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340节

  “呵!”

  陈宫略有不屑,说道:“计策虽好,但计策却险。若奇袭之兵难破章县,岂不有兵败之危?”

  “此是何人?”郦嵩询问吕布道。

  “兖州别驾,督军陈公台!”吕布介绍道。

  “哦!”

  郦嵩笑了笑,说道:“欲速破寿张,用兵岂能不以险?如能下章县,截断寿张水道,人心自危。若不能下章县,轻骑急退,敌寇难追,有何凶险?”

  “嗯!”

  吕布微微颔首,说道:“郦君之见有理,用兵岂能不行险事?”

  “出兵章县,我以为可行!”

  见吕布同意,郦嵩大喜说道:“既然如此,温侯出骑五百为向导,我出骑士千人,由我奔袭章县。”

  “成!”

  见郦嵩行事果断,吕布立即吩咐,说道:“曹性何在?”

  “末将在!”

  “命你率五百精骑,听候郦嵩将军调遣。”

  吕布谓郦嵩说道:“郦君,曹性为我帐下剽悍之将,君可视为己部将士调遣。”

  “末将领命!”曹性欣然应道。

  “多谢温侯!”

  事后,徐庶以郦嵩统领大军为由,劝郦嵩改委猛将代劳。然郦嵩则以事急拒之,让徐庶代他暂行主帅之职。

第469章 中原惊动

  风和日丽,秋风萧瑟。

  寿张依汶水而建,城池险高,并引水绕穿城池,形成北面临水,三面为濠的独特城防,是谓易守难攻之城。

  因得知唐军南下的消息,寿张内外笼罩着浓郁的战场气氛,城外的小树林被砍得光秃秃,以防被唐军兵卒所用。

  城楼上到处可见陈军兵卒的身影,城下时不时有快马奔驰而至。

  “急报!”

  斥候奔至城下,朝门卫急呼,并出示符令。

  仓促间,门卫虽瞧不见符令,但却认得斥候,急忙认出通道,喊道:“使君正在城楼上。”

  “报!”

  斥候一路急驰,翻身下马,顺着城梯疾跑,在人群中找到袁熙。

  “使君,章县急报。”

  “章县怎么了?”袁熙心生不妙,急问道。

  “章县失守,郦嵩昨夜袭取。”斥候说道。

  “章县有兵上千,纵不能久守,今怎会撑不上一夜?”袁熙不敢置信,问道。

  斥候说道:“据逃卒所言,昨日郦嵩奔袭县城,守将山懿见敌势大,不战而逃,今章县被郦嵩轻易所下。”

  郦嵩冒险奔袭章县,果然被他料中袁军无备,一番小规模缠斗下,山懿忧有唐军大部,遂带上家眷,弃城出逃。而郦嵩在山懿出逃后,轻松收下章县,招降了部分的旧部。

  袁熙脸色难看,怒踢了脚木桶,骂道:“山懿无能,胆怯而逃,今陷于我危难。”

  “下令扑杀山懿及其家眷!”

  待袁熙发泄完,副将马延担忧问道:“使君,章县为汶水道之枢纽,今是否发兵夺回章县?”

  袁熙神情难看,说道:“郦嵩与吕布合军,今郦嵩袭章县,吕布岂会无动于衷,我兵若夺章县,则吕布必击寿张。”

  “今不夺回章县,汶水道断绝,我军无鲁地兵粮为援,何以抗拒唐军!”马延忧愁道。

  袁熙沉声说道:“我陈室据有天下三分之一,齐王在海滨,高干在徐淮,另陛下在南阳。我军受围于此,陛下如知军报,必起诸部大军据敌。城中有积粮半载,今足食尔!”

  说着,袁熙环顾左右,说道:“如有兵将忧寿张不能守者,我今准其出城投敌。而若无意出城,后续再有言降者,当军法严惩,绝不轻饶!”

  众人先是沉默半响,其中无人带头言降,故过了少许,便有人群此起彼伏响起沉闷的领命声。

  袁熙虽说领兵经验不多,但他却非无谋之人,他清楚晓得与其让有意归降者留在城中,不如放这些人走。而固守寿张看似死板,但袁熙却明白他如弃寿张,除了投靠袁术外,他在兖州将无立足之地。

  在袁熙坚定死守寿张,决意向袁术求援之时。远在宛城的袁术早就收到军报,并与众文武商讨大事。

  袁术将军报交于左右,感慨说道:“朕本以为北疆大敌为袁绍,不料张虞竟为朕之死敌。今张虞率十万南下,东讨青州,西征兖州,似有一举鲸吞中原之势!”

  说着,袁术看向左右文武,问道:“张超书信求援,诸卿有何见解?”

