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第112节

  说到这里,张昭不禁长叹。

  人啊,就算避得过名利之心,还有亲友之情、学派传承、好胜之心等。

  稷下学宫这样一个相对公平而又隔绝于世的求学交流环境,对于士子的吸引力几乎是致命的。

  当前来的士子达到一定数量,更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

  哪个士子没有几个亲友、师长,遇到好事自然要分享,自家学说被贬低了自然要喊家里人找场子。

  尤其是那所谓的百家传承榜,若是乱弄一气也就算了,但董昭为了打响名号,特意求的蔡邕主导此事,规则公开透明而且相对合理,让百家之人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争这口气。

  就这样,卷来卷去,稷下学宫的士子越来越多。

  原本一些只是想来试试水的百家之人也不得不被牵扯进来,再不来,自家学说就被打压成不入流了。

第169章 载名入史

  得知了董昭的操作后,田泽的面色略有些古怪,这一手可真是把天下世家和诸子百家都架住了。

  若稷下学宫只是小打小闹也就算了,如此多的大儒坐镇,这要是排名落后,那可就真的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袁家、杨家、荀家、陈家来人了吗?”田泽仿佛想到了什么,不禁问道。

  “来了,而且还来的不少。”张昭也是很无语。

  “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就没有啥反应吗?”

  “天下各大世家因此都基本分了家,各自选了其中一支脉前来稷下学宫,虽说不是主脉,但是学术造诣都极高,有的族人还为数不少。”张昭说道。

  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也没想到,原本只是为了培养官员、传承百家而打造的稷下学宫,竟然把天下世家也卷了进来。

  “天下世家都被网罗在内了?”田泽略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差不多,没来的也都在赶来的路上,还有不少底蕴相对深厚一些的豪强和诸多寒门子弟也在赶来的路上。而且……”

  “而且什么?”

  “孔融也想过来。”

  ???

  田泽满脸问号:“他北海相不干了?”

  “根据情报,袁绍近期似乎又有大举进攻青州的意图,陶谦有点虚,所以……”张昭从不背后言人之短。

  但是其心中却是失望至极。当了解到充足的情报后,对于孔融作为孔子后裔的滤镜已经完全破碎了。

  这位孔北海真可谓是志大才疏、纯靠吹捧,而且还是个食古不化、色厉胆薄的杠精。在北海干的那些事,令张昭都叹息不已。

  这种人当个清流恐怕都不合适,只会高谈阔论,而且能因为感觉别人哭亡父哭的不够伤心就给杀了,还赏赐所谓孝顺的盗贼,简直不可理喻。

  北海这些年也被折腾的够呛,如果不是臧霸出手帮了一把,只怕这位孔北海都不一定能够撑到袁绍前来攻打,就是那些乌合之众的贼寇都能把北海给拿下了。

  田泽嘴角流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那就来呗。现在百家传承榜的情况如何?鲁国孔氏位于第几位?”

  “百家传承榜目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儒家、法家和道家,儒家的传承家族榜排在前三的分别是袁家、荀家、杨家,至于鲁国孔氏,在第十位。”

  平心而论,张昭也觉得这般评定虽然有些地方略有不妥,但整体而言还是十分公平的。

  董昭和蔡邕为此事忙活了小半年,可谓是费尽了心血,评定标准几乎兼顾了方方面面,无论是理论、实践、影响力等都有所考量。

  田泽一手打造的稷下学宫,自然不会被所谓的论资排辈、背景势力左右,毕竟如今他已经是举世皆敌,还有啥好在乎的。

  而主导此事的董昭和蔡邕就更不可能了,董昭一直是最了解田泽心思的,而且本身干这件事就是为了搞事情,何必掺和那么多,更何况这事的评定权掌握在蔡邕手里。

  蔡邕在亲眼见证卢植的地位一跃而起,几乎与诸子并列后,眼都红了。

  因此在董昭提及此事后,明知道这其中会涉及到诸多利益矛盾,会引得很多人的敌视,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接下了。

