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地理位置关键,与并州组合的话,对冀州有高屋建瓴之势,将能死死钳制住袁绍。
是役中,张虞如果失去了幽州这一盟友,与大败没什么区别。如能保住幽州,即便今下撤军,张虞还能卷土重来,对袁绍仍有地理优势。
当然了,另外一种可能便是,张虞知道幽州动荡,乌桓、公孙围困蓟县,不会撤军解围幽州,而是会与袁绍决战,以求击败袁绍,再解幽州之围。
“那今是否向张君侯求援?”刘和问道。
“求援!”
鲜于辅思虑片刻,以拳捶掌,果断说道:“今时若不求援,待敌设垒重围阻击,则候骑难出城难矣!”
“至于张君侯是否遣兵求援,则非我军所能决断。”
“善!”
见众人无意见,刘和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遣机敏之士趁夜出城,尽快将幽州军情告于张君侯。”
“诺!”众人齐声而应。
刘和巡视完城楼后,让左右文武退下,私下让人叫住田畴。
不同在众人面前,今时刘和的神情忧虑不已。
“田君,张虞知幽州形势,是否会遣援兵解围?”刘和担忧问道:“今城外敌军有数万,张虞除非撤军,否则何来大军解我幽州之围!”
田畴如实说道:“幽州情况复杂,我今恐张虞撤军来援,袁绍亦会率兵北上幽州。彼时张虞远道而来,兵粮供给匮乏,形势依旧不利于幽州。”
闻言,刘和神情转为惊惧,说道:“如按卿之所言,岂不是蓟县难守?”
“非也!”
田畴沉吟了下,安抚说道:“今城中兵粮充足,节衣缩食之下,有兵吏竭力拥护,至少能据守五月。而城外敌军有数万之众,故如能将敌粮耗尽,蓟县尚能固守。况有张虞大军在外,其用兵如韩、白,今或有计策能解蓟县之困。且幽州地理关键,幽州如被袁绍所有,则张虞将难以制衡袁绍,故使君勿忧,其断不会弃幽州而不顾。”
“好!”
刘和自我安慰,说道:“我与张虞尚有姻亲之故,今儿妇尚在城中,张虞岂会视若无睹!”
说着,刘和握住田畴的手,说道:“城中守备由于君负责,而库粮则劳发卿督用。”
“必不负使君之望!”
刘和虽无刘虞之才德,但凭借刘虞的遗恩,以及他沿袭刘虞的旧政,故他依旧能得到鲜于辅、田畴等幽州士人的辅佐,即便在此危机时刻。
第389章 多谋寡决,难救幽州
八月,袁军大营。
营外,许攸闲来无事,正叮嘱即将归家的随从。
“近来军中粮草渐缺,明公将让审配回信都督办军粮,你回府上告诫家小安分些,莫要让审配逮住。”许攸警告道。
随从说道:“家主深受明公器重,为元老之臣,审配怎敢治罪我许氏。”
许攸叹了口气,说道:“审配与我不和,其性烈直,若知我所为,必会治罪于我。况明公用审配督粮,今他若以整肃风纪为由,治罪我许氏,明公怎会怪罪于他?故你回府之后,务必让家小安分,而审配应会不咎旧事。”
袁绍让审配回信都督办军粮,除了依仗审配天性刚直外,更是有看重审氏在冀州大族身份。毕竟对峙至当下,凭府库之粮不足以支撑,需要调动大族出力。
得知审配回信都,出于二人之间的矛盾,许攸不得不让随从回府,告诫众人谨言慎行,暂时收敛行迹,莫要惹到审配。
“仆必将家主原话回禀夫人!”
见许攸语重心长告诫,随从拱手而应。
待随从骑马离开后,许攸在回营的路上,却遇见信骑从他身旁奔驰而过,至营门方才停下,边向门卫核验身份,边和众人谈论捷报。
见状,许攸顿生好奇,连忙上前唤住。
“今可是有捷报传来?”许攸问道。
信骑认得许攸,笑道:“回许先生话,方得信都捷报,公孙瓒先下涿郡,蹋顿击败鲜于辅大军,而今二人汇合于广阳郡,两军重围刘和于蓟县,幽州或不日将被我军所有。”
“哦?”
许攸大为欣喜,再次确认说道:“军情可会有假?”
“不敢作假!”
