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是个很急的人,却能允许王贲利用水淹之法,攻灭魏国,足以证明当初秦国是没有其他办法,对付魏国百年夯土修筑的大梁城墙。
可,如此坚固的城墙,抵不住这‘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一炮?
当年王贲要是有这么大炮的话,还需要费劲力气用水淹,动用数十万士兵挖掘各个大河?
见众多官员目瞪口呆,以及父皇朱元璋也感到震撼的样子,朱标面露笑意,缓声道:
“目前所使用的大炮,多为用铜来铸造火炮,铜铸炮虽然不易炸膛、不容易出现气孔,寿命也较长,但铜是铸币金属,中原总体缺铜,导致成本较高,且整体重量较重;而经过我的研究发现,完全可以锻造铁炮与铜铁复合型的新制火炮,并且我制造出一种名叫‘铁芯铜体’的设计。”
“铁芯铜体铸炮技术既能降低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较高的性能,解决了纯铜炮成本高、纯铁炮易炸膛等问题。”
朱标为众多官员和父皇解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好处,毕竟大炮威能强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制造成本,和能力提升。
不然的话,若是很难制造,那即使拥有再强的威能,也没有作用。
实际上,根据朱标对应明朝洪武年间、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年间这三个时间节点,他能很明显的发现,到了清朝,铸炮技术是得到了一部分发展的,清朝时期对材质的处理和工艺的把控更加成熟,所铸火炮的质量有所提升,但后期因管理和工艺等原因,自产大炮的炮身仍存在大量沙眼等问题。
不过,已经比明朝初期和明朝中后期,强很多了。
不知道为何,朱标总觉得陆师似乎对于清朝,没有太大好感的样子啊,陆师不是说,清朝时期火器技术相较于明朝中后期,提升的不大么?
也有其他的可能,后世的火器技术必然发展到了一个很强的地步,因此对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时期这段时间的发展,在陆师这个后世人眼中,只能算作是‘小发展’了,陆师认为提升不大,也有一定的道理。
随着朱标介绍完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各种信息,有一位大臣忽然提出了疑问。
焦玉。
一个很不出名的人物。
甚至,对于朱标来说,朝堂上的众多官员中,他对于此人都没有印象。
但也是因为他和陆师商议,改革发展明朝初期的火器原因,让他知晓了这个人。
焦玉,元朝末期跟随父皇起义的将领,不过其几乎没有参加过多少战役,由于其领军能力很普通,政事能力也很差,所以一直是个小官,也就是因为其是参与起义军的初始将领之一,所以目前能位列朝堂上。
不过,这个人虽然军事能力和政务能力很平庸,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火器天才,元至正十五年在和州,焦玉向父皇献所制火龙枪数十件,父皇令当时身为大将徐达试之,势若飞龙,洞透层革,父皇赞用此枪取天下如反掌,成功当封无敌大将军。
嗯...最后可能父皇将这件事情忘了,反正现在焦玉不是什么无敌大将军,倒是能用上无敌大将军炮。
后来,永乐十年,也就是原本历史上,老四朱棣的王朝,焦玉撰写《火龙神器阵法》、《火攻神器图说》、《火龙经》等军事火器著作,流传于世。
若是说当今明朝,谁对于火器最为了解,那么可能只有焦玉这个人了。
只见焦玉看向太子朱标,恭敬行礼,然后道:
“殿下,目前我朝火炮,大部分内膛呈喇叭型,炮管单薄,炮管长度与口径不匹配,这是如今火器的通病,外型上与元代“碗口铳”和宋朝“突火枪”类似;并且缺乏一些辅助射击的结构设计,射击精度和稳定性较差。”
“这新型大炮,可否解决了此事?”
第118章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克虏伯大炮、威远炮!
