上,这些大车不止能被拉开,甚至能被直接拉走。

  到时候,就会有一条宽达三十丈,近百步的口子,来供甲骑冲杀。

  夹谷远直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连忙拍马回头,指挥着自己那百人队来到此地,并且挥舞大旗,将进攻方向指引到此地。

  武兴军

  车阵之中。

  用圆盾抵挡住一直斜飞而来的羽箭之后,丁大兴从车子一角向外遥遥望去,见那绣着乌鹊的谋克旗帜与绣着海东青的猛安大旗同时向这边移动后,他连忙从大车上跳了下来,向着车阵中央而去。

  丁大兴原本是忠义军中军的一名什长,在沂水之战积攒功劳后,成为了都头。随着王雄矣的起义并进入了忠义军当了个统领,丁大兴又随着庞如归加入了王雄矣所部,并且随着扩军变得水涨船高,此时已经成了下辖二百步卒的队将。

  当然,队将也好,都头也罢,丁大兴在刘淮面前,自然不敢拿腔作势。

  “统制郎君料事如神!”丁大兴来到牵着战马盘腿而坐的刘淮面前,拱手说道:“金贼果真来拉那一排大车了!”

  刘淮撕扯着一小块硬得犹如石头般的饼子,含含糊糊说道:“不奇怪,父帅所造的如意战车太厉害了,只要结成车阵,就相当于平地立城,金贼想要用正经方法攻破这车阵,只能用出攻城的手段来。可如此这般,金贼就平白丢了最强悍的马军本事,他们如何会做这项买卖?”

  说罢,刘淮伸着脖子向后望去。

  五百甲骑同样盘腿而坐,攥着马缰一言不发,只是抬眼盯着前方,等待着那面飞虎大旗竖起。

  而周围则是牛马驳杂,皆是负责拉车的骡马牛驴,也用他们来遮蔽视线,将这五百甲骑牢牢挡在身后。

  此时真正负责作战的,只有丁大兴所率的这一队兵马,二百人而已。

  这要是武兴军下马步战,不顾一切的冲击车阵,那刘淮可能还会手忙脚乱片刻,但当金军决定发挥他的骑兵优势,以甲骑迅速冲杀时,那么他们的败局就已经定了。

  “丁大郎。”刘淮喝了一口凉白开,将口中饼子艰难咽下:“且再去观阵,还记得我的军令吗?”

  丁大兴连忙点头:“记得。”

  刘淮:“重复一遍。”

  丁大兴:“若金贼拉开车阵,就要举起黄旗,左右挥舞。并且驱赶开挡路的牛马,然后击三通鼓。”

  刘淮满意点头:“好,那就去做吧。”

  车阵之外,近百根套索已经套到了大车车辕处,武兴军甲骑将套索捆到自家马鞍上,同时催动战马,并且大呼:“拉!!!”

  在徒单章的视线中,忠义军的车阵犹如被破开外壳的肥美秋蟹一般,露出了坚壳之后鲜嫩的蟹肉。

  而见到车阵之后无数慌乱到四散而逃的牛马,徒单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意,仰天大笑了起来。

  “正是如此!正是现在!武兴军的儿郎们,随俺冲啊!”

  徒单章手中长矛的矛头空中划了几个圈圈后,稳稳指向了那条宽约百步的裂隙:“杀贼报国!”

  说着,在冲天的号角声中,两个谋克的甲骑,在那面猛安大旗的指引下,缓缓向前,如同碾路机般推了过去。

  而之前那连个用弓箭骚扰车阵的谋克,也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在徒单章身后列阵,准备第二轮冲锋。

  就在这时,隆隆鼓声从车阵中传了出来。

  这不是让军队撤退,也不是让士卒警戒。

  而是催动进攻的鼓声。

  “这是进攻的鼓声。”在山间隐藏身形的王雄矣举起了旗帜,大声说道:“紧随各自都头,在官道列阵!在官道列阵!”

  “喏!”

  “传下去,在官道列阵!”

