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73节

  “然也!”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当下郦嵩、郝昭二将率兵分屯太原、上党,急令二将汇合,以郦嵩为主将,郝昭为副将,率兵马万人驰援蒲吾,先解张燕之困。而我率大军于十日之后出征,先至上党,再出滏口。”

  “诺!”

  赵咨持笔速写,为张虞草拟军令。

  “君侯,袁绍遣兵先伐张燕,其怎会不备援军?”

  荀攸将书信交于他人,赶忙说道:颜良号万人敌,河北之骁将;张尤善机变,冀州之宿将。二人率兵征讨,并有辛评为军师,敌寇必是有备而来。以攸之见,君侯不妨另遣精兵一支为后援,策应郦、郝二将。”

  张虞若有所思,说道:“袁绍先发制人,遣将征讨张燕,是遇剪除我军羽翼,而今必有后手。”

  说着,张虞扫视堂中将领,观察是否有可用之将能领兵马为后援。

  “子龙安在?”

  “末将在!”

  赵云按剑而起,神情严肃,静候张虞吩咐。

  张虞吩咐说道:“子龙率精骑千人出发,为我大军前部,并接应郦嵩、郝昭二部。如二部救援不利,子龙可助二将一臂之力。”

  “末将领命!”赵云肃声道。

  “君侯,军令于此!”

  赵咨检察军令一番,便送呈至张虞案几上。

  张虞信任赵咨,仅稍微检查,便盖上印玺,让侍从分发下去。

  当军令交于赵云时,张虞叮嘱说道:“如遇袁绍大军,子龙告诉兵将,大军不日便至。让诸子勿忧。”

  “遵命!”

  郦嵩上次解壶关之围虽说精彩,但张虞却从上件事中看出,郦嵩用兵风格偏激进。而赵云性情稳重,或许打不出精妙绝伦的战术,但却能保下限,莫名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故让赵云为后援,以接应二将,算是张虞为此番救援上的一把锁。

  待赵云领命退下,张虞看向钟繇、杜畿二人,说道:“我今远离安邑,劳二君看护府宅。如遇兵戈动乱,陇右可令兴国羌出兵,羌胡可由段煨率兵镇压,而北疆骚乱可让呼衍氏征讨。”

  “那长安有危呢?”钟繇问道。

  “我命张丰坐镇蓝田!”张虞说道:“如袁术发兵,京兆、冯翊可出郡兵为援。”

  钟繇心有忧虑,说道:“精锐受调远征,所剩郡兵羸弱,恐非精兵骁将之敌!”

  “如需调兵,卿可向夫人请命,出符节调中条军。”张虞终于将底牌袒露,说道:“中条军虽多为少年,但常年操练,弓马娴熟,可以一用!”

  “诺!”

第369章 欲得功,张计

  自张虞军令发出,郦嵩、郝昭二将当天便出发,并依照张虞军令,三月五日在沾县汇合。

  沾县,郦嵩与郝昭二人于军营中会面,商讨解围事宜。

  “据细作而报,前些日有冀军逃卒来投,其本为张帐下,因运粮有失,被上吏辱骂责罚,恐受军法从事,遂从青山口入并,得我阙与城收留。”

  大帐内,阙与城将李朗向郦嵩、郝昭等将校汇报,说道:“依逃卒所说,此番颜良所部军粮屯于元氏,而守将张至高邑筹粮,故今元氏空虚。”

  “元氏?”

  郦嵩与郝昭对视了一眼,皆从情报里洞察到用兵良机。

  “取常山郡舆图来!”郦嵩说道。

  部曲翻箱倒柜,从竹筒里取出常山郡舆图,并将其张于榜上。

  “元氏周围地形何如?”郦嵩沉吟了下,问道。

  李朗指着舆图,说道:“元氏位于青山口以北,二者距离不到百里,而距蒲吾同有百余里,毗邻缘山谷涧。步骑并行,不出两日便能至。”

  郝昭指着舆图上的元氏,说道:“蒲吾临近井陉,依山建城,东通真定,南连元氏。而依逃卒所言,冀军辎重由元氏供给,那么如能突袭元氏,将能断绝颜良兵粮。”

  “不仅于此!”

  郦嵩盯着舆图上的真定,笑道:“元氏距真定更近些,如能烧毁兵粮,顺势进据真定,则蒲吾之围自解。而冀军知后路断绝,忧我军里表呼应,必惶恐而走,彼时趁势击之,将能大破敌军。”

  说着,郦嵩看向郝昭,问道:“伯道可有见解?”