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来,焦玉对于火器是有着明显研究的,可以说直接问到了最重要的地方。
射击精度较差,就会出现炮弹偏离射程这种事情,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战役。
稳定性较差,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很有可能会出现‘炸膛’事件,也就是炮弹未能发射出去,反而在炮筒内部爆炸,在战役中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不但会损失将士们的性命,更加会造成军心不稳。
在焦玉看来,若是新型大炮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太子殿下的研制就不算是成功。
焦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朱标闻言,略微思索,随即道:
“我新研制出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并设有准星和照门,可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较高。”
由于明朝现在还没有‘抛物线’这个概念,朱标随意捡起一枚石子,然后轻轻抛向空中,随着石子落下,朱标声音随之响起。
“石子从我手中抛向空中,然后落到地上,这其中的轨迹形成了一个弧线,这就是‘抛物线’,和炮弹的发射轨迹很相似。”
朱标清楚,父皇和众多官员是能听懂抛物线这个词语的概念意思的,因为‘抛物线’,就是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学者梅文鼎在其著作中开始使用的,清朝也属于‘古代封建王朝’,既然清朝人能创造出‘抛物线’,那么明朝人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不难。
文官们若有所思的点头,武官们则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身为武官,确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文官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差一点。
这并不要紧。
朱标随之来到‘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前,然后又让工匠将目前明朝正在使用的‘碗口炮’搬了过来,让这两门大炮进行对比。
“大将军炮,炮管比较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能够更好地承受发射时的压力,能完全解决炮弹稳定性这个问题。”
“处此此外,对于精准度,也不用担心,因为我改良了炮弹以及炮弹的装填方式,碗口炮炮弹种类单一,多为实心弹,且火药填装量相对较少,炮体气体密封差,加速距离短,导致射程较近、威力较小;装填方式相对简单粗糙,影响了发射的效率和效果。”
“而我制造了多种炮弹种类,除了实心弹外,还有链弹、霰弹等弹药,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可应对不同的作战需求。”
朱标说到这里,想了想,没有解释‘气体密封性差’这个词语的意思,其实他也是似懂非懂,主要是后世陆师那里,陆师也不太懂火器、火药、大炮,陆师只是将他能搜集到的资料提供给了自己而已。
陆师都未必能解释清楚,其中原理呢,更何况他这个‘古人’了。
焦玉最担心问题被解决了,皇帝朱元璋扫了焦玉一眼,明朝开国功臣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的他都记不住名字,就比如这个焦玉。
见其出列,询问太子朱标大将军炮的精准程度、稳定性等问题,朱元璋忽然想起了这个焦玉。
这个家伙,似乎就是当年自己起义过程中,向自己提供数十支火龙枪的那个人啊。
好像,自己当时还说过,未来若是能取得天下,定要封这个焦玉,一个‘无敌大将军’当。
自己把这件事情忘了!
并不怪他,明朝初期国家处理很难很难,并且有许多事情,因为明朝之前的王朝是元朝,没有任何值得可以沿用的律法、政事处理、郡治划分、官僚体系等等,再加上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皇位,可以说任何事情都几乎亲自参与,导致很多事情他都忘的差不多了,自己怎么可能把这种小事都记在心上?
想了想,朱元璋忽然笑道,“焦玉,咱记得,当初你还提供给起义军十数支火龙枪。”
“咱当初,似乎好像答应你,要封你为‘无敌大将军’。”
焦玉闻言,心神微顿,他不知道这个时候该如何回复。
是有这回事,还是没有这回事?
想了想,焦玉道:“臣记得,似乎有这件事情。”
隐约间,朱元璋的背后,有和焦玉相识的官员摇了摇头,怎么可以说‘有这件事情’呢?如此回答岂不是是在暗地里说,陛下健忘?有功不赏?言而无信?
不怕陛下杀你的头!?
也不能说没有!
因为陛下既然提出了这件事情,就证明陛下想起了当年的承诺,你如果说没有的话,难道是陛下认错了?
伴君如伴虎,就是这种感觉,有时候的每句话需要深思熟虑,而在朝堂上面对这种难题时,很多老臣能够对答如流,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多年的官途生涯,已经练就了这样一身本领,而焦玉除了火器研究方面,其他能力很是平庸,自然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所以如此回答也正常。
朱元璋看了焦玉一眼,随即缓声道:
“既然卿,对于火器有一定的了解,咱就兑换当初的承诺,封你为‘无敌大将军’!”
“正好,你就负责这‘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研制之事。”
身旁的朱标看着这一幕,心中觉得有些好笑。
没想到,会发生这种巧合。
历史上,明确有父皇许诺封焦玉为‘无敌大将军’这件事情,并且清朝历史上也确实制造出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正好就发生了这种巧合,真是神奇。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各种信息,太子朱标都已经介绍完毕了,并且威能也得到了试验,接下来就是检验各项能力、问题。
稳定性、精准程度、操纵是否方便、装卸弹药是否麻烦、运输是否困难等等。
太子朱标立刻唤来部分已经熟练掌握大炮的士兵,虽然新型大炮刚刚制造完成,但各行各业确实都会出现一些‘天才’,很快军队中就有部分士兵展现出了一定对于操纵火器大炮的天赋。
由这些士兵,配合将军和大臣们,试验大炮的各种能力。
其中,依旧是焦玉,最为激动,他很久很久以前,就认为整个大明朝,只有他对于火器大炮最为了解,没想到太子对于火器的研究能力,远远超过他,太子真乃神人!
