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第196节

  所以,林林总总的军费加起来,也有一千二百万两之多。

  第三多的,自然是大明皇家科学院的经费了。

  自从建立之后,科学院就宛如一个吞金巨兽。

  初期的消耗还算正常,最开始三个月,每个月只消耗二三十万两白银。

  可随着科学院步入正轨,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开始进行,经费开始迅速飙升。

  从神武元年的十一月,上升到一百万两后,后续几个月,就没低于过这个数字。

  算下来,从科学院成立到现在,短短十一个月的时间,一共消耗了九百万两白银。

  对于这个数据,朝中不少官员都颇有微词。

  他们认为,科学院消耗了如此天量的资金,肯定有人在贪污了。

  甚至有人觉得,方以智这是故意浪费朝廷的钱财,满足他那些奇奇怪怪的爱好。

  对此,朱慈当然没有搭理。

  来自后世的他很清楚,发展科技,就得拼命砸钱。

  而且,看到方以智笑容满满,朱慈知道这家伙肯定搞出了不少好东西。

  看来,自己这些银子,没白花。

  此外,各地赈灾,修建水利设施,修缮道路等等,都需要消耗银子。

  总的算下来,这一年的支出,居然也达到了近五千万两的规模。

  相比于近超过一亿两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这点支出,并不算太多。

  ……

  次日。

  京城南郊,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实验场。

  “轰轰轰……”

  十门大炮,朝着三里外的一座山坡开火。

  一发发炮弹飞到山坡上,然后轰然炸响,扬起一阵烟尘。

  持续进行了十轮炮击,这座山坡已经不复此前的模样,到处都是被炮弹炸出来的弹坑。

  这些大炮,正式科学院这半年来的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院的院长方以智介绍道“陛下,这款大炮是在今年正月研制成功,定型生产的!”

  “炮身重一千三百斤,安装了两个轮轴,只需要两匹马就能拖着走!”

  “发射二十五斤的爆破弹,装药六斤,射程十里,射速可达一分钟两发!”

  对于这些数据,朱慈相当满意。

  虽然远不如克虏伯大炮那样的恐怖威力,但比起此前最大的重炮红衣大炮,已经强上三四倍了。

  而且一千三百斤的重量,运输起来,也更加的轻松方便。

  “陛下,大炮还未定名,还请赐名!”

  “负责大炮研制的是谁?”

  “陛下,不但有科学院的人,还有工部的人,林林总总加起来有近一百三十人参与!”

  朱慈点了点头,这大炮的性能,不可能是区区几人就能研制成功的。

  “还是老规矩,定名为神武大炮!”

  此前的陈锐式火枪,可以说是陈锐一人的功劳,自然可以用他的名字命名。

  但现在一百多人参与神武大炮的研究,哪怕是出力最多的人,顶多也就一成的功劳。

0 求鲜花

  选用谁的名字命名,其他人都会不服气,索性就不再用人名了。

  不过,赏赐肯定是要给到位的。

  “传朕旨意,所有参与研制神武大炮的人,全部赏银五千两,官升一级!”

  “望尔等日后更加努力,研发出更强大的大炮,为大明军队增添雄威!”

  对于这方面的赏赐,朱慈一向出手大方,不但给钱,还升官。

  科技是大明立于世界的根本,对于那些科技的研发者,当然要给予优厚的奖励。

  同时也激励其他人,只要认真研究,少不了他们的赏赐。

..... ... ...

  听到赏赐,参与大炮研制的官员,以及科学院的研究员们,都乐疯了。

  纷纷跪拜谢恩。

  “臣等,谢陛下隆恩!”

  朱慈也是雷厉风行,许诺了赏赐后,很快就派人抬着一箱箱的银子前来,分发给这些有功的研究员和官员。

  赏赐完毕后,朱慈又看向方以智。

  “克虏伯大炮和炮弹的仿制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当初系统抽奖获得的三十门克虏伯大炮,只配备了三千六百炮弹。

  经过数次大战,这些炮弹,基本上已经耗光了。

  除了釜山港的几十枚,科学院内用作样品的十枚,再没其余的炮弹了。

  也就是说,现在朱慈手里的三十门克虏伯大炮,完全就是一坨废铁。

  所以,他非常关心炮弹的仿制工作。

  方以智则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陛下,克虏伯大炮工艺太过复杂,炮神的进度只有三成,炮弹快一些,有近五成了!”