  郝昭迟疑少许,说道:“君侯不日将出滏口,我军出井陉便能解蒲吾之围,而今出青山谷道袭元氏恐有冒险。故不如先至上艾,等候黑山余部及子龙前来汇合,再举大军东进。”

  郦嵩正色说道:“富贵险中求,今伐冀州不仅关乎君侯得失河北,更关乎你我往后位列。此番如能大破颜良,将能大涨我军士气,还能立下军功,令君侯欢喜。”

  “况兵贵神速,安邑距此有近千里,若等候子龙精骑,慢则五、六日能至,快则三、四日。而今不知蒲吾战况,岂能于此空候子龙,而错失良机。”

  郦嵩虽为张虞大舅哥,官拜度辽将军,与四征将军位同。但他心中依旧有渴望之事,如能否让他的外甥更进一步。毕竟王霁虽为张虞正妻,王氏在张虞帐下多有势力,但他比王氏胜在统兵上,如能立下军功,令郦素衣荣耀,往后外甥不是没机会。

  闻言,郝昭心有所动,相比不少将领,他追随张虞时间很早,然因常年守上党,看护山西的门户,寡有立下军功,此番如能破颜良,倒是为功绩一件。毕竟从井陉之道进军,或能解蒲吾之围,但却谈不上出众,唯有得斩获之功,方能依军规封赏。

  考虑少许,郝昭说道:“君为君侯所命主帅,今便依将军之见。”

  “善!”

  郦嵩神情大喜,看向李朗说道:“君上报军情有功,待我焚元氏之粮,破走颜良所部,便一同为君表功。”

  “多谢郦度辽!”

  李朗欣喜说道:“度辽若欲从青山口出兵,恐需注意谷道地形,其谷深幽涧,丘陵错综,兵马穿行不便,我可安排熟知地理者为军向导。”

  “好!”

  郦嵩、郝昭既定下出烧粮解围之策,二者便率兵从沾县出发,欲从阙与出青山口。而赵云从河东出发,因路程多了八、九百里,纵是昼夜而行,所率骑卒亦是晚了三天。

  当赵云至沾县时,郦嵩已率军离开两天多,在得知郦嵩、郝昭出青山口以解蒲吾之围,赵云将详细军情让人报于张虞,而他继续率骑追赶。至阙与时,赵云将他与郦嵩的距离拉近到两天的脚程。

  三月九日,张虞率大军从安邑出发,兵马近有六万之众,声势浩浩荡荡。而郦嵩、郝昭二将率兵至青山口,赵云距二将仅有一天多的脚程。

  三月十日,郦嵩、郝昭率兵已出青山口,行军四十里,距元氏不到四十里时,俘获冀军斥候,得知粮草在元氏,二人继续向前用兵。

  与此同时,见郦嵩、郝昭中计上当,张大喜过望,未有犹豫,便亲率兵马迎上,两军相遇于刘公桥。

  相较张早有预谋,郦嵩、郝昭二将及其所属兵马则是猝不及防,仅能仓促之间列阵。

  旌旗下,郦嵩、郝昭二人商议用兵方略。

  “敌军大部出现于此,恐我军出青山计策已被敌寇所知。”

  郦嵩神情凝重,说道:“当下我军奔波数百里,本欲远赴而争胜。而今敌寇有所防备,并以逸军待我疲惫之师,当下恐是败多而胜少。如若用兵,则需遣锐士当先,以老弱在后,看能否力挫敌兵。”

  郝昭观望冀州军兵势,担忧说道:“冀州军甲兵精良,将士列阵肃然,与之奋战,恐难取胜。”

  “依伯道之见,可是率兵撤回青山口?”郦嵩问道。

  “撤已是难撤!”

  郝昭指向军阵,说道:“我军若是不战而走,敌军衔尾追击,你我怕会大败而归。然若与敌交手,一旦兵败,则兵势难遏,将会惨败而归。我军事关山东得失,若折损甚重,则山东不能为君侯所用。故以昭之见,将军需谨慎行事,尽量保全大军!”

  郦嵩沉吟少许,说道:“当下不知张所部深浅,恐有伏兵于周围,故不能轻易用兵。然若撤军而归,恐需留意敌寇追击。”

  顿了顿,郦嵩说道:“我军骑卒多于冀军,今不妨以骑挑之,看敌阵是否动摇,而敌阵如若稳固,你我需抽队撤走,并令骑卒殿后。”

  郦嵩与郝昭的境遇很尴尬,他们仓促遭遇张兵马,帐下兵将因赶路而疲惫,且无打遭遇战的准备。今不知冀州军形势何如,更不知张是否有后手。但依张行为来看,二人能确认张已是察觉他们的动向,故才有率兵阻击之事。

  在面临张阻击的情况下,二人欲战而不能战,想撤又不能撤,唯有依郝昭提议,尽量保全兵马。因此郦嵩考虑再三,决意用骑卒试探张所部,如能令敌阵动摇,或有机会作战取胜;如不能令敌动摇,仅能抽队撤走,避免损失太多。

  “既然如此,那便由昭率骑挑阵。”

  “我率步卒列阵,以便顺势下令。”

  “诺!”

