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辽东不肯售卖,不然咱们也购置一些,日后去江东做生意可就便利多了。”
说了半晌,不见糜竺回应,糜芳不由得好奇问道:“兄长,你在想什么呢?”
“哦,我在想,辽东为何需要如此大量的粮食。”糜竺只是随意扫了一眼各大商船的吃水线,便知晓这些船上装载的多半都是粮食。
“这有何奇怪的。这两年来旱灾严重,辽东也未能幸免,多购置些粮食实属正常。”糜芳回应道。
糜竺看着糜芳,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自己这个弟弟,见识太过浅薄,并且行事鲁莽冲动,实在难以成就大事。否则,这些年也不会一直让他跟在身边,而早就将他派出去独当一面了。
“辽东这两年确实遭受大旱不假,然而新任辽东太守田泽可不是寻常人物。他一上任,便将郡内九成以上的豪强彻底清理。你想想,这些豪强积攒的粮食数量该有多少?”
糜芳闻言,顿时愣住,开始暗自琢磨起来。
“不用费力计算了,我此前已做过了解,辽东现在各地都在大规模开展工程建设,发放出去了数以百万石的粮食,至少足够全郡百姓一年的食用。”
“而且,我一路沿途观察,各地的农田都已播种了粮食,并且长势良好。到处都在修建水渠、水库,今年辽东应当会迎来一个丰收之年。这位辽东太守,当真是个人物。”
听到糜竺的这番话,糜芳这才恍然大悟。
一郡的豪强,积攒了数十乃至上百年的财富,其中囤积的粮食数量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糜竺刚才所言,辽东的粮食储备理应极为充裕才对。
正如糜竺所说,仅仅是剿灭辽东一郡的豪强,田泽便收获粮食近千万石。
这个庞大的数字,让初闻此事的田泽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些粮食足够整个辽东百姓食用两年有余。
而且,这还没有将各豪强粮仓中数百万的腐粮计算在内。这些粮食,宁愿放至发霉,豪强们也不愿分发或者平价卖给辽东的百姓。
当田泽亲眼看到豪强的仓库大门敞开,满仓的腐粮以及大量肥硕异常的老鼠时,对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有了更为直观、具象的认识。
对于这些利欲熏心的豪强而言,饿死多少百姓并不重要,只要数量不超出一定界限,饿死的人越多,对他们而言反而越好。
天灾对于他们来说,恰似一场饕餮盛宴,能够让他们肆意地掠夺百姓的田地和财产,收纳更多的隐户和奴仆。
尽管手中拥有充足的粮食,但是为了囤积居奇、卖出高价,他们宁愿将粮食放置发霉。
朝廷的赈灾钱粮本就不多,基本都通过各种手段落入了他们的口袋,能够有一成发放到百姓手中,便已算是不错。
清除了这群硕鼠,田泽彻底掌控了辽东,也收拢了民心,但他在天下的名声也随之臭了。
在各地世家豪强口中,田泽已成了外戚走狗,凶残暴戾、蠹国害民的恶名已传遍北境和中原。
无数不明真相的酸腐士子跟着摇唇鼓舌,在他们的口中,辽东已成为了水深火热之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异族侵占。
听信了此言的百姓官吏不在少数,若非何进和赵忠等人压着,只怕弹劾的奏章早已堆满了朝堂。
世家对于舆论的操控力可见一斑。
而且,这还是在辽东尚无世家大族的情况下。若是田泽对一世家大族动手,只怕就是何进和赵忠都挡不住。
遭受这一反噬的田泽并不后悔,抄没豪强所得的财富,他只留下了七成,两成上缴给朝廷作为赋税,又分别给了何进和赵忠各半成。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也就此翻篇,田泽还得到了天子的欣赏。除了名声臭了外,没有其他的损失,并且顺便免除了辽东三年的赋税徭役。
在这个时代,掌握话语权的终归是世家豪强。无论事情的是非对错,只要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黑的也能被说成白的。造福百姓、稳固国家根本的事情,都能被说成是与民争利。
田泽并非曹操,他的后台和根基没有那么坚实,无法毫无顾忌地以打压宦官和豪强来博取声望。
如今能够全身而退,只是损害了名声,已算是不错的结果。
换作没后台的,恐怕早已被革职查办、死于荒野了。
但恶名也是名,而且在一些有识之士和前来过辽东的人眼中,田泽是一位有雄才仁心的英杰。
无论如何抹黑,辽东百姓脸上的笑容是真实的,辽东的繁荣热闹景象是真实的,辽东大片良田里生长着的庄稼也是真实的。
