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袁术而言,张虞无后顾之忧,将北方诸雄悉数清平方才南下。昔蒯越便是看中这一点,劝袁术先平刘备、曹操,再挥兵北上,然袁术无法坐视河南被张虞所夺,直接率大军北上,欲与张虞争锋。
“善!”
张虞点头认同,说道:“既欲联络曹、刘二人,而今需有使者奔走。荀谌何在?”
“臣在!”
荀谌从人群中出列,候命道。
“今有劳卿为使者,南下联络曹操,并遣人持信至荆南谒刘备。”张虞说道。
“臣领命!”
待荀谌告退后,张虞从榻上起身,踱步说道:“联络曹操,短则一月,长则二月,短时难以见效。而袁术率重兵闭垒,我军与之久持,非长久之策。故依文远之策,孤欲领兵北上,先与徐晃围破雍丘,并助郦嵩下寿张。”
“袁术兵马近有十万,而我军人数仅有五万,今大王不知欲调多少兵马北上?如调大军北上,恐圉县难以固守。”荀攸蹙眉问道。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袁术兵马虽有十万,但军有老弱,再舍去运粮及守营,可用之兵仅五、六万之数。故我率护国一军北上,留四万大军守营,足可使拒敌寇于鸿沟。”
说着,张虞说道:“孤率兵北上,军中之事由荀攸、张辽二君主持。如大营岌岌可危,诸君上禀军情,我自领兵南下助阵。”
“诺!”
众文武齐声领命。
既有破敌方略,张虞动作倒是很快,在第二天十七日,张虞便点齐兵马北上。时张辽、荀攸领众人送行,而在送行当日,张虞多有叮嘱军事。
“公达,孤北上雍丘,营中军务由卿操持。”
张虞挽着荀攸的手臂,说道:“而遇袁术进犯,依照计策行事。”
“诺!”
“文远!”
张虞招了下张辽,说道:“袁术兵马进犯,君可委麴义大任,其经历兵事,可以信也。”
说着,张虞压低声音,以旁人难以耳闻的声音,嘀咕了许久。
“请大王放心,辽必严守营垒,遵从大王之计。”
“善!”
神策军与张虞出营的动静颇大,尤是让不少军中将校注意到,其中便包括祖郎。
祖郎观望即将远去张虞,询问令狐衍道:“敢问令狐将军,大王怎率兵离寨?莫非有兵事不成?”
“非是!”
令狐衍见是祖郎询问,没有多想说道:“连日搦战,袁术固守不出,大王以为短期难以破敌,故遣荀谌南下联络曹操、刘备。而大王自率兵马北上雍丘,欲与徐晃合兵,先破雍丘,再取袁熙,合众兵南下再征袁术。”
闻言,祖郎神情微变,故意问道:“我闻张超帐下兵将有近万,雍丘城内又有数万百姓,不知大王兵马足否?”
“徐晃有兵两万,大王率万人步骑北上,三万兵马围攻雍丘,何愁不能破敌?”令狐衍说道。
“那便足够!”
祖郎应和了声,便沉默不语,内心因张虞用兵而不太平。
祖郎作为袁术旧将,非常清楚陈军的情况。如果曹操、刘备趁虚而入,袁术岂不是会陷入被动中。如果还让张虞打下雍丘,陈军的形势将会更尴尬。
“必须联络陛下,趁张虞远在雍丘之时,看能否击败圉县唐军。”祖郎暗忖思道。
念及于此,祖郎与令狐衍含糊几句,遂回到营帐,思考如何将情报传递于袁术。
是夜,祖郎写了封信件,将唐军布置尽述其中,安排心腹趁夜色潜伏出营寨。
当信件送至陈营时,袁术享用完夜宵,差点准备入睡,见军情紧急,遂招左右亲信至大帐议事。
“祖郎密报送至,言张虞遣使联络曹操、刘备二人,诱二人起兵伐我,并见我军据守不战,率兵北上雍丘,欲先攻陷雍丘,再与我军会战。
袁术眉头大皱,说道:“如让张虞得逞,我军陷于被动之中。不知诸卿有何见解?”