信骑递上信件,说道:“公孙瓒亲笔书信于此,仆本欲上呈于明公。”
许攸检查一番,见信不似作伪,大喜说道:“你且先行休息,如此军情大事,还是由我亲禀为好。若情报核验无误,我将向明公表你功绩。”
“诺!”
说着,许攸脚步匆匆,便赶往大帐。
大帐内,袁绍坐于榻上,与左右文武议事。
许攸行至帐口,见袁绍正在议事,顾不上礼节,未经通报便急闯入帐。
“明公,明公。好消息,好消息啊!”许攸满脸笑容,边走边朝袁绍拱手。
帐中众人见许攸如此喜悦,皆不由为之一愣。
袁绍伸手阻止了孟岱的发言,问道:“有何消息竟让子远如此惊喜?”
许攸止住笑声,说道:“有此消息,明公不日便大破张虞。”
“先生快说!”
闻言,袁绍前倾腰背,露出好奇之色,说道。
见帐中众人与袁绍一齐看向他,许攸心中得意至极,说道:“攸刚在营门得信骑捷报,其言公孙瓒已下涿郡,而蹋顿也已击败鲜于辅,二人合军围困蓟县,今幽州形势大利于我军。”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无不交头接耳,议论幽州之军情。其中袁绍拍膝而笑,而逢纪则是捋须自矜。
顿了顿,许攸向袁绍拱手,献计说道:“明公,幽州刘和危急,张虞断不会视若无睹,而会遣援兵北上,或是急与明公速战。故以攸之见,趁河东、河内空虚之际,明公不妨命二公子率兖州之兵,先伐河内,以开入山西之道。”
“伐河内?”
袁绍微微蹙眉,问道:“今幽州生变,敌在赵魏,怎能忽出兵马取河内乎?”
许攸神情得意,说道:“明公有所不知,河内北临上党,西通河东。当下幽州动荡,张虞必会分心于北,故两河必然空虚。如遣一军先取河内,进能威震河东,退能北望上党。明公牵制张虞大军,两军如能横扫南北,则山西一战可下也!”
许攸的计策不能不说精妙,直接抓到张虞的命门。
之前幽州未有动荡,张虞通过斩破文丑、颜良二役,渐渐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河内如受袁绍进攻,张虞尚能分兵抵御。但今幽州危急,张虞为了避免幽州被袁氏所夺,要不分兵北上支援,要么先击破袁绍。
而许攸之策便是让袁绍牵制张虞大军,并趁张虞分心幽州之时,让袁熙突袭空虚的河内郡。如果能攻克河内郡,张虞的老巢河东郡,以及粮草囤积之地上党皆会受到威胁,彼时的张虞将自顾不暇,迟早败于袁绍之手。
袁绍捋须而思,看向左右文武,问道:“子远之策何如?”
“不妥!”
沮授说道:“明公,兖州初下,南有张邈、吕布,今二公子若抽兵西进河内,东郡恐会被吕布所取。况河内为山西门户,张虞多有防备,故张杨在任时,广修坞堡,以为据兵之用。故以授之见,明公不应命二公子出兵。”
说着,沮授沉吟少许,说道:“今欲击败张虞,以仆之见,明公不如静候幽州局势,并令兵马闭营紧守,以待张虞急于求战之际出兵,彼时一战能胜,山西可望矣!”
“迂腐之见!”
许攸冷笑了声,说道:“今有良机而不取,而是欲待张虞势急而用兵,其中若生惊变,岂不错失良机。”
沮授瞄了眼许攸,语气平缓,说道:“用兵当持稳,君计甚急。今幽州形势大利我军,明公徐徐用兵便能取胜,何须急于求成。况山西兵马精锐,以寡兵而争河内,其之胜负难料。”
许攸讥讽说道:“张虞大军在赵,又分心于幽州,何来兵马救河内。若张虞有众兵,岂会与我军对峙。”
沮授淡淡说道:“张虞据寝水而守,数月以来广筑营垒,今抽数千精锐难乎?”
袁绍看向逢纪,问道:“破幽州之策,是为元图所献,今君有何高见?”
逢纪面露自豪之色,说道:“禀明公,公孙、蹋顿重围蓟县,料无数月围困不能破。我今恐张虞知蓟县受围,将会遣援兵北上。故以纪之拙见,明公可命人向张虞搦战,并遣人知会蹋顿,沿途阻击敌军。”
“援军不能达,明公散布谣言可乱并军。事急之下,张虞或会撤军,彼时明公遣兵追击,则能大胜张虞。而后北安幽州,西讨上党,则能平山西尔!”
