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公孙瓒这类主公其实蛮好的,能打却不会经营,而且还义气厚道,没什么坏心眼,简直是法家眼中的绝佳主公。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天下局势到了如今,在田泽裹挟大势的情况下,人心思变,很多世家士子的心思早已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不再一味追求着可能有机会战胜田泽的主公,而是追求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能力,适合投资的诸侯。
别的不说,看看李儒就知道了。
明面上是吕布的谋士,实际上和燕王有什么区别。
看起来是燕王和他的谋士,实则是燕王和他的征北大将军。
“喂喂,我可是为你们着想,不识好人心。”法正撇了撇嘴道。
“此事过于重大,我还得回去思量思量,向主公禀报后再说。”庞统叹了口气。
他承认法正说的很有道理。
但此事不能急,最好等其他诸侯先动手,他们再动。
出头的椽子先烂。
无论是谁先冒头,必然会遭到世家的记恨和针对。
不是所有人都有田泽这么深的底蕴,能够硬刚世家豪强而不落下风。
“啧啧,果然,像田承寿一般有魄力的终究是少数。这就是你们之间的差距。”法正摇头道。
“那也比你这个投降派要好。打都没打就想着输了后该怎么办了。”庞统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你懂什么。但凡有一丝希望,我又如何会有此想法。你把刘玄德换在凉州这个地方试试看,能发展起来我算你厉害。”
对此,庞统还真不能说什么。
人与人所长不同,在凉州这个地方,换作天下其他诸侯,恐怕干的都未必有公孙瓒好。
这厮的性格和白马义从对于羌人而言太有吸引力和威慑力了,天生就适合在凉州征战。但凉州的内政民生……
东汉朝廷前前后后在这里打了上百年,内政民生啥的不提也罢,比并州都要惨上几分,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能少饿死点人就算称职了。
“你们担心的无非是世家抵制的问题。”法正说道。
“不仅是你们,袁本初、曹孟德、孙伯符,应该都在担心这一问题。”
“但是,若是你们一起行动呢?那些世家会投奔谁?刘焉?袁术?”法正不屑道。
“益州的世家都是一群守成之辈,本就非常抵制外来的世家,刘焉带来的东州派已经够热闹的了。其他世家要是敢再掺和进去,益州立刻就会暴乱。”
“袁术就更不用说了,冢中枯骨,活不了两年了。”
“若真能如你所说的就好了,但只怕袁绍、曹操等人有异心。”庞统叹了口气。
他们这些诸侯,看似联合一致、对抗田泽,实际上各有各自的算计,猜疑链从来就没停止过。
改革是一条路,但是一旦其他人改革,不改革也会变成一条路。
只要有一人不开启改革,另外几方的世家就会不可避免的涌入,继而迅速壮大其势力,一家独大、不可控制。
“你们可以寻求外力的帮助嘛。”法正嘴角噙着一丝莫名的笑意。
“哪里来的外力……”庞统自言自语道,忽的一愣,直直的看着法正。
“你是说?”
法正点了点头。
“田承寿。”
“他也希望你们进行改革,因为这是你们迟早都要走的路。”
“现在李文优已经提前一步了,你们虽然底蕴比他深厚,但这么一直拖下去,只怕日后一样会被落下。”
“田承寿就不怕资敌吗?”庞统再次问道。
“在田承寿眼中,你我从始至终都不是真正的敌人。”法正说道。
“更何况,田承寿‘资敌’的事干的还少吗?你看看如今的情况,你们所谓的‘资敌’,已经令你们快要失去了拼死抵抗的决心了。”
“田承寿越是‘资敌’,你们败的越快。”
“天下人心,如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田承寿了。”法正长叹道。
自身的天赋以及田泽同宗身份带来的便利,对于局势人心,他看的太透彻了。
第275章 百家争辩
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映照在稷下学宫前侧的广场之上,来自天下诸子百家的贤能之士纷纷抬头而望,看着授学台上的身影。
卢植郑重的整了整衣衫,眺望着远处鱼跃而出的朝阳,气沉丹田,朗声道:“诸君,今日诸子百家贤能毕至,齐聚稷下学宫,实乃盛事。”
“百家之学,各有精妙,如百花争艳,香满人间。如今天下纷乱,然乱世亦如熔炉,诸子百家再度复起,各呈其智,欲为苍生谋福,为乱世觅治方。”
“此乃思想之蓬勃,文化之辉煌,实乃华夏之幸也。”
“百家之学,各有千秋,本无高下之分。然而,真理越辩越明,犹如金石相击,方能绽放耀眼火花。”
“今日之辩,非为争胜负,乃为求真理。望诸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理服人。或能寻觅谋求万世太平之法,为吾等之时代,为后世之来者,留下宝贵之财富。”
“吾宣布,百家争辩,正式开始!”
