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满脸的恐慌,在堂内不知所措的踱步。
“将军,陛下被张虞擒,陈国又投降唐人,故将军已无外援。而今又不准将军投降,将军还需早思生路?”亲信说道。
袁熙叹息说道:“困守寿张必亡,今唯有出走寿张,另寻他人投效。当下袁尚与袁谭反目成仇,青州沦为兵戈之地,迟早被唐人所取。而高干兵少将广,难以自保性命。故天地虽大,却无我容身之所。”
亲信说道:“先王与曹操有旧,将军如能突围出城,向南投奔曹操,便无性命之忧。”
“投奔曹操?”
袁熙迟疑说道:“那岂不是需穿行徐州!”
“然也!”
亲信说道:“徐州有高干、陶商割据,二人与将军暂无恶意,今时可畅通徐州。况将军与高干有旧亲之交,故将军何不南至江左求曹操庇护。”
亲信有话未说完,却听见有侍从急急忙忙而来,说道:“将军,屋外马丹、张商求见,询问归降唐人一事。”
闻言,袁熙神情惊恐,说道:“二人若知郦嵩拒降,必会牵连于我。而今若不出走,不被唐人所杀,亦会被马、张二人所害!”
袁熙忧虑良久,说道:“言我身体不爽,让二人晚些再来。”
说着,袁熙招呼左右,急忙忙说道发:“寿张不能守,马、张将叛,今夜收拾金银,以便我出走曹操。”
“诺!”
在慌张之下,袁熙在夜深之后,率部曲数人,潜至汶水出逃。
次日,马丹、张商急寻袁熙问归降一事,然见袁熙消失于城中,便知袁熙弃城而逃。二人商议一番,遂遣人出城归降。
得知袁熙昨夜从汶水潜逃,郦嵩边安排骑卒追杀袁熙,边率大军入城,接管寿张城。而寿张城的投降,代表兖州除泰山郡外,诸郡悉数归附。
城内,郦嵩安抚好降人与民众,依照张虞的吩咐,便邀吕布议事。
“袁熙弃城畏走,兖州除泰山外,诸郡悉数臣服。”
吕布刚刚落座,先向郦嵩庆贺一波,便说道:“而泰山郡无敌,今遣一将东征,便能降服。你我若若下兖州,不知大王可另有吩咐?”
郦嵩整理脑海中的话术,说道:“大王调兵于我,命我为徐州刺史,征讨徐州陶商、高干二人。而温侯则是另有安排,大王欲调温侯至宛城。”
吕布神情不太好看,说道:“我不识荆州地理,而若讨敌,战马又不得过江。故调我至宛城,不知大王何意?”
吕布虽知他迟早有一天要离开兖州,但今见张虞用完他便调他走,心中难免不爽。
郦嵩晓得吕布脾气,笑道:“温侯战马不得过江,但名声却能威慑南人。陈国初降不久,曹操、刘备皆据兵叛逆,大王需安抚诸卿,而属下无大将可委重任,如外巡边疆,内威贼子。思寻中原诸人,唯温侯有此盛名与兵略。”
吕布脸上不悦顿时消散,取而代之满脸的笑容,问道:“张辽不在大王左右?”
“张辽出拜豫州刺史,负责征讨州内贼寇。大王左右无大将可用,方才调温侯前往宛城。温侯屡败曹操,今至宛城坐镇,必能让曹操不敢犯边!”郦嵩吹捧道。
吕布佯装谦虚,说道:“我虽胜曹操一筹,但曹操实有兵略。今至宛城,如能助大王一臂之力,布喜不自禁尔!”
“不仅于此!”
顿了顿,郦嵩压低声音,说道:“温侯以外臣之身而官拜大将军,女又许于二公子为妻,惹人眼红者众多,难免有流言蜚语。故温侯此番如能前往宛城,既能施展才华,又能与大王叙旧,何乐而不为?”
闻言,吕布眼睛微眯,露出些许杀意,问道:“何人敢在大王身侧,进流言诽谤于我?”
郦嵩说道:“温侯身居高位,报复属下是为轻而易举之事,然却会惹部下怨恨。温侯是为外臣,今向大王表以敬意,并叙以旧情。大王知温侯之功,念同乡亲友之情,又岂会在意流言?”
