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跪坐于席,恭敬说道:“关中、河北无大变化,经什翼、张既二人征讨,凉州诸郡悉数承平;幽燕修运河,有将忤逆叛乱,然被董昭都督兵马讨平。故凉、幽二州已是臣服,其中幽州牧刘和受诏离蓟,将至长安拜谒大王。”
征讨袁术之前,张虞让什翼、阎行、张既三人率兵征讨凉州。卢水胡拒不臣服,什翼大破之,斩俘胡万余人,并合凉州诸豪驱逐卢水胡,先后交战十余次,首领治元多被斩,余部悉数臣服。
卢水胡破,什翼威震河西,在去年秋冬的数月间,武威、张掖及张掖属国、敦煌、酒泉等五郡国归附唐室。而诸郡县虽说依附,但因凉州初降只顾,什翼留驻河西,以震慑不轨之徒。
至于幽州地区,先前张虞听取众人意见,发动幽州百姓修河渠,将燕云的滹沱、二水与白沟汇通,彻底打通黄河与海河水系的河道,让幽州兵粮以舟舸能抵达黄河。
修缮河渠之时,董昭利用职权,侵占了幽州诸郡守的职权。但诸郡知董昭代表张虞,故并无强烈的反抗,让董昭征调不少百姓,乃至将校的门客都有服徭役。
而燕将贺琛因不满属下服役,遂与董昭爆发冲突,后担心董昭报复遂起兵叛乱。然董昭早有准备,在第一时间便征调兵马征讨,贺琛身死兵败,麾下两千户部曲悉数编户齐民。
张虞沉吟少许,问道:“幽、凉二州既已归附,不知二卿有何见解?”
“禀大王!”
钟繇说道:“幽州牧刘和入京,今幽州无人主事,以繇之见不如让董昭兼任幽州刺史。以幽州刺史之职,督修河渠,并治幽州民生。”
“可!”
张虞微微颔首,说道:“董昭才策谋略不弱文和、公达,出任幽州刺史绰绰有余!”
董昭智谋在国中属于一档,又弃袁绍而投张虞。故按道理而言,张虞会引董昭为心腹。
然张虞经过考察,觉得董昭人品不及贾诩、荀攸,其人功利心太重,如果大用之,势必会产生问题,因此并未亲近。而今在幽州干得出色,足以说明能胜任幽州刺史。
“凉州呢?”
“凉州诸郡户籍单薄,地广人稀,土地荒芜,今下只得遣人徐徐治理。”杜畿说道:“仅是张掖属国未有贤人治理,以畿之见,大王不如废属国而改郡,再委官吏治理。”
“不仅于此!”
钟繇念及一事,补充说道:“什翼驻兵于张掖,其闻西域动荡,上疏请愿西征,为大王招降西域诸国。”
“西域归由西域长史治理,而西域长史归由敦煌郡调遣。今先让什翼西驻敦煌,探明西域动向,再做打算!”张虞说道:“张掖属国设郡一事,由尚书台决意,其郡守当选熟悉关西事者就任。”
“诺!”