  “陛下,唐军兵马精悍,张虞用兵如鬼神,是为无敌之师。而今大江上下,东有曹操作恶,南有刘备袭扰,西有孙策跋扈。”

  蒯越迟疑了下,作揖说道:“故以越之见,陛下不如遣将出武关,令唐军率兵回援,而陛下先伐曹操,平肘腋之患。及南方归一时,再发兵征讨张虞。”

  闻言,袁术骤而大怒,说道:“张虞兵马虽强,但我朝大军岂会弱之,君怎敢涨他人士气,而弱自己威风?”

  张虞兵马精锐,袁术岂会不知?仅是他不乐意有人以此驳斥他,甚至他厌恶有人说他不敌张虞。若非他偏爱蒯越,器重蒯越的智谋,今下早就问责蒯越。

  蒯越不卑不亢,说道:“臣追随陛下十年,不忍见陛下基业毁之一炬,故斗胆进谏。陈之兵丁善舟舸搏杀,步卒长于水乡厮杀;然唐之兵丁善骑剽悍,步卒耐于列阵苦战。今在中原征战,陈兵不及唐卒,唯望陛下明之。”

  张虞帐下兵马虽说成分复杂,但比袁术帐下兵马却好上不少。张虞帐下兵马无非分为元从、关西及河北降人等三大板块。而袁术的主要兵马来源于投靠豪强的兵马,及地方上征调的郡县兵。其中精锐兵马大多为袁术亲信大将所领,各拥部曲,难用几大板块划分,其成分复杂。

  除成分复杂外,在蒯越眼里,陈国兵马羸弱,尤其近来与刘备、曹操交手,习惯了水师厮杀,今骤调大军北上,大军怎会习惯步骑列阵厮杀。

  另外最关键一点,两军领导人的军事能力差异太大,张虞可是凭微弱之身,在极其残酷的河朔战争上杀出一片天地,而袁术能坐拥荆州,无非是依靠政治手段及袁氏四世三公的资源。

  而今四世三公的资源已无用处,甚至能说因袁术篡位之故,给袁氏带去难以磨灭的重创。毕竟袁氏之所以能四世三公,而今篡位自立,岂不自己打自己脸吗?

  袁术神情微沉,冷笑说道:“依卿之言,唐军无敌于天下,而我军羸弱不能敌,那么今时不出兵试其精锐,莫非待张虞平海滨,下兖州之际,再思用兵否?”

  蒯越说道:“我军弱之,则操练军士。而今张虞南征,其长安空虚,奇兵奔袭之,或能令张虞撤归关中。及军士精锐,曹操、刘备二贼覆没,则是为北伐之机。”

  蔡瑁驳斥道:“张虞关西之众能有七八万,败破袁绍之时,收众七八万,幽州归降则添数万兵马,故总计河朔之众,张虞兵马至少能有二十万。今张虞兴兵十万,留守关中兵马岂无数万?”

  “依君所言,张虞用兵如鬼神,岂会未料我军出兵关中?”

  顿了顿,蔡瑁向袁术拱手,说道:“张虞留兵于关中,凭蓝田之险,据寨而守,我军如不能下之。而中原又无兵马支援,张超、袁熙、袁尚将会悉数被张虞所败,彼时吕布为走狗,陶商畏之则投,中原将被张虞所据。”

  “德所言有理!”

  袁术从御榻之上起身,踱步说道:“张虞誓图中原,岂会因关中有危而撤军。朕今不出兵解中原之危,则中原诸郡尽背朕矣!”

  “陛下~”

  蒯越刚想开口说话,却被袁术所打断。

  “出征中原之事莫劝,朕意已决!”

  袁术沉声说道:“以黄忠为先锋,蔡瑁为护军,阎象、蒯越、邓羲为参军,调张勋、桥蕤、乐就、李丰、梁纲、文聘、纪灵等将从征,发大军十万。豫州刺史陈纪监运大军钱粮。”

  “令黄猗率万人出武关,佯称三万大军。”

  “督令徐州牧高干,勒令他出兵北上,支援海滨袁尚。而今张超、袁熙、高干各有兵马万人,另袁尚有两万兵马。”

  “累计以上诸部,合计兵马十六万,宣称大军三十万,以惊唐贼!”