吕布若有所思半响,继而恍然大悟,拜谢说道:“多谢郦君指点,布险些误事。”
“不敢!”
“征讨寿张时,还多谢温侯配合!”
与吕布相处多时,郦嵩渐渐摸清吕布的性子。吕布属于是吃软不吃硬之人,今张虞调吕布前往宛城,在大势之下,吕布虽说会被迫前往,然却会让吕布不满。因此郦嵩顺着吕布的性子,采用吹捧的方式,让吕布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方愿欣然前往。
不得不说郦嵩虽说军事能力不及满宠、张辽等高级将领,但却懂得灵活变通,善于团结部下,能纳谏言而及时更改。而正是因为有可取之处,张虞方才依旧重用郦嵩。
在郦嵩降服寿张,准备先征泰山,再讨徐州诸郡之时。青州形势因袁谭率兵偷袭临淄,乐安、齐国二郡归降袁谭,袁尚见后路被断绝,心忧之下被满宠大破。
济南国,著县。
大帐内,满宠与诸将坐于马扎上,商讨刚结束不久的战事。
“袁尚连被我军所败,今率数百骑南奔。我军俘虏敌寇一万两千余众,获袁尚印绶、符节,如伪齐王印一枚,并以甲胄九千六百二十领,矛盾弓戟上万枝,今立此大功,海滨之地可下矣!”参军辛评说道。
满宠本与袁尚围绕高唐作战,两军隔河对峙二月多。其间两军多有厮杀,满宠凭借兵马精壮,多次小胜袁尚,故一直寻求大决战。而袁尚恐不敌满宠,便依托营垒固守,与满宠展开对峙。
见两军隔河对峙多时,袁谭趁黄河结冰之际,采纳孟岱之见,率兵突袭了临淄,引发袁尚大军的恐慌。于是为了稳固后方局势,袁尚主动率兵与满宠交手,然却被满宠大破之,兵马死伤众多。
袁尚败走至著县,遣阴夔、陈琳向满宠请求投降,满宠深知袁尚势穷,今之投降非诚心,于是拒绝了袁尚的请求。在击破高唐后,满宠再次进兵逼近著县。
时见唐军步步紧逼,而临淄又被袁谭袭取,于是军中人心动乱。袁尚为安动乱,遣逢纪镇压兵卒。而部将章丘素来不满逢纪,纠集兵卒杀了逢纪,遣人迎奉唐军。满宠率兵杀至,袁尚部下彻底溃败,兵将四散而逃,袁尚率骑遂逃亡北海。
田丰捋须说道:“袁尚虽败,但袁谭尚据临淄。依大王之诏令,除非袁谭弃郡舍军归降,否则务必除之。而今袁谭据有临淄,又岂会甘心顺我?”
“大王擒获袁术,陈地几近归降。袁谭内与兄弟结怨,又外无援兵,内忧外困之下,何不如遣使以明利弊,如若袁谭拒之,再起兵征讨亦是不迟。今下袁谭尚为大王臣下,若无故兴兵征讨,恐难得齐人之心。”辛评说道。
满宠微挑眉毛,说道:“于陵守将傅桑来信归降,言袁谭私授将军印绶与他,欲兼并其部曲。以此可见,袁谭明顺我军,实在招揽袁氏旧部。及袁谭爪牙已成,重据海滨之地,必又为我军之患,故不可纵之。”
“那以将军之见?”辛评问道。
满宠沉吟了下,说道:“参军所言不无道理,今以本督之见,当率兵速进,并遣使责之,令袁谭出降。若袁谭弗从,我军便急击临淄,令求速破临淄,尽快降服青州诸郡。”
说着,满宠看向诸将,问道:“诸君以为何如?”
郝昭拱手说道:“将军之见是为上计,袁谭降我,欲令我军破袁尚。而他趁机掠城聚兵,以自强爪牙。今袁尚初破,溃败而逃,余孽多有隐匿。如让袁谭招抚袁氏旧部,联络徐州之高干,我军欲征则难。”
“燕以为可进讨袁谭!”张燕说道:“袁谭为袁绍之子,昔时归降是因势急,而今袁尚败走,袁谭迟早兴兵再叛。”
袁谭的心思可以说唐军众人皆知,而之前不拆穿,无非是想利用袁谭。今袁尚溃败,大军四散而逃,袁谭已无利用价值。
“善!”