ps:今天有事,暂一更,后续尽量补上。
第517章 取天下于群雄,非在汉室之手
神武二年,六月。
张虞令祢衡出使辽东,孔融招抚旧吏。二人不就,反上疏请求张虞辅佐刘协复辟,以正君臣之明。张虞怒而下诏,令兵吏挟二人出京,依诏赴任。
二人离京后,关中舆论好转。刘协受意上表,言两汉衰亡,他退位于陈,品德卑微,难为天子。望张虞念天下安危,士民依附,继皇帝位。
张虞拒受,并将玉玺还赠刘协,并希望刘协复辟汉室。
刘协闭门弗受,并与刘和、申屠备、孙资及荆、徐、兖、豫、凉、青等九州刺史臣属再次上表。
言尧舜禅让,夏商更替,商周革命,周汉承统,乃五德之命。周木德,汉火德,火承木德,故周亡汉继。昔谶语曰:‘虞当天子,帝兴于代’盖指唐王,望张虞能继帝位。
张虞拒而不纳,再请刘协复辟。
刘协泣而不受,与袁术、韩遂、刘和、张鲁、吕布等诸侯联名,言‘代汉者当涂高也’,而庙中路谓之唐,故符涂高之意,今是以唐代汉。
其中刘协与袁术再表一封,解释了汉与陈之间的关系,言火生土,唐为土德,而陈位火土之间,霸而不王,盖与秦朝相同,乃是闰朝。
两汉自诩承受周德,非沿袭秦朝之天命,是以秦‘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为定论。并将秦朝归为闰朝,而非正朝。
至于正朝与闰朝之分,源自于西汉儒家。为了强调西汉的正统性,与秦、周作出区分,其中秦朝为闰朝,周为正朝。
闰朝之意,盖与闰本意相同,即不列在正数之间,而是多余,故闰朝可以伪朝称之。如秦虽一统天下,然因执政残暴,治下无法,缺乏道义,因此非正朝。
而陈与秦相同,虽都灭亡了正统王朝,但因为无‘道’,故不足以为正朝。
刘协与袁术二人的奏疏虽为张虞扫清登基的理法障碍,但张虞为表谦逊,依旧没有接受众人之请,继续写信于刘协,希望他能复辟。
与此同时,各地上奏言报,黄龙现身于黄河,翱翔九日而直飞;凤凰出太行山,隐入东海;乌龟背负洛书出渭水,被船夫麻哲所获;燕山现美玉,刺史董昭急送于长安。
月余之间,中国各地祥瑞、谶语、童谣不约而同出现,在为张虞称帝扫清天命障碍。
刘协三让复辟之请后,与先前两波人,并丞相钟繇、尚书令杜畿等百官联名上疏求张虞继位。
朝议上,丞相钟繇、大将军吕布、太尉刘和、司徒王宏、司空韦端、前将军张辽等唐国诸官上百人,齐刷刷跪在殿前,上疏请奏与张虞。
“大王,董卓篡弑,湮灭汉室,劫迫忠良,酷烈无道;袁氏称制,窃据神器,人鬼忿毒,咸思英主。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徵。”
“黄龙见于东郡黄河,九日乃去。《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龙者,君之象也。乾九五‘飞龙在天’,是谓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又谶语言:‘代汉者当涂高也。’唐谓庙堂之中,故唐代汉。”
“张辽安豫州,男子张休献明珠;什翼平凉州,牧民吴方供白玉。玉玺传国,珠玉耀景,伏于渊泉,唐承汉制,火生土德,盖天命所在!”
“夫正朝者,商、周、汉起于微弱,平定四方,肃清寰宇。大王袭圣王轨迹,兴于代朔。今正、闰天子献玺供印,谶语福瑞应兆,天命之所求,非人力所致……。”
说着,钟繇领头高声,说道:“今天下崩裂,伏惟大王应命起兵,承黄帝之脉,征讨四方,威服华夷……。盖此之功,非武王、高祖莫能及,宜当效圣王之事,继以土德,承周汉之后,登基称帝。”
“山阳公协、汝阳侯术、太尉和、丞相繇、大将军布、尚书令畿、前将军杨、右将军辽,左将军嵩,后将军晃、度辽将军宠、计司使庾嶷、枢密使荀攸……,请尊上,建国制,设礼仪,择令辰,上帝号。”
接着,刘协面无表情将表奉到张虞面前,说道:“请唐王上帝号,肃清寰宇,还天下以太平。”
张虞叹气推辞,说道:“孤旧为汉臣,今天子在前,虞安敢受命称帝?”
