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404节

  为夺回长沙,关羽点齐兵马两万,号五万之众东进,兵锋直指益阳。周瑜向曹仁告急,并命周泰跋涉至上游浅濑驻守,以阻关羽渡河袭营。见浅濑有兵驻守,关羽只得改驻河岸,与周瑜对峙。

  对峙数日,曹操率大军进驻益阳,胜兵五万。

  大帐内,曹操心情愉悦,笑道:“长沙、桂阳二郡传檄而下,南楚仅关羽一军。子孝、公瑾,你二人领兵征战有功,今孤专拜你二人为郡守。子孝为长沙太守,公瑾为南郡太守,以励二位功绩。”

  “多谢丞相!”二将起身应命。

  “今军情何如?”曹操点了下周瑜,问道。

  “禀丞相,南楚兵马合约三、四万之数。关羽仓促之下,征调两万兵马迎战。”周瑜拱手说道:“今刘备既被丞相囚禁,而关羽、张飞与之情意深厚。瑜以为不如劝降关、张,并将刘备迁至会稽,大修宫室,多赐美女珍宝,以骄刘备心智。”

  “关、张为虎熊之将,二人如降,将其各置一方。使如瑜或子孝将军统之出征,何愁关、张反复?时六郡不战自降,楚人自顺丞相!”

  关、张二人骁勇在对阵陈袁时展露无疑,故周瑜对二人非常看重,希望能用刘备为质,以控制关、张二人。

  “丞相,刘备素有野心,乃枭雄也。”

  刘晔趋步出列,反对说道:“关、张与刘备情同手足,今关、张因刘备而降,岂会忠心于丞相?危难之时,必背丞相而走。故以晔之见,招降关、张可行,但是否举用为将,宜当三思!”

  “子扬所言差矣!”

  周瑜强调说道:“中国俊杰如过江之鲫,东南偏安于一隅,生长于芦苇之乡,岂能与中国相比。丞相如欲与中国相抗,当广揽俊杰。关、张为熊之将,东南寡有能与之匹敌者,岂能不收之为前驱!”

  “丞相囚刘备而夺荆州,关、张必愤愤不平,今留之为将,危矣!”刘晔摇头说道。

  见刘、周二人对关、张二人处置问题上争执,曹操问道:“子扬与公瑾有不同之见,今可详细说之!”

  刘晔微微拱手,说道:“禀丞相,据晔所知近情,关羽为人跋扈,出征前李严劝立刘封为质子,以便相据丞相。而关羽当众责备李严,令其大失颜面,并折辱刘封为螟蛉子。”

  “故以晔之见,与其劝降关羽,不如招降李严,说服刘封。二人归顺丞相,如为内应。我军忽而击之,楚军溃败而降,关、张授首,何愁六郡不安?”

  曹操捋须深思,思索刘晔与周瑜二人计策优劣。

  周瑜是希望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六郡,并驱使关、张二人为将。而刘晔计策不看好能收复关、张,而是欲劝李严、刘封二人归降。李严作为刘备帐下军师,都督荆州诸郡赋税,其地位不亚于关羽。一旦李严投降,六郡官吏势必顺服。

  今在曹操心中,他颇是眼馋关、张二人勇略,但却也担心关、张不臣服于他。因此如果考虑到政权稳定上,如能劝降李严最好,毕竟李严不掌兵权。

  “嗯~”

  曹操考虑良久,说道:“二君所言各有利弊,容孤思虑一番!”

  “诺!”

  及众人趋步退下,曹操留下程昱,咨询哪个计策更为适宜。

  曹操说道:“关、张骁勇披靡,乃万人敌。今下以刘备而逼降二将,何如?”

  程昱捋须微思,说道:“关、张追随刘备二十余年,从北疆流离至瘴气之地,未有背弃之事,可见三人情感真切。今丞相设计囚之,以刘备而制关、张是为妙计!”

  “然仆观刘备有雄才而甚众心,不甘终为人下。今不杀之,必生余孽之患,故留关、张二将,岂不以资刘备复起之故事?”

  “丞相为外臣,刘备为宗将。天子若招恩刘备,岂不为国中之乱?”程昱问道。

  闻言,曹操神情微变,他被程昱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给说服。

  他挟天子而令诸侯,最担心就是手下出现一支不受他支配的势力,继而依靠皇权威胁他。刘备虽被‘囚’于江东,但名义上却是以迎亲为由的羁留。

  如果刘备与天子搭上线,而天子有意摆脱他的控制,选择下诏册封刘备。归降他的关、张恐会直接倒向刘备,那么就会产生一支不受他支配的军队,从而威胁到他的统治了。

  毕竟权力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天子之所以能成为天子,乃是天下人臣服于他。曹操之所以能把持朝政,不就是依靠效忠他的军队吗?

  “仲德所言有理!”