见众人无异议,满宠沉声说道:“令各部休整两日,勒令袁谭弃军出降。如若不从,大军进讨袁谭。”
“遵命!”
PS:今天有事,暂4k一章
第492章 合纵连横
豫章,海昏。
县府内,曹操与左右文武分坐于榻席上,商讨豫章军政之事。
“丞相,据扬州刺史袁嗣携家眷出逃,泰沿江追击十余里,未见其踪迹,可要遣兵马搜索?”周泰出列上报导。
曹操浏览豫章郡二十一县的户籍文书,说道:“袁嗣乃无谋之辈,何须大费周章。今豫章初平,关键在于肃清郡内贼寇,再议西征江夏之事。”
说着,曹操看向侧席的刘勋,问道:“豫章二十一县户籍是否属实?”
刘勋,字子台,琅琊人,乃袁术故吏。在中平末年时,出任沛国建平长,而恰好曹操在家乡耕读,刘勋与曹操结下深厚交情。故曹操起兵初期,曹父曹嵩在琅琊避难时,曾受刘勋不少关照。
袁术起兵于南阳,刘勋与一众琅琊籍贯士人受袁术的征召,齐至袁术帐下任官。刘勋凭功绩一路升迁为将军,后因诸葛玄讨贼不利,刘勋兼任豫章太守,配合袁嗣以御曹操。
曹操利用刘勋与他深厚的关系,多次写信劝降,并为让袁嗣猜忌,甚至抹书以间之。经曹操多月的努力,二人间隙渐生。而彼时袁术兵败被擒的消息传至江左,曹操率兵西征豫章。
见曹操西征豫章,袁嗣恐刘勋反叛,欲夺刘勋兵权,遂引刘勋率兵反击。二人厮杀时,曹操率兵突袭,先夺了刘勋的彭泽营地,再率兵进至海昏。
见状,刘勋干脆投降曹操,而袁嗣便弃城出逃。曹操几乎无损兵马,便占领了豫章。
至此,曹操全据扬州全境,甚至还占据徐州部分郡县!
见曹操发问,刘勋拱手而报,说道:“旧汉之时,豫章人口不实,其中多杂蛮夷。今豫章二十一县人口,依旧时所核验,在册有五万三千户,人有二十余万口。”
汉代豫章郡的范围,大体是后世江西,因有鄱阳湖,并有多水汇入,城池沿水而建,经两汉四百年的开发,户籍富庶,人口不比吴郡、丹阳郡少,甚至还会稍多之。如海昏县下的上缭亭便有上万户百姓,而海昏县内实际百姓至少有两万户。
曹操沉吟少许,说道:“豫章郡有县二十一,为扬州诸郡之盛。况郡南庐陵、平都、石阳、南野、赣县诸邑内有宗帅作乱,外受蛮夷袭扰,宜当另析一郡治之,暂以庐陵为治,并以庐陵郡称之。”
说着,曹操看向夏侯渊,说道:“自孤起兵以来,卿追随左右,所立功勋众多,今不可忘之。今由卿出任庐陵郡太守,为孤安抚南境。”
“拜谢明公!”