刘协眼眸泛红,泪水低垂,说道:“董卓无道,杀兄弑后,协受迫为帝。自继任以来,天下无岁不征,黎民流离失所。幸大王武烈,起兵于代,除贼扶华,肃清贼寇,令士民得有安居之所。”
“协逊位于陈,盖失天命;陈室无道,霸而不王。大王坐拥中国,民众千万,甲士百万,良将千员,秉持德政,如高祖世出,今不称帝,岂不有违天命?”
刘协今下的表情真切,不知是为自己今下遭遇而哭泣,还是说为汉室灭亡而哭泣。
人群中有汉室旧臣,见刘协亲自让位于张虞,难免心生哀叹。
张虞迟疑少许,叹气说道:“天子在前,我今称帝,非合人臣之礼!”
“昔上古之时,尧舜禅让,乃贤让于不贤,今大王为贤。汉愿效上古之制,禅让于大王,有何不可?”
钟繇起身上前,劝说道:“天命所在,大王不可推脱也!”
“然也!”
郭图沉声说道:“刘为尧帝血脉,与张氏同为黄帝一支,既是炎黄子孙,称帝即天子位,是为名正言顺之事,无可非议!”
张虞故作犹豫,看向天子刘协,说道“我为汉臣,君为汉帝,今不如复辟!”
闻言,刘协被吓得魂飞魄散,跪地说道:“汉室继周德,然因我无道,令汉无道失天下,故安有颜面复辟?大王既有天命,宜当进天子位,效周、汉之事。”
说着,刘协悲声说道:“大王如不进帝王,协愿以死而劝!”
见时机已至,张虞扶起刘协,望着殿中劝进诸臣,松口说道:“众望所归,孤难推辞。然望诸卿晓得,亡汉者,非孤,乃是陈。孤取天下于群雄,非在汉室之手。”
可以说张虞颇是爱惜羽毛,很多事讲究法理,如在称帝之事上,不断要证明自己是被动无奈接受,而非主动夺取。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见张虞松口称帝,众人齐声而高呼。
张虞望着阶下众人,纵是有所准备,但心中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他征战天下十二年,终于在今天开花结果了!
张虞脸上保持平静,看向阶下的刘协,说道:“汉为正朝,唐不负之。刘、张一体,永享国祚!”
刘协躬腰而拜,说道:“陛下仁德,协深感幸之。”
第518章 封赏与兵制
神武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张虞在长安以北,渭水之畔,祭祀苍天,告类于天神,言以称帝之事。
之前张虞称唐王时,乃以王爵行天子事宜,故今张虞仅进帝位便可。加皇帝三玺及以传国玉玺,合之前天子三玺,共有七玺。
是日称帝建礼,张虞先颁布设立皇后与太子诏书。
王霁为皇后,张洛为太子。余者妃嫔名号不变,待遇则提升至天子妃嫔。
继而,张虞再封赏百官,为了有更多的荣誉职务,故在三公之下再设荣誉职务三师,形成三公三师。
三公者,刘和、王宏、韦端;三师者,蔡邕、马腾、赵温。
九卿大鸿胪冯芳、少府张则、执金吾陶商、宗正应劭、光禄勋袁秘、太常张鲁、太仆张济等八人。以上十五位上卿依照功勋、资历,食邑各有增加,约在五十户与百户之间。
钟繇、杜畿、郭图、庾嶷、吕范、(大理)王晨、贾诩等开国公卿皆有添赐食邑,多者如钟繇,食邑益满三千户,与之前相比提高了一千七百户。庾嶷提高一千六百户,与钟繇三千户并重。
少则如王晨从之前三百户,增至千户,提高了七百户。
杜畿、贾诩、荀攸、郭图、吕范等卿,皆受封至两千户,增长范围在一千户至一千五百户之间。