  曹操长嘘了口气,说道:“刘备不甘人下,若招降关、张,二人恐难被孤所用。故今思来,子扬之计乃是上策。”

  程昱说道:“话虽如此,但丞相不如依旧遣人劝降关羽。待关羽率兵归顺,便夺其兵马,将其与刘备共囚于会稽。”

  曹操说道:“那便需遣两位使者,一人劝降关、张,一人劝降李严。”

  说着,曹操考虑一番,说道:“鲁肃外温内刚,可让鲁肃以忠义劝关羽;蒋干口舌伶俐,可以重名利以劝李严来降!”

  “丞相英明!”

  且不说曹操定下方略,遣人分别招降关羽、李严。因脚程较近关系,鲁肃率先见到关羽。

  关羽得知曹操使者前来拜谒,遂在帐中两侧列下刀斧手,欲恐吓鲁肃。

  鲁肃在侍从的引领下,腰配汉剑,身着儒服,大步缓行,不被两列目露凶光的刀斧手所吓退。

  关羽坐在马扎上,横刀摆于案几上,目光冰冷。左右将校各按剑柄,众皆愤愤不平。

  “汉使鲁肃奉曹丞相之命,拜谒关将军!”

  “呵!”

  关羽丹凤眼挑竖,厉声说道:“你主诓骗州牧赴江东而囚之,违背国家大义。今又兴兵来夺国土,你安有颜面见我,莫非欺我荆楚将士无人?”

  鲁肃不卑不亢,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天下之土非将军所有,乃是为汉家天子所有。刘使君赴吴迎亲,受陛下相邀,滞留于江东,何来诓骗、囚禁之语?”

  “至于兴兵夺土,乃陛下册封诸郡守前来赴任。而将军据不受命,曹公方起兵马迎战。”

  见鲁肃巧舌如簧,关羽大怒说道:“颠倒是非,胡言乱语,莫欺我剑不利?”

  说着,关羽抽出鞘中长剑,用力插入地里。

  “杀!”

  刀斧手呼和了声,充满杀意的顿响,如是胆怯之人必会因声音为畏惧。然鲁肃胆气粗壮,直视关羽想杀人的眼神。

  “将军杀我如杀鸡,然却难改大局!”鲁肃冷静说道。

  关羽眼睛微眯,伸手止住左右的恐吓,问道:“你今来者何意,还不速速说来?”

  鲁肃微微作揖,说道:“刘使君既在江东,关将军何不听候丞相差遣?今不从之,则使君前程难料!”

  关羽冷笑说道:“何须弯弯绕绕,无非说欲借州牧被囚,欲逼羽率军归降曹操。”

  鲁肃说道:“天下二主并立,使君为汉室奔波多年。今在京师任职,享上卿富贵,不亦乐乎?将军如归顺丞相,丞相欲拜将军为大将。时将军既能为汉室效力,又能不负兄弟之情,岂不美哉!”

  关羽眼神凌冽,冷冷说道:“归降之事莫说,荆楚基业为州牧一手所立,今曹操以奸诈手段谋夺,我岂会从命!”

  “我有一言,劳先生回禀曹操!”

  关羽沉声说道:“我手上有精锐水师两万,尚能与贵军相据。然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今唐人在北窥探,故贵军据不交还州牧,休怪让唐军得利了!”

  “为表诚意,某愿割湘水以东二郡与曹操,以换回刘使君。然曹公不同意,那便休怪某玉石俱焚了!”

  关羽掷地有声,向鲁肃表明了态度。要么用湘水以东二郡还回刘备,两家继续维持盟约;要么他与曹操玉石俱焚,让唐人白白得利。

  经多日的思考,关羽终于找到破局之法,那便是赌曹操不敢在与他开战的同时,再与北面的张虞开战。毕竟唐人一旦牵扯入局势,势必是奔着消灭东南政权。因此曹操为避免唐人加入战场,那么必须答应他的要求。

  闻言,鲁肃神情微动,他没想到关羽竟敢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态。

  “使君忠于汉室,岂愿见唐人得利?”鲁肃缓和气氛说道。

  关羽从马扎上而起,直白说道:“羽为汉室效力,非天下姓汉,乃与使君情同兄弟。今兄不能生还,汉室于我何加焉?”

  张飞睁眼瞪眉,说道:“回去告诉曹贼,我家兄长不能归来,两军玉石俱焚。反正我兄弟舍得荆楚,就看曹贼舍不舍得扬州!”

  “湘水以东长沙、桂阳二郡割于曹公,而曹公送还使君,两家盟约不改!”关羽说道:“其他言语,勿要多说。如是不从,那便玉石俱焚!”

  鲁肃本以为能逼关羽就范,没想到反被关、张二人将了一军,内心苦笑不已,说道:“将军之意,肃当回禀丞相。”

  “愿曹公好自为之!”

第568章 祸起萧墙

  “呵!”

  曹操冷笑了声,说道:“关羽虽为跋扈匹夫,但却非无谋之辈,竟欲以玉石俱焚逼我释放刘备!”

  “瑜错估情况,望丞相恕罪!”周瑜惭愧道。

  “无事!”

