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第60节

  “其次,这明显不是雕版印刷所能印刷出的字,而这远远比硬黄纸更平整、光滑、鲜亮的纸,也是臣从未见过的。”

  “现在只有两个可能。”

  苏勖看了魏王李泰一眼,沉吟良久,道:

  “第一种,天降祥瑞!或许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未来注定魏王殿下继承皇位,统御天下,此物就是祥兆!”

  “第二种,阴谋!是有能者布的局,但其目的现在我也无法窥测清楚,但这个可能性确实有些低,除非对方独自一人或两三人等,拥有堪比大量史官,掌握诸多史料的能力,并且早已经创造出更加现今的印刷技术和制纸技术。”

  “而且身手还不错。”

  “但这种人,真的存在么?若是其拥有这种能力,为何不直接将能力暴露出来,换取赏赐,利于我大唐?”

  苏勖思索良久,给出了他的分析。

  他是昔日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精于朝堂算计,智慧很高,其实他已经分析的八九不离十了。

  堪比大量史官,掌握诸多史料的能力。

  陆煊并没有,但后世却流传下了部分史书。

  更加现今的印刷技术和制纸技术。

  陆煊也不会,但后世却有。

  身手了得。

  太子李承乾圈养多年的侍卫,鲜卑族的纥干承基,确实身手不错。

  阴谋也确实是阴谋,但无论如何,苏勖智慧再高,也是无法分析清楚的。

  别说苏勖了,比他智慧更强的长孙无忌、房玄龄,也未必能猜测出来。

  魏王李泰听完苏勖的话,心中思绪涌动,那么,自己是否将这四套史书献给父皇?

  要知道,这些史书的内容,可比他府内士子编撰的史书强多了。

  父皇见到必然欣喜。

  群臣见到必然赞叹。

  而他也将能够彻底压制太子!

  至于苏勖口中所谓的‘阴谋’,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苏勖的分析,宫内外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能人吧,并且此人这么做,又是有何秘密?

  “对了,臣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这数册书籍的最后一页,都有类似‘轮子’的物品,不知是何材质制作,轻轻扭动,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每本书都有四排相同的轮子,轮子上共有八个方块。”

  “八个方块,上面分别书写着‘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字,也就是八种卦象,乃太极之图创设的图形,此八字是由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两幅星图历法《河图洛书》创设。”

  苏勖道,闻言魏王李泰尝试着扭动这些轮子,发现会出现不同的组合顺序。

  如:乾、震、巽、坎

  如:巽、坎、艮、坤

  如:兑、乾、巽、坎

  如:震、巽、坎、艮

  八个字,这能组合出多少种顺序?

  谁也不清楚。

  “既然你所说的第二种情况,可能性很低。”

  “那么,就杜绝第二种情况,本王认为,此物乃上天祥瑞,天命所归。”

  魏王李泰没有抵御住上交此物带来的诱惑,他本身就是个胆子很大的人,敢于冒险,不然也不会产生夺嫡之心。

  胆子弱小的话,谁会夺嫡?

  老老实实当王,享受富贵终生不舒服么?

  只要对他有利的事情,哪怕冒风险,也要去做。

  献出此物,好多太多了,不提父皇和群臣的赞叹,单单是打压太子,比太子强,这一点就足够了。

  并且他还能获得赏赐,目前太子宫的属官官职力量已经隐隐不弱于魏王府了,这还得了,趁着这个机会父皇若是赐予他赏赐的话,他也要好好提拔提拔房遗爱、苏勖等人了。

  眼见魏王李泰作出决定,苏勖想了想,还是不由的提醒道:

  “魏王殿下,我认为还是不要冒险,既然魏王府内的士子力量远远强于太子府,那么此次魏王府内制作出的史书,也将强于太子府。”

  “完全无需使用这些来历不明的史书,既然已经能胜了,何必再冒风险?”

  上交这些来历不明的书,确实更加完美。

  但苏勖仍然认为不可冒险,在当今夺嫡之争愈演愈烈这个关头,任何突兀的事情,都可以视作阴谋。

  小心驶得万年船!

  魏王李泰看了苏勖一眼,微微摇头道。

  苏勖,老了。

  没有年轻人的火气。

  任何事情都犹犹豫豫,顾这顾那,如此岂能成事?

  “若父皇当年如你这般所想的话,那就没有玄武门之变了。”

  “我恐怕如昔日隐太子李建成那几个皇子般,被斩尽杀绝了。”

  李泰声音微淡,随即继续道:“这些史书,皆为你我编撰,和魏王府的士子们没有任何关系,诸位都将此话记在心里。”

  “到时父皇赏赐,我不会忘了你们,诸位的官职也该升一升了。”

  说完这些,李泰挥手唤来侍卫,捧着众多史书。

  苏勖见状,不再多言,只是心中不安。

  他比较稳重,不想去冒风险,昔日玄武门之变前夕,众人决定策划玄武门之变,他当时一言不发。

  并非是他认为这个谋划差,而是觉得冒险。

  他始终认为,稳扎稳打最为重要,不过昔日玄武门之变,就证明他的想法并非是最完美的,或许今日的魏王也是对的吧。

  ......