三人计策各有不同,这让袁绍再次犯难,不知如何选择。
袁绍抬头瞧了三人,又看了帐中其余文武神情,不由起身踱步。
“明公~”
许攸喊了声,希望袁绍能采用他的计策。袁绍看向许攸,又看向神情自信的逢纪。
“那便依元图之策!”
袁绍停下脚步,说道:“子远之策太急,公与之策太稳,元图之策尚可。蓟县若无援军,围困数月便攻克。而幽州被我军所下,并军援兵无法解围,则张虞必然亲往,则此是为我军用兵之机矣!”
孟岱笑道:“说不准,张虞畏我军兵众,知幽州生变,将自率大军北上解围。”
“若是如此用兵,我将率兵追击,再领大军北上,与张虞决战,必能趁并军远道疲惫而再胜之。”
说着,袁绍注视舆图,说道:“但依张虞之兵略,其绝非能出此策!”
“实为强敌啊!”
自与张虞对峙到今下,袁绍越来越觉得张虞实为他之强敌。如颜良、文丑追随他多年,而今仅与并军对垒数次,二将便兵败身亡,伤亡兵马近有万人。若非有外力介入,恐他今下仍被张虞所制。
其不说袁绍纳逢纪之计,欲先阻并军援兵北上,之后借势再破张虞。而随着幽州军情传至并军大营,则张虞及其文武大为惊忧。
大帐内,张虞来回踱步,神色中充满了凝重。
“鲜于辅败于蹋顿,刘和被困于蓟县,今幽州已是危急。”郭图将手中的书信交于高顺,担忧说道。
赵云说道:“幽州为我军之犄角,今幽州受危有难,且与君侯有姻亲之故,故幽州不能不救!”
“救何其难啊!”
孟宁之摇了摇头,说道:“乌桓、公孙二军号十万之众,其数虽是有假,但其能战之军,当不少于三、四万人。敌军兵马众多,兵少则蓟县难救,兵多则大军有危。”
顿了顿,孟宁之看向张虞,说道:“君侯,敌寇兵马众多,而袁绍率军紧逼,如欲解蓟县之围,以仆之见恐需由君侯亲率大军解之。”
“不妥!”
荀攸出声阻止,说道:“大军与袁绍对峙近有半年,若再长途跋涉北上,将士必会疲惫。而袁绍知君侯北上,亦会亲提兵马北上,时敌军倍之,而我军已疲,安能取胜?”
赵云迟疑少许,说道:“要不寻机向袁绍搦战,看能否凭骑击败袁绍。如能击败袁绍,幽州之围或能自解。”
“我军能知幽州变化,那袁绍岂会不知?”郭图蹙眉说道:“凭沮授、许攸、逢纪之智,不难料中我军搦战用意,必会劝袁绍闭营不出,消磨我军锐气,以待幽州变化。”
“况急于求战,将受制于袁绍!”
“那当如何是好?”赵云问道。
见众人为救援而犯难,张虞看向贾诩、荀攸,问道:“文和、公达有何见解?”
荀攸沉吟少许,说道:“刘和尽忠家国,深受士民爱戴,今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今不能不救。然欲救蓟县,非猛将精兵不能任。且以袁氏帐下智士之多谋,必能料中我军欲救幽州之举。”
“既是料中我军所为,袁氏或乌桓或会遣兵夹道而击!”贾诩说道。
“若依二位军师之言,救援蓟县之途岂不困难重重。兵至蓟县时,更有数万大军等候?”赵云问道。
“差不多!”
荀攸看向张虞,说道:“幽州之围难解,今欲解蓟县之围,唯有两策。其一,击破袁绍,乌桓兵马自退;其二,分兵北上,破乌桓、公孙二军。一策太险,大军受制于袁氏,凶多而吉少,故不可妄为。二策亦险,援军远道北进,敌逸据险迎击,胜少而败多,甚难矣!”
许褚挠了挠头,说道:“一策,与袁绍之战事关河北,故不可随意用兵。若依二策用兵,沿途敌军重重,至幽州更有大军,非君侯不能破之。”
盖是胜仗打得太多,以至于众人患上张虞依赖症,遇见艰难的战役都想让张虞解决。
“君侯率军北上,那今大军如何是好?”高顺说道:“况此行危急,君侯不可亲往。”
张虞停下脚步,眼睛微眯,说道:“取天下,当取于马上,安能从帐中得?”
“今我往能解幽州之围,我当亲领兵马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