  只要这事干好了,他青史留名不在话下。后世百家之人,谁不得敬他三分。

  他已然是无欲无求,就图的是这万世芳名,自然也不可能自毁城墙。

  涉及的三方人物都一心想要把此事做公平,而且都是有水平的,这份榜单的含金量自然不低,否则即使有他和卢植背书,也不会被广大士子所接受。

  虽说鲁国孔氏是孔子的后人,但在这种涉及到家学传承的问题上,可没人会因此而礼让。

  你是孔子后人,我是荀子后人,他是关西孔子后人,差在哪了?有本事上论学阁较量较量,看看谁是儒家正宗。

  听到这一排名次序后,田泽微微一笑:“那就没问题了。这位孔北海被人吹捧惯了,在我这里可不兴相互吹捧那一套,得靠真本事。”

  “若是他来了后被一小辈驳倒,只怕那份自大就维持不住了吧。”

  这世上如张昭一般德才兼备、名副其实的名士实在是少数,有很多都是靠着搞小圈子、相互吹捧起来的。

  就像是孔融和祢衡,一个吹对方是“仲尼不死”,一个回吹对方是“颜回复生”,完全是恬不知耻。

  最关键的是,这群人干啥啥不行,没本事也就罢了,还自视甚高,被吹的多了,真以为自己有本事,动不动就抬杠,没事就喜欢贬低别人。

  因为他们的名声、资源和资历,每次被杠之人还不敢还嘴,即使他们杠不过也可以流露出一副孺子不可教、不屑与之争辩的样子,从容下场,事后再靠着舆论抹黑。

  但田泽可不惯着这些人,稷下学宫门口石碑上的“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几个字不是挂在那里看的。

  学宫内一律平等,想要成为学宫的老师,你得先过卢植那一关,没有真材实料可不行。

  

  卢植的天赋不是摆设,而且脾气还刚直,不可能因为你名声大就给你开后门。

  而且以卢植现在几与诸子百家齐肩的声望地位,区区孔融还真不够看。

  即便孔融靠着儒学那套理论纸上谈兵侥幸过关,万一授课的时候被学生驳倒,那可就闹笑话了。

  学宫之中虽然要求尊敬师长,却也鼓励学子提出疑问。

  作为学宫的老师压力可不轻,稍有大意,原本的授课很有可能就会直接变成师生辩论了。

  虽说德才兼备德为先,但有德无才在书院也是混不了太好的。

  田泽很想看看,这位“仲尼不死”能不能在学宫内成为老师并挺住。更想看看,作为孔子后裔的鲁国孔氏,万一连儒家传承家族榜前十都保不住,会是什么反应。

  “子布,这百家传承榜,我觉得搞得还是有些草率了。”田泽忽的说道。

  “主公您也这么觉得?”张昭有些诧异道:“我一直觉得这种排行对各家学派和传承家族有些不……”

  “不不不。”田泽摆手打断了张昭的话:“我的意思是说,排行老是变动,也没个定性和奖励啥的,没啥意思,而且激励作用有限。”

  “咱这样,找个好日子,咱每年这一天搞一次终极排行,为当年的排行定性,并传播天下,以石录刻、载入史书。每十年搞一次金榜,以金石录刻。”

  看着田泽跃跃欲试、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张昭脸颊微微抽动:“主公,这么做合适吗?”

  “有啥不合适的,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就这么定了。按照这个思路,你们再完善一下,弄些奖牌、待遇啥的,顺便把此事传扬一下。”田泽毫不在意道。

  张昭长长的叹了口气:“诺!”