“陛下,我军不宜与唐军久峙,如曹操生变,张超覆没,我军将受制于唐军。”阎象说道:“故以象之见,我军宜先寻计击败唐军。”
“唐军兵卒精锐,骑兵剽悍善突,欲败唐人恐是不易。”张勋担忧说道。
蔡瑁瞄了几眼书信,说道:“陛下,据祖郎言,张虞为破雍丘,调护国兵万人北上,而今大营中仅有四万兵马。我军倾出精锐,兼有祖郎为内应,我军或能趁此良机而破敌。”
“蔡军师之策甚好!”
纪灵说道:“护国军为唐军精锐,张虞调各部精锐于其中,更有具装甲骑。今护国北上,唐人实力大减,若不趁机用武,及待张虞联络曹操,或陷雍丘,则我军将难胜唐军。”
见不少人赞同趁机用兵,袁术考虑少许,看向蒯越,问道:“卿有何见解?”
蒯越拱手说道:“陛下,趁敌兵少而用武是为良计,然越恐其中有诈,乃张虞诱我军出战之策。”
“祖郎深受朕重用,家眷尽在南疆,今怎会背朕而投贼?”袁术皱眉说道。
蒯越说道:“臣非疑祖郎,而是疑张虞。张虞用兵一向狡诈,犹如鬼神难测。今时率兵北上雍丘,虽以破城合兵为由,但雍丘城高粮足,久伐而不下,岂不令兵锋生钝?”
“那以卿之见呢?”袁术反问道。
蒯越说道:“先与祖郎联络,再遣斥候探查,观张虞动向。如大营仅有四万唐卒,陛下可出大军击矣!”
“善!”
袁术点头而笑,说道:“卿所言不无道理,今且遣斥候探查。”
“诺!”
第478章 兴取天下
帐内,面容姣好的侍女蹲踞于袁术榻前,伸出洁白的手指为袁术宽大的脚板清洗、揉捏。
“陛下,黄将军亲探军情而归,今在帐外等候。”侍从报道。
“传!”
袁术懒洋洋说道。
少许,却见黄忠头戴兜鍪,披甲按剑直入,向袁术深深作揖。
“汉升,唐营情况何如?”袁术问道。
黄忠无视侍女,拱手说道:“陛下,如祖郎通报,张虞不在圉县,今率兵至雍丘。而唐营兵马依旌旗、烟火而观之,实有四万之众。”
闻言,袁术咧嘴而大笑,说道:“张虞用兵虽强,但却轻信他人。今有祖郎为内应,袭破唐营易尔!”
说着,袁术招呼说道:“汉升,代朕传令召集诸将,言有军事相商。”
“诺!”
待黄忠告退,袁术大喜,用手挑起侍女的面容,笑道:“朕破张虞,席卷中原,将封卿为妃,以酬卿服侍之劳。”
侍女为袁术擦着脚,羞笑说道:“妾祝陛下早破张虞,今先拜谢陛下所赐。”
“好!”
在侍女的服侍下,袁术穿上木屐,瞧着帐布上的舆图,嘴角上的欣喜难以遮掩。
他深知形势不妙,故他没有轻易用兵,而是忍耐与张虞对峙。而今张虞耐不住气,移军至雍丘,并轻信祖郎,当真给他机会啊!
在袁术得意之时,陈军文武依次入帐,见到脸上挂笑的袁术,心中莫名宽慰。
“陛下,今可有喜事?”蔡瑁笑道。
“嗯!”
望着到齐的亲信们,袁术露出笑容,说道:“军情如祖郎所言,张虞率精锐北上,大营四万步卒。今有祖郎为内应,我军阴袭之,破其营垒,以众凌寡,或能大胜敌寇!”