  “按照臣的预计,大概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能仿制成功了!”

  听到这话,朱慈有些失望。

  不过,这显然不是方以智他们的能力问题,而是科技含量太高。

  重大四十四吨的炮身,重达四百斤的炮弹,那里是那么容易仿制出来的大.

第254章 开启民智,储备科技人才

  朱慈知道,这事儿着急也没用。

  “你们不必着急,按部就班的研究即可!”

  “臣明白!”

  随后又看向工部尚书陈锐问道“这神武大炮的产量如何?

  “陛下,现在工部忙于生产神武步枪和子弹,神武大炮一个月能生产五十门,炮弹六百发!”

  朱慈摇了摇头“这个产量太低了,至少要提升三倍!人手不够,朕可以调拨!”

  “臣,遵旨!”

  尽管短时间内,手头的三十门克虏伯大炮还是没法用,但有了神武大炮,神武军的火力,还是能提升一大截。

  按照朱慈的打算,至少要在一年之内,让神武军各部都列装神武大炮。

  随后,朱慈离开了实验“五三三”场。

  他这次来视察,当然不可能只看武器方面的进展。

  目前科学院分为六个司,下面又细分出近百个门类,涵盖各方各面。

  只不过武器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他第一时间来这了。

  在方以智和宋应星的带领下,朱慈来到了一处作坊。

  “陛下,这里是玻璃作坊!”

  朱慈有些疑惑道“玻璃,不是早就有成熟的制造技术了吗?”

  “陛下有所不知,此前的技术虽然成熟,但往往只能制成小块的!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制作大块的厚玻璃了,并且可以制造各种玻璃仪器,方便其他各司的研究!”

  听他这么一说,朱慈点了点头。

  随后,两名研究员,抬着一面巨大的玻璃,来到朱慈面前。

  严格来说不是玻璃,而是镜子。

  一面宽一米,高两米的镜子。

  “陛下,这玻璃背面,被镀上了一层银,就成了镜子!”

  看着这面大镜子中自己的影像,朱慈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来自后世的他,对于这穿衣镜见怪不怪了,但现在毕竟是大明朝。

  这样的全身镜,以前从未有过,大明的百姓更是没见过。

  可想而知,等到大规模生产,这镜子的销路肯定不用愁。

  也就是说,这科学院,不再只是烧钱,也有赚钱的能力了。

  而且,将来远销海外,直接翻个十倍的价格,拿去宰欧洲的那些王公贵族,又能赚不少钱。

  随即,朱慈再度颁布赏赐。

  对于这些改良玻璃制造技术的研究员,每人两千两白银的赏赐。

  毕竟这项技术突破,比不上神武大炮的作用那么大,所以赏赐也就少一些。

  接下来一天时间,朱慈把整个科学院,巡视了一遍。

  除了神武大炮和大块玻璃镜,其他诸多方面,都有不少的突破。

  比如,化学司居然成功的进行了尿素的合成。

  这东西,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利器。

  虽然目前还无法量产,但已经是一项巨大的突破了。

  假以时日,大规模合成技术研究出来,大明的粮食产量还能再上一层楼。

  此外,还有水泥,水力机床,改进版纺纱机等等。

  甚至,在蒸汽机的研究上,也有一定的技术突破。

  不过,距离制造出提供足够动力的蒸汽机,还需要一段时间。

  按照方以智的估算,最多两年时间,就能制造出朱慈描述中的,那种可以携带数万斤货物前进的蒸汽机。

  这一次巡视科学院,朱慈全程都非常满意。

  他甚至感觉,有自己这个穿越者,外加系统的存在,没准有生之年,能把大明朝的科技水平,发展到后世那么强,甚至超过他穿越前的时代。

首节上一节196/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