  看着田泽潇洒离去的背影,张昭看向周围的士子,不禁流露出怜悯之情:“看来还是得找伯喈公再把此事完善一下,要不这些家伙得疯了。”

第170章 未来可期

  “动了,动了!”一群墨家学子看着眼前的高一丈有余的铁制庞然大物,惊喜的喊道。

  伴随着巨大的铁臂转动,铁锤一下一下砸击在铁胚上,火花四溅。

  见此,正在往锅炉下面铲煤的墨宸兴奋的加快了速度。

  随着倒入的煤越来越多,机器的声音越来越大,铁臂起落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然而,就在墨宸觉得自己成功了的时候。

  砰的一声巨响,机器瞬间炸炉,巨大的浓烟弥漫。

  “咳咳!”猝不及防的众人连忙躲闪,好在只是呛了两口。

  “快救人!”

  “快救大师兄!”

  众人顾不得自己,连忙呼喊着向着下面冲去。

  不一会儿,一个乌漆嘛黑的类人生物被救了出来,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医家学子熟络无比的将其扶起,直接把一颗药丸塞进嘴里,又灌了点水。

  翻开眼白瞅了一眼,淡淡道:“没事了,他反应的很快,身上又穿了软甲,没被碎片砸到。就是憋了口气,本能的昏厥过去了,睡一觉就好。”

  一群人闻言,顿时舒了口气,毫不犹豫的四散开来,只留下两人照顾,其余都跑到机器残骸周围查看了起来。

  “缸壁破裂了,看来钢铁的质量还得要提高。”

  “这一片的缸壁明显受热过度,整体结构可能也不是太合理,还是得改进下。”

  “活塞严重变形,有可能是主因,要不试着给包裹的皮革抹点油,要不太容易形变。只是可惜没有找到太合适能够替代的材料。”

  一群墨家子弟看着地上的缸体碎片,认真的分析了起来。

  其中还有两个青少年,正震惊的看着这一幕。

  “此乃国之利器(兵家利器)!”

  虽然只是看出雏形,但二人非常清楚一旦这种机器成熟以后,会带来什么。

  田泽站在二人的旁侧,看到这一幕,微微点头。

  诸子百家之中,墨家在田泽心中的地位极其特殊,重视程度丝毫不在儒家之下。

  为此,田泽甚至不惜与当代墨家之首墨狩进行了深谈,其统领的墨家主脉尽数归于田泽麾下。

  同样,医家、兵家、法家也有部分人员和田泽达成了这一协议。

  毕竟这些人很多如今已经传承式微,若想真正尽快成为显学、与儒家比肩,少不了田泽的支持。

  在这些人彻底成为自己人之后,田泽便可以给他们单独提供一些严禁外传的东西进行研究。

  就比如墨家这群人此时正在琢磨的“蒸汽机”。

  “孔明、伯言,你们可有收获?”田泽笑眯眯的看着两位年轻俊杰,眼中满是欣赏和期许。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田泽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早已步上了日程,除了对于治下有天资的孩童以及各位文武之后进行系统培养外,也瞄准了下一代的人杰。

  把陆逊的祖父陆康忽悠来幽州后,陆逊自然跟随而来。同样,诸葛亮也是跟着其叔父诸葛玄一起前来避祸。

  论及教学资源及和平环境,没有哪里能够比得过幽州。

  如今荆州和益州也在甘宁和贾诩的暗中操作下出现了动荡,天下能够安心求学的第一选择非幽州莫属。

  稷下学宫如此强大的师资,田泽不担心诸葛亮和陆逊成长起来会比原来的表现差,毕竟二人的天资都在那里了。

  田泽第一次通过望气术查看时,简直闪瞎了眼。

  只要这两人成长起来,不出意外就是下一代军政双方的一把手。

  至于二人能否为自己所用,田泽丝毫不担心。

  环境自然会影响人的成长,哪怕是愿意为汉室效忠而死的陆康,在抵达幽州后也产生了不小的触动,更何况是如今不过才十岁左右的两位少年。

  而且将来不待这二人成年,国内的战事应当就会结束了,他们没得选择。

  “田使君!”诸葛亮和陆逊躬身一拜。

  “不要拘礼,你们俩啊,就是太早熟了。”田泽笑着摆摆手道。

首节上一节112/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