  见郦嵩安排妥当,郝昭则无异议,拱手而退。

  很快,在郝昭的召集下,选出千人骑卒,今分成两部,从左右夹击冀军,看能否造成混乱。

  见骑卒从左右奔射,有所准备的冀军列以长矛阵,杂用弓弩手。在面对骑兵声势浩大的冲锋,军阵将士肃然,毫无后退迹象。反而因准备充分之故,弓弩手密密麻麻将箭矢射出,射得并州骑卒不敢靠近。

  “嗖!”

  箭如雨下,郝昭纵马于前,却不能近阵数十步,仅能率骑远射。然远射之下,箭矢软绵无力,难以力穿盾牌、甲胄,对冀州军步卒的杀伤少得可怜。

  “杀!”

  见并州军骑卒奈何不了步阵,张于阵中挥舞军旗,示意两翼骑卒压上,驱赶并州骑。

  此时,等候多时的冀州骑冲杀而来,郝昭恐被冀州步骑合围,不敢与之厮杀,便利用骑射与之纠缠,徐徐向远方撤去。

  “撤!”

  见骑卒无法提供助力,郦嵩便知是役难以取胜,今仅能下令兵马及时后撤。

  进军容易,撤军却难!

  张因有布置,大胆率兵追击。而郦嵩仅能抽队殿后,以避免被张强留。

第370章 赵云在此!

  失去组织度的兵马,其实和猪群没多大区别,甚至因人有畏惧心理,比乱逃乱散的猪群更好抓!

  故历代军事难题便是如何在撤退中保存更多兵马,而郦嵩选择抽队撤军,其目的就是希望用少数兵马的性命换取大多数兵马有序撤退。

  正是因郦嵩撤军有序,加有骑卒于左右游弋,张才不敢让兵马自行追击,而是为了避免被并军倒戈一击,每追击一段距离,便要整理队形。

  故今从高空中俯瞰下去,能见到并军千余精锐留后,阻击了张颇久,才被冀军击破。被击破的留后兵马发生溃败,任由冀军兵马追杀,仅少数精锐得以脱身逃离。

  与此同时,因有兵马阻击张,郦嵩所率并军与冀军拉开不小的距离,并朝青山口速撤。而张击破留后兵马后,为了能斩获更多并军兵卒,继续率兵追击,誓要大破郦嵩。

  这一追,张便从白天追到太阳西斜,从刘公桥追至青山谷道。

  沿途中并军为了能摆脱追击,不断舍弃辎重,若非尚有秩序,怕不是丢盔弃甲而逃。冀军兵将眼馋途中战利品,然因张勒令不准捡拾,兵将只得一门心思追击。

  显而易见,郦嵩若盲目用兵,或是慌乱撤军,将会在张的追击下惨败而归。

  然即便如此,亦有掉队的并军士卒因跟不上撤军速度,扔了手中的兵器,向追击的冀军士卒求饶。张顾不上理会乞降兵马,仅留数百老弱收拢降军,而他率大军继续追击。

  太阳西斜时,郦嵩、郝昭连撤三十里,已是能用肉眼见到青山口,这让并军兵将松了口气。凭青山道口地形之崎岖,足以甩开张追兵。

  “将军将至青山口了!”部曲指着前方,激动说道。

  见到眼熟的山口,郦嵩回首而望疲惫的军士,惭愧说道:“今中张之策,乃我之过失,怪我贪功冒进。”

  “走吧!”

  郝昭策马而来,手中攥着缰绳,安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何必自责,今能保全大军已是不易。况将军出青山口,亦是为解蒲吾之围。”

  郝昭之言不假,今郦嵩烧粮断后兵败,非是郦嵩莽撞行事,反而是他因战况所作出的选择。仅是没想到这战机来自张所设计策,故意向并军放出消息,诱郦嵩出青山口烧粮。可以说郦嵩与张之间对决,张凭先手设伏胜了一筹。

  郦嵩感叹了声,说道:“张非凡将,用兵多机变。能被袁绍所重,兵略果然不俗,是为我军之大敌!”

  张非袁绍嫡系文武,其以讨黄巾建功,任韩馥帐下军司马。袁绍入主冀州后,张在与公孙瓒交手中屡建功绩,得以被袁绍赏识,拜为宁国中郎将。在袁绍为魏公时,今进位讨寇将军。

  如在历史上,曹操袭官渡时,张能被袁绍委以重任,与高览率兵进攻曹营,从侧面便能知张兵略绝不能小觑,否则袁绍岂会委托大任于张。

  曹操得张时,能用韩信评价张,虽有夸张成分,但能见张兵略;刘备知斩夏侯渊,以不得张为憾,可见张用兵水平如何!

  仅是张临阵反叛之事太恶劣,以至于曹魏不敢重用,常让大将督遣张。

  见郦嵩夸奖张,骑将呼衍乐不然,说道:“不慎中计,何以高估张。若张深谙兵略,岂会不遣一军别抄青山口,将我军覆没于此。”

  话刚说没多久,便见右侧丘陵上忽然鼓声大作,冀军旗帜树起,喊杀声响彻丘陵上下,声势浩大,则令并军将士大为恐慌。

首节上一节273/314下一节尾节目录