尽管他们不敢公然为田泽发声,但公道自在人心,他们和辽东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秤。
糜竺便是如此。
尽管他是第一次来到辽东,但对于这里的情况却早已了然于胸。
作为徐州周边首屈一指的富豪,周围前往辽东的商户众多,他想要打听消息易如反掌。
“辽东并不缺粮,但这位田太守却一直在大量高价收购粮食。”糜竺喃喃自语道。
两年大旱,致使如今中原的粮价持续攀升,很多地方的粮价已经达到了近千钱一石。
如此众多的商人愿意千里迢迢将粮食贩卖到辽东,一方面是因为田泽以低价提供辽东与徐州之间往来的海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辽东收购粮食的价格较高,达到了一千两百钱。
如此大的利润空间,又几乎没有风险,足以令寻常商人为之疯狂。
就连糜竺都忍不住亲自前来辽东一探究竟。
“这位田太守,该不会是要造反吧?”糜芳苦思冥想半天,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糜竺的眼角微微抽搐,他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亲弟弟!亲弟弟!
傻就傻了点吧。
“你觉得这位田太守会这么傻?在辽东这种四面皆敌的地方叛汉自立?”糜竺无奈的反问道。
辽东被鲜卑、乌桓、高句丽、扶余等各方势力环绕包围,若无中原支撑早就被分食了,朝廷从不担忧辽东会发展壮大,只担心辽东支撑不住。
“那是为何?”
“我也不清楚。这位田太守,着实不简单呐!”糜竺再次看了一眼码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明的意味。
作为一名出色的商人,糜竺不仅擅长投资和捕捉机遇,对于数字也极为敏锐。
仅仅是初步了解了一下辽东的产出、营收等状况,他便察觉到了其中的异常。辽东各方面的数据都显得超乎寻常地庞大。
其物资产出丰富,并且多是经过加工的物品,还有不少奢侈品,这背后定然有着规模庞大的作坊作为支撑,只是隐藏得极为巧妙,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探查到丝毫线索。
其盈利丰厚,但基本都用来换取粮食和战马,似乎除了这些,中原的其他东西对辽东都没有什么吸引力。像是肉食、水果、蔬菜和日用品等,都已实现了自给自足。
其招收的流民数量众多,但却没有出现任何混乱的局面,所有的流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原本荒凉的各处村落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各地的关卡、邬堡都被修缮得焕然一新。
其麾下的士卒数量庞大,但多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士,而非普通的杂兵。
这其中的任意一项,能够达成者都可称之为能臣,足见田泽治理一方的卓越能力。
但将这些事项综合起来,却又显得不同寻常。
第52章 商道之才
“糜子仲来了?”正在田间地头与耕种的百姓围坐一团倾心交谈的田泽,听闻此消息,心中略感欣喜。
将一应事务妥善布置之后,他再度清闲下来。除了定期召集会议进行调度之外,每日的工作便是四处游玩、露脸,顺便深入了解各地的实际状况。
田泽并未急于前去迎接,而是先将当日的工作完成,这才在典韦的护卫下踏上返回襄平城的路途。
如今的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县长,麾下谋士众多,无需再如往昔般行倒履相迎之事。
此次糜竺前来,是为生意之事,不过,更重要的是想要深入探究辽东的情形。
当下,中原地区的流民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糜竺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潜藏的危险。
秉持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糜竺在多方详尽了解状况之后,才决定奔赴辽东这一趟,考察以决定是否将部分产业转移至辽东,当作一条后路。
虽然此时田泽掌控辽东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但辽东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糜竺一路的所见所闻,都令他深感震撼。