“陛下深得人心,令降人思归,瑁敬佩不已。”蔡瑁吹捧说道。
袁术忍着欣喜,下压双手说道:“今下之事在于破敌,如让张虞察觉,我军将难以取胜,故望诸卿齐心协力!”
“臣当为大陈肝脑涂地,誓破唐贼寇。”纪灵、张勋诸将纷纷表忠心,说道。
袁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张虞率兵北上,抽调护国强兵,其营营垒稍虚,祖郎诈降投贼,今已尽查唐军之虚实。而我部有十万之众,倾全军而击,并有内应联络,足可破敌矣。”
知祖郎为内应者少,而今袁术泄露军情于众人,倒是引起不少人的惊叹。
纪灵作为大将,领头表态说道:“劳陛下吩咐!”
袁术指着陈军营垒的布置图,说道:“据祖郎和斥候探查,唐军将辎重、军器屯于圉城,设有四座营寨,即东、中、南、北四营,呈品字形分布,各营守备森严,并有间隔,一营骚乱,难以影响别部。。”
瞧了眼认真倾听的诸将,袁术继续说道:“祖郎被安置于南营角,故我军可先击南营,断陈军之一臂,挫敌之兵锋。稍后敌军出营,我军与之邀战,可破唐军大部。”
“那今如何与祖郎配合?”张勋问道。
袁术说道:“朕欲遣骁将为先锋,以祖郎为内应,于平旦之时袭南营,以乱南营唐兵。而朕率大军在后,彼时南营骚乱,唐军无法固守,我军大部将至,敌不得不与我军厮杀。及挫唐兵锋,则能裹挟大败张虞,亦解雍丘之困!”
张勋本有意建立殊功,但得知需率先锋袭南营,不由顿时迟疑起来。虽有祖郎为内应,但他可没把握能将唐营搅得大乱。
考虑良久,见众人之中唯黄忠武艺最高,袁术遂问道:“汉升可率精兵三千独往,奔袭唐军之南营?”
“有何不敢!”
黄忠骤而出列,沉声说道:“是役关乎陛下兴亡,忠愿竭尽忠心以报陛下。”
“彩!”
袁术大笑说道:“是役破贼,汉升有大功。”
纪灵沉吟少许,问道:“除三千精锐为先锋外,后续兵马当如何布置?”
袁术负手踱步,说道:“于丑时四刻(3:00)击鼓,寅时(4:00)诸部集结进军,先渡鸿沟,至唐营外时天色稍亮,而汉升已冲击南营。彼时诸子夹步而列阵,以丹阳军为先锋,徐徐向前逼近,务必速破城唐兵。”
按道理而言,有内应的话,应该适合夜袭。然夜袭因环境问题,对兵将的要求太高,仅有少数精锐能行。故陈军若一拥而进,莫说能否夜袭成功,能全身而退已是不易。
因此夜袭敌军最好的时候大体在平旦,彼时位于黎明与黑暗的交替区域,精骑突袭敌营,利用黑夜造成混乱。后续天明时,步卒便能赶至战场,与骑卒联合作战。
说着,袁术吩咐道:“纪灵何在?”
“末将在!”
“命你随行朕之左右,指挥大军,调图各部破敌。”
是役之关键,袁术心里非常明白,为了万无一失,袁术选择当吉祥物,让纪灵调度大军。
“诺!”
“桥蕤何在?”
“末将在!”
“命你率军两万为左翼,伺机观察唐营动静,列阵以破敌。”
“诺!”
“张勋何在?”
“你与桥蕤所领兵马相同,率兵列阵于右翼,掩护我大军。”
“领命”
说着,袁术看向蔡瑁、蒯越等文士,说道:“今时出征,刀剑难辨敌我,诸君可安坐于营中,等候朕得胜之消息。”
“诺!”
待众将退下各自回营,准备出征事宜,而几名谋士却被留了下来。
阎象担忧说道:“黄忠虽说勇猛,但以三千精锐突袭大营,恐有所不敌,不知可要益兵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