夏侯渊神情振奋,避席而起,施礼领命。
豫章为新降之地,且为江左门户,曹操岂敢让外人治理,当让宗将出任太守。
曹操治下诸郡中九江郡为京畿,由荀任尚书令治之。庐江郡为江东门户,由忠心耿耿的程昱出任。吴郡、丹阳、会稽、广陵四郡,夏侯出任吴郡太守,丹阳郡由曹仁领郡职而不治郡,会稽、广陵二郡由亲信万潜、车胄出任太守。
“降服豫章,扬州归附。今明公麾下,人口百万,甲兵胜众,本乃喜悦之事。然张虞生擒袁术,威震中原,汉、淮之地恐被唐人所收取。”
刘晔趁机进谏,说道:“明公如欲建设伟业,宜当率兵西进江夏,先破黄祖,再逆江收取南郡,方能隔江与唐人对峙。”
曹操沉吟少许,说道:“刘备盘踞荆南,意在南郡、长沙二郡,今挥兵西进,恐会与之滋生兵戈。”
鲁肃捋须微思,说道:“丞相,今张虞势如项羽,威震天下,非一家所能敌。以肃之见,当与刘备、孙策二家联合,并力以抗张虞。”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子敬之言不无道理,扬州虽说地域广袤,人口胜有百万。但以天下形势而观之,如无外援,则非中国之敌。”
作为出色的战略家,鲁肃已能看到后续的发展情况,袁术治下郡国被张虞所取。因此凭曹操一家之力,绝非是拥有庞大人口的张虞之敌,因此在他眼里联合孙、刘二家,共抗张虞,势在必得。
而曹操虽非一流的战略家,但今形势至此,曹操又岂会不明白合纵连横的重要性。
刘晔说道:“丞相,刘备势力羸弱,不足与明公联合。昔在中原时,久为张虞效力,危急之时恐会归降张虞。故以晔之见,合纵御敌可行,但需兼并刘备。彼时丞相北以淮水为险,西以夷陵联巴蜀,与孙策共抗张虞。”
“不妥!”
鲁肃摇头说道:“刘备乃坚韧不拔之辈,志兴汉室,岂会甘心降于张虞。何况张虞大军压境,丞相安能北与张虞交兵,南与刘备交战。如此行事,恐会让唐人得利。”
刘备是否可以作为争取的力量,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看法。如鲁肃从刘备能力出发,认为刘备值得联合;刘晔从二者势力出发,认为与其联合刘备,不如兼并之。
在刘晔欲反驳之时,却忽见侍从急步入堂。
“丞相,荆州急报!”侍从喘着大气,说道。
“何事?”
“据荆州商贾所言,因袁术被张虞所擒,陈国遣使归降张虞。今陈国郡县、官吏、兵将或不日改效张氏。”侍从说道。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即便有所预料,亦是不由自主吸了口凉气。
张虞本就拥有河朔,今再占据中原与淮、汉之地,除了长江以南外,几乎一统天下。往昔陈国就不好对付,而今拥有中国之地的张虞岂不更难对付,说不准与之抗衡犹如以卵击石。
当然了,除惊叹张虞的实力外,众人更被张虞征服陈国的速度而震惊。张虞秋季出兵,而今仅十月末,满打满算不到百天。百天便能灭一个具有十万大军,辽阔千里的大国,实在超乎众人的意料。
在众人为之震惊之时,曹操面容虽保持沉着,但紧握的拳头与睁大的瞳孔,却可看出曹操紧张与不宁静的内心。
微吸口气,曹操平缓心情,忽而大笑出声。
“呵呵!”
见曹操忽然大笑,众人皆生疑惑,刘晔问道:“不知丞相何故发笑?”
曹操笑道:“我笑张虞纵使善将骑,治下唐卒亦乃虎狼之师,但大江南北却有天壤之别,南人以舟舸为马,北人以鞍马为生。张虞兵马纵有百万,亦不能投鞭断流,凭北人而越大江。若张虞强行用兵,我凭百人之舟,便能击破万人之卒。”
“丞相所言有理!”
乐进深有体会,说道:“南人登船如履平地,而北卒不识水性,安能与我水师较长短。”
乐进为兖州东郡人,追随曹操南征北战。昔至江淮时,他根本不适应南方生活,尤其是乘舟舸厮杀。然在南方生活多年,常年行船走舸,已是适应了南方。今水上厮杀技术或不如土生土长的南人,但比北方的兵将好上很多。
曹操从榻上起身,踱步笑道:“大江为险,无舟舸水师不能渡河。我今有水卒横行于江水,为天下之无敌之师,而又有舟舸为长城,故张虞纵有水师,但亦非我军之敌。大江分南北,此是为地利之险。”
“丞相所言有理!”
“今有大江为险,张虞所率步骑安能逞凶?”
“若张虞胆敢亲征,我必亲擒张虞以献丞相。”周泰大笑说道。
有了曹操的安抚之举,众人由是心安不少,对张虞不再那么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