田泽发展至今,对于糜竺的财富已不太在意,但对于糜家的渠道及糜竺这个人却是颇有兴趣。
如果糜竺单纯只有商贾之能并不会被田泽看在眼中,便是几大富豪又能如何?天下豪商比比皆是。
但糜竺不仅精于商贾之道,还能以商贾之身对汉末三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资助成就了刘备的一方帝业,其智慧与远见,在当世堪称顶尖。
田泽极为重视商业。
若要彻底解决土地与生产力等问题,发展工商势在必行,商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凡事须得疏堵结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世家豪强的再度兴盛是必然的。
田泽能做的就是保存最底层百姓的最基本利益,并尽力畅通自下而上的渠道,建立较为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
可如此一来,必须要给世家豪强们一个新的目标,将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唯有工商能够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田泽自己对于未来的路也不甚确定,毕竟即便是前世,他对于政治也不擅长。
他只能尽力去做,向自己觉得相对合理的方面去努力。起码将他知道的问题给解决掉,至于未来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那就不是他能解决的了。
时过境迁,未来之事自有当代人操心。
商部虽暂时交由贾诩负责,但术业有专攻,贾诩智谋超群,对于商贾之事却并不擅长。虽然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可与田泽的构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钱庄和“国商”的雏形对于辽东的发展至关重要,倘若能将商部交由深谙商业之道的糜竺来管理,那是再合适不过。
刚抵达襄平的糜竺,当晚便收到了田泽的邀请,邀他次日于悦来酒楼一聚。
糜竺又惊又喜,心中感慨万千。
实难想象,自己不过一介商贾,竟能得到辽东太守的看重。
这并非糜竺妄自菲薄,要知道在汉朝,商贾的地位颇为低下。虽然东汉末年还好一些,但是那是因为有的商人已经通过种种手段挤进了官吏豪强的队伍。
像糜竺这种祖上世代经营垦殖的,在官府中少有根基,尽管在百姓眼中风光无限,然而实际上,却不为世家豪强所看得起。
即便他已将生意经营得食客近万人、资产过亿,也只能让那些人稍加重视,从未得到过平等相待。
若无乱世,他的地位甚至比不上一些小地方的豪强。
极其郑重地熏香沐浴、更换衣物后,次日晌午,糜竺早早抵达了田泽提及的悦来酒楼。
望着高达五层、装饰豪华无比的悦来酒楼,糜竺目光微微一凝。
他曾在许多地方都见到过悦来酒楼,但如此规模宏大的,还是头一次得见,即便是洛阳的那间,也无法与之相媲美。
难道……
糜竺隐隐猜测,其背后之人便是田泽。
其实,田泽如今已无意隐瞒。
此前隐瞒是因为身份尚低,怕暴露了护不住这么多的产业,被人盯上。
现在已成一方太守,再无需太多顾忌了。
而且,随着他的势力日益壮大,麾下产业动作频频,即便再如何隐藏,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黄巾之乱将起,这些产业也已在逐步出售、收拢。
在侍者的引导下,糜竺来到了酒楼的最顶层。
此处仅有一座小亭,亭内摆放一桌四凳,四周开阔,襄平城内的景象尽收眼底。
糜竺未敢贸然就座,而是站立于亭内,四处眺望,看着城中各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景象,不禁感慨襄平城的繁华。
因他来得过早,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田泽才抵达。
田泽施展望气术看了一眼糜竺,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又是一颗被埋没的明珠,像糜竺这般才华,在刘备麾下着实有些可惜。
虽然投资收获了丰厚回报,但糜竺一生几乎无所建树,白白浪费了一身才华。
“东海糜子仲,拜见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