  曹操摆了摆手,说道:“关羽欲胁迫我军,无非自恃手上兵马。若萧墙祸起,兵马自溃,安能威胁我军!”

  今时曹操不由庆幸自己采纳了刘晔、程昱之策,没有一心押宝招降关、张二人。毕竟按照关羽这般态度,即便归顺他,后续照样会作乱。

  念及瓦解荆楚内部之事,曹操说道:“快马加急通告蒋干,拜李严为罗县侯,封其为交州刺史,奋威将军。”

  “遵命!”

  没出关羽这档事,曹操虽想拉拢李严,但没那么积极,给出的条件无非是亭侯与郡太守。而今关羽既想用玉石俱焚逼他,那么曹操决定加大筹码。

  “丞相,关羽诉求当如何回复?”鲁肃问道。

  曹操沉吟少许,说道:“先告诉关羽,容孤思考几日。稍后再告诉关羽,孤答应用刘备还取长沙、桂阳二郡,以疲关羽之心!”

  “诺!”

  他都打下长沙、桂阳了,甚至曹洪兵马都杀入零陵,岂能因关羽玉石俱焚的威胁,放弃到嘴的肥肉。因此曹操不可能答应关羽的诉求,除非到了万不得已之时。

  且不说曹操一边以谈和忽悠关羽,一边遣蒋干至公安劝降李严。

  时蒋干乔装为商贾,逆水行舟多日,从益阳至公安,以友人名义拜谒李严。

  公安,李严府。

  李严打量商贾模样的蒋干,眼珠子一转,说道:“君为淮人,我为楚人,从未相见,何来友人之语!”

  “想你必是曹军细作,今不如实上报来意,休怪我让狱卒拷问了!”

  “且慢!”

  见李严一开头便看穿自己身份,蒋干赶忙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乃丞相府属吏蒋干,今见李军师实有大事相告!”

  “蒋干?”

  李严语气放缓,责问道:“曹操背信弃义,羁留我家主公,又夺我城池,你安敢前来?”

  蒋干说道:“使君婚期已定,不日即将成婚。而荆楚郡县乃天子之地,今丞相奉天子诏书,方命部将赴任荆州。”

  “你等言语尚骗不了三岁儿童,却用此等荒谬言语哄骗我,莫非欺我痴傻?”李严讥讽说道:“先生言语若仅有这些,那便言尽于此了!”

  见李严不好对付,蒋干说道:“实不相瞒,干此番前来欲送一桩富贵与军师。刘荆州在金陵,已是难以西返。关羽在益阳,受阻于周瑜。今丞相尊身亲临之,近者破长沙,下桂阳。此种种之事,乃军师亲眼所知,试问今后何如?”

  李严沉吟了下,说道:“我深受刘荆州大恩,而关羽与主公情同兄弟,我与他俱有救主公之念。”

  蒋干说道:“今荆楚无主,关羽行事跋扈,前者军师受其羞辱。使君难以西归,荆楚岂不由关羽执掌大权,彼时军师不知何以与之同处?”

  “假使使君西返公安,军师先前推公子封继使君之位,而关羽言辞呵斥,不知使君将何以待军师?”蒋干笑道:“我料刘使君必疑军师!”

  此言一出,李严神情渐渐严肃起来,他之前推刘封上位,本质是想不受刘备被囚影响。且刘封与他关系甚好,刘封如能上位,他的地位岂不水涨船高?

  而今想来,刘备如果回来,关羽肯定会饱受好评,但他的地位怕不是会动摇,甚至说刘备会渐渐冷落他。

  李严淡淡说道:“一心为公,使君岂会因此疑我?况我与使君关系深厚,非常人所能比。”

  “忠义之事,人皆欲为之。然以兄弟情深,使君自会纳关羽之见。”蒋干说道:“军师问心无愧,但于使君而言,军师危难推举刘封继位,其心难料也!”

  “军师才干出众,有国士之略。今却受匹夫羞辱,劳于案牍,难施大才,岂不贻误自身?”

  李严沉默良久,说道:“君是为何意?”

  “天下大势分明,北为唐,汉在南。使君被囚江东,终生难归公安,荆楚形势危急,将被丞相所吞并。曹公深仰军师多时,故军师与其受关羽折辱,不如投效丞相。时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唾手可得!”蒋干说道。

  李严从榻上起身,说道:“使君于我有大恩,我岂能为他人效力!”

  见李严抗拒声音渐弱,蒋干趁热打铁,说道:“今使君为曹公留于江东,以使君性命劝降诸公。诸公为使君性命考虑,遂出城投靠曹操,乃是成全忠义之举,有何不可?”

  蒋干从两个角度游说,其一,以刘备被曹操羁留江东,荆楚群龙无首,迟早会被吞并。且李严因推举刘封上位之故,被关羽大声呵斥。如果刘备后续回来,李严地位将很尴尬,会渐渐失去刘备的信任。

首节上一节404/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