董昭、孙资、常林、杨沛等地方刺史稍次一档,受封食邑范围在千户到五百户之间。
武将方面,吕布维持之前的万户食邑,官职进至大司马。
张杨免去一切官职,迁封中山王,中山郡为其食邑。
张辽为大将军,假节,豫州牧,都督淮北徐、豫、兖三州军事,马邑侯,食邑五千户。
郦嵩为骠骑将军,朝歌侯,食邑四千户;满宠、徐晃为车骑左右将军,食邑与郦嵩相同,皆为四千户。
郝昭、许褚、高顺、什翼四将为四方将军,食邑在三千五百户至两千户之间。
四镇将军,张燕、赵云、柯比、孟宁之;四征将军,鲜于辅、程普、张丰、马超四将。四平将军,阎柔、张绣、麴义、徐庶;四安将军,高览、张、阎柔、臧霸。
既有四档将军位,那么便有相对应的食邑增加范围,多则在千户,少则一两百户,根据效力时间与功绩而有所不同。
文武爵位升迁变化后,钟繇、杜畿二人为食邑猛增而略有抱怨。
“陛下开国,文武公卿皆有得封食邑,较称王时食邑猛增四万余户,约是一大郡之所出。”
钟繇计算食邑支出,郁闷说道:“今计诸卿食邑约在十三万户,盖一大州之所出,几占我国户籍十三之一。”
“昔高祖大封侯爵一百四十三人,亦在十万余户,我竟怎如此之多?”张虞微惊了下,反问道。
他与刘邦相比,在封赏上可是省了不少。刘邦开国大封天下,百余名列侯都在千户以上,萧何、曹参二人可是万户侯,包括后续的周勃、郦商、灌婴、夏侯婴等人都是在五千户以上,故与他应该相比只多不少。
钟繇苦笑道:“高祖赏赐虽厚,但所封万户侯少,无非萧何、曹参、张敖三人。然大王所封万户众多,山阳公、袁术、吕布、刘和、张鲁等五人,便有五万户。陶商、张燕、臧霸等人食邑之和食邑有万余户。而后武将食邑丰厚,合计也四、五万户。文卿虽说略少,但亦在二万户左右。”
“陛下已有中国,后续征讨南寇,食邑封赏宜当慎重,不可大肆封赏,恐会拖累赋税。”
张虞无奈说道:“卿所言及时,朕今后当询问诸公再加以封赏。”
顿了顿,张虞说道:“均户缴赋不足以富国库,还需依之前所言,分户三等九级。令上等之家百倍缴纳赋税,以丰富国库。而下等之家则是少缴赋税,以减轻百姓所出。”
“赋税分级之事,臣与尚书台诸卿已有商讨,但因陛下近期称帝之故,尚未有方略呈上。”钟繇沉吟了下,说道:“繇尽量在七月时上呈,于秋冬之际颁布,明岁则以新税征收。”
“善!”
张虞点头说道:“昔两汉之时,严禁商贾穿戴丝绸。朕以为不妥,今后欲穿丝绸,非中上之家不能穿戴。商贾如若巨富,但征收重税便可,何须为难奔走商贩!”
历朝历代考虑到粮食产出,及社会安定问题,无不例外打击商人。反而让商人与士族融合,形成庞大地方经济组织。然在张虞眼里,商人并非不能存在,甚至他能允许商人攫取政治权利,但一切的前提就是交税。
“诺!”
钟繇眉头微皱了下,虽对不禁商的政策有不同之见,但考虑张虞初登大位,暂将意见保留。
在君臣聊天之时,经通报荀攸趋步入殿,奉上兵制更改初稿。
“四府十六卫人选在此,请陛下亲阅。”荀攸说道。
称帝之后,考虑到领兵问题,张虞示意荀攸领枢密院设立四府十六卫,以管辖中国兵马。四府将军由高顺、许褚、赵云、郝昭四将出任,以负责每府事宜。
其中四府为护国、神府左右府,每府各领四卫。卫乃军上属军事单位,每卫有三万人,共六军兵马。十二卫共七十二军,三十六万人,囊括唐朝所有兵马,包括水师、骑军、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