焦玉心情激动,立刻和士兵操纵着大炮。
“殿下必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才能对于火药的装填量和装填方式有了更好研究和改进啊,现在这大炮,不但提高了炮弹的初速度和射程,还增强了火炮的杀伤力。”
焦玉伸手轻轻的抚摸着面前的大炮,像抚摸美人般,满眼爱惜,这并不夸张,有时候特别重视、喜爱某一事物的人,会将其看待的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焦玉就是这种人。
“这炮车,也堪称完美。”
赞不绝口,各种惊叹之声传来,焦玉很清楚,目前明朝的火炮,机动性比较差,通常较为笨重,缺乏合适的炮车等配套设施,在战场上的转移和部署较为困难,限制了其在不同地形和作战场景中的应用。
而太子殿下所制造的这火炮炮车,很明显重视了火炮的机动性,这种专门的炮车,更方便火炮的运输和移动,能大大提高火炮在战场上的部署效率和作战灵活性。
“其实,我这段时间,也相继制造出了其他的大炮。”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太子朱标命令工匠制造了很多,随着众多大臣试验完毕后,朱标看向他的父皇朱元璋和大臣们,随即道。
众人不由得一惊。
能研究出一种新型大炮,已经很不可思议了,太子还制造出了其他几种?
太子对于火器的研究,到底是花了多大的心思?
不,若是单纯花心思的话,远远无法达到这种地步,或许太子天生就对于火器,有着特殊的‘天赋’。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是重型炮,炮身长八尺,炮重约四千五百斤,为铜体铁心;发射时可装约六斤炸药,射出去的铁弹重约十二斤,杀伤力极大,不过其也有缺点,因此我研造出了一些其他类型的大炮。”
朱标是计算过的。
后世资料中显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重三千八百斤。
嗯...后世三千八百斤,按照后世一斤约为明朝初期的 0.838斤来计算。
三千八百斤÷0.838≈四千五百三十四斤。
所以后世三千八百斤约为明朝初期四千五百斤左右。
这个也要具体算出来,不然的话一旦发生战役,无法确定炮车重量的话,很容易出现人力不足,难以运输跑车的问题。
轰隆隆...
神机营内,大量工匠们拉动着一尊尊大炮来到场地中央,文武百官和皇帝朱元璋的眼神,被这些从未见过的新型大炮,彻底吸引了。
“这三种大炮,分别为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克虏伯大炮、威远炮。”
朱标来到这三尊大炮前道。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是后世清康熙年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奉命铸造,属于铜炮,该炮属前装式火炮,采用火绳点火,炮管内无膛线,为滑膛火炮;中部稍后两旁置耳轴,可支撑、平衡炮体和调整俯仰角度。
克虏伯大炮,是更为先进了,是清朝末年李鸿章从西方国家进口,口径达 280毫米,炮管长度 11.2米,重量为 44吨,仰角可达 30度,有效射程为 19760米,威力巨大,不过根据朱标从后世陆煊那里获得的资料,清朝时期有如此威能强大的大炮,却在抵御外来入侵时,未得到充分使用。
就是没有用的意思!
有大炮不用,为什么?
威远炮,属于明朝万历年间创制,是千斤锻造将军炮去掉铁箍减重的版本;炮身以低碳锻钢制造,坚固耐用,配有移动方便且可直接发射的炮车,在万历年间受到前线明军的欢迎。
这段时间,朱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制这四种大炮上,效果很是明显,每种大炮都制造出了十几尊。
接着就是陆续试验刚刚拿出来的三种大炮威力了,随着依次检验完,百官们被彻彻底底的震惊到了!
武官们,则一个个眼神火热了许多!
哪个男人不喜欢武器呢?
无论这兵器,是冷兵器,还是热武器!
男性,天生就对于杀伐性物品有着痴迷感,几乎大部分男性都是如此,从小时候的用棍子互相玩耍、小孩子打架,到大的时候,古代练剑练枪、现代收藏剑刀等等。
武将们看着这新型大炮,恨不得立刻拿来使用,去远方蒙古部落,狠狠的痛击那些蒙古人,让他们领教领教,大明朝的恐怖大炮!
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