  大唐,太极宫!

  朝会很快就开始了,文武百官以此入朝,位列两旁。

  文臣方面,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侍中魏征,杨师道、尚书右仆射温彦博、司徒长孙无忌、中书侍郎岑文本、大理寺少卿戴胄...

  武将方面,樊国公段志玄、鄂国公尉迟恭、卢国公程知节、翼国公秦琼、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左领军将军契何力、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世...

  亦如秦朝般,名臣如云,名将如雨,人才济济!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两位皇子也早早的来到朝内。

  其实,往往每日的朝会议政,历朝历代都只允许太子从旁听政。

  而很少出现过其他皇子参与朝政,或者听政的情况。

  但魏王李泰,已经于数年前,就如同太子般,听从朝政了。

  不怨太子李承乾恨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李世民对子不公,无论是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还是允许李泰参与朝政,听从政事,唐太宗李世民都在向群臣释放出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他有意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这还不包括日后李泰申请建设文学馆,李世民同意这件事情,昔日隐太子李建成与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中,就是因为秦王设立文学馆,招揽了大量的人才。

  最终,击溃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

  身份父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李世民都是个失败的人。

  但唐太宗李世民却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他最近听闻无论是太子府还是齐王府,都很热衷于撰写史书这件事情,不由得感到欣慰,并且时常询问身旁的臣子,魏王府史书撰写的如何了。

  无论是正面还是从侧面来看,即使太子李承乾近日来表现的已经很好了,但唐太宗李世民依旧有意无意的更加注意魏王李泰。

  随着诸臣就位,唐太宗李世民高坐上方,目光扫视下方的群臣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

  很快,群臣中,魏征等人先后出列,令人将史书初稿呈了上来。

  “陛下,臣魏征与颜师古,孔颖达等,已将《隋书》初稿撰写完成,还请陛下御览。”

  “臣令狐德等,已将《周书》初稿撰写完成,请陛下预览。”

  “臣李延寿,《北史》、《南史》初稿撰写完成,请陛下预览。”

  魏征,颜师古,李延寿等人出列道,唐太宗李世民闻言颔首,令人将史书初稿呈上来,缓缓翻阅。

  “不错,不错。”

  “各列纲式,皆合朕心。”

  “诸卿也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众人撰写的初稿还是很满意的,并且让诸臣阅览。

  “确实不错,颜侍郎博览诗书啊。”

  “初稿感觉还差些什么,有些疏漏,不过已经接近完美了。”

  “确实,我觉得还需要仔细检查一番,是有部分疏漏的地方,比如这一篇...”

  给位臣子给出相应的意见,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符合史书纲列要求。

  但也有一定的疏漏,不过由于是初稿的原因,只是列纲而已,部分内容还待填充,所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见众臣各自给出意见,唐太宗点头,随即看向下方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笑道:

  “朕听闻,太子府和魏王府,近日来也在令各自府内幕僚、属官、学士编撰史书,并且已经初具成果。”

  “魏王,将你府内所编撰的史书让朕一观。”

  唐太宗李世民先是看向魏王李泰道。

  群臣默不作声,其实但凡有着政.治觉悟的人,都能从这简简单单的一件小事,看出端倪。

  凡事都要分个上下等级。

  魏王李泰身为皇子藩王,能进入朝廷中参与政事,从旁听政,这已经是陛下过度偏向魏王了,毕竟其他皇子为何不能来,偏偏魏王可以?

  太子心中会如何想?

  抛开此事不谈,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同时撰写史书,今日都准备上交,按理来说合该让太子殿下先将史书呈现给陛下,然后在轮到魏王殿下。

  这是礼仪,太子是太子,魏王是魏王!

  太子未来是皇帝,是陛下,是这天下之主,而魏王永远也只是个一地藩王而已,按照规矩来,也是该先让太子殿下献上所编撰史书。

  就这么将太子殿下扔到一边,然后先观魏王殿下府内创造的史书,这让太子如何想,又让群臣该如何想?

  是你这个身为父亲的偏向自己的小儿子,还是你这个身为皇帝的,不偏向太子反而偏向魏王呢?

  可以说大部分臣子都清楚,陛下这个父亲当的很不合格,甚至对于太子来说,都很不负责任。

  但没有人敢说什么,也没有人敢谏言,现在已经与往日不同了,贞观初期,也就是几年前,陛下确实能够听得进去谏言,甚至侍中魏征每次的话说的无比难听,陛下也能听进去。

  而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皇后宽仁贤明,陛下并非圣人,其实每次大臣们说了不好听的话,陛下都会大怒,最后往往都是皇后劝谏陛下,抚平了陛下心中的怒吼。

首节上一节60/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