  有军官大声呼喝起来,言语中竟有些兴高采烈的意思。

  很快,一支四五百人,荷着长枪隐藏在山道中的步卒就已经被组织起来,他们直插武兴军身后,目标直指其北方退路。

  这些曾经是沂州军底层的汉儿军终于要大显身手了。

  而在车阵中央,刘淮站了起来。

  “劳心费力,勾心斗角,争来争去,一刀而已。”刘大郎漫不经心的喃喃自语之后,随即就用尽全身力气大吼出声:“举旗!”

  呼啦一声,绣着肋生双翅吊额白睛猛虎的大旗被高高举起,迎风飘扬中,飞虎似乎要择人而噬。

  “上马!”

  “上马!”

  “上马!”

  各级军官层层下令,甲骑们吐出口中所含的铜钱,拉起战马,翻身而上。

  刘淮在甲骑队列的最前方,回身望向自家精锐:“随我一起,吃了他们!”

  “杀啊!”

  “杀!杀!杀!”

  忠义军甲骑一齐发动,在车阵中这一百多步内,就已经将速度加至急速,在徒单章愕然的目光中,径直迎面砸向了金军。

  干他娘的白衣秀士!!!

第196章 力同心刀枪举

  如果说刘淮与徒单章心有灵犀的地方,那除了都想吃掉对方以外,就是对这五十里官道的恶感了。

  这条官道不是不宽阔,也不是不通畅,而是因为被蒙山沂水丘陵夹在其中,很容易藏兵,却很难屯兵。

  很容易藏兵的意思就是丘陵之间山路太多,哪怕斥候再多,撒进去后也很难面面俱到。

  斥候也是人,他们想要看到山间的小路就得站到土山山顶,但这边土山与石头山实在是太多了,一道山梁一道山梁的爬,也爬到那年去?

  后世那一场发生在左近,由新中国第一大将所指挥的著名战役中,就有敌军一部几千人躲在山沟子里,差点没被发现的惊险案例。

  至于很难屯兵,也是因为丘陵山区,土地贫瘠,难以养活许多百姓,民夫得自带,粮食得自运,再加上金国盘剥过甚,这些山民许多直接奔到深山里去了,连个向导都找不到。

  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哪方,都难以在这条路上步步为营,五里一个兵站的前进。只能一鼓作气冲过去。

  可在确定敌军精锐部队存在的情况下,又有谁敢在对方眼皮子底下行险?

  五十里是一个十分暧昧的距离,双方谁也不敢保证,再全军急速行进五十里后,依旧能保持旺盛的士气与完整的战力。

  对于守方来说,甚至不需要事先察觉,只要能坚持守住,再派遣一支小股精锐沿着丘陵绕后,以作围堵,那进攻方就要出大事!

  事实上,刘淮甚至要比徒单章还要被动的多。

  近在眼前的原因是徒单章处在沂水上游,有太多的方法折腾身处下游的忠义军。

  隔三差五放个火船,甚至狠下心来筑堤截断沂水搞个水淹七军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而远一些的原因则是,从理论上来说,武兴军不敢跟忠义军耗着,但忠义军也不敢跟武兴军耗着。

  真要是把完颜亮逼急了,细细一扫山东局势。好,你忠义军就是心腹大患了,再派两个军一起来,先扫荡你们再到两淮汇合,那忠义军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上山打游击去。

  所以,忠义军是能扩张一些地盘就要扩张一些,要打出足够的战略纵深来。

  在战术与战略的双重压力下,刘淮也不得不跟徒单章勾心斗角一番,将他们从沂水县引出来,吃掉这股武兴军先头部队,从而获得战略上的优势。

  而徒单章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也想通过覆灭忠义军先头部队,将刘淮擒杀以获得对战略全局的掌控。

  双向奔赴了属于是。

  正因为有如此心态,所以当徒单章听着急促而响亮的马蹄声,看见那面刺破烟尘的飞虎大旗时,几乎在一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朱天寿!!!”

首节上一节107/3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