伴随着卢植开场白的结束,牵动天下无数士子心弦的百家争辩,终于拉开了序幕。
此次辩论,被卢植分为言辩、行辩和势辩,由卢植、蔡邕、司马徽等九名深得天下士子敬服且持身中正的宿老进行评分,综合所得最终评定。
所谓言辩,自是百家一直以来最是寻常的辩论。
各家相继表达自身的主张,继而相互辩驳。
这几年来,经过无数次的争辩,诸子百家对于各自的学说都已进行了整合完善。
毕竟昔日武帝至今罢黜百家数百载,很多的传承都已破碎甚至是消弭。
即使现存的,也都因时势的变化而被传承者结合自身进行解读,昔日之传承已经难以寻觅,诸子百家也需要内部整合。
而在百家争锋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百家在整合之时,也在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思想。
像是战国时期那种狂放式的增长已无可能,毕竟那时也曾小国林立,国家体系亦不健全,所有诸侯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而现在,已经有了几条相对清晰的道路,也有了相对合理的评定标准。
再想靠着漏洞百出、异想天开的学说去糊弄人,已经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昔日的诸子百家在《汉书艺文志》中数得上名字的便有189家,而如今的百家,加在一起也不过86家,少了一大半。
但是能残存至今,这些学说的价值相对而言算是比较高的。
如今真正在稷下学宫内能够排得上号的至少有六十余家。
这些学派的理论已能够自成一套,并无明显的破绽,彼此辩驳起来也是分外精彩。
儒家宿老,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率先出列。
身形清瘦,一袭朴素而整洁的长袍,头戴高冠,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风,只是一站,大儒的气势便令无数士子为之敬服。
“吾儒家以为,治世之要,在于仁政。以仁德化育万民,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兴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乃儒家之治世大道……”
将儒家之精要娓娓道来,引经据典、字字千钧。
伪装作普通士子于暗中聆听的田泽不禁暗暗点头。
这个时代的儒家还不是后来被篡改阉割后的儒家,这几百年来吸取了百家之精华,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治世大道。
郑玄所言有很多与田泽的想法不谋而合,甚至在叙述的过程中还引用了不少田泽治下的例子。
将田泽的很多治世之法进行了总结完善,补充到了儒学之中。
这些是田泽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因为他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要的只是结果,很多只是照搬后世之法进行改进完善,却不知其中核心要义。
贾诩等人倒是能够察觉到其中隐义,但是他们都忙着处理政务,根本没时间去整理这些。
也只有这群一心只读圣贤书、研究理论的士子,才有这种精力和能力。
而他们的总结,看似只是书生之言,但却于治国至关重要。
田泽一向道术并重,但是在治下百姓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再像以前一样缺一块补一块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要靠道来对术进行梳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完善。
“子布,务必要将这些言论记好、保存好。日后必有大用!”田泽对着张昭说道。
“主公放心,昭省得。”张昭目露精光道。
他如何看不出这些学术的意义之重大,稍加整理延伸便是治国之大略。
不止是他,便是其他诸侯麾下的文臣士子,此时都有人在专门进行记录。
尤其是在其他百家在轮流攻讦儒家的理论体系、寻求破绽,郑玄一一驳斥之时,其精妙之处令在场众人无不佩服。
其中的很多想法,田泽越听越觉得几乎与自己不谋而合,很多甚至是他对未来的畅想和来自后世的经验,这令他惊讶异常。
看来这些百家之人是真的不可小觑,自己只是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却是已经开始看向窗外的风景了。
儒家于治世而言确是良方,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但是对于平定乱世还是有些薄弱。
尽管郑玄一再驳斥以法家为首的攻讦,但终究还是暴露了些许不足。
毕竟郑玄虽是大儒,在场名气比他大的没几个,但是在理论素质上能与之比肩的却不在少数。
尤其是儒家兴盛太久,百家之人在衰败蛰伏之时,可没少想要取而代之,对于其不足之处研究的太透彻了。
继儒家申明主张后,其余各家按照此前的排名纷纷上台。
这次不比以往,如此大的名利诱惑,诸子百家再无半点隐藏,都把压箱底的东西翻了出来,几乎毫无保留。
各种新的理论和精妙的体系令田泽不禁为之震撼。
而且百家几乎不约而同的引用了很多田泽治下的例子,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田泽的治世之法进行了梳理和完善。
各成体系,却又皆有道理。很多理论说出来令田泽都耳目一新,对接下来的改革有了新的想法,手中的笔几乎片刻不停。
毕竟言辩也有着时间限制,述学和辩驳之人讲的都是干货,对于田泽的启发极大。
很多学说甚至直接对于田泽治下的治理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和完善,听的陈宫等人眼中异彩连连。
田泽治下的几大重臣如今几乎都被拉来了,各个都像小学生一样在埋头认真做着功课。
第276章 百家注我
卢植看着言辩之况,不禁叹了口气。
果然!
诸子百家如今最大的论据,除了昔日之辉煌外,便是田泽治下之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