  “至于曹操、刘备二贼,令黄祖坐镇江夏,蔡阳坐镇长沙,固守州城,不与二贼交咱战。及朕兵退张虞,携得胜之势,先灭荆南刘备,再讨江淮曹操。”

  “遵命!”众人齐声而应。

  袁术虽不满蒯越进谏,但他却也晓得张虞难以应付,今时用兵可谓全员出动,连刚刚顶撞他的蒯越也一并带上。

第470章 与高祖论长短

  白马津,四座浮桥搭设于黄河上,成千上万名唐军兵卒浩浩荡荡行于浮桥上。

  南岸的丘坡上,张虞策马登丘,望着四条延绵十余里的长龙,心中不禁生出豪气,扬鞭道:“河朔精锐之士,中原从未有之,今十万熊南征,不破袁术,不饮汉、淮水,孤终不归师。”

  “大王威壮!”

  郭图盛赞道:“大王以代朔之名而统河朔,今伐中原而能下之,盖能与高、世二祖相论长短。”

  “呵呵!”

  张虞豪气而笑,说道:“世祖假刘氏之名,而高祖开两汉之业,故及我下中原,当与高祖论武功。”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其文治武功在历史上自然是第一梯队。然架不住延续汉代之业,难免让人觉得矮刘邦一头。而他作为张唐的开创者,岂能与中兴之辈论高低,自然需与开创基业的刘邦相比。

  当然,张虞之所以常贬刘秀而扬刘邦,与张虞的主观想法不无关系。由于张虞生活在代上,而终东汉一朝在河套的治理问题上多是不如西汉。

  如西汉将长城修至阴山北,并广迁民众至朔上。而至东汉时,莫说向朔上迁民了,刘秀多次引导朔上百姓迁至内地,导致了朔上诸郡凋敝,胡人迁徙内附。

  故在多因素下,张虞自是偏向刘邦!

  在张虞厚着脸皮夸耀武功时,却见斥候快马而至。

  “报,陈袁檄文!”斥候单膝而跪,禀报道。

  “念!”

  郭图接过檄文,瞧了眼檄文上的内容,迟疑说道:“大王,檄文上为袁术虚辱大王之语,有虚拟大王罪状之檄文,故今是否~”

  “但说无妨!”张虞毫不在意,说道。

  “诺!”

  在檄文里,袁术指责张虞引胡入华夏,导致天下混乱。并言张虞旧时为袁氏奔走,而今却背弃袁氏,是为无情无义之辈。后续上袁术为张虞冠上屠中原之民,屠戮忠良,最后更是辱骂张虞的出身,牧牛放马不配称孤道寡。

  “哈哈!”

  张虞不怒反喜,笑道:“十年未与袁公路会面,本以为袁公路有所长进,然袁公路不改旧思。四世三公何如?高祖以亭长之身定天下,而那袁绍却被孤逼亡,今袁术守旧重礼,岂能久存乎?”

  脸上淡然的神情是一回事,但心中恼怒的情绪又是另一件事。

  对于袁术依旧存在血统论的思想,张虞已是厌恶异常,他今非狠揍袁术不可,如果能擒获袁术,他非要羞辱袁术一番。

  “此番征中原,如能擒杀袁术,则中原传檄可下!”张虞谓左右说道:“故如能擒杀袁术,赏万金,封县侯,延续子孙。”

  “遵命!”

  众将士欣然应声,声音中充满欣喜。

  “大王,袁术于檄文中号称出兵三十万,今不容小觑陈军。”郭图提醒道。

  “虚张声势!”

  荀攸捋须而笑,说道:“扬州几被曹操所取,荆南失陷于刘备,益州被孙氏所据。而今袁术仅有豫州及荆州半壁,另算袁熙、袁尚、高干诸兵。以攸所料不差,袁术兵马最多不过十五万,而与殿下交战之兵不足十万,与我大军七、八万人马相当。”

  “盖如公达所言!”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袁术为备刘备、曹操二人,荆州之兵多半不敢妄动,而今能受袁术所驱使,多是南阳与汝、颍之众。十万之众便是袁术可用之兵,如算民夫之众或许有二十万之数。”

  东汉时期,豫州户口一百一十四万,故豫州巅峰时期人口高达五、六百万之众,严苛论数量来说,比冀州还高些。然经历了乱世,尤其是豫州为黄巾作乱主要地区,因此豫州人口下降严重,人口比不上冀州。

  历史上,东汉至西晋其中历经一百年时间,豫州人口衰退至十一万户,其中之损耗可称十不存一。

  至于损耗为何如此之大,除了上述提到的黄巾之乱外,最关键就是袁、曹的频繁争霸,引发了豫州难民潮,逃至扬州避难。

  但今位面因张虞作祟之故,导致了中原情况变化不小,因袁术割据荆州,并驱孙坚伐豫州之故,豫州很早被袁术所取。而曹操因受累于兖州内部情况,不仅不能向袁术发起进攻,反而被吕布拖在兖州。

首节上一节340/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